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吐司女孩窮不怕

吐司女孩窮不怕

867期

她,大學剛畢業就為父背債160萬,
在老師資助5000元跑路費後,轉身崩潰痛哭。
最窮困時身上只有15元,僅靠白吐司度日。
如今,36歲的她,存出600萬財富。
窮過,是她不斷向前的最大推力。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藝文風尚

發現黑膠的黃金

在黑膠玩家圈中,林耀民可說是無人不知的最高供貨源頭,他甚至和法國廠商合作推出復刻版,限量近百套、如精品般打上編號的黑膠,讓藏家們欣喜若狂。

名人專欄

奢華滋味

一位替別人家媽媽關懷孩子的歐巴桑,一碗免費奉送肝連的米粉湯,不只滿足了十六歲少年的口腹之欲,更溫暖了異鄉遊子的孤苦心。

健康

術前術後要把關 抽脂塑身可遠離風險

上周光是有關抽脂手術的新聞就超過三件,有人抽脂後出現出血性休克、有人抽脂隆乳變成釋迦奶,甚至還有人因抽脂不當喪命!其實抽脂要注意術前到術後環環相扣的「眉角」,才能把風險降至最低!

國際瞭望

選民為何無視政客的空腦袋?

領導人想盡方法用說故事的方式溝通,讓民眾對他們產生好感,而奏效與否的關鍵,則在於聽起來有沒有「人性」與「真實」。

股債前線

日股驚驚漲 心動也要小心行動

七月二十一日,安倍贏得日本參議院改選,取得完全執政,顯示日本國民支持安倍政策並且渴望改變。其實不單日本國民渴望改變,日股基金投資人更是期待日股能夠重返榮耀。

聰明理財

金融海嘯後風險管理的三個昨是今非

從雷曼兄弟事件到歐債危機,全球投資人在風險管理實務上學到不少教訓;其中有三件事,過去以為是對的,現在來看卻不是那麼一回事……

股債前線

華擎、新麥、長虹 可望上演除息秀

儘管今年有二代健保補充費,但投資人心情絲毫不受影響,從六、七月除權息行情到填權息走勢,不少個股都沒讓股東失望,因此八月準備高配息的華碩、華擎、新麥,以及統一集團、營建股的長虹,後勢值得觀察注意。

股債前線

蘋概股漸入佳境 金融長線展望佳

今年台股經歷前七個月的震盪,進入八月有明確的趨勢嗎?投資人又該如何因應?台新投顧董事長吳火生從全球景氣、未來變數、看好族群等面向,指引投資人八月的操作方向。

聰明理財

援軍來了

今年配息7000億元,是本世紀偏低的紀錄,但還是有相當比率要回流到股市;就算只有三成,那也是2000多億元的資金,足以對大盤產生推升作用。

名人專欄

美國榮景真燦爛(上)——歐巴馬開啟「類柯林頓時代」風華

歐巴馬歷經五年努力,製造業、服務業、就業市場、房市、消費力、股市、強勢美元七項「柯林頓時代」榮景條件,正在一一重返,且曙光清晰。

教育

選好禮 表心意

父親節就要到了,每個男人都有想擁有的好東西, 不論是美酒、精品,或僅僅是家人的一個吻。 三位名人推薦三款好禮,送給親人,或是送給自己,都美。

政策遺棄 人老後沒人顧(摘)

日本的老年人口比率高出台灣許多,但台灣的老化速度卻遠比日本還要快,當日本從政府帶頭,全社會一起關心老人議題,台灣的《長照險 》相關老人政策,卻還「冰」在立法院……。 《今周刊》採訪團隊,跨海前進日本取經,我們看到日本老人在政府的照料下,健康幸福地生活,而台灣老人卻在政策遺棄下,默默地走向暮年。 雖然僅是一海之隔,台灣與日本兩地的老年人生活,卻是天壤之別。

藝文風尚

潮間帶的藝術家

隨處可見的蚵殼,因著歸鄉遊子的心意,帶動了整個故鄉的活力,小村莊也重新點燃心裡的漁火。

藝文風尚

聲音,原來是這樣

曾參與國家音樂廳空間聲響設計、畢生追求音響與音樂本質的陶怡緯,在以「音響,是用音樂體會世間萬物自然調和的平衡」理念下,以手工打造出一台台真空管擴大機,他要人們聽到「真正的音樂是什麼」。

藝文風尚

珍藏 美好書寫時光

鋼筆,是四年級生共同的書寫記憶,也是五年級生曾經在學生時代象徵「金榜題名」的禮物,在便利快速的年代,手握筆桿的踏實書寫,創造紙筆之間的浪漫火花,卻是畢生的雋永回憶。

股債前線

鴻海、臻鼎、大立光 逢低可布局

蘋果公布前一季獲利略優於預期,且預期本季營收均值有機會較前一季小成長,間接透露多款新i產品會在九月起陸續上市。換言之,蘋果供應鏈營收將有如倒吃甘蔗般,因此建議買進鴻海、和碩、大立光、鴻準、F-鎧勝、正崴、F-臻鼎等。

科技線上

蘋果財報透露的下一個大趨勢

為了力挽頹勢,蘋果已不再堅持「完美規格」,有越來越多顧客偏愛大螢幕手機,蘋果只能向市場妥協,加上穿戴式裝置崛起,庫克能否開創屬於自己的獨特新品,是蘋果下一個十年發展的關鍵。

聰明理財

做好十件事 有錢有自由

你今年幾歲?你工作幾年了?你有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元了嗎?《今周刊》「三十世代財力大調查」發現,平均工作至少已達六年時間的三十世代,卻僅有五成的人有第一個一百萬元。其實,不論你幾歲,只要做好十件事,也能坐享財富自由的好日子。

聰明理財

強迫儲蓄 才能存下第一桶金

你一定了解存錢的重要性,甚至也知道「複利」對財富累積的威力,但為什麼從「知道」到「做到」的距離,總是那麼遙不可及呢?其實,答案就是缺乏一個簡單又可行的方法而已。方法並不難找,二位白手起家的理財達人,沒有顯赫的家世,跟你我一樣,但他們一步一腳印地在日常生活中,萃取出看似平淡卻是不怕火煉的真理。

聰明理財

吐司女孩 窮不怕

她,大學剛畢業就為父背債160萬元,在老師資助5000元跑路費後,轉身崩潰痛哭。最窮困時身上只有15元,僅靠白吐司度日。如今,36歲的她,存出600萬元財富。窮過,是她不斷向前的最大推力。

產業動態

台灣「最強門面」 收服香奈兒旗艦店

奕成門業的摺疊式電動門,堅持所有零組件皆由台灣設計製造,價格比一般鐵捲門貴上一倍、毛利率高出兩倍以上,獨特的設計讓外國建商主動找上門。二十五歲即自行創業的王威詔,是如何讓產品獨步同業?

焦點新聞

在地安養 小學變身老人之家

僅僅一海之隔,台灣、日本兩地卻上演著截然不同的老人政策。當台灣的《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至今仍「冰」在立法院超過半年的時間,一動也不動,同一時間,歷經十多年經濟衰退的日本,政府對老人的照顧,卻沒有一天停止,甚至不斷加碼……。

金融風雲

金管會管太多 壞了「自負盈虧」規矩

金管會無論是「意圖影響」,或是直接「限期出清」,都是插手投信公司的營運;長期下來,更讓投資人習慣於「不必自負盈虧責任」的心態,對台灣投資市場的長期發展,並不是好事。

焦點新聞

野菜工房 打造全球最大有機蔬菜廠

養生觀念興起,植物工廠正夯,吸引鴻海、金仁寶、台達電、欣興等電子大廠紛紛搶進。然而,成立剛滿三年的野菜工房卻異軍突起,不必看天吃飯,靠著「搶快」,種出連平民百姓都吃得起的有機蔬菜!

話題人物

無論你是誰 都有件事等著你去做

他說自己不想被認識,最怕接受媒體採訪,但一開口卻是滔滔不絕;他最怕扛責任,但一接到任務就燃燒鬥魂;他恨不得這輩子都不要工作,可是他比誰都在乎作品品質;他堅持:「我真的沒那麼好笑!」卻已經讓你笑出來了。他就是陳玉勳。

焦點新聞

抽佣害的!一元廉價茶葉攻陷日月潭

日月潭紅茶市場亂象叢生,大量進口茶充斥市面,甚至有一斤十元的茶粉偽裝魚池紅茶,高價賣給陸客。在旅行社業者仰賴抽佣賺錢的結構下,被稱為「台灣茶驕傲」的日月潭紅茶,正在走味。

焦點新聞

曾銘宗 閃接金管會主委關鍵內幕

相較陳裕璋,過去曾銘宗執行金檢時的分寸拿捏相對合宜,不會過度嚴苛;在對公股行庫民股溝通時,也能保持柔軟身段,這些都讓他在金融圈內累積不少好評,也成為他被多位黨政高層屬意接掌金管會的最重要原因。

聰明理財

窮不怕 吐司女孩翻身日記(摘)

她,大學剛畢業就為父背債160萬元,在老師資助5000元跑路費後,轉身崩潰痛哭。最窮困時身上只有15元,僅靠白吐司度日。如今,36歲的她,存出600萬元財富。窮過,是她不斷向前的最大推力。

話題人物

有病呻吟的「靠腰哲學」 幫窮忙上班族解悶

部落客馬克為廣大的上班族抒發苦悶心聲,「靠腰」靠出一片天,,二○○八年部落格開張後,迄今累計超過四千二百萬人次;出版過的圖文書,也曾登上暢銷新書榜。其實馬克本人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網友熱烈的回響,就是他保持熱情的最大能量。

產業動態

達依王允城:比別人早一步超越自己

假設,你是一個繼承上億家產的富家子弟,你會輕輕鬆鬆接下獲利穩定的現成家業,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還是寧願甘冒艱險,開創自己的事業版圖?今年四十五歲的達依光學董事長王允城的創業歷程,就著著實實地顛覆了一般人對「富二代」的想像!

創業

特斯拉汽車創辦人:我就是要改變世界

如果電影《鋼鐵人》出現在現實生活,故事裡的主角億萬富翁──東尼.史塔克的公司股票會怎麼波動?研究特斯拉汽車創辦人伊隆.馬斯克和他的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就對了。

股債前線

Fed接班人

QE何時退場?美國政府的期望與市場的看法分歧,因此,誰是下一任的聯準會主席,將扮演影響QE退場的關鍵角色。

編輯室報告

千金難買少年窮

每年除夕夜,我總是會想起那位在路邊擺攤賣花的女孩。

最新觀點

為何經濟成長預測總是開高走低?

台灣投資需求長期表現不佳,民間消費需求也未見起色,導致內需市場不振,這是經濟成長預測總是開高走低的真正原因。

名人專欄

組織儀式就是劇場演出

追思會是一生中最後的生命禮儀,屏風表演班運用其劇場的專業,實踐李國修正向思考的生命態度和認真看待劇場的儀式。

名人專欄

我為什麼喜愛工作

工作讓我相信:在前無去路的萬丈懸崖前,可以靠著你的信念再往前邁進一步。掉下懸崖的剎那,你自然會發現一把垂在崖下的樹藤,盪到對岸。

名人專欄

廢核才有安心的未來

核電是所有發電成本最貴的,留下二十幾萬顆核彈的輻射物質,不能再把成本短視地轉嫁在這塊土地與子孫身上。

名人專欄

還是該疼惜

天下父母心,總是疼惜自己的孩子。大到部隊中傳出的虐殺事件,小到愛唱歌的葉瑋庭!將心比心,多愛護他們吧!

產業動態

昇恆昌進軍旅館業 一房千萬創商旅新高

因台灣觀光業景氣暢旺,這兩年台北市整棟商務旅館在投資圈非常搶手,連「免稅店天王」昇恆昌也加入「搶樓」行列,今年六月悄悄買下了內湖民權東路六段的富信大飯店,成交金額高達十二億元,換算一個房間單價約一三八○萬元,寫下商務旅館成交新高價。

焦點新聞

光寶集團卡位生醫 廖學福當業務員拚開發

在光碟機市場逐漸萎縮的壓力下,光寶集團旗下子公司建興電子自二○一一年以來便亟思轉型方向;為加速集團資源整合與轉型,光寶科技董事會已於六月間通過原建興電子執行長廖學福出任光寶集團新事業執行長一職。

焦點新聞

大埔強拆 土地徵收淪為野蠻圈地遊戲

打著地方發展旗號,苗栗縣政府再次出動怪手,輾過大埔居民安身立命的家園。在號稱先進國家的台灣,這種不文明的場景不斷出現,原因在於,我們的土地徵收制度實在不太文明。

政策遺棄 人老後沒人顧(摘)

日本的老年人口比率高出台灣許多,但台灣的老化速度卻遠比日本還要快,當日本從政府帶頭,全社會一起關心老人議題,台灣的《長照險 》相關老人政策,卻還「冰」在立法院……。 《今周刊》採訪團隊,跨海前進日本取經,我們看到日本老人在政府的照料下,健康幸福地生活,而台灣老人卻在政策遺棄下,默默地走向暮年。 雖然僅是一海之隔,台灣與日本兩地的老年人生活,卻是天壤之別。

焦點新聞

照護科系畢業生 寧當護士也不想顧老人

當台灣的父母們還停留在「說什麼也不讓子女去學老人照護」的舊觀念裡,《今周刊》在日本看到許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站上第一線照料老人,日本長期培育照護人才的制度與用心,或許正是這個產業進步的關鍵原因。

焦點新聞

老後的危機

《今周刊》採訪團隊,跨海前進日本取經,我們看到日本老人在政府的照料下,健康幸福地生活,而台灣老人卻在政策遺棄下,默默地走向暮年。雖然僅是一海之隔,台灣與日本兩地的老年人生活,卻是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