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隱市富豪 寶雅陳建造

隱市富豪 寶雅陳建造

991期

獨家揭祕》菜市場攤商變百貨股王

賣一支4毛的髮夾起家,拚出三百億市值

他中年移民阿根廷,轉行養魚,卻賠光家產
43歲從零開始,打造出鄉鎮裡的SOGO
他愛冒險,70歲照樣玩重機、帆船、輕航機、潛水
行事超低調,百億身家卻住在菜市場旁⋯⋯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話題人物

台灣歌姬 江蕙

今周刊編按:台語歌后江蕙睽違9年,今(10/5)將登國慶晚會舞台開唱,她日前表示,知道自己回歸舞台會引起不小關注,但經歷過下一秒不知是生、是死的生死關頭,以及新冠疫情帶給全球的震撼與遺憾,她看待事情就更加通透! 人生苦短,應該好好把握當下做自己,這次她要重拾麥克風站上舞台,為歌迷而唱、也為自己而唱! 以下為今周刊2015年的江蕙封麥前的採訪內容。

健康

罹黑色素瘤末期的卡特 腫瘤竟神奇消失 免疫療法 癌症轉移添剋星

目前最夯的免疫療法,主要是藉由活化T細胞,對抗癌細胞,部分新藥的5年存活率,從不到10%倍增至20%。醫師建議,選擇有臨床試驗證明的免疫療法,否則容易白花錢。

健康

太極拳的練法

不少人想學太極拳,學之前,先釐清兩個問題:你是想當練家子?還是只是養生練氣?確認目的後,再一步步地從各家打法中,找尋健康的鑰匙。

焦點新聞

2015財經風雲大事紀

回顧 2015年,在國際間,年初法國《查理周刊》遭恐攻,陷入一整年的恐懼氣氛,維護和平,成為各國領袖首要之務。在台灣,各黨總統候選人出爐,角逐2016年領袖大位;財經領域上,中國資金入主,購併生態已讓科技業面臨洗牌。《今周刊》特別整理 2015年發生的財經大事紀條列如下:

政治社會

發動眼球戰爭的狙擊手 里德.哈斯汀

兩年前,網路電視Netflix創辦人兼執行長里德.哈斯汀(Reed Hastings)決定自創《紙牌屋》電視劇,風靡全球,對傳統電視劇開了第一槍。

焦點新聞

細火慢熬 水到渠成 蔡英文

「大家的聲音我都聽到了,我不會視而不見。民進黨如果還做得不夠,執政之後,願意與大家一起努力。」

話題人物

第一線的金融運轉手 曾銘宗

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出爐,最引人矚目者,莫過於名列第六的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在國民黨選情一片低迷之際,打出這張財經牌,不啻為一大亮點。

焦點新聞

怪咖財長 張盛和

「我太太從國中老師退休的收入,竟比之前工作還多……」「年金再不改,政府不倒才怪。」財政部長張盛和是「內閣怪咖」,特立獨行,常成為新聞焦點。

焦點新聞

獲日本文學大獎的台灣之光 王震緒

魚說:「只因為我活在水中,所以你看不見我的淚。」──王璇《魚問》

科技線上

台灣玩家消費全球前五 半數遊戲商卻虧損 一年250億 台廠吃不到的遊戲大餅

台灣人有多愛玩遊戲?從台灣人在Google Play的遊戲消費金額可以排上全球前五名,就能略知一二。只是這個一年超過二五○億元的市場,有多少價值可以真的留在台灣?

美食旅遊

香檳——歲末節慶的主角

每年到了12月,就進入了暢飲香檳的季節,對價格高昂的頂級香檳而言,正是登場的最佳時機。

國際總經

動盪時局的守護者 梅克爾

梅克爾,自由世界的總理,從東德路德教派牧師的女兒,到歐洲大陸的實質領導者。」這是甫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二○一五年風雲人物的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該雜誌上被賦予的定位。

美食旅遊

最台耶誕節

想在台灣過耶誕節,哪裡最台最有味?告訴你,屏東縣萬金村絕對是首選。浪漫歡樂的3D光雕秀,充滿在地氣息的耶誕味,人情味濃厚的小村莊,處處洋溢著預備歡度節慶的喜悅,在這裡,我們感受了神聖的氣息,更感受到了信仰的虔敬。

金融風雲

讓大象華麗轉身 蔡宗翰

最近一次,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策略長蔡宗翰父子同台亮相,已經是一年多前的事了,當時是國泰建設五十周年活動,蔡宗翰全程微笑不多話,父親蔡宏圖則以一句:「還在學習。」說明了蔡宗翰在集團內的角色定位。

科技線上

兩岸產業鏈競合 催生轉機題材 紅潮來襲 電子股可望掀比價行情

面對紅色供應鏈崛起,其實台灣電子股仍有著技術、獲利面優勢。由於半導體業獲利佳,本益比卻顯著偏低,預期紫光購併效應將帶來比價行情,拉抬股價;而連接器新規格Type-C,市場滲透率仍不高,出貨可期。

台股

大戶資金有回流跡象 指數下檔有支撐 台股不看淡 明年聚焦三大族群

聯準會升息前,歐美股市因油價重挫再度下殺,台股也頗為弱勢。然而,證所稅廢除後,資金開始回籠,預期大跌機率不高。除了高股息股,具有成長空間的汽車零組件、半導體族群,也將是明年選股主軸。

話題人物

餐飲股王推手 徐承義

在瓦城泰統集團董事長徐承義的印象中,最深刻的畫面就是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全台北停電,台北市復興北路的街道上,一片漆黑寂靜,但從很遠的地方,卻看見一道光。原來,他和瓦城的同事想盡方法找到發電機,持續供餐給客人,成了災後極少數營業的暖流。

話題人物

前進義大利 文藝復興飄台味 張安平

二○一五年,雲朗觀光集團執行長張安平有兩件大事,一是「雲品國際」以六十六元掛牌興櫃,成為觀光股新軍;二是他的「義大利插旗行動」再添一喜,「羅馬大飯店(A.ROMA)」於一五年十月開幕,成為雲朗旗下第四家義大利飯店,數量追平晶華與長榮集團旗下的四個海外據點,一六年第二季,「雲水之都」也將在威尼斯開幕,有望坐上台灣國際觀光飯店龍頭寶座。

話題人物

運球到中國 張嗣漢

花十九年的時間,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滿,很難,但張嗣漢做到了!

話題人物

從零到一 挑戰下一個10年 蔡明介

在手機晶片廠兩大勁敵高通和展訊殺價夾擊,與中國清華紫光集團挾巨額資本逼合併的情況下,聯發科技術不斷推進,毛利率卻因對手殺價,逐步下跌,何時止跌,還沒人知道……。

話題人物

敢創新也懂得低頭 陸學森

「如果有人告訴你,車會飛,他是瘋子。」電動機車gogoro創辦人陸學森曾說:「但如果有人告訴你,車會飛,還讓它成真,他就是創新者。」

焦點新聞

缺乏配套徒增財務壓力、破產危機續擺爛 勞保調高投保上限 美意全變調

政府將勞保投保薪資往上再加一級距,看似合理,但在缺乏軍公教退撫基金與勞保基金的改革配套下,這樣的調整無可避免將造成未來負擔,形同一個不負責任的善意。

焦點新聞

礦業巨擘狂裁員 高收債地雷滿布 油價、商品行情崩跌衝擊全解讀

近期能源與商品原物料價格持續暴跌,猶如隕石炸地球般地帶來大滅絕威脅,大型跨國企業連續爆發重組事件。眼前,一波一波的能源企業債務危機,究竟要靠什麼來救火?

焦點新聞

兩百多名受害者 等不到「遲來的正義」 環汙訴訟舉證責任 應改為被告

纏訟多年,中石化與RCA汙染案今年終於判賠;學者建議仿效美國,舉證責任由原告轉為被告,才不會讓官司拖太久。

話題人物

鐵腕整治 重現父親威風 王瑞瑜

一封黑函出現,教台塑集團鐵娘子王瑞瑜擎起大刀,揮淚斬馬謖,動手肅貪,一舉讓二十五人去職。其中,甚至包括集團接班部隊裡,才上任二十四天的台塑新任總經理林振榮。

話題人物

讓股民痛心的董事長 王雪紅

對宏達電創辦人王雪紅而言,二○一五年逆風疾行,進退維谷。今年三月,宏達電宣布原總經理兼執行長周永明,轉負責新興產品開發業務;另一方面,香港電視廣播(TVB)引進中資,投資TVB三年的王雪紅,在二十四小時內隨即辭去董事。

個人成長

小學生第一志願 竟是在他的章魚燒店裡工作 日本超人氣老闆祕訣:為別人著想

從小立志賣章魚燒的永松茂久,不但在26歲就達成夢想,更藉著書和演講,對上班族傳遞日本傳統的利他精神,希望每個人才都成為人「財」,發揮自己的價值,對他人有所貢獻。

管理

九成英美企業 透過社群網站與投資人互動 用臉書推特拉攏投資人 台灣快學

一份調查指出,九成以上的英美企業,已經在用推特、臉書等社群媒體,向大眾發布投資訊息;好處是能直接、快速溝通,還能展示商品、招攬人才。反觀台灣企業,連舉行傳統法說會比例都偏低,真有點跟不上時代。

科技

台灣電子業最寒冷的冬天

紫光大動作侵台,一定有政治後座力,這會是2016年新政府最燙手的問題,而台灣電子業的崩壞,可能也是箭在弦上!

話題人物

復星集團郭廣昌被官方帶走 四天就復出 恐掀股災 上海首富破例未「失聯」

郭廣昌被官方帶走,引發軒然大波。但他雖然失去自由,卻仍能正常辦公;中國破例安置,為的是安定股市。

科技線上

從Netflix到台數科——簡森垣、廖紫岑開創MSO榮耀

美國Netflix以網路劇崛起,開創「一雲多螢」商機,預計明年在台灣推出服務;台灣MSO業者台數科,也以本土內容優化崛起,擁有高傳輸技術平台,未來具期待空間。

話題人物

他,奠定愛因斯坦登頂台階

法拉第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雖然出身鐵匠家庭,他靠著努力自學、勤做筆記,在一八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讓科學家戴維同意雇用他為實驗室的助手,這也成為法拉第人生的一大轉捩點⋯⋯。

焦點新聞

災難中的光 八仙醫護團隊

「深深的感謝!」全身燒燙傷超過六○%的楊靜雯與三位八仙塵爆受害者,二○一五年十二月十一日在台大醫院切蛋糕,感謝醫療團隊帶來他們的重生。

個人成長

上司,請多罵我幾句吧!

很多人不喜歡被上司罵,但日本年輕一代很不同,他們覺得如果有人罵自己,代表那個人的視野裡有自己,被罵反而是賺到!

台股

勿盲目追價 布局不妨從醫美、醫材下手 生技狂潮後 十檔逢回找買點

沉寂許久的生技股,近期因大選題材又大放異彩。但在這一波行情後,價位普遍已高,趕不及上車的投資人,不妨耐心等待股價略微降溫,並參考個股實際獲利及法人買賣超再做布局。

話題人物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015風雲人物 陳建造、江蕙

回首2015, 全球在動盪中度過驚險的一年。

編輯室報告

為二○一五留下一個精采

今年是我們連續第十一年製作財經風雲人物,二個多月前,在決定誰是二○一五年度的風雲人物時,編輯部內部多次討論;我們一致認為,市值超越遠百、股價三百多元的寶雅董事長陳建造,非他莫屬。

國際總經

人民幣匯率的里程碑

中國人行12月推出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代表人民幣匯率終於和美元脫鉤,未來將轉盯一籃子貨幣,朝匯率自由化邁進了一步。

個人成長

送禮大學問

送別人自己喜歡的東西,比送別人喜歡的東西,會讓彼此的親密感提升;禮物送太多也不見得好。掌握送禮的眉角,才能讓送禮者、收禮者雙贏。

名人專欄

美國第一夫人的饒舌秀

史上最大咖的Rap(饒舌)歌手終於現身了。

焦點新聞

海外資產保管戰鳴槍 杜英宗「帶錢」回娘家

金管會推動保險業海外投資「進口替代」政策,花旗(台灣)銀行搶得頭香,第一樁生意就拿下南山人壽海外資產保管銀行業務。在十二月十四日的簽約記者會上,花旗銀行以大陣仗歡迎老同事、南山人壽董事長杜英宗回娘家。

美食旅遊

善用減法哲學的商務旅館

日本連鎖商務旅館Super Hotel,在高級飯店與廉價旅店間走出自己的路;高品質與相對便宜價格的定位,讓客房使用率遠高於同業平均,關鍵就在「減法哲學」。

焦點新聞

2015年財經風雲人物

2015年,即將謝幕。回首今年,經濟成長遲緩 、恐攻頻傳、油價崩跌、升息效應擾亂金融市場……,全球在動盪中度過驚險的一年。

個人成長

沒有人是多餘的

有兄弟姊妹的人,小時候難免會覺得自己是最差、是多餘的;但人各有其優點,只要遇到對味的環境,都能夠美麗地蛻變長大。

國際總經

老牌巨星×最新3D技術=億萬跨世代影迷 《星戰》38年不敗的吸心術

自七○年代起開始上映的《星際大戰》系列,是四、五年級的共同回憶。三十八年來,它不斷吸收青春泉源、最創新的電影科技,同時保留巨星哈里遜福特的核心角色;在變與不變中,巧妙打造跨世代的超級經典。

聰明理財

「入籃」之後會升會貶?該怎麼買? 人民幣躍進SDR影響 關鍵五問

人民幣加入SDR,將於二○一六年十月一日開始執行;未來一年,各國央行勢必將增加人民幣外匯儲備占比。不過,對一般人來說,這項改變究竟有何特殊意義?關鍵五問,一次解答投資人疑惑。

話題人物

平民教宗的革命旅程 方濟各

「我寧可教會受傷、變髒,因為這代表它真正走上街頭,而不是自我局限,固守在自我的安全防護網內。」

焦點新聞

溫州狠角色張虔生 力鬥中國餓虎 矽品「搶親戰」 4位高手背後的盤算

一場由日月光購併矽品,並牽動著全球半導體產業板塊的電子業大戲,凸顯出的是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矽品董事長林文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及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四位主角,在這場峰迴路轉大戲中,展現出的性格、謀略與眼光。

生活消費

百嘉堂特效化妝 嚇壞影帝張家輝 二個七年級 靠「嚇人」絕活征戰港台

電影《陀地驅魔人》拍攝現場,充斥著「猛鬼」,讓張家輝、郭采潔嚇得膽戰心驚,這些嚇人的妝容出自台灣蕭百宸、劉顯嘉的巧手;他們成立百嘉堂特效化妝工作室時,就務實地相信,特效化妝的一塊矽膠,遠比沒有實現的夢想重要。

話題人物

異軍突起的遊戲王 游名揚

因外星生物入侵而殘破不堪的地球,多年後,一台超強機器人的降臨,讓人類重燃希望。這是雷亞最新手遊〈Implosion〉的故事,彷彿也是台灣遊戲產業百廢待舉的寫照。

焦點新聞

尹清楓遺孀仍未放棄 拉法葉案有電影 沒真相

十二月九日晚間,台北大直「來來豆漿店」老闆黃啟明在美麗華影城包場,播放一部由法國導演文森賈洪(Vincent Garenq)拍攝、改編自拉法葉軍購弊案的電影《解密風暴》。海軍上校尹清楓遺孀李美葵,也應邀前往觀賞。

話題人物

接棒七百天 開啟羅氏新風格 羅智先

食安兩個字,十五畫寫起來很簡單,後面的工程千頭萬緒。」這是統一企業董事長暨總經理羅智先,對食安風暴衝擊的感慨。

國際總經

五十肩與經濟律動

印鈔、大推公共建設、貶值,都與按摩五十肩一樣,按的當下都有振奮作用,只是藥效越來越短,效益和理論值偏差卻日益擴大。

話題人物

獨家揭祕》菜市場攤商變百貨股王 隱市富豪 寶雅陳建造

賣髮夾可以賣到變股王?家族身價高達百億元,卻住在菜市場旁;43歲虧光家產,卻靠著賺女人財逆轉勝;70歲仍熱愛冒險,騎重機、下海潛水、開輕航機飛上天。他的人生與事業,都從菜市場出發,他是寶雅董事長陳建造。

名人專欄

「靈肉分家」 誰怕中資購併?

台灣企業遇上中資購併時,不妨放手讓產能與通路合併,緊緊抓住技術、專利、品牌;以「微軟購併諾基亞」為例,現在是微軟賺錢?還是諾基亞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