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黑心油商的貪婪騙局

黑心油商的貪婪騙局

879期

政府顢頇、國家認證虛假、民眾痛苦不堪
奸商當道,你家的油還能吃嗎?
第一線稽查員:造假越來越真,我就越覺得可疑!
踢爆》黑心油老闆高振利的貪與惡
不給資遣費、怒嗆「幹xx,總統府也一樣!」「我很敢死!」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焦點新聞

黑心油商的貪與惡

一個庄腳囝仔,從小油販變身油商大王,大統長基董事長高振利為何鋌而走險?《今周刊》採訪團隊自十月十八日晚間陸續直擊大統製油工廠、醬油觀光工廠,以及高振利台中豪宅、三條村祖厝等新聞現場,取得第一手訊息。

焦點新聞

聰明選購 盡量別用調和油

大統黑心油事件,讓台灣食品安全又引爆了一顆炸彈!營養師提醒,使用食用油千萬不能馬虎,除了注意選擇油類、減少高溫烹調外,最好能定時輪替使用的食用油種類,減少毒性物質累積在身體裡的機會。

焦點新聞

預算少、人力吃緊 食安把關 一人服務四萬民眾

自從塑化劑事件以來,台灣黑心食品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連經過認證的知名大廠都淪陷,商品琳琅滿目,消費者卻是防不勝防。台灣的食安管理,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杜絕黑心氾濫?

焦點新聞

不肖廠商「你們的良心在哪裡?」

編按:大統黑心油事件爆發後,台灣民眾人人自危,不知自己吞下肚的,還有什麼是安全的。《今周刊》接獲讀者投書,反映全台母親的焦慮與無助,這是一位平凡母親最沉痛的吶喊:「請問你們的良心在哪裡?」各級政府主管機關,請伸張公權力,好好管管食品安全吧!

焦點新聞

一通電話揭開假油重重黑幕

一位鍥而不捨的檢舉人,一群曾在塑化劑風暴操兵的基層公務員與檢察官,聯手揭發大統長基七年來在多種高價油品使用廉價的棉籽油混充,還使用未核准添加在食用油的「銅葉綠素」進行調色,大賺黑心錢!

股債前線

指數盤堅向上 個股擇優布局

馬王政爭暫告一段落,台股指數再創近兩年高點,不過進入財報密集公布期,指數震盪勢必加大,有哪些值得留意的「眉角」?接下來的布局方向又是什麼?《今周刊》特別專訪台新投顧董事長吳火生與永豐金證券副總柯孟聰,為投資人指點迷津。

焦點新聞

河在啜泣,聽見了嗎

涓涓細流,被墨色的水給染黑了,海洋與河川,都失去了應有的顏色,流過眼前,眾目睽睽,卻無人聞問。

焦點新聞

雲端上看見的美麗與哀愁

福爾摩沙!西方人對台灣的讚歎,更是台灣人引以為傲的美譽。

焦點新聞

地方政府球員兼裁判 山林陪葬

業者搞觀光、政府拚經濟,環境淪為犧牲品。提供解方的《國土計畫法》草案仍卡在立法院,忍受來自相關利益團體的角力。若「經濟發展優先」思惟不變,台灣不會有停止開發的一天。

焦點新聞

山的悲鳴

台灣美景,我們沉浸其中,卻沒人聽見台灣的呻吟聲,或是假裝沒聽見。

股債前線

擺脫慘業低潮 太陽能「加倍奉還」

繼DRAM產業整併邁入寡占復甦後,太陽能產業也醞釀大波段谷底回升,在掙脫四大慘業枷鎖,且第三季財報會有好消息的預期下,近期股價出現飆漲姿態,由於明年展望仍佳,逢低值得注意。

編輯室報告

奸商現形記

大統事件爆發後,編輯部立即兵分五路,一組同事前往彰濱工業區大統工廠前守候,觀察廠內動態,並設法突破員工心防探詢相關訊息。

名人專欄

大學長廊是新創事業的搖籃

北市的大學長廊附近之生活條件對創業的年輕人似乎不利,如能跨越縣市界線,宜蘭是創業者的桃花源。

焦點新聞

四維創辦人爭公義 新書揭捍衛專利半生

現場擺滿祝賀花籃,但四維創新董事長楊慧玲和四維精密董事長楊蔚萌的心境卻百感交集,因為這本新書的作者,是他們已逝世兩年的父親楊斌彥(享壽八十六歲),書的內容則是講述他花了四十二年、為專利訴訟拚鬥半生的始末。

科技線上

蘋果新副總裁艾倫慈能重演「冷門」傳奇?

一位美國小鎮出身的女孩,沒有顯赫學歷,隻身到紐約闖天下,成為美國時尚品牌的副總裁,更讓英國百年品牌回春,現在,她被蘋果挖角挑戰年營業額五兆元的銷售業務,這位非主流派的女戰將,將如何再攀人生高峰?

焦點新聞

卡在政治 兩岸金保會利多落空

兩岸金保會首度登場,台灣壽險業者期待開放的利多,統統都落空。不論業界、學者都認為,金保會的討論事項,已經涉及政治議題,而非金融議題,不能不透過政治手段解決。

名人專欄

台灣要「隱形冠軍」——大量科技王作京經營出優內容

台灣第一家自製CNC電腦控制器設備商大量科技,以超強核心技術領先同業,更晉身全球僅有三大廠之一,堪稱新的「隱形冠軍」台灣之光。

名人專欄

無孔不入 | 誠實的故事

現在的廣告可說是無孔不入。

藝文風尚

安靜的痕跡

推開藝廊的大門,眼前幾束光線筆直地照射在黑田泰藏的作品上,那一刻,我覺得時間,甚至於空氣,是凝固的。

藝文風尚

熱情與純真

梵谷充滿無窮生命力的創作,以及米羅洋溢飽漲色彩、如孩童般天真的畫作,兩者形成強烈對比,但同樣令人難忘。

焦點新聞

大統油7年假配方為拼上市!?(摘)

一個庄腳囝仔,從小油販變身油商大王,大統長基董事長高振利為何鋌而走險?《今周刊》兵分五路直擊採訪,揭發黑心油商的貪婪騙局!

美食旅遊

跟著黃色小鴨遊桃園

隨著黃色小鴨邁開步伐,把握地景藝術節10月26日起為期三周的檔期,不必出國,就能欣賞國際大師草間彌生、崔正化的作品。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認識新屋鄉,品味客家美食,身心脾胃全都滿載而歸。

焦點新聞

海的怒吼

浩瀚的海洋,成了天然的巨型垃圾場。

焦點新聞

拭不去的淚痕

巍峨雄偉的山巒,怪手迫使它卸下華麗的翠綠衣裳。

焦點新聞

台灣,人間仙境

墾丁南灣珊瑚茂盛生長,搭配漸層的海洋顏色,在陽光下波光瀲灩。

焦點新聞

當家園的守護者

一路捕捉不完的湖光山色,讓人宛若誤闖桃花源。

股債前線

漢微科、弘塑、辛耘 營運旺到明年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在法說會上,對明年展望相當樂觀,也強調資本支出維持不變,激勵設備股走勢轉強,尤其漢微科重登股王,顯示台積電概念股風雲再起。

金融風雲

拒絕邊緣化 台港合作是解方?!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九月底正式掛牌成立,作為中國更進一步向世界開放的示範點,台灣與香港面對威脅已成定局,要避免邊緣化危機,台港加強合作可能是關鍵。

焦點新聞

齊柏林:我在飛機上 不斷嘆息

《今周刊》與空拍攝影大師齊柏林合作,透過齊柏林的專業攝影及《今周刊》敘事張力,推出紙上攝影展,揭露台灣已殘破不堪的事實,並以專文檢討環保政策,希望喚醒人們對守護台灣、關心下一代生活環境的重視,進而身體力行,展開環境保育。

名人專欄

菜鹹好下飯

昔日記憶深刻的食物如今不復可尋的另一面,不正明白地告訴你:你已老去,時不我與?

名人專欄

休戰,明年再來

美國財政的不確定性,使得聯準會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評估經濟狀況,而政治僵局有可能於2014年捲土重來,也將影響到聯準會的決策。

焦點新聞

王雪紅親掌宏達電營銷 外資還要停看聽

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執行長周永明十月二十日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表示,周永明將暫時卸下部分營運職責,而由王雪紅扛起銷售、營銷和供應商關係之責。

焦點新聞

高雄豪宅新指標 看誰的管理費比較貴

「現在管理費一坪沒有一百元,在高雄就不算豪宅!」有巢氏房屋南區發言人楊政曉,日前在一場活動談及高雄房地產市場買氣表示,今年底高雄有好幾棟豪宅即將交屋,屆時管理費都會突破百元大關,較兩年前漲一倍,甚至可能出現每坪一五○元的天價行情,換算一戶每月至少要繳到二萬元。

焦點新聞

美全民健保上路 給台灣什麼啟示?

這場「十月政爭」的核心:顛覆美國傳統健保制度的《可負擔健保法》(Affordable Care Act, 簡稱「歐記健保」),不但保住了全身,而且如期上線,可以說一切都在民主黨的盤算中。而歐巴馬靠著細膩的操作、靈活的身段,讓民主黨在這場政爭中,贏了民意,又保住裡子,成為全勝的一方。

焦點新聞

籃協理事長丁守中 找回觀眾感動

「棒球有鎮神(中職會長黃鎮台)、籃球有丁丁」,這句話成了近期體育界的順口溜;不過兩年前接下籃協理事長職務時,「其實並不清楚自己要怎麼做。」更何況當時籃協財務缺口高達一千六百萬元。

名人專欄

老鋪企業長壽祕訣

日本百年老鋪高達10萬家,甚至還有多家千年企業,這些老鋪長壽的祕訣,就在於整個社會對「職人」精神的高度尊重!

話題人物

北科大教授王瑞材 教出百位電子老闆、上兆市值

王瑞材是台北科技大學老師(前身為台北工專),門生有上萬人。上百位電子科技公司大老闆曾是他的學生,為他贏來「市值最高教授」的封號。他不僅是這些電子大亨幕後的重要推手,更是「教」出台灣科技產業半邊天的低調神祕人物。

金融風雲

王牌法官的報恩 坐鎮投信整頓炒風

第一金投信基金經理人炒股案,事發至今超過半年,新任總經理邱華創亮出「王牌」,請來前法官吳志豪加入;這不但是國內投信業創舉,也等同第一金投信宣告改革的決心。

產業動態

別忽略負面故事超強生命力

一個故事,可以讓一家超級市場損失上百萬美元的酸黃瓜生意,而且多年後仍印象深刻。

行銷

一塊豬排 掀起百億元和食商戰

六年來總是大排長龍的杏子豬排,引發一場豬排大戰。日出茶太日前取得代理權,讓原先代理商陳東泰只得黯然接受,然而看準豬排年成長二五%的龐大商機,陳東泰又從日本引進新的品牌。這是繼拉麵之後,另一場值得期待的飲食新風潮。

名人專欄

日本蔦屋書店從忠誠顧客找商機

企業要販售的不只是商品、服務,更要提出新的生活主張,符合現代人對生活風格的想望,商機就在其中。

名人專欄

尋找依靠

人沒有不想找依靠的,藝人更需要。張清芳前一陣子受洗信教,問她感受如何?她說,「有依靠的感覺。」藝人生性敏感,期待媒體青睞、期待觀眾掌聲,能在宗教中找到依歸很棒,不然得要讀許多書、靠著人生哲學時間累積,才學會安頓身心靈。

管理

日本振興觀光 要靠感動服務這一招

東京迪士尼樂園和東京迪士尼海洋這兩個遊樂園,因為永遠能帶給人感動與歡樂,遊客數持續上升。在日本政府拚觀光之際,它的作法正是服務業的最佳榜樣。

焦點新聞

兄弟象退場 遺憾中留下漂亮身影

台灣的元老職棒球隊兄弟象隊,今年才剛過完二十九歲隊慶,卻在而立之年前夕,由董事長洪瑞河宣布球團無以為繼,將尋求買家接手。

焦點新聞

台灣首座安藤忠雄建築的幕後推手

從二○○七年到一三年,耗費六年,亞大美術館終能與世人見面;若論催生「台灣第一座安藤忠雄建築」的時間,台灣,已經等了十年。

焦點新聞

言必稱電子股的時代過去了

電子股走過20年風光歲月,未來面臨調整壓力大,面對股市巨變的新生態,投資人今後千萬不要再言必稱電子股,電子股外,台股處處有藍天!

名人專欄

看看黑莓,想想hTC

宏達電此際正苦於尋找未來方向,其兩大關鍵資產:品牌和高品質智慧手機的獨特製造能力,與其他大廠相比毫不遜色,甚至更優秀。

名人專欄

能捨才有得

台灣企業和日本很像,打死不退。投資人碰到這種公司,只要賣掉股票,另找新標的,就可以實現資源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