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15兆的誘惑

15兆的誘惑

658期

當兩岸金融還在「戒嚴」時期,
前中國信託信用卡部副總仲躋偉就以伏兵之姿,前進中國。
三千多個日子過去,仲躋偉早已浮出台面,
為對岸的招商銀行,打下一片美好江山,成為中國第二大發卡銀行。
中國信用卡每年簽帳金額高達新台幣15兆元,是台灣市場的十餘倍,
並以每年六成的速度,飛快成長。
江山如此多嬌,誘惑如此動人;
在MOU簽署前夕,《今周刊》赴上海直擊,
獨家專訪仲躋偉,以他自身的經驗,
大聲告訴金融業者:台灣金融業的大機會就奠基於此。
MOU簽署後,台灣金融業誰最有機會搶得先機?金融股重返百元之路已經啟動……。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聰明理財

不用千萬 也能快樂退休

你天天加班、工作壓力大到要抓狂,晚上累到睡不著,只因為距離千萬元退休金還很遙遠嗎?其實隨著經濟不景氣、壽命增加、少子化等威脅下,努力存一座「蓄水庫」、然後躺著退休的理財觀念已經過時了!全球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五、六十歲退休族轉型投入職場,除了實踐理想,更有穩定的收入。你準備好迎接未來細水長流的新退休人生了嗎?

個人成長

50歲退休 遠洋大副當導遊

退休前,他曾是航行三大洋的散裝船大副、電信公司的部門經理;退休後,五十四歲的菜鳥導遊黃崗卻有個很大的夢想,經過川震的淬煉,他發願要走遍台灣、遊遍大陸,重拾年輕時未完成的環球之旅。

個人成長

40歲科技人 賣便當拚退休夢

四十歲,大部分的男人還在職場上衝鋒陷陣,而在華亞科上班的吳啟男卻放棄百萬元年薪,勇敢展開自己的退休夢想之旅,將所有積蓄花在建築夢想中的山中豪宅,靠著賣便當、做醬汁展開退休生活,他是如何做到的?

聰明理財

理財新觀念打破退休舊魔咒

打破六十五歲退休的魔咒,需要新的理財觀念來配合,傳統的退休理財觀念,都是在退休前蓄積到最大的財富,然後在剩餘的有生之年,逐漸把它花掉。這種「蓄水庫」的退休理財觀念,必將無法因應人口老化加速的需求。

個人成長

銀髮花老師 教學當休閒娛樂

把工作當成休閒娛樂的花治群,二十五年前放棄穩定的公職生活和優厚的退休金,投入私人英語教學;他對英語教學的熱忱,讓他一路走來從未考慮過退休問題,只怕自己時間不夠來完成心中的理想。

科技線上

科技業吹起復甦號角

不少科技業者認定,由消費者領導的一波反彈即將出現,不過有鑑於先前因供過於求引發的科技業慘劇,仍讓一些分析師持保留態度。

產業動態

降價策略是解藥還是毒藥?

雖然降價策略成功吸引顧客上門,但此舉也為精品業者帶來風險,即使是悄悄降價也一樣,因為這會貶損它們的品牌形象。

國際瞭望

嬰兒潮世代經濟魔力失靈

隨著花錢不手軟的世代轉趨節儉,許多知名品牌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推出相較平價的次品牌,以求重獲嬰兒潮世代的青睞。

名人專欄

三萬點行情

中國熱錢最佳去處就是台股,這比造飛彈便宜許多,也更有效;就算不是真的,只要有想像空間,就有可能創造台灣超級的三萬點行情。

焦點新聞

蔡溫喜忍辱降職兩年多 回任建碁執行長

七月二十四日,建碁公司宣布,由於建碁的業績及轉型逐漸回穩,蔡溫喜將重新回任建碁執行長。

焦點新聞

「馬主席」是兩岸的資產還是負債?

馬英九正式兼任黨主席後,國共兩黨關係將何去何從,用最簡單的邏輯思考,答案不外乎持續升溫、維持現狀與倒退冷卻。未來哪一種會成真,主要取決於「馬主席」的角色功能。

焦點新聞

中國廣告富豪江南春憂喜參半

三十六歲的分眾傳媒執行長江南春,在大陸的戶外媒體市場上是有名的狠角色,藉由不斷購併成就廣告媒體王國。但近來由於分眾營收下滑,去年底不得不接受新浪網的購併提案,近來又因為新浪網有意反悔購併,為江南春的新婚投下了些許陰影。

焦點新聞

大股東撤資? 康和比聯面臨存亡關頭

正當國內基金市場人氣逐步回籠之際,成立不到一年半的康和比聯投信,卻傳出大股東KBC(比利時聯合資產管理公司)打算撤資的消息。儘管康和證券集團並未承認,但也表示目前公司確實在評估投信價值。結果必須等到八月初才會明朗。

金融風雲

仲躋偉描繪出台灣金控的大未來

九年前,仲躋偉是台北金融圈中一個不能說的祕密。他跨海潛伏進入中國的故事,被繪聲繪影地流傳。在兩岸即將簽署MOU之際,這位當年的頭號神祕人物,首次在台灣媒體現身,詳述這個祕密。

房地產掃瞄

高收益、新興市場債成操作首選

房貸族所選擇的投資工具,報酬率必須打敗房貸利率,並同時兼顧波動風險。專家認為,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與景氣呈正向關係,且波動相對和緩,明年第一季前,想要打敗房貸利率,一點也不難。

美食旅遊

咖啡弄 玩弄美味與悠閒

擁有極高人氣的「咖啡弄」,店外隨時有著長長的排隊人潮,但一踏入店內,時時刻刻飄散著鬆餅香和悠閒的氣氛,便讓等待變得甘之如飴,甚至吸引諸多時尚藝人前往。

聰明理財

外商經理70歲還能月入八萬

他當過公務員、旅行社職員,甚至在美國運通信用卡部當過七年的經理,三十七歲賣美國房地產、四十歲自行創業,六十歲當顧問;他的生命就是一本永不退休的故事書。

兩岸三地

台灣金融業中國布局全攻略

在環境的禁錮下,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人接棒寫下的台灣金融西進史,頁頁皆血淚。無怪乎派駐中國整整十七年、現任廈門商銀副總經理的陳建志要說,「MOU一簽,我很多兄弟都會同聲哭出來」。

金融風雲

六王牌引領金融股下一波漲勢

如果你上半年沒買金融股,肯定是投資台股最大的遺憾。漲翻天的金融股如今怎麼選?可說是一項高難度的挑戰。不管怎樣,呈兩階段攻勢後的金融股,第三階段的主流股將由誰擔綱,值得好好探討。

焦點新聞

陳裕豐 被撕破的藝術詐騙面具

台灣藝術品投資市場再爆重大詐騙案!「拍立得國際藝術」負責人陳裕豐被控以投資徐悲鴻〈八駿圖〉等高價藝術品的假投資真詐財手法,誆稱藝品價格飆漲可期,讓三十多名「三師」及科技新貴上當受騙,金額逾三億元。

焦點新聞

零售、能源 巴菲特、索羅斯的共同選擇

在投資領域,巴菲特和索羅斯理念南轅北轍,操作手法也相當容易區分。例如在金融海嘯發生後半年內,巴菲特只買進十五種股票;但同一期間,索羅斯卻買進了一一四檔個股。

焦點新聞

華豐橡膠新舵手 仍有難關待過

六十歲的老家族企業如何轉型,外力可能是最好的助力。前益航執行長陳恆逸就是那個外力,他醞釀一年餘,突破兩道關卡,得以接下華豐橡膠經營大位,然而,市場流言雜音不少,陳恆逸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編輯室報告

黎明將至

二○○六年十月,《今周刊》曾經製作一個台灣金融人才西進的專題,雖然當時兩岸金融仍處於高度管制,但我們察覺台灣的金融業,早已派遣大量人才進軍中國,只是礙於法令限制,所有人員,都像○○七一樣神祕,見不得光。

股債前線

景氣回春 十檔個股醜小鴨變天鵝

金融海嘯即將屆滿一周年,全球景氣在信心恢復下,消費開始逐漸回春,間接帶動不少公司營運也跟著出現春天,其中以過去虧損最嚴重的DRAM和航空業最為明顯,有機會在下半年出現轉機,值得投資人留意。

股債前線

錢入股市不足以讓經濟復原

當大部分股市專家看法轉為極度樂觀時,反而值得我們停下腳步,仔細分析帶動股市上揚的因素。

股債前線

老牌紡織拚資產活化 再造第二春

縣市升格話題熱絡,上市櫃企業土地開發進度再度成為投資人關心的焦點。其中,紡織大廠土地資產雄厚,近年來許多業者加速活絡資產的腳步,包括新紡、廣豐、東和與勤益等公司,都陸續展開土地開發計畫,預計將可為公司挹注不少獲利。

股債前線

漲多拉回可布局 電子股多路並進

由於基本面持續好轉,專家認為下半年台股雖不容易突破,但下檔空間也相當有限。在小心翼翼的市場氛圍下,數位相機、LED等具轉單效益或長線機會的類股一旦拉回,將是不錯的介入時機。

焦點新聞

課徵難度超高!賦改會喊爽的?

投資型保單課稅問題又浮上台面,但財務專家認為,一般人不用擔心課稅問題,只要搞清楚「遊戲規則」,都有法可解;而有機會扣到稅的大戶,也早就利用境外管道避開。儘管這項議題爭論不休,但看在稅務專家眼裡,就像鬧劇一場。

兩岸三地

IPO、財報佳的標的成陸股焦點

A股短線急漲,引發市場質疑是否過熱,然而隨著中國高層領導溫和談話後,市場解讀中共中央不至於「下重手」。但畢竟指數漲幅驚人,風險日漸攀高,因此最近紅火的IPO和財報績優的股票,就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

科技線上

政府重整DRAM大戲變鬧劇?

經濟部新出爐的DRAM產業重整方案,似乎又回到原點。拖延大半年的DRAM產業整併大戲,坐擁政府資源的TMC至今還是空殼;而堅持走自己的路的南科、華亞科,卻已鴨子划水,迎向復甦之路。

名人專欄

台商「誠信」引領大股潮——兼論中美晶(5483)

金融風暴後,從歐洲及日本想進入中國的企業,模式改變了,借助台灣「誠信」是最大顯學。

名人專欄

人人都得學著找藉口

許多企業組織為了管理方面,總會出現相當抹殺人性與創造力的無奈規定或欺瞞,死角多多,不懂得找藉口,有時會死得很慘。

個人成長

戰勝恐懼,股災入市!

多空交替的股市,訴說著一波波的相對輪迴,金融海嘯不僅是百年一見的活教材,也是百年最佳的煉金良機。

焦點新聞

黃崇仁新頭銜 力晶小股東感觸最深

力晶董事長黃崇仁,最近的心情想必不錯。

股債前線

康師傅與旺旺的強烈訊號——中國內需顯現爆發力

台灣的市場養不出食品大巨人,但是把康師傅、旺旺、統一中國放到中國奔馳,就有足夠的市場胃納量,創造出食品集團的大巨人。

藝文風尚

重名利,才能守護創作自由

從七月一日到八月上旬,畫家吳炫三遠征到俄羅斯的聖彼得堡開畫展,這是台灣藝術家足跡所到最北邊的國度了。不想只躲在家裡創作,吳炫三把自己和世界級的藝術家,放在同一個競技場上比賽,透過這個過程,吳炫三的面貌也愈來愈清晰。

藝文風尚

3M 創意的實踐家

台灣3M今年40歲了,這個不斷推陳出新的品牌,在台灣擁有數萬件商品,每年更以500件的新品繼續成長;也正是靠著這份對創新的執著,3M總是能成功擄獲客戶的心。

藝文風尚

夏夜的爵士涼風

爵士樂總是夏季消暑的祕方之一,然而夏日聽爵士樂豈只有單一選擇?知名爵士樂評蘇重和歐頭細數今夏爵士節演出團體,多彩多姿的樂風,讓夏日活力四射。

兩岸三地

現場直擊台資券商偷跑祕辛

台資券商在上海的代表處,幾乎家家戶戶都在擴編、徵人,要不就是租下新的樓面。「要過年了嗎?」是的,MOU簽署在即,中國龐大、未開發的資本市場,看在幾位台灣券商老闆的眼裡,這一次,真的要「過年」了!

房地產掃瞄

房貸支出降至收入三分之一才投資

手中的資金,要先償還房貸?還是要先投資?如何抉擇應該是大多數民眾最關心的議題之一。這個問題因個人財務狀況而異,沒有標準答案,但是,絕不要心存僥倖,卻是人人都應該具備的風險觀念。

美食旅遊

炸排骨

我們期待健康美味的炸排骨,像期待真摯的人情,一如吉本芭娜娜小說裡那客豬排飯,扮演了分享人生滋味的要角。

管理

小問題可能毀掉大品牌

知名品牌的競爭優勢來自高品質,如果業者忽略維護品質的重要性,長年累積的品牌形象也可能毀於一旦。

股債前線

擁抱小金雞 五檔個股動能強勁

隨著台股來到七千點附近,上市櫃公司的子公司價值也跟著水漲船高,由於景氣正在復甦,不少公司不但本業漸入佳境,連業外的轉投資也變成金雞母,像友達、聯電、圓剛、中光電、永信等,其潛在利益值得投資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