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50萬當自己的老闆

50萬當自己的老闆

963期

他,如何滿足上班族「續攤」需求,20萬開店,做到年營收550萬?
他,怎樣號召鄉民幫忙推銷,讓微風超市主動上門合作?
兩個大男生,為何能嗅出愛美商機,產品紅到美、日、星、馬?
這些年輕人,勇敢實踐自己的點子,翻轉22K人生。

第一次創業就上手!
三位導師帶路、四大管道找金援、最夯創業機會一次公開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國際總經

產業政策》紅色獵殺將在十年內追上台灣半導體業? 中國製造火力全開 台灣不能再觀望

中國政府提出「中國製造二○二五」政策綱領,喊出要在十年內達到與工業強國德、日並駕齊驅的口號。 「紅色供應鏈」在中國政府背後暗助下,已經成為足以威脅台灣電子產業的一股勢力,台灣應拿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工業政策,刻不容緩。

全球股市

老謝開講》紅色殺戮來了 資本市場猛扯後腿 台股面臨本益比苦戰!

中國資本市場有了狂牛加持,股價大漲,本益比拉高,競爭力強化;對照台灣的資本市場,股市交易量減,周轉率下降,本益比拉低,台廠優勢正逐漸消失。 這正是台灣產業在中國供應鏈崛起,不斷被擠壓,最後碎片化的殘酷事實!

政治社會

求真才是真議題

求真,必須是客觀性的,何黨派性、自利性、損人性的「追求真相」,本身就是一種隱性的做假,「挑邊站」式的批判,只是在消耗共有的社會成本。

美食旅遊

好好下一碗麵的藝術

把一碗單單淨淨的麵條很當一回事地來做,是頗美的一樁生活。 尤其是做的時候很細心,然後在最酣暢的一剎那,幾口呼嚕嚕地吃下。

焦點新聞

上巿前突換董事長 蔡辰威回鍋寒舍另有隱情

旗下經營兩家國際五星級飯店──台北喜來登飯店及台北寒舍艾美酒店的「寒舍餐旅」,近日高層大地震,蔡辰洋長子蔡伯府閃辭董事長,將大位交給叔叔蔡辰威,由於正處股票上市前的關鍵時刻,此舉引起外界議論紛紛。

名人專欄

星光熠熠的酒莊

最近幾年,開始有知名電影明星出資買下葡萄酒莊,使得這些原本沒沒無聞的酒莊,成了名副其實的「明星酒莊」。

焦點新聞

匯金老總「被離職」 中國政府繼續看多陸股?

五月二十八日,狂牛般暴漲超過一年的陸股突然重挫,上證指數暴跌六.五%,不僅震撼全球,也是繼今年元月十九日後,再次單日大跌。原本看好指數將創新高的投資人,被潑了一大盆冷水。為何陸股遭遇青天霹靂?政府帶頭賣股,被視為主因。

焦點新聞

韓國鼓勵自主發電 「省掉一座核電廠」 台砸30億推節電 韓專家:可更積極

首爾成功「減掉一座核電廠」,台灣也不甘示弱,經濟部推出智慧節電計畫,總經費高達三十億元,想要推動「自己的電自己省」,但來自韓國的專家提醒,台灣的節電計畫有些消極、缺乏整合,要追上首爾的成果,恐怕還得加把勁。

焦點新聞

韓國警覺不足 疫情擴散引亞洲恐慌 防堵MERS社區感染 本周是關鍵

致死率四成的MERS,疫情會否如同當年SARS擴散?當年的抗SARS總指揮李明亮認為,台灣在SARS過後,政府重整防疫體系,目前對MERS疫情也在入境航班、機場與社區設下三道防線,只要民眾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其實MERS並不可怕。

焦點新聞

日圓兌新台幣創十七年新低 競貶論戰再起 日韓貨幣戰 台灣有能耐參加嗎?

日圓驟貶,出口產業疾呼新台幣貶值救產業,但貨幣貶值會直接衝擊民眾的進口商品及對外購買力;這樣的衝擊,日本、韓國剛剛開始,但台灣人民已經忍了十七年了,我們還有參加貨幣戰的能耐嗎?

金融風雲

鐵三角臨門一腳 搶到西進領先門票 中信金購併中國信銀 幕後揭密

中信金控以漂亮條件收購信銀國際(中國),取得炙手可熱的「全資子行執照」,終於圓了「中國大夢」。而這場購併背後最大的意義在於,未來中信金如果能與中國中信銀行策略聯盟,對於開拓中國市場將如虎添翼。

健康

九成上班族甩不開的緊箍咒 頭痛只會越忍越麻煩

老闆們,上班族頭痛真的不是藉口! 根據調查,台灣有九成上班族近一年都有頭痛經驗,而且往往選擇隱忍,若長期輕忽,恐引發其他病變。

股債前線

反向操作》陸股快牛變慢牛 波動加大下的獲利學 槓反型陸股ETF 投資必懂三件事

中國「快牛」隨暴跌轉型成「慢牛」,過程中波動加大,靈活操作槓桿及反向型陸股ETF,可增加獲利機會。但投入前,應先了解產品特性及基金持有內容,才能選到最適合的標的。

教育

台中霧峰區》蒙受家暴陰影,孩子好受傷 老外神父用愛, 搶救「台灣的明天」

從台中霧峰區大街,拐進聖若瑟天主堂,原本燠熱躁動的心,忽然恬靜下來。下午一點,剛從霧峰國小下課、吃完午餐的孩子,趴在小桌子上,午睡正酣,睡不著的兩三個孩子,靜靜地做功課。由咖啡廳改裝成的課輔班教室,桌椅都是鄰里捐來的回收資源。特別的是,這個祕密基地的幕後推手是一位外籍神父,來自阿根廷的何進德(Federico Jaramillo)。

教育

雲林台西鄉》在家不被尊重,新移民家庭問題不斷 弱勢的單親媽媽,捲袖當起照顧者

正午時分,踏進大馬路旁的台西愛鄰辦事處,一樓十多坪的空間,坐滿了十幾位低年級生,一邊寫功課,還不時地偷偷交頭接耳;再走上二、三樓,每間教室也都坐滿了學生,負責人吳宏泰牧師望著略顯擁擠的空間,熱切地說:「等到旁邊的新教堂蓋好,學生就有更大空間了。」

名人專欄

天才數學家was delusional

天才數學家約翰.納許(John Nash)5月23日和妻子因車禍意外身亡。納許22歲就提出賽局理論中著名的〈納許均衡〉,短短27頁的博士論文,隨後為他贏得了一座諾貝爾數學獎。然而,他的人生後來卻深受精神疾病所苦,兩度出入精神病院,電影《美麗境界》即根據他的一生改編。以下,是他康復時聊起精神失常的訪談摘錄。

焦點新聞

偏鄉現象》單親、隔代教養、新移民家庭越來越多 弱勢×弱勢的無限循環 將是未來台灣危機

偏鄉的弱勢孩子所面對的,不僅是單一的課業問題,更背負著家庭和社會環境多重問題。

科技

新股掃描—— 智晶光電在PMOLED崛起

台灣面板產業在陸廠進逼下,正陷入「紅海」,「價值創新」已成企業生存王道,隨著網通設備和穿戴裝置等小尺寸顯示器需求增溫,台灣唯一PMOLED廠商智晶光電,成長動能備受矚目。

全球股市

吹泡泡

中國股市現在的狀態像是精品級的現釀啤酒,台股反倒有陳年紹興的酸味,就算是台商公司要上市,只怕也要棄F股,選A股市場了。

名人專欄

離職我最大之平心靜氣

比照提離職前那段痛苦掙扎的時段,在已經確認並等待離職日到來的那一小段時光,你的身心通常會得到前所未有的放鬆,此時眼前這家公司對你的意義已經不大,所以這個階段的上班族常會有以下的行為舉止......

管理

50萬當自己的老闆 少年頭家創業成功日記

如果你有一個點子,你會把它鎖在硬碟裡孤芳自賞,還是找個夥伴,籌一點錢,在屋頂加蓋的鐵皮屋裡,開始創業行動?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行動,他們的創業日記裡,有痛苦、夢想、熱情和堅持。 就算家人全都不看好;哪怕一天只有四個10元銅板的業績;寧可不買房、不買車…… 依然能屢敗屢戰,忍受挫折,不斷修正,找到成功的路徑。

編輯室報告

黑暗中的微光

下課時間,都會區的孩子大多是去安親班或才藝班,那裡有老師教導功課、同時還可以吃頓點心,安心等父母下班再回家。偏鄉的孩子,可沒那麼幸運,他們許多是單親、隔代教養、或是外配生的孩子,經濟上普遍弱勢,下了課無處去,只得在外遊蕩,有的甚至連一頓晚餐都是奢求,更別提有人教他們做功課。

管理

默默耕耘十年 與小七結盟聯手賺「綠金」 卡位食安 台塑要把有機蔬菜做大

今年三月起,部分小七裡可以看到「台塑有機蔬菜專區」,石化業龍頭竟然也種有機蔬菜!十餘年前,創辦人王永慶便購下楊梅林地作為農場,現在更藉助統一超商,實現有機夢。

台股

受惠台股》中國狂牛效應 台股轉投資題材夯 陸股帶旺 十檔搶搭小金雞行情

台股短期高檔震盪,對照中國股市,仍是資金充沛的牛市格局,台灣投資人除了操作陸股ETF,具有轉投資中國掛牌公司題材的相關個股,也是行情亮點之一,接下來可鎖定尚未反映的個股,有較大的獲利空間。

政治社會

名家劉俊杰解讀》中國股巿待改革信心確立 才會創新高 A股短線不宜追 中期修正後再布局

上證指數從去年七、八月二二○○點起漲,一路攻勢凌厲,差一點直攻五千點大關;但今年五月二十八日的一根長黑棒,大跌三二一點、六.五%,是否就此跌掉多頭走勢?本刊特別邀請資深投資專家劉俊杰,解讀中國股市中長期走勢。

產業動態

如何避免「張淑晶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 擺脫惡房東 房客自保必學十五招

前陣子新聞上鬧得沸沸揚揚的惡房東事件,靠不平等的租賃條約敲詐房客獲利,對租屋市場上相對處於劣勢的房客來說,要如何自保權益?

名人專欄

一本書引發一場戰爭

黑人平權歷經美國南北戰爭等過程,才有今日地位;而解放黑奴的最大動力來自一本書,它深刻描寫了奴隸制度殘酷的本質。一八五一年六月五日,此書開始在雜誌連載,它是《湯姆叔叔的小屋》。

藝文風尚

書桌的風景

都說書桌是主人性格的縮影。 我們也相信,每張書桌都擁有主人的故事與時光,經由工作與情感交織出的工作枱面甚至環境,一定特別迷人。 且讓我們掃描這幾幅書桌風貌,接觸以書桌為核心的工作場域,聆聽關於書桌與主人的故事。

行銷

小頭家》滿足愛美天性 讓女人一年掏2000 萬 七年級大男生 創光療美甲DIY紅到美日

王子綱和呂祥禎是大學電子工程系的好哥們,三年前創立台灣第一家居家光療美甲品牌,連日、中、美、星馬都買得到,成了第一個進軍國際美甲市場的台灣品牌,年營收二千萬元,兩個大男生怎麼會投入美甲產業呢?

科技

從做山寨到打進一線品牌 紅色供應鏈全面衝擊電子業 蘋果變心「投共」 台灣經濟要脈瀕危

昔日被瞧不起的山寨製造大軍,如今已經成為讓台廠坐立難安的勁敵。蘋果供應鏈「染紅」,敲起的不只是台灣高科技產業警鐘,而是我國製造業能否在全球舞台中,持續保有一席之地的課題!這場產業升級的戰爭中,台灣不能輸,也輸不起!

名人專欄

才子的課程

未來我們很可能有女總統,女人當家勢必讓社會翻轉,必須學會用不同角度看世界,有時候讓旁人開心、自己會更開心。

管理

網路開店》越怪越有人氣 一年吸1500萬 科學也能當玩具賣 小夫妻把小眾變獨門生意

什麼地方會賣貓頭鷹的嘔吐物「食繭」、一根永遠不會順時針走且毫無用處的棒子?瀏覽「賽先生科學工廠」網站,讓人不禁想問:「老闆瘋了嗎?」

管理

社會企業》讓鄉民甘願當推銷員 揪眾募資賣小農鮮奶 微風超市也聞香求上架

三月六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生乳品茗會」上,被夥伴暱稱為「阿嘉」(台語發音)的龔建嘉披著醫師白袍,滿口鄉民語彙,正式為他的新創事業「鮮乳坊」與群眾見面。

管理

小頭家》挖到上班族續攤商機 桌遊店專賣「好心情」 20萬本錢滾出年營收550萬

三月的一個周末,台北東區一家桌上遊戲店,一組客人正玩著今年新出的熱門遊戲〈駱駝大賽〉。突然間,其中一個人的舉動,讓其他九位客人一起大笑,「哈哈哈!」 大家越笑越大聲,猛然地「嘩」一聲巨響,店裡的大片落地玻璃破裂了!談起這個場景,派樂地創辦人張雲淞難掩興奮,「真的超誇張的,那個是強化玻璃耶,居然可以笑到破掉。」

全球股市

多頭需要壞消息

人們通常以線性方式來思考,沿著固定的速率直線上升;但真實世界很少這麼有規律,特別是股市;指數一旦突破了心理關卡,便將更上層樓。

國際總經

全球央行的下一個動作

相對於美國,世界各大經濟體衰退陰霾未消,聯儲雖然準備升息,但為避免犯錯,會「一慢二看三通過」,讓世界其他國家跟上。

政治社會

信任是分享經濟的關鍵

願意與陌生人分享的物品,主要是不貴的、非個人的且容易替換的物品,例如工具、運動器材等。

生活消費

拯救午餐難民的便當宅配

日本有近4成上班族午餐時間沒時間外出,成了「午餐難民」。一家新創公司開發便當宅配,即使只買一個也能外送,活用電子商務的結果,讓業績直線上升。

名人專欄

宣傳文案真真假假

日本有些文案因為時代不同,會變成宣傳失真,但其中真假難辨,像有的排行榜是買出來的,抑或秒殺效果可能只是假效果等。

管理

生技新兵》頂加辦公室 孵出治不孕的瘋主意 手機測精子活力 意外成為豬鴨選種利器

如果有人提議:「現在手機這麼多,我們拿手機來觀察精子的活力,怎麼樣?」你的反應會不會是這樣,「學長,你是不是瘋了!」億觀生技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林書聖回憶起三年前,和創業夥伴林建明騎著腳踏車穿越台大椰林大道時,自己當下是這麼回應林建明那句提議的。

教育

從這起步》嘉義東石,首座照亮孩子的燈塔 林碧亮:在一片沉淪當中 發出一點點光就不得了

「教小朋友,比教大學生還難。」從台北到嘉義東石,水利專家林碧亮放下大學系主任的身分,四年多前到東石進行國土復育工作,卻意外讓他和吳念真成立的快樂學習協會連上線,成為陪伴無數弱勢學童的「阿亮老師」。

教育

花蓮萬榮鄉》年輕人離鄉謀生,小原住民靠老阿嬤帶大 部落青年返鄉,要終結30年宿命

從北部城市踅入南部鄉鎮,再轉到東邊部落,我們深入台灣偏遠鄉鎮,實地走訪一個個「孩子的祕密基地」,看見許多孤單無依的弱勢孩子,在脆弱的家之外,找到另一種心靈依靠,在成長過程中,有人拉一把,或許他們的命運就不一樣了。

焦點新聞

他們,太早面對人生困局 需要一個扭轉命運的機會 為孩子點一盞燈

放學後,我能去哪裡? 我住在花蓮山上,把拔馬麻平常都去外地賺錢了,家裡剩下阿嬤,但阿嬤不懂學校的功課,下課後我也不知道去哪,只能到處遊蕩。 有一天,我發現了一個祕密基地,在那裡,有很多跟我一樣的小朋友,在那裡,有大哥哥大姊姊陪我們,感覺孤單的時候,我就會往那亮亮的地方走去,「今天,我也可以跟你們一起寫作業嗎⋯⋯」

管理

網路創業》窩居十坪小套房 年營收上看千萬 六位27歲台大生 靠資訊圖表吸引台積電

六位平均二十七歲的台大學生、各來自工管、財金等不同領域,卻「不務正業」地擠在台北市中華路的住商混合大樓、一間不到十坪的套房,靠著幾台電腦,牆上一塊記事白板,聯手創立台灣第一家資訊圖表(Infographic,一種將資訊圖像化的技術)公司Re-lab。

教育

吳念真為孩子點一盞燈 打造孩子的秘密基地

年少的歲月是日後人生的某種縮影。倘若當時遇到某些人,被拉拔了,或者鼓舞了,就是一輩子的力量。

產業動態

台大不想花錢的冷門研究 他創業做到賺錢 蘇怡寧跳脫健保框架 打造最強的產科艦隊

台大婦產科前醫師蘇怡寧,3年前毅然自立門戶,跳脫健保體制,引領自費醫療選擇,推行團隊接生,吸引眾多婦產科好手加入,共同對抗台灣瀕臨崩壞的醫療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