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跟我這樣愛台灣

跟我這樣愛台灣

900期

我們不只要小確幸,更要大格局
誰說台灣沒希望,還有我們用行動掙脫困局;
我們不偉大,但願意全力以赴,讓台灣變得更美好。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話題人物

優勢女性臉譜》小文青抓住建築大師笑話梗 褚炫初口譯到位 安藤忠雄非她不可

九二一地震時為災民表達對日本的感謝,喚醒褚炫初的翻譯魂,道地又到位的口譯,讓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指定要她翻譯,客戶橫跨建築與藝術,奈良美智、村上隆、蜷川實花都是她的合作對象。

藝文風尚

柔軟的魔力

在精品的世界裡,皮革是較織品更難處理的素材。皮革怕水也怕曬,但皮革的光澤與柔軟,卻又令人愛不釋手。想知道皮革柔軟的魔力與無限可能嗎?這裡有很厲害的皮革品牌,不論是皇室欽點或是德國第一沙發首選,各擅勝場。

美食旅遊

一口就迷醉的烤蘋果

介紹「釧路炉端燒」之前,先要介紹其母店「蓮波葉料亭」,說起這家二十多年的隱藏版名店,總括一句:無與倫比。原本堅持不開分店,為何會新開釧路?當招牌菜「蘋果釜」一入口,我就陶醉了!

美食旅遊

美味宣示

兩位義大利廚師,一位打造出遍布亞洲的連鎖品牌,一位跳脫連鎖品牌獨立門戶,他們將義大利的美味帶來台灣,用不同的方式詮釋「意猶未盡」。用橄欖油、番茄與麵粉可以創造出什麼不一樣的世界?

國際總經

烏克蘭危機是普丁的困獸之鬥 歐巴馬將在莫斯科複製阿拉伯之春

普丁曾在喬治亞取得軍事勝利,俄羅斯經濟卻在其後的金融海嘯中全線潰敗,普丁雖想在烏克蘭複製喬治亞模式,但其在金融戰場的節節敗退,與國內反對勢力的高漲,似乎已為普丁這場烏克蘭危機大戲,定調為困獸之鬥。

聰明理財

活用「指數基金提款術」四十歲夫妻 十年存下二千萬元

從「一人飽全家飽」的單身理財,到雙薪家庭的四口之家,一對四十歲夫妻各自堅守專業,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結婚十多年累積二千萬元資產,而且只靠「指數型基金」及「保單」這兩項商品。

台股

成交量不到千億 電子龍頭、中小型成長股可積極操作 台股量縮價穩 後市可望續強

當日、韓、港股陸續跌破季線,小跌後隨即反彈的台股,表現十分強勁。在成交量未能站穩千億元狀況下,競爭力強、獲利穩健的電子龍頭股、中小型成長股和低價轉機股,值得較積極操作。

台股

半導體族群前景明確 傳產個股百花齊放 年報出爐 精選十三檔高成長股

台股相對國際股市表現穩健,適逢上市櫃公司陸續公布年報,《今周刊》依據去年全年稅後EPS及今年前二月合併營收,找出十三家從去年到今年成長力道強的公司,值得投資人留意。

傳產

小店面起家 成就一八○億生活百貨王國 寶雅陳家 靠平價髮夾飆出二百元股價

生活百貨業者名佳美日前宣告熄燈,美華泰則將接下部分據點,無論是名佳美或美華泰,都與台南出身的平價百貨龍頭寶雅陳家「系出同門」。分合之間,為這個從平價髮飾起家的神祕家族再添傳奇色彩。

台股

全球股市紛紛轉弱 台股高檔震盪 從基本面找亮點 鎖定低本益比個股

在外資賣盤出籠前,大盤維持高檔震盪,但全球主要股市出現轉弱跡象,台股要獨強恐怕不容易。投資人除了短線對投機股和景氣循環股應暫時觀望外,利用去年財報陸續出爐的時機,不妨將資金轉往低本益比個股,以守代攻。

焦點新聞

文林苑兩周年》王家放棄抗爭 終結文林苑爭議 一場都更 讓父子反目、叔姪失和

文林苑都更強拆案兩周年前夕,拒遷戶王家所有權人之一王耀德自拆組合屋,讓爭議落幕。一路走來,為該案激烈爭執、每天與怪手打架的王家父子,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聰明理財

在中國經典中找到哈佛沒教的人生答案 李克明挑潛力股 像姜太公嚴選明君

接連寫了兩本闡述道家思想的書,元大創投董事長李克明用行動證明自己推廣中國經典哲學的決心;這位大學讀化工、碩士讀企管、博士讀法律的金融界奇才,在中國經典裡找到了許多人生答案,就連選擇投資標的,也是如此。

國際總經

同文同種的「眼中釘」?

北韓擔心南韓會對比出自家政體的不合理,因此仇視該國並採取封閉統治;同理可證,台港也該對鄰近的中國存在危機意識。

焦點新聞

疫情加囤積 價格易漲難跌? 急著增加供給 小心端午豬價失控

小豬下痢疫情肆虐,國內豬隻在端午節前就面臨供應不足,預期心理導致豬價大漲。專家認為,平抑豬價措施應留待端午節再出手,避免屆時豬價失控。

焦點新聞

喧騰半年 阿里巴巴難題終於有解 內憂外患 迫馬雲急赴美上市

馬雲寧冒風險選擇赴美上市,關鍵在於,阿里巴巴正面臨內憂外患,如果無法在市場熱捧時,以最好的價位上市,一旦競爭力下降,股票估值可能不如預期。

健康

只能緩解疼痛,無法增強「骨力」葡萄糖胺 不是退化性關節炎仙丹

日前新聞指出,衛福部健保署計畫今年內,將取消給付葡萄糖胺類藥物,引起許多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關切,究竟,葡萄糖胺是否有助於治療?

國際總經

降準能救中國經濟嗎?

中國若僅調降存款準備金率,恐未將資金轉介到有需要的企業,惟有改革、還富於民,才能讓經濟重回正軌。

生活消費

創業家學經驗 企業家找靈感 徐重仁私塾開講 大老闆搶著聽

徐重仁自統一退休後,成立了「重仁塾」平台,希望為社會培育更多年輕創業家,並貢獻一己之力。在今年第一場的重仁塾半封閉式沙龍講座,只邀請三十位貴賓,眾星雲集、一位難求,只為有機會與徐重仁「一對一」請益。

焦點新聞

文林苑兩周年》 同意戶老弱病殘 已有近半放棄都更 王家自拆組合屋 同意戶還在等解套

兩年來,在士林王家伸冤、抗爭的聲音背後,有另外一群人有家歸不得。原三十六戶文林苑同意戶中,不少人因病辭世、退出都更,多次向政府請願未果,只能苦候僵局解套。

話題人物

效法歐美環境信託 共同維護森林農地 陳瑞賓 號召集資買地保育國土

陳瑞賓用投資賺來的兩百萬元成立環境資訊協會,十四年來,以「棲地保育」為主軸,推動「環境信託」,讓大眾透過買地等行動,建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焦點新聞

一句「拚到底」 冷門高中籃賽爆棚 HBL沸騰全台 三大熱血基因解碼

他們的球技也許青澀,卻足以讓全台籃球迷為之瘋狂。高中籃球聯賽HBL究竟如何從乏人問津的官方錦標賽,蛻變為國內最有魅力的籃球賽事?

行銷

敢向日資說不的磐石會新會長 怡利電陳錫蒼 憑研發力打進美日車廠

生產車載影音導航主機產品的怡利電子,八成五訂單都來自於日系車廠,但怡利電子董事長陳錫蒼竟敢向日資入股說「NO」,當在市場受挫時,他拚死勁研發出更強的新品,終於讓日系車廠回頭倒追他。

政治社會

為台灣種下希望

《今周刊》編輯團隊自去年底即展開大規模的企畫,希望從悶滯的社會氛圍中,找出一個能帶動全民士氣的集體力量。經過三個多月來的努力,我們發現,這個力量不是由政府主導,也不代表任何單一企業,其實早就散布在我們生活周遭,那就是年輕人的力量。

話題人物

興趣變志業 「不做會後悔」 陳聖凱 揪志工團幫助全世界

創業時僅二十六歲的陳聖凱,憑著燃燒自己的熱血意志力,畢業就創業,一路跌跌撞撞, 把「助人」與「營利」結合成一門好生意,替台灣社會企業,鋪出一條成功之路。

話題人物

幫助弱勢 也可以不必搞得很弱勢 胡庭碩 小肥皂賣出大夢想

幾次見到胡庭碩,他都赤著腳。帶著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出生、十八歲那年嚴重發病後,幾乎要以輔具代步,但他堅持「盡量站、繼續走。」只是,彎身穿鞋容易跌倒,他索性不穿。「但有正式場合還是會穿,像是獲選十大傑出青年!」他幽默地說。

話題人物

「麻辣鮮師」引導學生喜歡學習 曾明騰 上課玩搶答 翻轉教育

教改千瘡百孔,讓許多家長憂慮,現有的教學是否足夠?但就在體制內的現場,第十一屆Super教師獎得主曾明騰,透過創意課程,啟發學生的天賦,讓學生更具競爭力。

話題人物

所有行動的初衷 都不外乎「為別人做些什麼」 陳鵬文 讓藝術在苗栗不再高不可攀

這裡是老家咖啡,一間五十餘年歷史的老房子,是二十七歲店長陳鵬文的老家,也是他與一群年輕人承載「藝術教育」夢想的飛船。

個人成長

專業網路總編輯 匯聚寫手為社會議題發聲 鄭國威 別人不做的事情我來做!

憑著「自己先動手做」、以熱情感動網友參與的方式,專業網路媒體總編輯鄭國威在創業的路上,一次又一次創造奇蹟,在網路媒體群中,闖出一席之地。

話題人物

不怕力量小 七年級生創立公益平台 廖珮含 多拉一人就能多一分愛心

從小學就做志工的廖珮含,秉持一股服務他人的熱情,在大學時成立1la1(一拉一)公益平台,她認為做有意義的事很愉快,拉著朋友的朋友,一起為周遭人獻上她小小的服務心意。

話題人物

打造微型空間 讓年輕人激盪想法 邱于芸 出租一張桌子變創業基地

矽谷是年輕人創業天堂,台灣也能有一樣環境嗎?邱于芸不空談理論,她讓年輕創業者從租一張桌子開始,打造共同工作空間,降低創業者的成本。

股債前線

台灣的銀行沒有能力打亞洲杯──服貿協議過關,銀行股價跌勢開始

台灣的金控公司乍看之下很大,但沒有一家比得上中國北京銀行賺的錢,只能和二線銀行比;從獲利的絕對值就可看出,台灣金融業的規模有多小,公公併解決不了台灣銀行業規模太小的問題。

焦點新聞

實質審查落空 《服貿協議》爭論更難善了

《服貿協議》爭議不斷,若經立法院實質審查,或可取得正當性,但執政黨以取巧方式強渡關山,不僅侵害民主精神,更已埋下無窮後患。

名人專欄

踢著屁股前進

年輕人小時候讓爸媽拎著走,工作後讓老闆踢屁股,踢一下動一下,很累。其實有人在背後踢著屁股前進,是一種被選擇的小確幸。

最新觀點

重逢到上床的距離

日本雜誌調查,四、五十歲的男女,每三人就有一人和老情人不倫,從重逢到上床的距離,短得連當事人都非常驚訝!

名人專欄

重要的事常有些風險

任何重大的事,開始不都有些風險?未來一生當中,有意思的事還有很多,希望我們都能掌握機會,變得快樂又成功。

生活消費

免費是躍向大生意的跳板

女神卡卡迎合數位經濟,無懼免費服務潮流,反倒利用YouTube 宣傳,打造巡演和精美周邊,抓住粉絲的心,一樣大賺。

台股

尋找下一支飆股(一)──從F-貿聯到幃翔

毛利率逐步拉升的公司是大投資點,高毛利率公司易拉升獲利,F-貿聯與幃翔皆歷經沉寂再反彈,大多數投資人只看到如同冰山上八分之一的營收下滑,而漏掉公司調整後盈餘大增之成長力道。

美食旅遊

台灣南北大不同

就台灣南北而言,北部總令人感到一切都很方便,很有吸引力,南部則不怎麼吸引人,還常遭到嫌棄。不過我重新整理了咱們南北的差異,做了一張簡單沒壓力的比較圖,大家不妨放鬆心情,瞧瞧以下這張圖有沒有為你帶來全新感受......

美食旅遊

旅行的年齡(上)

就算他還小,記憶力無法牢記,長大後會遺忘這段旅行的興奮與開心。但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在他還小的時候,我們曾經一起如此快樂滿點地手牽著手旅行。

政治社會

打麻雀運動

權力使人腐化,也會使人白癡,一九五八年三月二十日,中國展開殺麻雀運動,導致饑荒,但毛主席「不會錯」,「反打麻雀」就是「反毛」。

國際總經

一鼓作氣,三鼓氣竭

北韓射飛彈成老招,歐盟對烏克蘭情勢處理也了然於心,雖對金融市場造成動盪,但台灣穩推數項措施,安然度過危機。

焦點新聞

薇閣董事長李傳洪 感謝白崇禧救父之恩

在新書上市前夕,一向低調的薇閣中小學董事長李傳洪,特別在一場餐會中代父親向白先勇感謝白崇禧當年的「救命之恩」。

焦點新聞

文林苑兩周年》同意戶、王家、建商都付出慘痛代價政府擺爛 讓一件都更案三方皆輸

文林苑爆發爭議以來,台北市政府介入強拆後便退位,也未協助老殘同意戶租屋,被各方認為要為都更問題負起最大責任。

話題人物

分享「發現問題+行動解決」的故事 帶動全台灣改變 許芯瑋 找回孩子眼中的光芒

如果真的愛台灣,你一定會為這塊土地做一些事。找回學生眼中自信的光芒,就是許芯瑋真心愛台灣的方式。

話題人物

flyingV 用網路募資串聯互助平台 林弘全 讓好創意更給力 衝破悶經濟

從開創「無名小站」到進入Yahoo!奇摩,林弘全最精采的起飛期在網路世界展開。切換到人生的第二階段,他更直接滲透你我的生活,帶動起另類的「互助」氛圍!

個人成長

從善待員工做起 實踐「利他」精神 嚴心鏞 助弱勢孩子傳遞「感動服務」

稻禾餐飲總經理嚴心鏞的二次創業,決定先照顧弱勢孩子,讓他們被感動,再感動顧客,甚至家人。受到嚴長壽的感召,嚴心鏞要證明,社會企業也能創造獲利。

話題人物

百元《大誌》,讓A咖藝人傾力相挺 李取中 用街頭雜誌照顧街友

2010年,李取中創辦《大誌》雜誌,由街友擔任販售通路,並對分利潤,讓他們不只有機會擺脫餐風露宿的生活,在人際互動上也較具自信,重展對生活的希望。

話題人物

精品超業返鄉 成花蓮好市集理事長 黃彥儒 穿PRADA 推「小農百寶箱」

東台灣的陽光下,PRADA前頂尖業務、新手農民黃彥儒的笑容溫和帥氣。 現在他手上拿的是新鮮美味、友善生產的花蓮有機水果蔬菜、五穀雜糧,但細心解說的模樣,彷彿仍然待在PRADA專櫃,面對頂級客戶的詢問挑剔,不厭其煩地詳細說明,找到最合適的時尚配件。

話題人物

棚子搭起來就是舞台 一做就是10年 謝志偉 用音樂開啟偏鄉孩子的眼界

主修長笛的謝志偉,算是半路出家。高中因參加管樂團學會吹長笛後,就深深地喜歡上長笛演奏。大學畢業後,謝志偉到澳洲墨爾本留學,他深刻感受到,「有機會和頂尖的大師一起演奏,是很過癮的事情!」謝志偉興奮地說。

話題人物

台灣電子物理土博士 登上全球權威雜誌 羅志偉 燃燒科學熱情 揚名海外

羅志偉醉心物理研究,一晃眼過了十多年;沒錢出國留學,台灣設備又陽春,他一路樂在其中,從沒想過放棄,終究受到國際權威雜誌《今日物理》的肯定。

美食旅遊

每一個呼吸 都是為了保護山林與維繫原民生計 廖鎮洲 人不入山我入山

致力於保留原鄉文化的廖鎮洲,沿著古道尋訪獵人的傳統智慧,如今,他常駐烏來的泰雅部落,透過生態池解救生態危機,協助原住民產銷有機蔬菜,也開創烏來綠色經濟的轉機。

話題人物

守護百名身心障礙者 用行動力爭取資源 姚雨靜 讓笑聲傳進樂山教養院

姚雨靜,改變樂山教養院命運的院長。她運用各項資源排除萬難,提高身心障礙院生的生活品質,也讓工作人員無後顧之憂;現在,她更希望改變社會對社福的觀念與作法。

個人成長

教育小革命 國二拍紀錄片、高二創線上雜誌 楊逸帆 學習有理 探索無價

為了破解社會就業與教育迷思,十九歲的楊逸帆拍攝紀錄片,創辦線上雜誌,嘗試幫助青少年找到自己,提供自我探索的平台。

美食旅遊

最遠的距離是生活在這裡卻一無所知 歐北來 做伙旅行記錄台灣

二○一二年,四位七年級生因為「旅行」這件事,休學、離職;世俗觀念會認為他們把人生走歪了;但耐心了解,會發現他們的堅持,是為了讓世界聽見台灣的心跳。

話題人物

建立陪讀班、送菜給獨居老人 解決隔代教養問題 陳澤胤 為偏僻小村注入活水

正值三十而立的青壯時期,陳澤胤帶著家人落腳彰化縣芳苑鄉,關懷弱勢孩童、獨居長者、研發地方產業新契機,為人口外流的偏鄉,注入許久不見的熱情與希望。

個人成長

正義年輕律師不忍弱勢受欺凌 陸詩薇 站第一線 推動性別平權

她是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也曾投入國光石化、中科三期等環保運動,現在更進一步跨足邊緣的性別運動,成為台灣同志平權重要里程碑、「多元成家法案」的幕後推手之一。

話題人物

發動25萬白衫軍 展現公民的力量 公民覺醒聯盟+沃草 跨越政府高牆

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五萬人民走上凱道抗議,要求洪仲丘案真相,這一幕讓人動容。從網路號召的力量,現在要從街頭走進科技平台,讓人人都可以參與,在台灣公民教育扎根。

個人成長

熱血八年級生 串聯淨鄉、關懷水資源 青年氣候聯盟 以行動改變氣候環境

這個成立於二○一一年的組織,目前約有五十位成員,他們習慣以英文諧音自稱「推客」(TWYCCer),意思是「對氣候變遷、環境議題有熱情,且希望成為氣候行動推手的青年。」

話題人物

先有能力讓孩子上學 他們才能靠教育翻身 羅恩加 讓部落孩子在家鄉圓夢

大學畢業後,出身原鄉的羅恩加,返回部落投身「圓夢計畫」。十多年來,看著族人從一無所有到自給自足,並讓孩童接受教育,他的夢正一步步實現。

個人成長

版權經紀人 讓好作品被看見 譚光磊 把中文書引介國際的推手

做出版絕對不是書呆子,譚光磊讓我們恍然大悟,版權經紀工作有時形同情資戰,你還必須具備高超人脈管理術,更重要的是還能一展抱負,把台灣文學推上國際舞台!

話題人物

因為「小」 才能靈活地合縱連橫 三個愛書人 圓一個獨立出版的使命

伍迪.艾倫在《午夜巴黎》裡藉著人物的口說:「藝術家要想辦法找出那個時代空虛的解藥。」在看臉書比看書多的現代,劉霽、陳夏民、劉子華三人,堅持走獨立出版的路,為當代找出新藥方。

話題人物

從一棵百年老樹啟發 在自家周邊老屋找歷史 何承翰 用熱情說自己社區的故事

他管遍社區裡的一花一草,熱心維護消失中的歷史,儘管沒有傲人學經歷,唯一相關、也是最理直氣壯的背景,就是居住在這片土地,他選擇捲起袖子做到底。

個人成長

跑遍全台學校 帶領學生探索自我 創致 開發桌遊課 學習變有趣

愛爾蘭詩人葉慈曾說,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創致工作室」創辦人林志育,為了讓學生從創造過程中學習,毅然離開原本穩定的工作,投入創意教學行列。

話題人物

這群寫程式的駭客 貢獻專業監督政策 零時政府 用鍵盤革命改造社會

看不慣政府作為,你選擇消極抱怨嗎?這群駭客組成「零時政府」,靠著寫程式讓資訊透明化,提升公眾參與。他們用行動證明,只要每個人都出一份力,明天就能更好。

話題人物

返鄉碩士用草藥改寫養殖產業 自創「台江漁人」 顏榮宏 高科技養魚也能很優雅

從拒接父業到創辦自有的漁產品牌「台江漁人」,顏榮宏用高科技讓傳統產業展現新風貌,他想以自身例子告訴年輕人:養魚可以很體面、很優雅,在地扎根是很值得驕傲的事。

我們不只要小確幸,更要大格局

這是最沉悶的時代,也是最具活力的時代,一個嶄新的世代現身─他們化身為創業者,以利他作為企業核心價值;他們化身為教育者,勇於跳脫傳統教育的框架;他們化身為領導者,串聯彼此顛覆權威與結構;他們化身為專家,端出你意想不到的事業;他們化身為志工,隨時都熱情無限!向下扎根,向上爭一片天,這是最不一樣的「愛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