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國小老師的億元人生

國小老師的億元人生

884期

一個孤兒出身的國小老師,不甘心領死薪水,
靠股市在40歲前累積上億元身價,
並在退休後寫下逾3億元的致富傳奇。
圈養50頭牛》股票不必檔檔看,精選50檔口袋好股年賺30%
學做安打王》不用每次都揮大棒,靠7指標,短線、長線都能賺
搶搭順風車》掌握主力動態,4心法教你及時獲利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話題人物

陳哲藝 把小故事拍出大格局

他是同時拿到金馬獎最佳影片與最佳新導演的史上第一人,他是帶領新加坡電影在金馬獎大獲全勝的第一人,也是金馬獎50屆來獲得最佳影片最年輕的導演。他是陳哲藝。

藝文風尚

天生製琴師

五年前,一位生化碩士憑著幾本工具書就開啟製琴之路,去年拿下國際大獎,震撼琴界。他說,用自己的生命去體驗刻骨銘心,做出來的琴就有這樣的感覺,這就是一個製琴師該做的事。

股債前線

洞悉主力賺錢劇本 更能在台股趨吉避凶

從小散戶、中實戶到專業操盤人歷練,縱橫股海四十二年的李宗男,不但練就一身技術分析的好本領,更熟稔主力操盤的形態。散戶只要洞悉主力的「賺錢劇本」,不但可以大幅降低被套牢的風險,甚至跟著賺一波。

教育

餐桌上大鳴大放 教出醫生、教授兒子

從一貧如洗的孤兒到億元財富身價,李宗男不僅投資成績斐然,他有兩個兒子,一位是心臟外科醫師,一位是大學電機系教授,更是他人生最大的驕傲。他是如何教養出兩位社會精英,與他的投資心法一樣值得學習。

話題人物

善終,最艱難的醫術

對於生,我們充滿想像。但對於死,你的態度是什麼,是忌諱、害怕還是坦然面對?當「那一天」到來,你做好跟家人、朋友告別的準備了嗎?你希望以什麼方式送自己最後一程,全身插滿管子,還是有尊嚴地安寧以終?別怕,先預演告別的那一刻吧!(本文由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提供)

話題人物

我會一直為你美麗

對於生,我們充滿想像。但對於死,你的態度是什麼,是忌諱、害怕還是坦然面對?當「那一天」到來,你做好跟家人、朋友告別的準備了嗎?你希望以什麼方式送自己最後一程,全身插滿管子,還是有尊嚴地安寧以終?別怕,先預演告別的那一刻吧!(本文由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提供)

焦點新聞

近八成民眾贊成 對外資買房課重稅

年輕人買不起房子是台灣嚴重的社會問題,為了達到稅制合理化以及抑制房價的作用,不動產相關稅制改革已經刻不容緩。台灣民眾對改革方向有什麼看法?

焦點新聞

韓國祭重稅 一戶多屋交易稅最高60%

自金融海嘯以後,亞洲飽受資產泡沫化之苦,唯有韓國政府從稅制下手,短期內,打房也許很痛苦,但長期來看,未必不是件好事。

焦點新聞

星、港出辣招 外資買房祭出增稅手法

香港和新加坡兩地政府近年來不斷推出調控抑制的措施,企圖將房市降溫,尤其對於非本地居民買房更祭出增稅手段,讓房價不再像前幾年般狂漲,台灣要防範陸資入台炒房,必須趕緊學習星港,盡速完善稅制防止房價再吹泡沫。

美食旅遊

CP值最高的快炒店

除了考慮價格合理、分量十足,我和一群饕客朋友,在台北知名的台菜海鮮快炒店中,選出我們心目中CP值最高的一家,那就是位於天母的「阿薩姆」。入冬才推出的羊肉爐,選用帶皮的台灣羊肉,真是鮮嫩好吃。

名人專欄

台灣人飲食態度演變圖

台灣絕對是個最講究吃的地方之一。打從50年代起,每一個階段的台灣老百姓,對於食物都有著不同的認知與觀點。今天咱們就踏上時光機,簡單地看看這幾十年來,台灣人對於飲食的態度有哪些演變吧......

焦點新聞

巴西能否藉奧運經濟再起?

二○一六年奧運還沒開辦,巴西就已經貪腐、群眾抗議事件不斷,還面臨中國投資縮手、經濟全面下滑的窘境,巴西的奧運,究竟是重演倫敦、北京模式?還是步上希臘後塵,仍在未定之天。

股債前線

QE五周年誰得利?──美股才是最大贏家

QE實施5年來,美股成為最大贏家,美股雖在資金推升下已不便宜,但也沒有明顯泡沫化現象;放眼未來,仍有如金融、科技、能源類股,值得我們留意。

焦點新聞

強股弱政的2014

台灣要為美歐微弱的經濟復甦,以及中國經濟再度加速成長做準備;但問題是,台灣的領導團隊準備好了嗎?

金融風雲

儲蓄出走與風險

銀行儲蓄流失,並未改善經濟去實業化的現狀,近年貨幣政策的擴張所產生的流動性,依然在金融經濟中空轉。

聰明理財

陳武剛的中國大業──陳碧華的F-麗豐中國美容功績

克麗緹娜首家大陸旗艦店於1999年開幕,隨著中國人民所得提升,民眾對高端美容品牌認同度大增,展店速度驚人,從此開啟它的美容平台王國之路。

管理

不甘居浪下 雷虎轉型飆賺四倍

「與全世界最大的醫療通路商美國漢瑞祥(Henry Schein)愛情長跑三年半,總算修成正果。」自金融風暴、歐債危機以來,股價處於低檔的雷虎科技董事長賴春霖吐了一大口悶氣,不但從遙控模型玩具轉型到醫療生技金雞業,成功升級,更獲得強勢通路資源,業績上看五倍。

焦點新聞

麗寶吳寶田:有得是命 無得是幸

他是名廚阿基師的老闆,也是台灣最大連鎖飯店集團的掌門人,只有國小學歷的他,靠著台灣牛謙虛、不張揚的精神,每年躋身台灣十大推案建商之列,他是麗寶機構董事長吳寶田。

藝文風尚

日本潮牌轟炸

今年有大量日本品牌來台設點,從最平民的拉麵、生活用品,到都會男女最愛的潮牌。今年日本經典潮牌紛紛來台,並將select shop(概念精品店)的概念引進台灣。從這些潮牌的服裝風格,就知道服裝不是只有一種穿搭方式,不論美式休閒或經典紳士,都有能充分表達自我穿搭的方法。對潮牌來說,讓型男們知道怎麼穿搭更有型,才是最重要的事。

焦點新聞

看準觀光錢潮 本土廉航兩強激戰

復興航空在上周取得民航局獲准設立,成為第一家台灣本土廉價航空,中華航空也傳出要跟進,而長榮航空採較觀望的態度,仍以高端商務客為主。究竟復興、華航投入廉價航空的經營,打的是什麼算盤?

個人成長

國小老師的億元人生(摘要)

他,6歲時父母雙亡,成為孤兒。年少嘗盡人情冷暖,但一顆力爭上游、渴望發達的心,直到年老,都未曾冷卻。一位平凡的退休國小老師,如何靠股票投資成就數億元身價?他又如何走出癌症陰影,感悟生死,得到心靈的救贖?

管理

只搞內鬥 夢幻隊伍也會輸

群體IQ的高低會決定團體中成員是否能妥善完成任務,但是影響群體IQ最重要的是EQ,也就是成員間的人際和諧程度。

股債前線

陸股動了 基金短線獲利別出場

中國股市終於動了!這對廣大的中國股票基金投資人來說,絕對是可喜的好消息。不過,中國上演了太多次「狼來了」的戲碼,投資人心有餘悸,這一次,中國真的不同嗎?

股債前線

台股修正 從十七檔被低估個股尋寶

若一家公司體質不錯、獲利穩定,股價卻跌破每股淨值,往往代表股價被低估,甚至被錯殺。若能趁近期大盤表現不佳時撿便宜,不失為提升績效的好策略。

聰明理財

打敗大盤 鎖定題材佳、高人氣個股

台股交易距離年底只剩一個月,以目前環境來看,電子業在PC、手機類股表現偏弱下,大盤要再挑戰今年高點八四七六點機會不大,未來惟有精選投資標的,才可能出奇制勝。《今周刊》專訪復華復華基金經理人王博祺、群益投顧副總裁曾炎裕,談未來一年台股布局想法。

聰明理財

籌碼安定 鎖定外資買、融資減族群

外資十一月以來大舉在期現貨站在賣方,使得指數直接往年線靠攏,未來多頭重要防守點將落在八千點左右,一旦成功守住,則有機會上演反彈行情;其中外資買超、融資減少的個股,短線可以留意。

健康

受傷別整脊 把握黃金12小時

藝人張善為日前因無力站立緊急送醫,經診斷確定是脊椎中的血塊壓迫到神經所致。醫師提醒,若發生麻痺、失去知覺等症狀,一定要立即就醫,避免產生膀胱、直腸等臟器的永久性神經傷害。

焦點新聞

搶救年輕人的購屋夢

帝寶一年繳的房地產稅比不上他們一年的管理費,台灣偏低的房地產稅是房市炒作溫床。事實上,從買進房地產到賣出,台灣的稅樣樣都低,鄰近的韓國是我們的8倍、香港更是我們的14倍⋯⋯

焦點新聞

中國大媽小心 比特幣盛世恐短命

比特幣匯率短期飆漲的真正原因,來自於「中國大媽」的狂熱收購。

最新觀點

十年後,你在哪裡?

八成以上的年輕人無法想像自己的未來,一點也不奇怪,因為連這個國家、社會以及企業,都看不見未來,個人對自己的未來也就更茫然。

名人專欄

鼓勵取代批評

鼓勵確實比批評有力量,當焦點放在批評,批完之後,事情還是不會進展,而且阻力多了,人人怕做錯,誰又敢放膽做事?

美食旅遊

痛苦並快樂地前行

西藏,這個最靠近天堂的地方,教我開始思考生活的本質,也許我們過度執著於生活中的某些事情,而忽略了某些更重要的事情。

焦點新聞

老帥救宏碁 還要闖過兩大難關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年近七十的施振榮親上火線,「這恐怕只是施振榮清理戰場的第一步。」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說,為了引進新的外部執行長,施振榮得先把空間拉出來,讓接手的人更好發揮。

焦點新聞

頂新魏家的是與非

為理解魏家是否藉不合理的貸款額度炒房,《今周刊》詳細調查魏家持有帝寶產權狀況。結果發現,四兄弟自二○○五年起陸續購買帝寶,至今已在這個社區買下十四個物件,包括一人一戶兩號打通的整層寓所,共分成十戶。

焦點新聞

樹德科大產學接軌 把創意變好生意

樹德科技大學今年一共送出了十件參賽作品,除了「保育摺學」之外,另有六件也得到了「紅點設計獎」。此外,稍早之前,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iF設計概念獎,樹德也得到兩項概念獎,並且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全球第十,是台灣私立科技大學之首。

焦點新聞

習近平推單獨二胎 意在宣示改革

夫妻中若有一方是獨生子女,可生育兩個孩子;換句話說,自一九八○年上路的一胎化政策即將畫上句點,每年因此增加的新生兒,人數上看百萬。

焦點新聞

中信銀攻下全聯 附帶賺到鑽石級客戶

十一月二十七日,中信銀行與全聯福利中心聯合舉辦記者會,宣布自明年一月一日起,全聯在國內六七八家門市,皆開放中信卡刷卡服務。

焦點新聞

兄弟象花落中信 洪家老大親拍板

透過中華職棒會長黃鎮台的居中牽線,中信集團從頭到尾低調封口,消息密不透風,最後終於成功買下「兄弟象」。這樁全國棒球迷高度矚目的交易案,將為台灣職棒帶進新活水?

名人專欄

有意思地活每一天

人的一生常常是由很多小事構成的,我們的生活會有多精采,常常取決於我們能否抓住生活中的細節小事。

名人專欄

生活存在感是創作之源

日本導演押井守在創作《攻殼機動隊2:INNOCENCE》的期間,曾派工作小組到台灣基隆考察中元祭,後來這些畫面全化成撼動觀眾的影像。

聰明理財

錢的趨勢

超額儲蓄、台灣錢跑、外資進,合起來的資金池越來越龐大,時值季報表現不佳,股價有壓力,錢早晚會分流到股市。

編輯室報告

我們是這麼做檢驗的!

唯有透過如此嚴謹的作法,才能讓政府、業者、消費者都信服,甚至作為執法依據。以毒醬油事件為例,在我們公布檢驗結果後,衛生單位立刻展開行動,將不法業者繩之以法。

焦點新聞

邱文達:一年內稽查十項民生必需品

從二○一一年二月出任衛生署長以來,邱文達歷經塑化劑、含瘦肉精美牛進口、毒澱粉、假油等食安風暴,儘管身處暴風圈,他仍維持一貫的低調作風。對外界質疑,邱文達在本刊專訪中表示,他不講話是因為尊重專業,而且他心裡也有顧忌,「擔心會不會太武斷。」

焦點新聞

65%台北年輕人因買房不敢生(摘)

想要有個家,真的這麼難?!65%大台北年輕人因買房壓力不想生小孩!

話題人物

到時也會勇敢放手

有時我想:「當初,如果我不娶我太太,她可能撐不到現在!」但結褵近三十年,雖然很多時間在醫院裡進進出出,我必須說:「辛苦沒有少,但後悔不曾有!」

個人成長

國小老師的億元人生

他,6歲時父母雙亡,成為孤兒。年少嘗盡人情冷暖,但一顆力爭上游、渴望發達的心,直到年老,都未曾冷卻。一位平凡的退休國小老師,如何靠股票投資成就數億元身價?他又如何走出癌症陰影,感悟生死,得到心靈的救贖?一個啟發人心、值得學習的投資奇蹟,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