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人民幣大吸金

人民幣大吸金

916期

錢荒捲走台灣錢 用台胞證就能賺8%利息

抵押一間中壢的透天厝 每月竟能坐收12萬高利
大台商用低利借台灣錢 到中國放款當影子銀行
從上班族到上市公司老闆 都在瘋人民幣套利遊戲

.揭密!嘉義市變全台最大人民幣集散中心
.從3%~8%利息差很大 人民幣存款必懂5件事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台股

PCB產業興奮潮——從金像電到定穎

台積電股價又創新高,顯示行動裝置、雲端、互聯網等應用需求強勁,同為「電子之母」的PCB族群,在今年有許多公司出現大轉機,值得關注。

聰明理財

誰說了算?

國際清算銀行日前示警,各國央行該抽錢了;國際貨幣基金卻憂心, 過早取消寬鬆貨幣政策,復甦恐早夭。該聽哪一邊?

個人成長

十三歲孤獨離鄉 咬牙拚成世界球星 不只爭球王 梅西還想贏阿根廷的心

全球年薪最高的足球明星梅西,這一次出征巴西世足賽,不僅要為阿根廷把大力神杯帶回家,更為超越同鄉前輩馬拉度納而戰。隨著阿根廷晉級四強,梅西的球王之路,距離夢想更近了。

政治社會

誰願當福島勇士?

日本三一一核災震驚世界,當時有三千人進入核電廠善後,外界盛讚他們為「福島勇士」,但真是這樣嗎?二○一一年七月十三日,一名記者假扮臨時工臥底,把福島勇士美麗的糖衣一一撕開⋯⋯。

國際總經

上市公司變銀行 上班族賺高利 兩岸金融防火牆 正面臨瓦解危機!

中國高利席捲台灣錢,讓台灣對中國曝險再創歷史新高,將兩岸金融風險高度連結。台灣應全面檢視對中國放款,揪出大玩兩岸套利的大咖,才是釜底抽薪的最佳方案。

聰明理財

在台灣存人民幣 白忙一場? 五招停看聽 嘉義人就是比你多賺一倍

廢棄木材廠逆轉變陸客最愛的檜木博物館,還搭上了人民幣商機,嘉義人有一套與台灣一般人不同的人民幣理財觀,硬是能比台灣大媽多賺一倍。

焦點新聞

搶下台紙董座 簡鴻文續拚券商公會理事長 掌公會十年 證券老將為何還想再戰

近期券商公會逾三分之一、共十二席理事同時改派代表,自動解職,被解讀為簡鴻文發動的「理事長保衛戰」。簡鴻文說還有很多事情想做,但也有券商認為,公會早該世代交替了。

焦點新聞

LED兩巨頭結親 強敵三安竟成第二大股東 晶電併璨圓 能擋中資入侵危機?

晶電、璨圓合併了,結束台灣LED兩大陣營壁壘分明的版圖。然而,在這樁購併案背後,卻也開啟了中國LED龍頭三安入股晶電的大門,還一舉成為晶電第二大股東,到底是福是禍,連晶電自己都說不清楚。

台股

定期出清持股 心情跟著「輕」起來 退場比進場更有學問

懂得賣股的人,可以在選錯股的情形下縮小虧損,甚至還能安然下車;更可以在退場之際,付出最低的成本保持戰果,留意四個訊號,就能持盈保泰。

名人專欄

借過喲,路痴來了~

如果你的肉體一出廠就有內建感應經緯座標的功能,那你就絕對想不到沒有此項功能的人類所會發生的事。對大眾來說,路痴往往單純得令人訝異,可愛的他們從不把路放在眼裡,以下幾點總是讓我印象深刻......

聰明理財

玉山銀行 創新OBU財富管理服務

政府大幅開放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辦理信託業務,是台灣金融市場的一大突破,OBU業務及商品開放所帶來的利多,將可帶動金融業者持續創新發展各類金融商品,更讓國內資產管理市場商品與服務更加多元。

美食旅遊

桃園.美麗後花園

你心裡的桃園是什麼模樣?是總會塞車的工業區?還是老街裡的豆乾?把這些統統忘記吧!讓我們鑽進山的懷抱,重新踏上先人開鑿的古道與吊橋,去新屋鄉看全台僅有的藻礁與石滬,然後,你一定會驚訝,原來桃園這麼好玩!

最新觀點

這就是時代

實習生或社會新鮮人的心情很像,每天都誠惶誠恐、希望受人肯定。實習時大可袖手旁觀、冷言譏笑願意付出的同學,但也可以好好做好每個任務,都是自己的選擇。

政治社會

日本泡沫、台灣泡沫大不同

在台灣泡沫除了房價吹到日本泡沫兩倍以上、高級進口跑車滿街跑,沒有哪點與日本泡沫時期相像的,底層民眾沒沾到泡沫好處,生活很苦。

名人專欄

1000多個日子

我真的很幸運,也很感謝,因為每兩星期就有一次機會與好多人分享,更重要的是,每兩星期我就有機會自省一次。

美食旅遊

產品力才是根本

事業經營,做出能夠感動顧客心靈的「產品力」才是根本。加入削價競爭的行列,只會讓自己「作繭自縛」。

聰明理財

葉倫面臨作抉擇的時候了

收入增加乃復甦之母,是消費、投資走上坦途的關鍵。無論是經濟復甦還是通貨膨脹隱憂,都到了葉倫不得不對退出QE時間表作出全面安排與宣示的時候了。

科技線上

科技業的世界盃競技

台灣科技業受惠於新趨勢,出現轉機,但要贏得長期勝利,有如世界盃足球賽,須靠優秀團隊合作無間;不像韓國,只能看三星表演。

國際總經

高利的誘惑

兩岸存在巨大利差,強烈吸引著台灣人,也難怪,當同事赴廈門走一趟小三通之後發現,台灣大媽們陸續藉由小三通路線,到廈門開戶做人民幣理財。一位資深銀行顧問對我說:「只要台灣的匯率、利率持續弱勢低迷,錢就會繼續往中國跑,看來這個趨勢很難抵擋。」這一次,我們為你揭開高利誘惑背後的真相。

聰明理財

法人觀點》台股賣相亞洲最佳 外資可望持續湧入 資金行情升溫 兩大風險須留意

大盤創新高之後,雖然在高點面臨獲利了結賣壓,但專家指出,下半年台股的投資價值,依然比亞洲各國股市來得亮眼。在資金依舊充沛下,具有新品效應的電子股、受惠越南加入TPP的紡織等族群,值得持續觀察。

聰明理財

含金題材1》抓住趨勢再賺一波 鎖定13檔績優股 搶賺填息紅包

七、八月除權息旺季來臨,除了高股息股外,現金減資盛行也是今年除權息季節特色,但不少個股已反映利多,投資人可留意具現金減資實力的個股,在明年新稅制上路前後,仍有機會搶搭節稅行情。

聰明理財

含金題材1》抓住趨勢再賺一波 鎖定13檔績優股 搶賺填息紅包

每年七、八月的除權息旺季,都是台股年度重頭戲,尤其今年台股漲勢強勁,上市櫃公司獲利屢屢創新高,構成填權息的有力保證;本刊從中篩選出十三檔配息不錯的績優股,有機會順利填息。

台股

迎接台股另一個萬點時代

台股延續去年氣勢,上半年上漲逾一成,而且受富人稅新制影響,今年現金減資、高配息案例比往年增加不少。面對萬點關前新局,從基本面篩選除權息強勢股,或是留意有實力現金減資的個股,都是值得參考的選股方法。

話題人物

腦瘤權威不只救人命 更要救人心 魏國珍回歸初衷 分享快樂行醫經驗

台灣腦神經外科權威魏國珍,篤信「美善的醫病關係」,從醫30年,一直以無比的耐心,面對病患及其家屬的每一個艱難時刻;他醫病,也醫人,現在更要以自身的從醫故事,喚醒醫療的古典價值。

聰明理財

投資大調查資產配置由債轉股 三成還是賺不到錢 布局股票型基金 先戒掉「債券腦」

投資人問卷調查顯示,過去一年,積極型投資人中,高達五七%不能忍受基金虧損逾一○%;四六%無法忍受一年以上虧損,這些投資人隨時可能因一個非經濟事件棄守手中基金。如何擺脫總是等待基金解套的宿命?學者、名家為你解惑。

國際總經

麥可貝新片大搞「中國置入」 從商品玩到政治 全球狂捲千億 變形金剛撈錢解碼

四部《變形金剛》系列電影,預估全球票房可望破千億元,導演麥可貝勇奪全球頭號吸金導演的寶座;此次新片大量中國置入性行銷只是開始,未來好萊塢拍出美國隊長與中國關公對打的片子,觀眾也不必太驚訝。

美食旅遊

台灣的餐飲國際化情結

政府欲將台灣餐飲推向世界,應拋開送廚師出國比賽與連鎖加盟的思惟,從文化脈絡與在地風土定義出真正的台灣味,才站得上國際舞台。

科技線上

雷亞三年孵三款手機App 全球下載破兩千萬次 谷歌加冕 台灣遊戲新兵躍全球舞台

一年才出一款遊戲,卻能創下全球二千萬次的下載量,紅到前進東京辦演唱會;還被谷歌相中,成了台灣唯一登上Android開發者最高殿堂的遊戲廠,這家成立僅三年的遊戲公司雷亞,有什麼能耐?

藝文風尚

限量醇釀 訂製威士忌

任何人都想收到意義獨特的禮物,對於想要擁有值得紀念年分珍品的家族或個人而言,更是如此。環顧身邊美好事物,又有哪些值得細細收藏?訂製蘊含特殊意涵的威士忌,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健康

八旬婦失蹤4天 稱「看見紅衣女」 長者出現幻覺 疑是早期失智

新竹縣一名老婦人前往花蓮山區旅遊時不慎走失,失蹤4天後幸運獲救,雖然過程中不斷傳出靈異事件,但醫師認為,老婦人可能是「失智症」前兆。由於早期失智症要發現並不容易,家屬必須密切注意長者狀況,及早發現接受治療。

藝文風尚

一日美術館——向台灣極簡主義宗師林壽宇致敬

全球藝壇最推崇的極簡藝術大師林壽宇,其作品在他過世三年後首度公開發表,但僅展覽八小時。你沒看錯,只有一天的時間,高達兩億元台幣的保額,以博物館的高規格製作,透過藝術,帶你省思美術館存在的意義、藝術在我們生命中的價值。只有一天,你還等什麼?

焦點新聞

人民幣 大吸金(摘)

《今周刊》獨家深入4大現場,發現中國正在對台大吸金!上海網路融資公司讓中壢一棟透天厝月收12萬元利息;直擊廈門島的台灣人開戶潮;解開嘉義成為人民幣集散地之祕;剖析上市公司變影子銀行,借新台幣賺人民幣的兩岸套利手法,解開中國政策正在大開放,高利理財商品在台滿天飛的人民幣吸金真相。

話題人物

獨家專訪》金融騙子變話術專家 《華爾街之狼》本尊來台 一張門票30萬元的銷售課 搶先公開

曾是美國金融騙子、《華爾街之狼》的本尊貝爾福特,出獄後靠著出書、演講,賺得比從事股票經紀時還要多。七月下旬首度來台演說的貝爾福特,將傳授他的獨門銷售術,箇中祕密在於:問對問題。

行銷

鑫永銓從乳牛睡的床做到卡西歐錶帶 0.3公分的精準力 坐上橡膠業獲利王

台灣曾經是橡膠製品重鎮,但九二一大地震後震走了許多廠商,堅持根留台灣的橡膠輸送帶大廠鑫永銓,靠著數度關鍵轉型,以及獨家的自製機台設備,將公司一路推上橡膠業每股獲利王寶座。

聰明理財

錢荒捲走台灣錢 用台胞證就能賺8%利息 人民幣 大吸金

《今周刊》獨家深入4大現場,發現中國正在對台大吸金!上海網路融資公司讓中壢一棟透天厝月收12萬元利息;直擊廈門島的台灣人開戶潮;解開嘉義成為人民幣集散地之祕;剖析上市公司變影子銀行,借新台幣賺人民幣的兩岸套利手法,解開中國政策正在大開放,高利理財商品在台滿天飛的人民幣吸金真相。

美食旅遊

開店賠千萬、做蛋糕做到得夜盲症 世界甜點冠軍 陳立喆的封王之路

世界最大的甜點廚師競賽,第一屆冠軍陳立喆來自台灣。從問題小孩搖身一變,成為烘焙界的「新台灣之光」,曾歷經創業失敗、得夜盲症的他,如何一圓世界冠軍的夢想?

焦點新聞

馬志玲夫婦背信被判入獄 還原事件始末 荒謬行政指導 才是結構債風暴引

今年一月,一份監察院的調查報告,確定了九年前金管會處理結構債問題的方式是個錯誤:「未發布可供業者遵循之法令……,悖離投資人應自行承擔風險之常理……」當年的荒謬指導,也是如今元大創辦人馬志玲夫婦被判刑定讞的起點。

焦點新聞

借重專業鑑定 讓判決更具公信力

編按:會計師出具的專業查核報告,能不能作為有效證據?這次馬志玲夫婦的背信案,因為涉及元大證券損失之認定,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報告是重要關鍵;然而這樣一份關鍵報告卻因為一段制式化說明,而被二審法官認為「已有疑義」;對此,《今周刊》特邀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前所長薛明玲,對會計審計與法律的接軌,提出下列看法:

焦點新聞

英特爾、高通積極結盟陸廠 中國砸錢扶植半導體 台廠沒戲?

這是中國國務院第三度發文,要出手扶植中國半導體,這次挾著英特爾、高通等大廠搶進,明年中國半導體營收要破三千五百億元人民幣關卡,真能讓台灣半導體業拉警報?

管理

砸數億做LED品牌 葉寅夫「鐵牛精神」拚到底 億光轉型一千天 學到的三堂課

億光從製造代工走進品牌已經一千個日子,雖然品牌還沒開始帶來實質獲利,但億光董事長葉寅夫並不氣餒,因為過去三年投入數億元的資金與資源,都會成為品牌之路最好的養分,他堅持,帶著億光的鐵牛精神繼續拚搏下去。

台股

餐飲改作大數據 湘鄂情轉行令人傻眼

當餐廳生意不好,老闆可能調整菜色或換廚師;在中國,被喻為「中國餐飲第一股」的上市餐飲業者湘鄂情用的手段特別激烈:關掉餐廳轉行。

焦點新聞

中資找賴士葆開協調會 銀行局底線何在?

踩到TRF地雷的中資貿易商「恆瑞國際」,日前找上國民黨立委賴士葆陳情,與金管會銀行局官員、四家台資銀行(國泰世華、永豐、大眾、台新)召開協調會,要求銀行業者退還投資款項(本金與利息共計五百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一.五億元),此事件也引發「台灣立委幫中資企業服務」的爭議。

焦點新聞

七一遊行人數創 51萬新高 「不抗爭 就會逐漸走向死亡」香港在死亡與重生的交會時刻

香港今年七一遊行人數高達五十一萬,創下空前紀錄。這個數字反映出香港人對前景的深沉憂慮、爭取真普選的決心,以及新生的力量、價值正在崛起,《今周刊》特邀香港知名政論家李怡,深入剖析巨變中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