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年度嚴選 讓你有錢100招

年度嚴選 讓你有錢100招

650期

度過不平靜的金融市場,想要找回重新出發的勇氣?
《今周刊》特別嚴選股票投資、基金操作,
以及房產買賣的必勝關鍵策略,
有理財、保險、消費的絕佳妙招,
讓你輕鬆運用自如,累積財富,聰明過生活 。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國際瞭望

東南亞下一顆閃亮新星

儘管貪污、繁文縟節與政治情勢不穩的疑慮不斷,東南亞所受到的傷害還是遠少於世界上其他地方,因此後續的表現不容小覷。

金融風雲

中國發動貨幣聖戰的背後動機

北京當局積極重整貨幣體制,推動人民幣,開始與亞洲與拉美國家簽訂貨幣交換協議,背後真正的擔憂,其實來自於美國的赤字。

話題人物

從雅虎到微軟 陸奇兩度挑戰搜尋龍頭

五月二十八日,微軟推出新搜尋引擎Bing,前雅虎科技長陸奇相信,Bing是制Google的利器,但是市場認為,微軟此舉無疑更像是一場豪賭。

編輯室報告

金錢與智慧

好不容易度過投資市場狂風暴雨的一年,全球慢慢復甦,這時候,重新掂掂口袋,許多人發現,錢好像變少了!

股債前線

未上市公司100強排行榜

調查說明 1.「2008年未上市公司每股獲利100強」 大調查,是由《今周刊》與台灣經濟新報(TEJ)共同製作,針對國內558家未上市上櫃的公開發行公司(包括興櫃掛牌公司),以2008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進行排名,依序排出前100家EPS最高的潛力公司。 2.在這558家採樣母體中,以至今年4月底各公司公布年度財報前,尚未上市或上櫃的公司為準,如果在4月底前已上市或上櫃,則不列入本次採樣的母體中。 3.公司名稱後加*為興櫃公司。

產業動態

香帥蛋糕 30年老店重燃新商機

開業近三十年的老店鋪香帥蛋糕,曾以企業團購風光一時,不過後來生意一度陷入低潮,近來因搭上網路團購熱潮得以起死回生;如今即使每天努力生產八百條招牌芋泥捲,下訂單的網友還是得排一個多月,才能品嘗它的美味。

聰明理財

十二檔原物料概念股飛上枝頭

隨著全球景氣衰退力道減緩,原本扮演避風港的美元資產因資金逐漸撤出,造成美元指數不斷走低,由於國際原物料多以美元計價,實質價格也就跟著回升,相關類股如塑化、鋼鐵、食品等,因庫存利益大幅拉高,獲利也開始否極泰來。

美食旅遊

網路團購 宅經濟的新藍海

經濟景氣急凍,宅商機卻不斷發燒,而這把熊熊烈火也燒到網路購物,特別是網路團購,更是消費者在不景氣下的省錢妙招,不但能殺低商品價格,還能節省運費。團購力量大,也帶來無窮商機。

名人專欄

幸福到極點

交通部的官員說塞車是幸福,頓時覺得能在返國航站推爛車……也太幸福了!

美食旅遊

啖黑鮪魚 一解夏日暑氣

進入炎熱的夏季,總是引人口腹之欲的黑鮪魚季也正式來臨,從海中捕獲的黑鮪魚,嬌嫩欲滴、油脂粉嫩誘人,親嘗一口,有如醍醐灌頂般清涼舒暢。

話題人物

葉金川的百嶽人生

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在他一生要做的99件事當中,「登百嶽」名列第一,究竟登山帶給他什麼樂趣?他心目中的深山祕境又在哪?

美食旅遊

土雞城

明明是賣土雞山產的吃食店,偏偏卻叫「城」;料想是因風景區忽然群聚了若干小吃店,店家比鄰如聚落中之城郭。

聰明理財

鎖定五大族群 搶搭資金狂潮

即使基本面缺乏業績支撐,台股仍受和平紅利加持,逐步漲到七千點整數關卡。由於電子股面臨淡季,接下來投資人應朝兩岸收成商機的產業選股。觀光、汽車零組件、面板零組件及證券、期貨股將值得關注。

聰明理財

避開漲過頭、轉進落後補漲股

資金行情最大的特色,就是漲到你相信為止,由於台股漲得又急又猛,一波到頂的機率很高,投資人在興奮之餘,宜留意接下來可能的回檔風險。至於短線操作,不妨關注有關電子展、原物料概念以及落後補漲的題材。

名人專欄

酒的力量

喝酒的力量很大,的確有縮短人際距離的功效,不論是男女或商場都一樣。

焦點新聞

銀行信用卡業務將被逼往中國?

利率上限定案後,更多經濟面與社會面的影響恐將接踵而來;本刊獨家專訪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董事長羅聯福、花旗台灣銀行總經理管國霖,及日本東京情報大學副教授堂下浩,分析制定雙卡利率上限後可能的衝擊。

焦點新聞

小尺寸面板缺貨 林郭文艷推掉到嘴訂單

六月一日上午,大陸海貿會會長李海林率領的採購團,正在與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舉行記者會,當李海林說:「我們需要的,只要台灣有,我們都買,採購金額不封頂(無上限)!」時,採購團成員、大陸知名的手提電腦大廠神舟電腦總裁吳海軍,帶著百萬NB大單,早一步到達精英電腦董事長林郭文艷辦公室。

話題人物

「如果怕失敗,我一輩子都是菜販」

前八佰伴集團總裁和田一夫,一九九七年幾乎從天堂掉到地獄,嘗到失敗的痛苦。《今周刊》在東京專訪了這位最有資格談失敗體驗的長者,發現他雖已八十歲,卻仍有滿腔抱負,積極傳遞畢生成功與失敗的經驗給後輩。

焦點新聞

台南幫誠信招牌面臨重大挑戰

勤美、太子因為台中日華金典酒店不良債權的交易過程有疑慮,遭檢調大舉搜索,台南幫的誠信招牌因此面臨嚴峻考驗,是否會為聲勢看漲的台股投下一顆震撼彈,後續也值得關注。

股債前線

股市——景氣復甦的第一株嫩芽

大家必須小心護持這株剛漲出來的嫩芽,更須未雨綢繆,再各國大松銀根後,股市的大漲,所可能引發的後遺症。

焦點新聞

不滿被「矮化」 聯想退出台北電腦展

中國第一大、世界第四大的聯想電腦去年嚴重受創,二○○八年虧損達二.二六億美元,創下聯想有史以來的最大虧損紀錄。業績不好,連帶在全球三大電腦展之一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的展覽位置也受影響?不滿展位安排,聯想一氣之下撤展,選擇在今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上缺席!

名人專欄

病毒、飛彈、破產與熱錢

只要看國際版新聞,哪裡有壞消息,就去買那裡的指數,如果加點槓桿,應該能把去年虧的賺回來。這種價格與價值的錯亂,就是金融市場迷人之處。

產業動態

喜生米漢堡 一天狂賣兩萬個

台灣速食連鎖業二哥摩斯漢堡目前已有一百四十家據點,一天可賣出兩萬多個米漢堡;而在台北縣樹林市一家沒沒無名的工廠,一天居然也生產近兩萬個米漢堡,它就是在網路團購熱門美食之一喜生米漢堡。

股債前線

「大又強」新贏家(三)——台表科(6278)

台表科執行長的領導與思考,符合可樂先生基歐的思惟,我認為它將有潛力成為一家永遠不滿足的「大又強」新贏家。

管理

「可以不是第一,但一定要惟一」

前八佰伴集團總裁和田一夫是「生意仔」,很有商業頭腦,率先搶灘、融入當地等獨到的見解,讓他帶領整個集團走出日本,在亞洲發揚光大。但是他仍然犯了擴張過度等錯誤,以至於負債千億日圓。失敗者可以從他的經驗記取教訓,重新挑戰,邁向成功。

名人專欄

氣味行銷成為新趨勢

人類都喜歡芳香氣味,心情好,消費意願就會提高。我們似乎也該在立法院裡散發多點香味,讓委員心情好一點,想必衝突能少一些。

聰明理財

年度嚴選 讓你有錢100招

度過不平靜的金融市場,想要找回重新出發的勇氣?《今周刊》特別嚴選股票投資、基金操作,以及房產買賣的必勝關鍵策略,有理財、保險、消費的絕佳妙招,讓你輕鬆運用自如,累積財富,聰明過生活 。

話題人物

失敗成功學

金融海嘯後,從天堂跌落地獄的故事層出不窮。阿信之子,日本前八佰伴集團總裁和田一夫,曾經主掌最大超市王國,卻在一夕之間破產,身價從千億日圓歸零。失敗後,他樂觀面對人生,《今周刊》獨家專訪和田一夫,告訴讀者失敗後如何東山再起……。

科技線上

鉅景傳產轉型打入鴻海供應鏈

在數位相機的瘦身過程中,鉅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身為先進技術SiP廠,很多人卻不知,其實它有著傳產的背景。走過燒錢的歲月,在說服力晶董事長黃崇仁為SiP技術背書後,並改從數位相機MCP入門,投向相對利基的藍海市場,造就榮景。

股債前線

二策略 三題材 尋找新股王

從2002年《今周刊》製作〈未上市100強〉專輯開始,今年已邁入第八年。過去七年來,《今周刊》為投資人精準挑出洋華、伍豐、原相等股王,都曾出現在歷年〈未上市100強〉名單中。儘管遭逢不景氣,以《今周刊》過去八年的經驗,此時正是退潮挖寶的好時機。

科技線上

通嘉用技術擄獲張忠謀的目光

IC設計一直是國內未上市股票的焦點,通嘉科技近三年每股稅後純益為四.二一元、六.八七元及五.○五元,連續三年名列《今周刊》未上市公司一百強,到底通嘉有哪些能耐,可以創造出這麼好的經營成績?

股債前線

高獲利、富爸爸、題材性缺一不可

在未上市一百強門外,有一些個股靠著題材、富爸爸背書,雖然獲利成績不突出,股價卻能漲得如抓不住的「遺憾之珠」,靠著「夢」帶領投資人上天堂。反之,未上市投資要是挑到地雷股,可就不只住套房,景氣好賺一個股本,景氣不好慘賠超過一個股本,值得投資人注意。

名人專欄

旺旺TDR成功發行之後

旺旺TDR公開發行相當成功,但當務之急是鬆綁相關法規,在放寬資本流入與開放可投資新證券之間,建立起金融中介橋樑。

個人成長

江秀真 用平常心做最不平凡的事

1995年,江秀真成為台灣第一位成功登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女性;2006年開始,她隨著歐都納七頂峰攀登隊,攀上一座又一座七大洲頂峰。今年5月,她重反珠穆朗瑪峰,寫下全球惟一女性華人、七頂峰加上珠峰南北側完攀的紀錄。要完成這些最不平常的任務,江秀真用一貫輕鬆的口吻說,除了得在山上依舊能吃能睡,保有一顆平常心,才是最難。

話題人物

辛格新政 引爆印度最大內需力

歷經一個多月的選舉,印度國大黨不但保住執政權,席次更比前一屆選舉大幅成長。學者出身的總理辛格,憑什麼能贏得印度人民的信任?未來五年,他又將帶領印度走向何處?

焦點新聞

讓巴菲特投資比亞迪的幕後推手

二十年前六四噩夢,讓李祿必須在極權政府的追殺陰影下,逃往西方世界;經過多年的學習和努力,當年無力將西方普世價值帶入中國的他,現在,要用西方社會的資金,協助祖國成就另一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