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蚵田邊的下一個兆元產業

蚵田邊的下一個兆元產業

905期

做衣架的、做插頭的、賣錄影帶倒帶機的,
這些隱身在彰濱蚵田邊的黑手工廠,
憑什麼成為全球汽車科技最關鍵的供應商?
吸引外資、投信在荒煙蔓草中瘋狂尋寶。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話題人物

愛馬仕家族引入行的頂級精品顧問 時尚教母凱娣 用理性打造感性產業

談到時尚產業,設計師、高階經理人、超模、明星總是幕前焦點,然而在幕後為品牌營運獻策的凱娣,已在業內默默辛勤耕耘數十年,也被外界稱為「時尚教母」;然而她的價值觀與家庭環境,其實與你我想像中的「時尚人」有著一些差距。

名人專欄

女人要對抗的事-上

我認為當個人已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了,而當個女人,則更是苦上加苦。別以為這些看似弱不禁風的女子們一附小鳥依人的樣子,其實她們無時無刻不在努力對抗的東西,可不是大部分男人有勇氣挑戰的,例如......

管理

劍麟》專打鋼管 從衣架做到安全氣囊精密導管 比德國工匠還挑剔 雙B車安全都靠它

檢驗次數比別人多十倍,機器每月改良,嚴格要求達到零不良率,劍麟用「德國工匠精神」,寫下台灣製造的科技奇蹟。

科技線上

車王電》專做整合 把大立光、台積電變幫手 移植iPhone鏡頭 打造車用夜視「鷹眼」

從最嚴苛的車用引擎零件起家,搭上智慧車、電動車商機,車王電營收結構大翻轉,還打入德國博世集團的供應鏈體系,對手變成國際大廠英飛凌,令人刮目相看。

科技

產業隱憂》台灣驕傲僅是曇花一現?別再內鬥 特斯拉變心到中國了

世界各國正在全力發展電動車、智慧車產業,台灣必須盡快整合各方資源,才能避免惡性競爭、產業外移,造成競爭力喪失。

焦點新聞

花敬群:台北市房價高估五二% 搶救年輕人購屋夢跨步走?

北市房價所得比站上世界第一,不僅輿論撻伐台灣高房價引發的世代不正義問題,也凸顯馬政府無力解決房產稅沉痾窘境。

焦點新聞

老董出三招:誠實、補償、畫底線 華碩賣新機 把定價爭議變另類行銷

華碩首推智慧手機,但台灣、中國不同價,引發台灣消費者反感,董事長施崇棠出三招力挽狂瀾,轉為成功的負面行銷。

焦點新聞

財報大勝騰訊 阿里下回合對上銀監會?

馬雲和馬化騰激烈廝殺的「雙馬之戰」,這一回合已經由馬雲勝出。

話題人物

幫蜜蜂刺青 追蹤農藥危害幼蟲 楊恩誠 解開蜜蜂消失之謎第一人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教授楊恩誠,解開多年來全球蜜蜂大量消失的謎團。和蜜蜂結緣20載的他,曾經歷被叮到差點截肢的危機,也帶領團隊首創成為蜜蜂刺青師,走在台灣相關研究的最前端。

科技

盈錫精密 從家庭代工廠到國際零件品牌 孿生兄弟用精品螺帽 挑戰世界第一

軸承螺帽雖然是工具機的小零件,卻是頂級精機廠不可少的要角。巫有崇、巫有捷這對雙胞胎兄弟,聯手將這顆小螺帽做成精品,讓全球工具機大廠非它不可。

房地產掃瞄

去年買下台灣最貴地王 今年再攻下福華廖家祖產 神祕新加坡基金 撒百億買荒樓

寸土寸金的台北市,位於慶城街與長春路口,一棟空置長達二十年的棕褐色大樓,地主福華飯店廖家近日已用百億元天價,賣給新加坡外資。

科技

太陽能之光 三年內從百元股價到減資八成 負債百億的福聚能 如何撐下去?

曾經是台灣多晶矽量產希望的福聚太陽能,卻震撼宣布減資八三%,股價也從昔日的一○八元,到至今只剩不到五元。背負完整台灣太陽能供應鏈使命的福聚太陽能,該怎麼走下去?

焦點新聞

執行長交出首張成績單 翻身計畫再下一城 宏碁陳俊聖上任一○五天 自評:做得不錯

在陳俊聖出任宏碁執行長的過去三個月裡,他馬不停蹄進行組織調整,並展開全球巡迴鞏固通路夥伴,完成宏碁翻身計畫的第一章。接下來,以四月十五日在台灣主持首場新品發表會為起點,他將正式領兵出擊,迎向更大的挑戰。

台股

勤業眾信總裁陳清祥 教你拆解本夢比 三心法 在新興類股中找出爆發點

在台股瀕臨九千點大關之際,許多新興類股在盤面上嶄露頭角,投資大眾要如何從中去蕪存菁?《今周刊》特別邀集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總裁陳清祥及會計師施景彬,教你如何辨別公司的真實價值。

個人成長

跟我這樣愛台灣》二十八歲當製片 讓李安也說讚 劉品均全力以赴 綻放電影夢

台大社會系畢業的劉品均懷抱著電影夢,投入製片工作。沒有學歷背景及人脈經驗的她,擠進李安導演《少年Pi的奇幻漂流》團隊,並進入美國電影學院深造,今年,更在美國紐約重量級影展中嶄露頭角。

台股

獨家揭露 財務操作占廣達獲利四成 英業達二成六 人民幣貶值 台灣科技大廠獲利隱憂

多年來,台灣科技大廠毛利率在「毛三到四」的邊緣掙扎;但隨著內外夾擊,原本應是雪上加霜的獲利數字,近年卻得以持盈保泰。原來,這美麗的獲利數字只是國王的新衣。日前,一份名為「廣達銀行」的外資報告,意外揭露台灣科技大廠行之多年的財務操作手法。當簡單的財務借貸手法就可以獲利上百億元,會不會讓經營者忽略了本業的經營?未來,當這種賺「容易財」的機會消失了,企業會不會就此現出破敗的原形?一場金錢遊戲,究竟會把台灣的科技大廠帶向何方?

台股

主升段條件尚未具備 四大強勢族群平衡布局 指數墊高後 以量能為關鍵指標

今年以來指數驚驚漲,但量能並未放大,因此仍以盤堅格局視之。專家建議,若後市浮現攻擊量,才有機會站穩九千點關卡,水泥、橡膠、蘋概股、半導體類股等四大利多族群,可視業績好壞平衡布局。

聰明理財

高檔震盪聰明選股 股息、價差兩頭賺 防禦、成長兼具 瞄準高股息族群

大盤看回不回,投資人選股難度提高。如何在指數高檔區,分得股息也賺到價差?十二檔防禦、成長力兼具,又具備可扣抵稅額的高股息股,是台股叩關九千點之際,相對穩健的選擇。

聰明理財

國泰金大成長 兆豐金合併題材加溫 第一季獲利耀眼 金控股含苞待放

近期金控股陸續公布第一季自結獲利,業績令人驚豔。堅強的基本面及相對偏低的本益比,在台股直攻九千點之際,金控股很有機會擔綱多頭衝關的主角之一。

股債前線

智慧型手機邁向成熟、國際大廠搶卡位 穿戴裝置商機起飛 15檔供應鏈吸睛

春季電腦展甫落幕,穿戴裝置產品因各廠商積極推陳出新,加上未來將成為物聯網的重要一環,吸引不少消費者前往體驗嘗鮮,而各研調機構也看好成長性,使得相關台廠後續發展備受關注。

話題人物

從公司財務操作到董事長私人投資 大老闆身邊最倚重的財務大臣

他們僅靠著帳上作業,一年就可以幫公司賺進上百億元,專業表現出色,讓他們深得老闆信任,甚至連老闆的私人投資都一手包辦,他們就是在公司裡喊水會結凍、走路有風的財務長。

行銷

怡利電》專搞影音 從錄影機做到多媒體導航機 被看扁的C咖 熬十年打動龜毛的豐田

做錄影帶倒帶機的怡利電子,連虧兩年仍堅持要打入日本、德國汽車原廠;比竹科半導體廠、電子五哥還堅持、不放棄,撐十年演出蚵田旁的科技奇蹟。

科技

健和興》專讓車來電 從捷運做到電動車 一把充電槍孵15年 搶到進軍歐日門票

一萬次插拔、故意把產品老化十年測試,蚵田旁四十一年的老公司做出電動車充電槍,獲得德國認證,打入日本市場,成為這波電動車、智慧車潮流的贏家。

焦點新聞

林義雄禁食反核四 老電廠核廢料即將爆倉 核能風暴倒數 政府還拿不出解方

台灣反核運動風起雲湧,反核老將林義雄開始無限期禁食反核四,各界群起聲援。同時,核一至核三廠紛紛邁入高危險老化期,再加上燃料棒核廢料將爆倉,若無處可放恐被迫停機,讓台灣在今年正式走上核能十字路口。

焦點新聞

中信金握股務代理 台壽保股東會添變數

中信金控與台灣人壽的合併案越演越烈,這場合併大戲就陷入膠著,但無論局勢如何變化,中信辜家在今年的董監改選上,恐怕無可避免面臨一場激烈的保衛戰。

美食旅遊

日本家庭餐廳 讓回流客不斷的祕訣

日式料理餐廳「坂東太郎」使用當季食材,並針對家庭的各種需求,提供更細緻、貼心的客製化服務,成為家族聚會的熱門地點。

名人專欄

老闆未必是故意搞神祕

決策英明卻讓人猜不透其中的竅門,可能使高階領導人在同仁心目中形成莫測高深的形象,甚至無法有效傳承經驗。

聰明理財

股市在漲什麼道理?

在經濟疲弱的時空下,市場的強勢不盡合理;但市場不完全是依照經濟數據而波動的。而股市的現象,也是總體經濟的借鏡。

台股

為什麼賺錢企業繳的稅都不一樣?——正視租稅平權觀念

把台灣企業過去六年繳稅紀錄攤開來看,很多傳統產業的租稅負擔都十分驚人,遠遠超過享有租稅優惠的科技業;其實,企業競爭力與政府減稅直接關聯度並不大。

產業動態

蚵田邊的下一個兆元產業(摘)

一個沒有強大汽車工業的地方,竟然催生了特斯拉電動車,滿足了雙B、豐田、福斯等大廠對未來汽車的要求。全球汽車正在掀起一場空前的革命,而台灣擔任要角,從彰化蚵田到八卦山,再延伸到桃園龜山,正在上演一場科技奇蹟。

國際總經

通膨率連六月低於一% 恐得日本通縮病 馬丁沃夫:歐元區應立刻QE

歐元區通膨率連續六個月低於一%,本刊專訪重量級經濟評論家馬丁沃夫,在他眼中,這個區域幾乎已走入日本式的通縮危機,他疾呼歐洲央行應卯起來推銷QE,不然就來不及了。

科技

台股最火熱族群 從雙B吃到特斯拉 蚵田邊的下一個兆元產業

一個沒有強大汽車工業的地方,竟然催生了特斯拉電動車,滿足了雙B、豐田、福斯等大廠對未來汽車的要求。全球汽車正在掀起一場空前的革命,而台灣擔任要角,從彰化蚵田到八卦山,再延伸到桃園龜山,正在上演一場科技奇蹟。

國際總經

中國原創節目興起 吟詩誦詞也能紅 揭開「詩詞男神」張仲宇暴紅幕後

台大法律系學生張仲宇登陸參加《中華好詩詞》節目,一戰成名被封為「詩詞男神」。他為何暴紅?這個節目有何特別之處?《今周刊》獨家訪問節目製作人為你揭密。

焦點新聞

《魔球》作者新書 揭露高頻交易「插隊有理」內幕 百萬分之一秒閃電搶單 掀華爾街風暴

一本新書、一場辯論,讓過去七年華爾街不說卻默默在做的高頻交易,成為熱門話題;一夕之間,美國展開調查,歐盟擬立法嚴控,而限制華爾街玩家大賺黑箱錢的代價,恐怕則是成交量的巨幅萎縮。

最新觀點

不容政府消費林義雄

政府不但不讓危險核電在台灣斷根,還說「廢核四唯一選擇是延役」;倘若真的釀災,這些剝奪我們基本生存權的人會在哪裡呢?

政治社會

我的中年迷惘

這樣的社會氣氛讓我迷惘,只是我這輩不能拿自己的標準要求下一代孩子,只能堅強起來,出去帶給旁人快樂。

台股

尋找「重回榮景」公司(二)—— 從瀚荃到建準

選股要秉持「冰山理論」,別只注意水面上華麗的八分之一邊貌,一家公司實際獲利和扎實的財務能力,往往隱藏在水面下那八分之七;瀚荃與建準都有成長潛力,值得追蹤。

美食旅遊

原味與精緻—鐵人料理

河上昌實與脇屋友詞這兩位在《料理鐵人》節目中出名的名廚,前者以義大利料理見長,並榮獲義大利政府頒發的最高榮譽勳章表揚,擅長帶出食物原味;後者以細膩的中國菜打敗了常勝軍陳建一成為新一代食神。這兩位鐵廚的料理,現在在台灣都能嘗到。

藝文風尚

最貼近地表的高貴

全身上下,皮鞋是最常被忽略的一項物件。適時為自己添購一雙好鞋,不止讓雙腳舒服,這貼近地表的高貴,還要伴你走得長久、走得優雅,一路有風。

藝文風尚

台灣藝術修復革新者

2014年春天,半世紀以前台灣國寶級彩繪師潘麗水的作品,被運至全球最大的國際建築彩繪裝飾藝術研討會現場,引起各國藝術高層關注且讚嘆不已,紛紛詢問作品的時空背景。為什麼潘麗水的作品出現在會場?背後的動機是什麼?

名人專欄

世代之味

每個世代對吃都有不同的喜好,但兒子挑選的每家餐廳,總有我熟悉的菜色且不走味,這著實讓我感到欣慰。

幸福熟齡

大齡女凍卵求「生」 把握34歲前黃金期

第一名模林志玲傳出為了保住生機,前往醫院進行凍卵療程。醫師提醒,女性34歲後,卵子品質與數量開始下滑,建議先抽血檢查了解卵巢排卵功能,再進一步討論是否需要進行凍卵療程。

台股

想進軍中國市場撈人民幣 外資要靠台灣餐飲業力量

外國私募與創投基金看重中國餐飲市場的成長爆發力,尤其青睞台資品牌,雙方聯手的合作案例與年俱增。

名人專欄

血紅色的海豚灣

一九七○年四月二十一日,一隻海豚游到訓練員歐貝瑞懷裡「自殺」身亡,悲痛又悔恨的歐貝瑞,決定用他的一生摧毀海豚表演事業。

政治社會

台灣新奇蹟

原來美國最有名的電動車特斯拉公司,有六成的零配件都是台灣製造,台灣雖然沒有汽車工業,但是組裝一部車子所須的零組件,台灣是關鍵要角。這條從桃園龜山到彰化八卦山的汽車零組件供應鏈,形成了台灣的雙山傳奇。

聰明理財

飆漲或崩跌?

不動產投資就與其他投資一樣,如果可以有效提高出租率、控制成本,就算房價不飆,也有獲取合理利潤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