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郭台銘苦戰

郭台銘苦戰

622期

鴻海與富士康股價雙雙重挫,跌幅令人膽戰心驚。
投資人都在問:「鴻海到底怎麼了?」這個問題亟待郭台銘解答!
電子業進入冰河期,
鴻海這個身軀龐大的帝國,如何度過最嚴寒的冬天?
郭董的苦戰才要開始!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編輯室報告

寒冷與熱情

去年三月,《今周刊》獨家專訪鴻海帝國掌門人郭台銘,那時的他,剛走過喪妻之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染黑髮色、去了斑,正處於追求劉嘉玲的階段,整個人看起來神清氣爽,那是他第一次向媒體表白內心渴望愛情。

聰明理財

投資貨幣優先考慮利息收入

全球一片降息聲浪中,貨幣市場的投資利潤也愈漸縮小。不過專家建議投資人,仍然可以挑選相對高利且匯率穩定的貨幣,做好資金配置,仍有機會安度波動市場、保住手中資產。

金融風雲

歐巴馬經濟政策的四個爭議

美國新總統歐巴馬未來會帶領國家走向什麼樣的未來?歐巴馬經濟顧問夏畢洛、布希政府白宮經濟顧問菲莉帕、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兼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就美國未來經濟走向,提出他們的觀察。

股債前線

調整配置 等下半年市場落底

今年的房地產,在泛藍勝選與金融海嘯接踵而至之下急熱與急凍。展望明年,全球景氣將步入衰退,通貨緊縮的陰霾籠罩,預料年底房市才會落底,買屋者不要急躁,至於套牢有資金壓力的投資人,最好是先賣先贏。

保險稅務

風暴過後 傳統保險重獲青睞

好不容易撐到風暴暫歇,面對縮水後的財富,很多人卻不曉得該如何是好?專家建議,不妨趁這個時候檢視自己的生命保障是否足夠,同時善用保險商品穩健的特性來保留財富實力,為下一波的成長預做準備。

藝文風尚

用拍立得 串起每個當下

安培淂時常往返地球各角落與台灣間,跑遍六十多個國家,除了用單眼數位相機工作拍照外,更愛用許多已經停產的美式拍立得相機記錄生活、旅遊與工作間的大小事。

產業動態

三兆元企業 看淡上半年景氣

產業界怎麼看二○○九年經濟前景?《今周刊》調查國內上市公司對明年景氣的看法,結果在六十家重量級上市公司之中,有高達三兆元市值的企業認為,明年上半年全球及台灣景氣仍將惡化。

科技線上

代工巨人感冒 惟體質仍穩固

前三季鴻海合併財報,應收款項暴增與自有資本比率下降,引發法人憂慮。此外,隨著科技業景氣急凍,產能利用率下降,鴻海財務結構有持續弱化隱憂浮現,而龐大產能包袱更令其背負沉重壓力。

教育

新生搶入學 畢業生工作難找

金融海嘯後,申請攻讀企管碩士的人數雖然增加,關於危機管理的課程不斷地加開,但金融或顧問科系二年級學生就業機會卻是前景黯淡。

科技線上

重披戰袍 強人要再造風雲

面對前所未見的景氣寒冬,郭台銘宣示,他將重回第一線帶領鴻海。這位拚勁十足的實業家,過去兩年曾一改形象,屢屢登上娛樂版頭條;現在,他要脫下亞曼尼,重披戰袍,為鴻海集團再造風雲。

國際瞭望

Y世代讓美商學院理想主義抬頭

一九八○年後出生的千禧世代開始湧入全美商學院就讀MBA,為了迎接這批貴客,各大專院校莫不絞盡腦汁推出量身訂做的課程內容,衝高招生率。

股債前線

等明確訊號出現才出手

對於商品市場來說,經濟衰退就是擺脫不掉的沉重低壓,油價、金價預料將呈區間波動格局。專家認為,過去每年可以輕鬆賺得三成報酬率的商品投資,目前賺到一○%就該先跑為妙。

個人成長

彭建偉:激發業務力,正是時候!

創下億元收入的馬來西亞保險銷售高手彭建偉,面對前所未有的全球金融風暴,當許多業務員感嘆大環境不佳、業績難以成長時,他卻認為「事在人為」,因為無論時機好壞,都不影響賺錢數字的多寡。

股債前線

景氣前景不明 緊抱財務佳大型股

房價下跌尚未緩和,使消費緊縮、全球經濟仍處在修正陰影中,由於企業獲利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投資人最好選擇資本雄厚的大型龍頭股過冬,至於NB相關族群由於成長性較佳,也可分批布局。

藝文風尚

用老相機 保存攝影歷史

全會華,擁有停產八十多年的老相機,對他而言,這些不算收藏,是保管,他期盼有朝一日能捐給台灣相機博物館,讓所有人都能透過相機的歲月痕跡,了解攝影的精神意義。

股債前線

保守 等谷底翻升

有人說,如果可以,希望能夠跳過二○○九年,直接進入二○一○年。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史帝芬羅奇定義:二○○九年,是八○年代以來全球經濟最弱的一年。在投資上,大師建議:你必須把風險擺在第一位,防禦保財最重要。

股債前線

把握第二季亞洲新興市場機會

經濟景氣不佳,明年全球股市將以低檔震盪為基本格局,投資人必須降低報酬率的預期,謹慎因應。不過,如果可以掌握第二季預料中的亞洲股市反彈行情,或許有加速達成年度目標的機會。

科技線上

郭台銘 苦戰

鴻海與富士康股價雙雙重挫,跌幅令人膽戰心驚。投資人都在問:「鴻海到底怎麼了?」這個問題亟待郭台銘解答!電子業進入冰河期,鴻海這個身軀龐大的帝國,如何度過最嚴寒的冬天?郭董的苦戰才要開始!

國際瞭望

營造特色 歐洲商學院傲視全球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國際商學院中,各家莫不以提供更個人化、人性化和更速成的課程來凸顯他們自己的特點。

股債前線

最糟情況 明年上半年才會出現

全球股災一波接著一波來襲,殺得投資人措手不及。今周刊獨家專訪《景氣為什麼會循環》作家拉斯.特維德,幫助大家從過去景氣循環的歷史中,找尋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有助於研判未來方向。

股債前線

高配息股和資產股 可長線布局

雖然今年的台股走勢開高走低,但隨著最壞情況過去,○九年的指數有機會開低走高。不過由於景氣何時落底還不明朗,投資人最好等到明年上半年大環境回穩後,選擇高配息概念股,以及帳上擁有龐大土地的資產股切入。

股債前線

公債為主 下半年可試高收益債

在各類資產當中,債券被認為是明年少數具有明確多頭格局的投資工具。不過,在風險趨避的心態下,短期之內仍以安全度較高的公債布局為宜;到了明年下半年,則不妨考慮用高收益債試試景氣水溫。

名人專欄

75分的啟示

天下事轉來轉去,誰也不知未來會怎樣,千萬要珍惜性命,活著才有各種可能性。

名人專欄

風平浪未靜

英語系國家調整速度快,會最早止跌回穩;但是他們體型龐大,復原時間更久,最快回到○七年水平的,應該是像台灣這種財務健全的新興市場。

名人專欄

棘手的憂鬱男!

不僅是對結婚,就連遭逢人生喜事如就業、升官、妻子生產等,都會憂鬱的男人開始大增殖!

個人成長

歐巴馬的自我追尋

歐巴馬也曾經迷失自我,在高中的最後兩年他學會了「不在乎」,似乎在努力證明自己和其他自我混淆的朋友一樣,只是個不幸的黑人。

名人專欄

避險基金一去難返

台灣在實施放空禁令與限縮跌幅為3.5%之後,更進一步嚇跑避險基金,經此一役,國際資本要重返台灣,恐怕會比期望的慢很多。

名人專欄

期待台股再起!

上市櫃公司雖為公開發行,但相信經營團隊及員工仍擁有相對多數股權,由他們捍衛市場價值最為直接有效,也最能引起共鳴。

焦點新聞

發消費券 馬政府不得已的選擇

發放消費券後,每個人的荷包都多了三千六百元,這筆錢也許對生活不無小補,卻可能讓每個人背負的國債突破十六萬元大關。借錢消費原本應該極力避免,現在卻成為刺激景氣的惟一選擇。

產業動態

統一、旺旺、康師傅搶食千億商機

一場石破天驚的毒奶風暴,讓中國三大乳品集團一夕崩盤,在香港上市的乳業龍頭蒙牛,股價更是打到停止交易。一千三百億人民幣的乳品市場重新洗牌,引發各家企業搶進,其中包括台資的統一、旺旺、康師傅,無不乘機擴大版圖。

焦點新聞

不要淪為老闆最想裁的三種人

金融海嘯衝擊全球景氣,為了度過寒冬,企業無不極力降低成本,三八%的企業已開始精簡人力。但工作者一輩子大約會遇到至少五次不景氣,學會如何過冬,才是必備的生存之道。

藝文風尚

魚味小驚喜

掀開門口布幔,寫著當令魚獲的菜單躍入眼簾,平價訴求兼顧口腹與荷包,算得上是永康美食地圖中一個新的小驚喜。

焦點新聞

遠雄賣大樓 永豐棧董座出手相救

台北商辦市場近期最議論紛紛的話題,就是遠雄人壽在半個月前以三十億元賣出內湖商辦大樓,買主竟然是遠在台中市兩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經追查後發現,買家原來是台中永豐棧麗緻酒店何豊棧,趙藤雄與何豊棧有何密切的關係?

產業動態

施秀菊:不是運氣,是堅持品質!

因電影「海角七號」意外走紅的蜻蜓雅築琉璃珠項鍊,如今成了企業禮品的首選。包括中華郵政、杏輝藥廠、中鋼等公司紛紛下訂單,讓蜻蜓雅築負責人施秀菊不但得以清償債務,更高興這背負排灣族文化傳承使命的手工藝品店,得以壯大延續。

話題人物

陳郁秀 催生首齣台語歌劇

一三六年前,一位來自加拿大的青年馬偕,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燃燒生命,並為後代留下豐富的資產;一三六年後的今天,首齣台語發音歌劇「黑鬚馬偕」的製作人將這齣傳奇故事搬上舞台,為的也是將這片土地的DNA,傳承下去。

話題人物

米雪兒.歐巴馬 有周美青的味道

如果說美國下一任總統歐巴馬的成長背景充滿傳奇色彩,那麼幫助他挺進白宮的美國準第一夫人也絕對不遑多讓。出身社會底層家庭,靠著自身的實力與努力,米雪兒不但即將成為史上第一位黑人第一夫人,幹練的職業婦女形象,也預告了她將為「第一夫人」提出新解。

名人專欄

殭屍產業?美國汽車產業vs.台灣DRAM產業

台灣DRAM產業缺乏技術研發能力,如同美國汽車產業,若找不回產業競爭力,任何救援行動都將如肉包子打狗般有去無回。

焦點新聞

鮑爾森的救市方案已變調?

聖誕節前夕的美國,繳不起房貸的民眾已經超過五十萬戶,三大汽車製造商瀕臨倒閉,剩下四千億美元的紓困資金肯定不夠,但美國政府確實已經亂了章法。

個人成長

向畢卡索偷學職場創新力

靈感總在不經意間一閃而過。你大概也不陌生,可能是沖澡時,或塞在車陣裡動彈不得,或大清早正對著鏡子刷著牙,它忽然就來了!片刻之前你毫無頭緒,眼下的你完全明白。那靈光以清晰銳利的思緒,穿破你心中迷霧。這就是策略直覺。

焦點新聞

飯店高樓當接待中心 侯西峰賣厝出高招

豪宅市場雖然低迷,建商依舊不手軟,推出高檔接待中心,東山再起的前國揚實業董事長侯西峰,與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合作的高雄港畔海景豪宅案,接待中心就與眾不同,它並不是蓋在平面基地上,而是設在自家的漢來飯店二十二樓。

焦點新聞

早別人布局三年 范敏仍吃不到台灣市場

兩岸直航將大幅開放,中國旅遊網站龍頭攜程網執行長范敏日前登台考察,大陸遊客赴台旅遊成為兩岸旅遊業者兵家必爭市場,但由於大陸未准許旅遊網站參與組團赴台灣旅遊,低調的范敏突然在公開場合抱怨。

焦點新聞

王文洋爭遺產 意在重返台塑接班

離開台塑集團十三年的王文洋,如何靠著一封存證信函敲開關閉許久的台塑大門?離開台塑時,王文洋掀起滔天巨浪;重回台塑,王文洋又要惹起什麼風波?這次他的勝算有多大?

焦點新聞

中時唱旺台灣 蔡衍明下達擁馬三指令

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以個人名義買下中時集團,各界都在關切《中國時報》報風會不會有所改變。果然,十一月十六日,在蔡衍明入主《中國時報》半個月,特別利用假日召集中時一級主管吃飯,下達三道指令。第一道就是:全力擁護馬英九總統!二、化解兩岸人民誤會;三、所有新聞皆無關統獨。

焦點新聞

二房子女搶遺產 引近水救遠火

王永慶二房子女最近提出對遺產的法律主張,相較於三房子女在台塑大傘的保護下,遠離核心的二房子女,在事業上的拚搏非常艱辛,其中長子王文洋和女婿簡明仁的事業近年都陷入困境,若能從遺產中獲得資源,或許可以緩解資金周轉問題。

科技線上

微軟吳勝雄 讓小客戶享用大服務

微軟亞洲區OEM總經理吳勝雄,靠著柔軟的身段和善於溝通的功夫,深獲客戶認同,成功讓台灣成為微軟大中華區規模最小,但營收最大的市場;此外,他還憑藉著不怕從零開始的精神以及長期互動合作的誠意,意外成為宏達電的幕後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