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毀滅與重生

毀滅與重生

920期

一場大氣爆,引爆高雄與台灣石化業存亡困局

明天過後 280萬高雄人與4兆產業何去何從?

絕對是人禍!過去24年曾有3次機會,讓石化廠搬遷與升級
卻因政策不明,賠上人命與產業生機

緊急〉讓人民不再哭泣 政府立即要做的3件事
抉擇〉中、日、韓、星全力拚石化業 台灣該放還是要衝?
揭密〉昔日石化業第一名的接班人 為何今日背負罵名?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名人專欄

價格的迷思

當多數人已喪失品味食物的能力,又如何能期待業者端出好菜?在價格的執迷下,出現假湯頭、假天然酵母絕非只是剛好而已。

科技

被bypass的台灣

世界級大廠陸續傳出越過台灣業者,直接找上中國供應鏈合作,連中國供應鏈廠也大舉來台設點挖角,台灣業者該思考新出路了。

焦點新聞

肝癌新藥研發不如預期 七天股價跌四成五 期中不及格 基亞泡沫破了!

一紙深夜的重大訊息公告,為何引爆台灣生技業的「大核爆」?連續七個交易日,股價大跌超過四五%還不夠,甚至高掛近一.五萬張賣單,基亞肝癌新藥搶攻三百億元商機的泡沫破了。

科技線上

三次創業路 鴻海聯電都打不倒他 蘋果加持 晶美穩坐藍寶石廠一哥

他吃過鴻海殺價的苦頭,還遇到自創公司被購併,這些都沒打倒他,面對毛利六成的誘惑也不動心,謹守他對技術的堅持,換來蘋果的青睞,他是全球最大藍寶石基板廠晶美執行長張謙敏。

藝文風尚

穿出時尚從呵護衣物開始

鴻宣時尚娛樂整合行銷執行長溫筱鴻對服飾搭配有極高的敏銳度,總是引領時尚潮流,她說:「穿著的最基本原則在於體面整潔。再好的名牌、再上等的質料,若不懂保養衣物,也是枉然。」

生活消費

網路創作者要面對的六種網友類型

從2008年我開始在網路上從事圖文創作分享之後,我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接觸成千上萬的網友,觀看他們的留言並與他們互動。後來,我和一樣也是從事網路創作的朋友聊起來,驚訝地發現,其實從事網路創作的人,所會遇到的網友大概不出以下幾類......

個人成長

別再貨比三家 「 比較」只會讓荷包大失血 最完美的並不一定適合你

我們會不斷比較不同的工作條件、商品價值,但因看重以數字呈現、明顯可見的差異,而忽視難以具體化的條件,於是最終結果仍不盡如人意,「比較」可能是多此一舉。

聰明理財

台股技術分析大師杜金龍解盤 電子四大天王領軍 指數先蹲後跳

台股進入七月以後,亂流增多,更出現兩次重挫,曾精準預言上半年台股發展的凱基投顧董事長杜金龍認為,未來台股仍有表現空間,後勢可留意台積電、大立光、聯發科及鴻海四大電子權值股表現。

國際總經

搞搞新玩意

中國電影市場快速崛起,對比製造業一趴兩趴的成長,文創動不動就一、兩倍,實在是門好生意。

生活消費

鼎泰豐小籠包全球逾百家店 貢獻20億元營收 楊紀華:服務做到透 不怕客人不排隊

「鼎泰豐小籠包」已成為台灣美食的代名詞,全球展店一○三家,暢銷書《大數據》作者麥爾荀伯格也盛讚其「不停探尋極致,為顧客帶來不斷的驚喜」,而這股動力,來自鼎泰豐第二代楊紀華的堅持。

焦點新聞

平價米其林港式點心「添好運」來台推手 低調80年台中神祕醫院家族曝光

香港米其林傳奇餐廳「添好運」在台灣刮起港式點心旋風,向新加坡總代理談下台灣獨家經營權的林晉頡,其實是台中澄清醫院的第四代;雖然他引進「添好運」的資金全為自籌,但品牌經營的訣竅,卻一脈相承自祖父林敬義、父親林高德的穩健哲學。

健康

溫暖病友心 辦免費篩檢還補貼醫藥費 力抗國病20年 「好心肝」解救肝苦人

肝病沉默且無情,但從二十年前就投入消滅肝病的許金川教授,帶領著肝基會一針一針編織出一張防護網,讓長年名列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一名的肝癌,終於掉到第二。二十年來,他們投入的努力,超乎你的想像。

焦點新聞

普丁與哈瑪斯的逆襲

普丁和哈瑪斯這些政權製造紛爭,打亂了市場,卻讓美元飆升;但美元突然走升或走貶,對台灣股市將造成反向衝擊。

國際總經

債市真的天下太平嗎?

低風險的發達國家國債,反常地在全球經濟加速時表現突出;一旦國債收益曲線發生異動,受影響的將是全球所有資產種類。

國際總經

專家看法》嚴辦周永康 習李體制背後的改革盤算 中國可望走出一波新多頭格局

中國上證指數近來漲勢凌厲,目前正處於空翻多的關鍵時刻。歷經多個景氣循環洗禮,深諳長期投資之道的劉俊杰指出,「習李體制」的「微刺激」振興經濟新方案如果奏效,陸股有機會走出一波長多走勢。

焦點新聞

氣爆啟示1》昔日石化業第一名的接班人 為何今日背負罵名? 輕忽風險 榮化李謀偉搞砸百年老店

愈來愈多證據將這場氣爆事件的元凶指向李長榮化工,李長榮化工董事長兼總經理李謀偉,曾是大家眼中成績優秀的接班人,他何以落入今日境地、成為千夫所指的人?

話題人物

高山險路 暴雨大霧 堅持20年沒在怕 她,緊握方向盤 把愛肝熱血 送進107個偏鄉

如果有一天,你可以選擇一種奉獻社會的方式,你可以投入多久?這是一位退休小學老師的故事,她沒有醫療專業,卻成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成立20年來最重要的象徵人物,無論颳風下雨,再遠再累都要上路,她心中這股善念的力量就像個火車頭,推動基金會向前行。

職場

「敢做大學問」 張益唐破解 160年數學難題 窩速食店八年的中研院新院士

學術作為一種志業,孤獨是難免的,張益唐卻走得比別人更曲折,博士畢業後長達八年流離學術圈外;去年,年近六十仍是講師的他,以一份邏輯清楚、完美論證的論文,對難倒無數學者的「孿生質數猜想」提出證明,頓時掀起一番波瀾。

焦點新聞

九成死亡率 非洲「黑死病」正全面擴散 台灣能躲過伊波拉病毒的侵犯?

「香港出現疑似感染伊波拉病毒個案!」上周斗大的新聞標題,讓人不禁回想到十一年前的SARS風暴。這個死亡率高達九成的出血性病毒,有沒有可能攻進台灣?它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如何?

焦點新聞

還高雄人一個公道

這些天來,內心翻騰不已,在高雄氣爆災難發生後,作為新聞人的敏感度,我在獲知消息的第一時間,立即召開會議,指派兩組人馬趕赴高雄現場採訪。

台股

投資展望》微刺激奏效 中國股市打破「悶」局 掌握初升段 A股ETF逢低買

「滬港通」十月上路,將吸引大批外資進場,為考量進出方便,買權值股是最安全的作法。對台灣投資人來說,A股ETF的中國純度最高,相較一般中國基金,在陸股初升段更能搶得先機,是接下來布局首選。

名人專欄

高煩度、高難度、高感度

台灣迷戀「創新」,但「感悟力」與「創新力」是一對孿生兄弟;沒有感悟,哪來創新?

科技線上

群暉搶搭「私有雲」商機 年營收挑戰百億元 一個小盒子 為何讓小米指名單挑?

台灣有一家公司,近七年營收每年成長都逾六成,今年更預計破百億元,卻堅持不對外釋股、不上市。他們從單純軟體商,做到自有品牌,如今還被小米點名為頭號強敵,它是網路儲存伺服器廠——群暉。

台股

錢往低處流:全球股市的基期轉換

全球股市出現「豬羊變色」景象,也就是說,過去表現搶眼的歐美股市,在連續上漲多年之後,紛紛出現較大回檔,反觀蟄伏了多年的中港股市,卻出現難得一見的大漲景象。

藝文風尚

傻瓜收藏家

想像有生之年擁有哪一種際遇比較光榮?是畢生的收藏展現在台灣最大的私人博物館——台南奇美博物館。或者,由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法國藝術家多明尼柯為你量身打造專屬住家裝潢?《今周刊》介紹兩位收藏家,他們珍愛藏品如傻瓜,沒想到成功也上前敲門。

焦點新聞

該留下什麼

我們需要慢下來,看遠一點,真留下些好建設、好政策、好回憶,不能再急躁靠著心情、追逐爽感來做事,拚命往地下塞廢物。

焦點新聞

這不是一場意外

高雄氣爆事件震驚各國,當局嚴重規畫錯誤,使高危險管線未迴避人口密集區而釀禍;這等政府,讓台灣老朽核電更令人憂心,大家應記取教訓。

名人專欄

電商時代,貿易商的優勢

網路催生電子商務平台崛起,貿易商因此流失不少製造商的業務,其實只要行銷企畫、開發能力夠穩固,將更能發揮優勢。

全球股市

三大訊號反映行情轉折 四族群將成多頭急先鋒 陸股 牛市來了!?

打底將近五年的陸股,終於一口氣突破壓力、展現上漲氣勢。外資法人認為,籌碼集中、企業獲利緩慢改善後,又有政府實施滬港通利多,中國股市可能在今年重啟多頭行情。

焦點新聞

中國打奢拖垮股價 東北首家LV門市歇業

去年買走全球近三成奢侈品的中國,精品門市從來只有越開越多、不會關門;但是當中國經濟進入跌跌撞撞的痛苦轉型,這個「神話」終於在今年七月底畫下句點。

政治社會

《華盛頓郵報》背後的女人

一九六三年八月三日,一位平凡的主婦接下《華盛頓郵報》,她帶領這份報紙經歷了越戰、罷工潮,並無畏尼克森政府的威脅,揭發水門事件真相,震驚美國社會。她,是被譽為全美最有影響力的女報人凱瑟琳。

焦點新聞

兆豐金首位女總經理 「好媽媽」魏美玉接任

八月四日財政部公布最新人事案,兆豐金控總經理徐光曦升任土地銀行董事長,至於兆豐金總座大位,則由六十四歲的副總經理魏美玉接任,成為兆豐金控史上第一位女性總座,也為兆豐金控著名的「娘子軍團」再添佳話。

藝文風尚

東方快車 奢華的移動美學

2014年的今天,最豪華的移動方式,是私人噴射機,而在十九世紀,它叫東方快車!如今,這段傳奇,將原汁原味呈現在世人眼前。

生活消費

小眾悅讀

台灣以藝文為號召的大型書店,5月在中國蘇州開設了第一家分店,但台灣閱讀紙本的風氣卻越見低迷,其實,有一些特色鮮明的小眾書店,正在台灣四處安靜地萌芽。還記得上次走進書店是什麼時候嗎?來看看這四家小眾書店吧!

焦點新聞

「禿鷲」基金狠搶一六○○%報酬率 驚動百位經濟學家 阿根廷倒債事件 動搖全球金融秩序

哪有這種國家?欠了錢不還,還有百名經濟學家、多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幫它喊冤?國家破產,股市還是今年以來全球漲幅最高,引來一堆投資人搶進買便宜?別小看阿根廷倒債,它的影響,可能比你看到的更深遠!

焦點新聞

媒體愛報、散戶愛看 喊價卻常與短期股價走勢相反 外資目標價滿天飛 金管會怎麼管?

金管會鐵了心管制外資報告針對個股漫天喊價的現象,外資券商譁然。但事實上,外資券商出具個股報告,雖然主要對象是客戶,但分析師普遍也心知肚明,這份報告,通常很快就會出現在媒體版面……。

台股

新台股與台灣資金潮(上)

我們從出口成長、外匯存底增加及熱錢流入、龐大內資,以及美國龍頭企業變局四個面向,陳述台灣新資金潮。外資有機會再現年買超逾5000億元資金潮,2014年起是台股大機會。

焦點新聞

毀滅與重生(摘)

人不可能與石化廠、管路當鄰居,經濟、就業機會卻不能一夕抹殺。大爆炸帶來毀滅,也讓人有機會深思,高雄與石化產業都需要一起重生。

焦點新聞

氣爆啟示2》政策不明確 釀300 傷亡悲劇 讓人民不再哭泣 最迫切的三件事

長年漠視石化管線安全與災害預防應變的結果,又一次讓台灣付出血淚交織的慘痛代價。救災之後,政府必須記取教訓,通盤檢討亂象,不再讓無辜的人民哭泣。

焦點新聞

一場大氣爆,引爆高雄與台灣石化業存亡困局 毀滅與重生 明天過後 280萬高雄人與4兆產業何去何從?

高雄大氣爆爆出台灣經濟與都市發展的大矛盾,昔日十大建設變成了今天高雄市民大夢魘,滿布地下的管路,有如不定時炸彈。但貿然停止地下管路,仁武、大社馬上面臨停工危機,光是拆除管路不能解決問題,台灣應該跟上國際潮流,讓石化業遠離人群,建立一貫化的專區,集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