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就是愛配息

就是愛配息

972期

市場跌越多 越要搞懂的賺錢竅門

打敗定存的不蝕本投資勝經

台灣7成青壯年、5成熟齡族,竟都在瘋買配息商品,
一檔6000億高配息基金,台灣人包辦了3000億,
但配息率高不等於報酬率高,更不一定保本。
全球經濟詭譎多變,如何投資,才能賺利息,又保住本金?

完全圖解》
股票、基金、保險、外幣、結構商品……
贏家教戰 30、40、50世代如何挑對配息商品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個人成長

當你對親密的人失去了好奇心…… 熟悉,往往是疏離的開始

真正的好奇心需要尊重,我在乎你,我關心你,我願意傾聽。 這種尊重、好奇不僅適用在我們的親密關係,在職場上也非常有力。

健康

避免走上「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保肝第一步 篩檢、追蹤不可少

最新調查顯示,有逾四成的肝炎帶原者不知自己帶有肝炎病毒。 醫師呼籲,30歲以上民眾,一定要確認自己是否為帶原者,同時按照醫囑服用藥物,才能免除肝病威脅。

台股

萬一台積電也有「三長兩短」?──小心電子業全面殺戮來了!

未來半導體可能進入殺戮的時代,假如,聯發科不支,台積電也告急,那麼台灣資本市場的危機恐怕是大家想像不到的大災難。

名人專欄

職場中的無形壓力-下

每天咱們都得在公司待上八小時,有時還不止。這八小時裡,大部分時間我們都會被上面給的有形壓力纏住,然而剩下的時間卻也不見得能休息,因為你我還得應付以下這幾種無形的壓力......

保險

穩中求勝》長抱獲利與配息穩定的寡占民生股 偷學五大保險公司 高勝算配息持股組合

渴望保本,定期有一筆孳息現金流收入的投資人,應該把固定收益商品作為資產配置的核心。但是如果搭配些許高股息股票或ETF,可提高報酬率,甚至兼收降低波動率之效。

保險

優質代操》資產撥回夯 小心與期待不符 兼顧保障與理財 類全委保單總報酬是關鍵

為因應潮流,市場上熱銷的類全委保單以「資產撥回」機制,吸引民眾目光,讓不少人誤以為這是「配息」型商品。這種錯誤認知,將嚴重影響投資人的理財期待。

聰明理財

不懂別買》破解「錢景看俏」話術背後的推銷糖衣 結構型商品 怎麼買才不會受傷?

在微利時代裡,銀行定存已無法滿足投資人,強調保本又有固定收益的結構型商品因而熱賣。但追求高報酬的同時,投資人務必了解風險,別被理專的話術牽著鼻子走。

聰明理財

精打細算》小心匯差風險 高利率貨幣不見得穩賺 現階段外幣投資 應考量避險而非配息

外幣存款是台灣人喜歡的配息型金融商品之一,尤其是澳幣、紐幣、南非幣及人民幣。 考量到現階段的全球經濟情勢,專家建議應考量避險,把外幣資產核心放在低利的美元。

名人專欄

理財與理權

缺少專制大國在「理權」這件事上所面對的環境壓力非常重要,一旦缺少這份理解,往往導致台灣社會拿自己對「權力」的經驗,誤判了彼岸現象的含義。

聰明理財

名人心法》教孩子理財 父母必修兩堂初階課 陳安儀:放手,讓他自己管錢

資深媒體人陳安儀近幾年成為網友諮詢親子教育的專家,其中,「教育小孩理財」絕對是名列前茅的諮詢項目。她認為,理財教育能否成功,除了家長們要言行合一,更要有「放手的勇氣」。

台股

籌碼面選股》跌深反彈修正期 宜短打勿追高 外資、大戶加碼股 後市看旺

台股在七月上沖下洗,第二季GDP表現不佳又為後市蒙上陰影。但在融資浮額洗清後,基本面仍佳、籌碼相對乾淨的個股,仍有機會上演一波反彈行情,投資人短線可多加留意。

台股

基本面選股》金融、民生個股 有操作空間 短線搶反彈 打安全牌波段操作

大盤止跌訊號浮現,投資人擔心在反彈行情中押錯寶,最好辦法就是打安全牌,瞄準金融及食衣住行育樂股,就算未來全球景氣真的轉趨保守,也有相對堅實的需求支撐業績。

生活消費

鑽進美麗圖書館 樂享啃書趣

近年來,台灣有許多圖書館紛紛落成,且各有特色。 我們在大都市裡看見規模宏偉的新穎書城與各種新科技,也在城鎮中感受到小鎮特有的書香溫馨,一起來感受書本與人互動的溫度吧!

焦點新聞

魚不見了 台灣海洋浩劫怎麼救?

隨著台灣漁獲量逐年下滑,魚市場冷清,海島的餐桌,只能倚賴中國、東南亞的魚貨撐起宴席場面;同樣靠海吃海的阿拉斯加,港邊卻仍有滿載而歸的豐收景象。 找回消失的魚群,祕密在哪裡? 從阿拉斯加到台灣澎湖,我們循著漁線,尋找答案。

台股

那斯達克創新高之變 台股「微投資」沛然成形

「微投資」見微知著,強調小巧、差異、客製繁瑣、時空崛起的族群公司追蹤,它們正牽引台灣企業精英再起的新方向,這是台股的新精采。

聰明理財

達人錦囊》基金教母蕭碧燕:買高收益債 風險低是首要考量 三招防身 破除配息商品保本迷思

高收益債投資金額已達境外基金總投資規模的三分之一,類全委保單的基金規模也達兩千億元。配息型商品儼然成為投資人新寵,但配息商品不一定保本,投資人如何自保?

焦點新聞

護漁有解》第一線保育人員向漁業署喊話 搶救本土魚種 三件事不能再等

希望以後的台灣餐桌,也能繼續嘗到本土野生海鮮滋味? 專家與第一線保育人員呼籲,科學護漁、支持執法、培養海洋公民精神,這三件事不能再等!

產業動態

餐桌革命》烏賊、野生石斑、鰻魚拉警報 這樣挑海鮮 海洋生態才有救

台灣人愛吃海鮮,但許多常見魚類的漁獲量卻大幅減少。 身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如何挑選海鮮,讓海洋永續? 運用三大原則,在餐桌上就能做得到。

科技線上

香港現場》曾助Uber寫傳奇 歐洲最大創業活動移師亞洲 台灣新創前進RISE 要做全球生意

歐洲最大新創活動Web Summit以RISE之名來到亞洲,吸引三百家創投,以及包括台灣在內,逾五百個新創團隊參與。過去,Web Summit曾助包括Uber等新創企業在國際市場打出一片天,而在RISE後,台灣會不會也有下一個獨角獸誕生?

名人專欄

存款保險的利與弊

如果政府取消存款擔保,正好可以解決目前資產價格和投機熱潮都處於低迷的現象,不只股市和消費熱度將因而提升,股市和銀行體系也能夠自立於國際舞台。

台股

台股存款機

投資股票招式,投資人除了「等」之外,另一項判斷底部時機,可從四大報如果用股市大跌做標題,就是該大力買進的底部訊號。

產業動態

美國現場》從二千萬隻到二億隻的野生鮭魚奇蹟 阿拉斯加靠七個改變 漁產災區翻身高檔魚王國

科學家指出,二○四八年,全球將面臨無魚可吃的窘境。 有一塊淨土,早在五十六年前,就展開海洋保育,甚至以「保育鮭魚」立州,如今,野生鮭魚漁獲量是全球最大,年產值更高達五八五億元,這裡,是阿拉斯加。

台股

一個SOS 2.0版的募資觀念

「SOS募資平台」的進階版,主要方式是對讀者發行儲值卡,只要點讚、分享,就扣一筆金額,直接鼓勵文章而非作者,這樣一來,就能讓記者寫出好文章。

個人成長

棉花糖與公共政策有何關係?

決策者花許多時間思考如何改進教育、減少貧窮,但所制定出來的都是結構性的補救方法。「棉花糖測試」可以提醒我們公共政策的實施,應該聚焦自我控制的學習。

政治社會

如果餐桌上沒有魚

台灣以海洋立國,豐富的漁業資源令人稱羨,但曾幾何時,違法濫捕、毒魚、炸魚,已經使得海洋資源幾乎枯竭殆盡!

名人專欄

情人不如朋友

許多日本年輕人都表示,與朋友一起更自在,談戀愛很麻煩, 生活優先順位前三名是自己的時間、朋友、工作,不想花力氣在戀愛上。

名人專欄

人生的課綱

面對羊、要用羊的課綱,面對狼、要用狼的課綱;早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然後放手,無論大事或小事都用極大的諒解心面對,也許,他們會漸漸學會成熟。

焦點新聞

白色恐怖、美麗島都被刪 仍有七成高中選新版本 課綱搞什麼 九大版本教科書全解讀

新舊課綱爭議延燒,教育部與高中學生對話始終無交集,新舊課綱並行已如期在八月一日上路,《今周刊》特地比對各家書商新舊版本的歷史與公民教科書,若政策未改,依據微調課綱編訂的新版教科書,確實改很大。

焦點新聞

沉痛呼籲》「釣魚一世人」的許文龍竟釣嘸魚 台灣海洋 已經得了慢性病!

愛魚成癡的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釣魚經歷至少三十年,有一日出海釣魚,卻空手而歸,從此,他站上海洋保育最前線,勸導漁民、推動立法,他看到了什麼問題?

科技

遊戲、電影雙引擎 「影視文創」戰略全面驅動 公仔打進Xbox 霹靂重返中國

霹靂日前發行新台幣六億元的無擔保轉換公司債,同時引介新任大陸事業執行長梁建勛給投資市場,又於上海China Joy展中登上了微軟Xbox舞台。 霹靂出招頻頻,這次素還真登陸,要玩什麼新花樣?

名人專欄

他說故事折服魏德聖,他的鷹眼震懾楊貴媚 王童:我鏡頭下的人物是史中的詩

編按:王童甫獲得第56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獎,在此之前,他已榮獲6座金馬獎,以下為王童在2015年接受《今周刊》採訪的內容。 近半世紀的電影歲月,手握兩座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王童在他的收山之作《風中家族》中,述說一段美好歲月,沒有省籍情結、沒有政治鬥爭,只有純粹的人道詩篇。寶刀入鞘後,他要回到學校孕育更多火種。

焦點新聞

魚不見了 台灣海洋浩劫

隨著台灣漁獲量逐年下滑,魚市場冷清,海島的餐桌,只能倚賴中國、東南亞的魚貨撐起宴席場面;同樣靠海吃海的阿拉斯加,港邊卻仍有滿載而歸的豐收景象。 找回消失的魚群,祕密在哪裡? 從阿拉斯加到台灣澎湖,我們循著漁線,尋找答案。

聰明理財

親子理財大調查》近6成父母 擔心「滑世代」小孩亂花錢 爸媽憂啃老 不如先教孩子記帳

在低薪社會,理財的重要性節節高升。根據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二○一五全台親子理財現況調查,發現父母最擔心孩子把錢浪費在電玩或遊戲上,年輕爸媽更擔心孩子變成「啃老族」。至於孩子們最欠缺的理財訓練,則是記帳。

名人專欄

鋼鐵人要消滅魔鬼終結者?

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是電影《鋼鐵人》的參考原型,據傳他日前參與了一份公開信的連署,這封信的主旨是倡議禁止人工智能武器開發,共同背書的還包括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蘋果聯合創辦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等眾多大咖。信中表示,如果不加管制,類似《魔鬼終結者》電影中的「全自動化自主攻擊人工智能武器」,不久之後恐怕就將研發完成,而這將成為人類的災難。

焦點新聞

華航新總座有學者Fu 用《易經》擋記者難題

交通部兩周前無預警發布華航高層異動人事案,前任總經理林鵬良調任桃園機場董事長,華航總座大位則由飛安會主委張有恒接任。

焦點新聞

味全砸2億博形象 將啟動產銷透明系統

去年黑心油事件,「全民滅頂」成共識,味全也成為被抵制對象。事發至今,味全已連續三季虧損,今年第一季業績更較去年同期下跌二•八成,虧損近三億元。

話題人物

台灣小子蘇寄偉 率隊勇奪機器人世界盃足球賽5項冠軍 不愛念書、全靠自學 18歲的他如何當上金牌教練?

第19屆機器人世界盃足球賽,台灣在青少年組奪下5項冠軍,表現優異。 首次正式擔任教練的蘇寄偉,年僅18歲就創下佳績,他的養成教育與執著精神,值得學習。

話題人物

她不低賤,我為她唱歌

當你從歧視、挖苦中成功,你會用什麼對待平凡?一九二五年八月二十六日,一位黑人女歌唱家從一票好手中得到冠軍,一炮而紅。有一天她出外表演,為她服侍的女學生沒能聽到,回來後,她清一清喉嚨,為女學生唱起了歌。

個人成長

父女對談》元大人壽董事長王正新×人權女鬥士王寶萱 以尊重取代高壓 爸爸總是給我真誠的答案

一位在辦公大樓內思考如何擬出最佳策略的金融業董事長,如何面對一位走入群眾主張公平正義的女兒? 從父女的對話中,不難看出長久以來的身教,遠勝過千言萬語。

個人成長

化為大愛》喜憨兒基金會執行董事蘇國禎×女兒蘇怡佳 用愛彌補缺憾 他為憨兒們打造喜悅城堡

身為一位腦性麻痺孩子的父親,蘇國禎不曾放棄,反而用更多的愛彌補這個缺憾,而且還在女兒的引導下,成立喜憨兒基金會,造福廣大的憨兒們,將父愛化為大愛。

聰明理財

打敗定存的不蝕本投資勝經 就是愛配息

從9%月配息型基金一日內被認購一空,到類全委保單熱賣,高息又保本的全民理財運動如火如荼地上演。 在定存利率剩下1.3%的情況下,天底下真有這麼好康的事嗎? 油價與原物料行情連番破底,高利配息金融商品會不會就此破功? 黑天鵝頻現蹤的情勢下,你必須趕快進行一場「不蝕本理財大作戰」! 賺到合理的配息之餘,還能守護辛苦攢下來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