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收盤後 股市高手默默在做的35件事

收盤後 股市高手默默在做的35件事

874期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盤中買賣雖只是一通電話、一個按鍵的動作,但背後卻是日積月累的真本事。
三個40歲不到的中年人,如何靠收盤後功課累積千萬身價?
學習股市大贏家的智慧,你也可以開啓財富之門!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話題人物

林美秀:在不可能中 找出生命的種種可能

近年以戲劇母親形象深植人心的林美秀,這次在上映三周、破二億元票房的國片《總舖師》中,再次飾演喜感十足的「膨風嫂」,戲分貫穿全片,有她出現的場景、就有笑聲。許多人不知,私底下個性其實很「愛操煩」的她,這些年能在影劇圈站穩腳步,除了有貴人相助,她的韌性、認真、認分,功不可沒。

股債前線

華亞科、威剛 迎接DRAM俏行情

雖然設備商與原料供應商對海力士無錫廠的說法和官方有所出入,但各方可靠消息和DRAM報價走勢,卻預告DRAM短期將出現供需缺口,除了美光受惠外,國內廠商如華亞科、華邦電、威剛、晶豪科也跟著吃香喝辣。

股債前線

BDI回升 原物料股上演反彈行情

歷經多年低迷,作為全球航運業與原物料景氣指標的波羅的海指數(BDI),近期大漲一波,是跌深反彈?還是景氣正式回升?而台股相關族群又有哪些值得著墨的標的?

焦點新聞

假蜜事件延燒 業者說法有待商榷

事實上,SGS僅針對每次送驗的單品檢證,無法單憑一張合格證書就替全廠產品掛保證,「許多攤販高掛著檢驗合格書,試問,牛肉合格了,麵、湯也統統合格了嗎?而八月進的貨合格了,下次呢?」

聰明理財

鎖定最強與最衰者 菜市場囝仔 四年狠賺1500萬

存摺簿裡的存款一百萬元,要累積成一五○○萬元,需要花多久的時間!大部分平凡呆薪族可能要花一輩子的時間,三十六歲的孫慶龍,因為每天持續不斷地在收盤後做投資功課,卻只花了四年半就辦到了。

話題人物

狂人馬雲 綁架阿里巴巴的圖謀

阿里巴巴赴香港上市案驚傳觸礁,其背後因素是,只擁有7%股權的馬雲,竟然拋出「合夥人制」,想永遠掌控約新台幣3兆元市值的帝國。他一手創立中國最大網路集團,為何擔心大權旁落?這件世紀級上市案,對公司治理將帶來怎樣的啟示?

焦點新聞

雙連安養中心 貼心藏在細節裡

老後生活,需要更多的用心,才能給予長者健康安全和充滿尊嚴的雙重保障。在雙連安養中心,從家具設計到飲食、心靈關懷,都以「好還可以更好」的心態為出發點。

焦點新聞

與老人結緣20年 蔡芳文從不喊累

電機系出身的蔡芳文,二十年前投入老人照護產業,從零開始,他沒有停止過學習、研發和創新的心志,「有錯、就改」,一步步帶領雙連安養中心成為全台的標竿。

藝文風尚

舊時光 新韻味

生活中的質感與品味,其實只要發揮一點巧思,就能與眾不同。一張舊椅、一盞老燈,或一組杯盤,都在訴說光陰的故事,放在家中角落,空間瞬間被點亮,讓家裡多了畫面。這小小的轉換,不必花大錢,便讓生活更有況味。

金融風雲

新官上任一個月 金管會評價大逆轉

台灣金融監理最高單位金管會,主委大位從陳裕璋換成曾銘宗,第三方支付、自由經濟示範區、台新金併彰銀案、媒金分離等,都在這一個多月快速處理,也讓外界見識到前後任主委大不同的行事作風。

焦點新聞

北市預售屋法拍爆烏龍 房產業者嚇出冷汗

台北市預售建案「帝圖」日前慘遭法拍,被視為房市景氣一大警訊,但細究內幕,卻存在不少烏龍。

股債前線

股市高手盤後默默做的35件事(摘)

挫敗的教訓,讓孫慶龍了解成功並沒有捷徑,而是需要更多的謙卑和耐性。於是,二○○六年他把手上僅存的一百萬元,加上硬著頭皮向母親借的二十萬元,赴英國攻讀財務金融碩士。「我還年輕,我要用僅剩的資源,先將之前自己雜七雜八學的投資招數『自廢武功』,用最正統的學院知識,從頭再學一次!」

焦點新聞

菅直人:零核電 是遏止核災的最好方式

九月十二日,日本前首相菅直人來台展開四天訪問。菅直人並未大舉拜會政商名流,反而要求參觀核一廠、出席公民團體活動,一路上談的話題,除了核電,還是核電。

焦點新聞

葉倫若掌聯準會 最怕黑天鵝來襲

現任聯準會副主席葉倫(Janet L. Yellen)成為最有機會接掌大位者,從市場第一時間的反應來看,被貼上「鴿派」標籤的葉倫,顯然比桑默斯來得受歡迎。

話題人物

效法毛澤東 馬雲建立阿里霸權

掌控阿里巴巴3兆帝國的馬雲,就像他崇拜的毛澤東一樣,在集團內造神。在管理上,他設立政委職務,有如「錦衣衛」,蒐集員工言行舉止匯報給他。「阿里巴巴只有一個主子,就是馬雲。」無人可以撼動他的權威。

股債前線

不確定因素未除 鎖定能見度高個股

美國聯準會即將針對QE縮減規模,新興市場出現資金退潮壓力,加上德國大選在即、美國又面臨舉債上限的關卡等短期不確定因素,投資人宜挑選業績能見度高的個股,方能持盈保泰。

股債前線

外資不甩政爭 力挺「四大天王」

儘管九月以來國內外事件不斷,但外資卻一路挺進,從八月底至九月中旬,買超一千餘億元,成為台股主要買盤。其中,半導體、金融、筆電、原物料,是外資四大重要布局方向。

名人專欄

生生不息 | 哪本書

「生生不息」之馬克說:這是職場人生之惡性循環的最佳寫照。「哪本書」之馬克說:只不過這本裡面的數字長短要靠自己。

名人專欄

美麗產業風潮 大江崛起

各國面對日益龐大醫療支出,健康照護傳統觀念漸從「治療面」轉至「預防面」,個人健康保健觀念大受青睞,在醫美保養及機能飲品展現優質的大江生醫,以堅強實力崛起。

管理

因應變革的特質來自DNA

變革是新的全球現狀,善於應變的極少數人為自己創造超額報酬的同時,也掏空了許多中產階級。

健康

登革熱延燒 中秋防蚊總動員

今年東南亞登革熱疫情嚴峻,台灣也不遑多讓,連台北市、新北市也傳出群聚感染狀況。中秋團圓別忘了防蚊工作,清理積水容器消滅病媒蚊,才能遏止登革熱疫情延燒。

美食旅遊

高檔餐盒 口口驚喜

工作再忙碌,也有想要好好款待自己的時候。尤其重要客戶或外賓來訪時,午間一份用料擺放皆好的餐盒,絕對會讓對方覺得備受禮遇,也為工作加分。有機會吃到高檔餐盒,不妨細細品味,這一餐,也要幸福喔!

美食旅遊

傳說中的化骨通心鰻

賣座電影《總舖師》強調古早心、古早味,但片中對古早菜的精髓,卻少有著墨,例如「化骨通心鰻」,鰻魚的處理就大有學問,做得好的師傅也不多。我在「呷保庇」餐廳吃到這道菜,對於師傅的堅持和手藝,非常感動。

基金投資

景氣回溫 礦業前景轉趨樂觀

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今年七月至今反彈兩成,是否意味走出谷底?貝萊德世礦基金經理人羅凱琳,為投資人剖析未來展望。

兩岸三地

習李政權趨穩 經濟改革好戲登場

習近平與李克強接掌中共政權後,抓貪腐無限上綱,給預算無限大方;經連串整治,政權漸趨穩固。在二十年來最難產的一次三中全會終於敲定時程後,接下來的經濟改革好戲正要登場。

兩岸三地

中國面膜大王「單片行銷」打下江山

「中國面膜大王」美即控股,八月中旬被歐萊雅以二五○億元買下,股價暴漲。這家靠著單片銷售策略,十年打下江山的企業,如何博得化妝品龍頭青睞?土洋能否整合?外界等著看!

名人專欄

尋找半澤直樹

真實世界中的半澤直樹們,不走溫良恭儉讓,反而常成為長官眼中的麻煩人物,挑戰企業沉痾,看來大企業裡該養些半澤來驅除壞蟲才好!

名人專欄

也談狼與羊

同樣是清晨,清華、北大、復旦都可看到學生大聲朗誦英文;台灣大學生卻在KTV裡嘶吼唱歌,兩相對照,令人擔憂。

聰明理財

修練四手絕活 判斷走勢、檢視持股 提高投資勝率

股市贏家與輸家的區別,就在於進場前是否有充足的專業判斷,對大盤與個股的技術面及基本面條件,都有了然於胸的看法,蒐羅七位股市高手、三十五件股市觀察面向,只要能做對幾件,就能提高投資勝率。

股債前線

勤做投資筆記練功夫 上班族四十歲前賺到財富自由

從月薪二萬二千元的貿易公司職員開始做起,李建平由小職員到股市高手,全憑他勤做股市功課、累積實戰經驗,讓他得以在三十八歲時就賺到財富自由,不再為錢煩惱。他的股市盤後功課觀察法則,值得一探究竟。

焦點新聞

台塑三度興訟也要告到底的男人

他因為這篇名為〈國光石化營運將比六輕石化營運致死亡人數多一五○%〉的論文發表,讓台塑三度興訟,也要把他告到底,還鬧上國際期刊《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

焦點新聞

黃天牧升任金管會副主委 被喻登上「第十八層」

九月十三日,證期局舉行新舊任局長交接典禮,原任局長黃天牧升任金管會副主委,新任局長則為自業界回任的吳裕群。

名人專欄

溪頭的聯想

造物主把大自然造得多奇妙!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越尊重與我們不同的人,就是越尊重自己。

名人專欄

共同工作空間獨立又合作

共同工作空間的關鍵成功因素是,如何吸引一群有共同理想、價值觀的創業家,在合作而不是競爭的氛圍下一起成長。

股債前線

四項投資功課 讓31歲小夥子有老先覺的投資嗅覺

一位三十歲的年輕人憑什麼捨棄穩定的金融業飯碗,做自己喜歡的事?持續五年的盤後投資功課,讓吳敏哲自此擺脫窮忙的上班生涯。他如何能在過去三年內抓到葡萄王、振樺電、橋椿等黑馬股?

編輯室報告

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在編輯會議上,我們提到馬雲,同事們都好奇,「馬雲到底是怎樣一個人?」雖然媒體相關報導不少,但我們深信,馬雲必有其不為人知的一面,值得深入探究。

名人專欄

九月風雲

這個九月很充實,外有QE退場、敘利亞戰事、德國大選、聯準會換主席,內有國民黨政爭,不過大家可別被這些紛擾嚇到!

話題人物

狂人馬雲 綁架阿里巴巴的圖謀(摘)

阿里巴巴赴香港上市案驚傳觸礁,其背後因素是,只擁有7%股權的馬雲,竟然拋出「合夥人制」,想永遠掌控約新台幣3兆元市值的帝國。他一手創立中國最大網路集團,為何擔心大權旁落?這件世紀級上市案,對公司治理將帶來怎樣的啟示?

焦點新聞

馬王政爭 王金平贏在「幕後高手」

王院長最初七十二小時的完美應變,奠定他們「第一勝」基礎。這一勝,幕僚作業的精準縝密,是最大功臣。

焦點新聞

《賈伯斯》用瘋狂催生全新世界!

在賈伯斯逝世兩周年之際,為了讓人們重溫一代科技偉人的風華,《今周刊》特地舉行了電影《賈伯斯》的特映會,在台灣科技業典範轉移的陣痛期,帶領我們回到那個有賈伯斯的年代,用最虛懷若谷的心情,重新探索改變世界的無限可能。

股債前線

道瓊成分股新三寶——NIKE入選意義不凡

由33檔成分股組成的「道瓊工業指數」,大約每十年光景就會有一些更迭,每一次的更迭,都代表了美國產業的新變化。

名人專欄

台灣最該擔心的事──什麼都不做

保護主義和投資控制,是創新和新點子、新技術的一大障礙,這樣的心態或許可維持短暫的穩定,但長期而言,卻扼殺整體的競爭力。

名人專欄

習近平的經濟改革思路

習近平的經濟管治理念呈三足鼎立:完善經濟制度、統一市場體系、提高施政效率。這也是中國今後經濟政策的出發點和最終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