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兩岸三地1000大

兩岸三地1000大

646期

金融海嘯後,長期倚賴美國市場的台灣企業受到重創,股市大幅回檔;
反觀中國內需市場崛起,相關企業率先獲利,台灣與中國進入新的連動時代!
今年最新出爐的《兩岸三地一○○○大企業排行榜》顯示,
受惠於中國股市領先全球反彈,中國上市企業進榜家數創下新高,
台灣、香港企業受到擠壓,其中台灣進榜家數較去年少了六十家,創下歷年新低。
中國十三億人口的消費市場,成為兩岸三地企業新沃土,
中國、香港企業迅速掌握趨勢,獲利能力傑出;
相對之下,台灣企業獲利能力衰退,中國新養分將成為企業第二波大躍進的關鍵,
誰能掌握十三億新養分,誰就是下一波大贏家!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兩岸三地

兩岸三地1000大

金融海嘯後,長期倚賴美國市場的台灣企業受到重創,股市大幅回檔;反觀中國內需市場崛起,相關企業率先獲利,台灣與中國進入新的連動時代!今年最新出爐的《兩岸三地一○○○大企業排行榜》顯示,受惠於中國股市領先全球反彈,中國上市企業進榜家數創下新高,台灣、香港企業受到擠壓,其中台灣進榜家數較去年少了六十家,創下歷年新低。中國十三億人口的消費市場,成為兩岸三地企業新沃土,中國、香港企業迅速掌握趨勢,獲利能力傑出;相對之下,台灣企業獲利能力衰退,中國新養分將成為企業第二波大躍進的關鍵,誰能掌握十三億新養分,誰就是下一波大贏家!

名人專欄

台股大潮再起—— 兼論喬福(1540)

從開放陸客觀光到最具震撼的WHA參與,如長江之翻滾,綿延推升台股大長線,4月30日大潮啟動,對台灣的思考絕對要重新定調。

股債前線

中資點火 23檔概念股起飛

隨著「遠傳效應」與金管會研擬中資來台投資股票辦法,中資入台議題彷彿一夕之間從想像即將化為實際,在兩岸之間的整合趨勢洪流下,究竟未來中資的魔棒,會點向哪個產業?又是哪些企業的想像空間最大?

兩岸三地

比亞迪逛大觀園 未來成績挑戰大

波克夏入股比亞迪後,這是比亞迪首度在三萬多名股東前亮相。對於所有第一次參加波克夏股東會的人來說,三天的歡樂盛事,都是驚奇之旅,但對於王傳福來說,「大觀園」的經驗固然難忘,不過,波克夏要的終究是實績,蜜月期之後,比亞迪的挑戰才真正開始!

股債前線

兩岸鬆綁 金控龍頭股等著發光

在中資來台的想像空間下,四月三十日共有四十三檔金融股漲停板,未來隨著兩岸簽訂金融監理MOU,無論中資參股或台資前進大陸,都有機會創造實質效益。

藝文風尚

今年鐘錶大吹內斂療癒風

接在日內瓦錶展後的巴賽爾錶展,同樣呈現出保守低調風。我們特地邀請博上廣告董事許益謙、腕錶專家曾士昕,及《城邦國際名表》總編輯郭峻彰,推薦今年值得珍藏的好錶。

兩岸三地

山寨車始祖李書福 五百億豪賭

中國汽車業的成長有多瘋狂?看看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就知道,十一年前他還是中國山寨車的始祖;十一年後已經可以一口氣研發二十二款新車,年營收成長三、四倍,人稱汽車瘋子、傻子的他,是怎麼成功的?

兩岸三地

獨生子女主宰未來十年消費

從未來十年的角度看,中國的收入增長應該是最快的,加上人民幣的升值潛力,中國的消費市場大有可為,頗具增長空間。

兩岸三地

內需型中資企業全面崛起

去年全球股市重挫,讓兩岸三地企業市值普遍衰退,一千大企業排名也重新洗牌,台灣進榜家數大幅減少六十家,而中國企業大幅增加。不過,在兩岸加速和解與開放市場的趨勢下,將有機會讓壓抑多年的台股出現重生契機。

管理

學習杜邦接班的藝術

完成執行長的更替一點都不容易,尤其是在經濟衰退期間。杜邦在今年初的順利交棒,凸顯了擁有完備接班計畫的重要性。

股債前線

跟上台股狂飆攻略

中資「快」來了!請留意,是快來了,但實際上還沒來,台股就在三方資金企圖率先卡位下而激情噴出。4月30日的台北股市暴漲,不只代表中資即將進駐台股的里程碑,更代表一場股市新造夢運動即將展開,一場財富競賽也悄悄地登場……

兩岸三地

把握中國市場第二次機會

台灣因為有大陸市場,很多人因此而有跨國界經營的能力,在思惟上,不論台灣民間或是政府,都應該來個「大翻轉」,面對中國經濟大國崛起的事實,根據這個大趨勢,重新定位我們未來要走的路。

焦點新聞

壓力大睡不好 葉金川趁空爬山強身

日前,香港證實從墨西哥經上海轉機到香港的墨西哥人感染新型流感(H1N1),立即引起兩岸三地高度緊張。然而隔天周末一早,身為「新型流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的衛生署長葉金川,卻和同事現身台北縣土城桐花公園山區,踩著穩健步伐,一派輕鬆準備攀登附近的天上山。

焦點新聞

開鍘名單獨漏陳木在 金管會自有一把尺?

開發金併金鼎證案起訴名單一出,金管會即火速開鍘,對開發金總經理辜仲$10003$、開發工銀總經理劉紹樑、開發金執行副總吳春台等人做出懲處,不過,懲處名單讓眾人傻眼,因為惟獨開發金控董事長陳木在不在名單上,對此,金管會銀行局主祕邱淑貞表示:「起訴書中關於背信罪名的確認,包括指示、證人證訴等等,還需要司法機關進一步確認,所以這次金管會未做處理。」

名人專欄

久違的甜美果實

台股在歷經了長期的委靡不振,以當前環境看來,這次台股的表現似乎會首度優於亞洲其他市場。

話題人物

李國修:這輩子只想做好一件事

創立屏風表演班的喜劇泰斗李國修,艱辛的劇場之路一走就是23年,毅力則來自熱情與家訓「一生只做一件事」。54歲的他,最大心願是讓屏風繼續壯大,並蓋一座大型專業劇院,繼續在舞台上發光發熱。

名人專欄

救救孩子們

沒有哪個國家有足額的退休金準備,而這卑微的提存,在通膨蹂躪後更加渺茫,最多人使用的定存,是犧牲最大的族群!

焦點新聞

列強環伺 聯電併和艦硬仗才開始

聯電利用景氣低檔收購和艦,一方面用和艦淨值六五折的優惠價格收購,另一方面也一舉幫資金凍結八年的和艦股東解套。只是,併入和艦的聯電,未來仍得面對「前有強敵、後有追兵」的競爭態勢。

焦點新聞

美銀行「測壓」投資人剉著等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於五月七日公布「壓力測試」的結果,原本每年第一季都會進行的例行性工作,受到媒體放大鏡檢視,看看哪些銀行能熬得過可能再來的暴風雪。

兩岸三地

〈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排行榜 調查方法說明

兩岸三地交流日益密切,關係更密不可分。為了解大中華圈經濟及產業互動全貌,本刊〈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調查邁向第六年,以企業總市值做為排名依據。

名人專欄

儲蓄觀大不同

儲蓄跟收入並沒有絕對關係,而是個人習慣、思惟的問題,有無儲蓄的人,想法完全不同。

產業動態

大直「戀愛特區」 業者短兵相接

素有台北市豪華汽車旅館一級戰區之稱的大直大彎段重劃區,近來加入了薇閣、沐蘭等知名業者,使競爭更加白熱化,而最早在此插旗的台北戀館卻悄悄換了主人,同時導入新品牌「和璞」轉攻商務客層。

聰明理財

景氣循環探底 經濟好轉指日可待

在本次《今周刊》所舉辦的「二○○九全球精英論壇」中,邀請了富達國際投資總裁安東尼波頓、前金管會主委胡勝正,以及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一同分享他們對於全球經濟現況的看法,並且探討下半年的重點投資趨勢。

管理

企業要做好危機管理

資訊科技蓬勃發展為我們帶來更舒適、便利的生活,但人類倚賴科技的程度愈深,愈要注意防範科技萬一故障而帶來的危機與傷害。

科技線上

擺脫壟斷形象 谷歌扮溫柔巨人

隨著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外界對於谷歌獨占市場的疑慮逐漸高升,面對反壟斷的批評聲浪,搜尋引擎龍頭展開溫情攻勢,避免落入走上法院的戲碼。

焦點新聞

西部拓荒秀登場 巴菲特吃冰快閃

波克夏今年的股東會,以西部拓荒為主題,處處可見牛仔造形的裝飾與打扮;此外,往年舊的戲碼也沒有缺席,再加上比亞迪這個生力軍現代感的攤位,整個股東會呈現新舊並陳的時代傳承意味。

國際瞭望

索克爾:剽竊爭議仍是各說各話!

本刊獨家專訪波克夏投資比亞迪的主要負責人索克爾,他同時也是目前外界最看好的巴菲特接班人選,在問及有關鴻海富士康與比亞迪之間的侵權官司時,他表示,「我們在投資之前,就已經充分了解鴻海與比亞迪的糾紛」,而有關剽竊文件的爭議,他認為雙方仍在各說各話的階段。

話題人物

股神巴菲特:現在是35年來最好的買點!

《今周刊》今年連續第三年前往美國獨家採訪波克夏股東會,在金融風暴後首度召開的波克夏股東會,特別引起外界矚目。大家都在猜,巴菲特這次會如何回應有關景氣以及波克夏股價下跌的問題。他對未來的投資趨勢又有何看法?另外,有關富士康與比亞迪之間的法律糾紛,本刊也特別代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當面向股神提出三大質疑,他如何見招拆招?今年的股東會,依舊精采!

名人專欄

如果都是草食男……

日本流行草食男、肉食女,若這股草食風也在台灣流行,真不敢想像未來實行募兵制之後,街上還能不能找到男子漢。

藝文風尚

客家小炒

這是一道很親切的家常菜,客家餐館都吃得到,南部客家人稱「炒魷魚」,北部客家人則喚「炒肉」或「小炒」。

股債前線

外資狂掃貨 三族群率先開跑

「兩岸和平紅利」台股價值重估概念,過去幾年宛如童話故事「狼來了」般不斷在台股上演。一直扮演牧羊童角色的外資賣方分析師,這次仍大聲扯開喉嚨狂呼:「狼來了!」只不過這次與前幾次最大的不同是,狼這次真的來了!

焦點新聞

聯聚面子大 重量級台商齊聚一堂

五月一日晚上,在台中七期新市政中心的僑園飯店,湧進三百餘位重量級台商,以及國內多位知名人士,他們都是來參加聯聚集團舉辦的「聯聚會」,台中市長胡志強也親自出席,現場冠蓋雲集,堪稱中台灣的年度最大盛事。

焦點新聞

股神、郭董隔海交火完整披露

針對比亞迪與富士康的官司爭議,《今周刊》在波克夏股東會上,代郭台銘向巴菲特提出三大質疑,而郭台銘在得知巴菲特的回答後,也立刻嚴詞回應,並列舉諸多證據,股神與鴻海帝國掌門人,隔海交火!

產業動態

中國移動 入股遠傳想像空間大

中國最大電信商中國移動,將入股台灣遠傳電信,消息一出,台股隨即出現暴漲盛況。產業分析師說,「連電信業都能買,陸資來台還有什麼不能買?」有了中國的資金活水,台灣股市和產業,不激動也難。

基金投資

加碼基金 安心擁抱台股資金潮

指數看回不回,選股難度升高,投資人乾脆回頭加碼台股基金,擁抱資金行情。隨著中資來台投資、中國移動入股遠傳,激勵指數狂漲,面對一波波資金浪潮,投資人有必要重新擬定作戰計畫。

兩岸三地

搶中國內需 要學會因地制宜

相對於台灣,中國市場實在太大,變數也多,行業別不同,各自的策略也不同,某一個企業的成功故事,不見得放諸四海皆準。

兩岸三地

在十三億人的大海市場撈大魚

中國十三億人口構成的龐大內需市場,就像大海,養出了許多獨特的大魚。這些大魚所在的產業別,很難在其他國家看到,甚至光靠賣豆漿機這種小家電的公司,也能笑傲於一千大榜單中。

兩岸三地

九陽用專注兵法打下新市場

別小看一台豆漿機,在中國有一家上市公司,只靠一台豆漿機,就打敗產業龍頭!事實證明,只要在十三億人的市場中,細分區隔做到第一,就可以變成驚人的大怪獸!

兩岸三地

統一超下個千億營收在上海

統一超終於登陸上海!對早已進入中國市場的頂新、潤泰而言,一直到今天,真正的敵人才出現。歷經三十年,統一超在台灣建立年營收千億元的江山,如今來到上海,在強敵環伺下,它能再攻下一個營收千億元的山頭嗎?

編輯室報告

新沃土

家裡原本種了一株夜來香,在小小的盆子裡,非常侷促,枝葉伸展不開。看著這情況,家人提議:「何不移植到社區的庭院裡,說不定會長得比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