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升息潮來襲

升息潮來襲

672期

在眾人驚歎聲中,澳洲在11月3日宣告再升息一碼,
成為今年第一個二度升息的國家。
除了澳洲,挪威、以色列已早一步調高利率,
而在年底前,印尼、南韓、馬來西亞、印度也有機會啟動升息,
歐盟、美國、中國、日本,則預計在2010年加入行動,
一股銳不可當的升息潮正鋪天蓋地席捲全球。
面對利率大轉彎,你準備好了嗎?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股債前線

升息潮來襲

在眾人驚歎聲中,澳洲在11月3日宣告再升息一碼,成為今年第一個二度升息的國家。除了澳洲,挪威、以色列已早一步調高利率,而在年底前,印尼、南韓、馬來西亞、印度也有機會啟動升息,歐盟、美國、中國、日本,則預計在2010年加入行動,一股銳不可當的升息潮正鋪天蓋地席捲全球。 面對利率大轉彎,你準備好了嗎?

焦點新聞

富者VIP 貧者聽天由命?

台灣三一九鄉鎮中,有一九一個鄉鎮沒有社區醫院,讓經濟弱勢的鄉間民眾就醫得跋山涉水;過去人人稱羨的外科、婦科、小兒科,如今在健保支付不當的環境下,出現醫師荒;當台灣醫療系統開始出現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情形,你能想像未來十年的就醫環境嗎?

焦點新聞

健保危機總體檢

台灣健保開辦14年,社會少了因病而貧的遺憾,如今,健保卻生病了!翻開健保財報,負債高達1065億元,目前資金缺口達492億元,財務壓力飆到最高點,若財務狀況持續惡化,預估3年內資金將短缺2142億元。如今的全民健保形同住進加護病房,一場未來攸關你我生命安全的危機,即將引爆!

國際瞭望

澳幣再漲有限 獲利可分批減碼

今年以來美元不斷貶值,買入非美貨幣的投資人多半獲利。然而隨著市場猜測美國升息時程,美元未必持續弱勢,專家建議已布局者可在高檔減碼,待非美貨幣下跌時再承接。

房地產掃瞄

明年進場購屋 更須審慎保守

由資金與兩岸行情撐起的房市,在明年可能啟動升息後,立刻面臨拉回盤整的挑戰。雖然長線依舊看好,但專家警告,此時的房市策略須更加審慎,最好不要承受太高的借款成數,以免將來出現還款困難。

國際瞭望

原物料重回升軌 回檔可介入

經歷半年大空頭沉澱,多種原物料商品今年已上漲超過一倍,近期雖然在升息的預期心理下,美元轉趨強勢,進而使原物料出現漲多回檔的跡象。不過專家認為,原物料將隨著景氣正式復甦,走另外一波長線的主升段行情,值得投資人在回檔時,逢低布局復甦機會財。

股債前線

鎖定金融、設備等抗升息概念股

全球景氣見到春天,使得各國央行收回資金動作不斷,升息潮已經確定會在明年出現,在預期心理下,今年紅火的資金行情將戛然而止,反而是受惠利差擴大的金融股,以及承接各大廠資本支出訂單的設備股,值得留意。

股債前線

小而美 科技零組件族群最亮眼

上市櫃公司第三季財報在一片歡呼聲完成公告,其中零組件族群發揮「小而美」的特性,獲利表現不俗,然而在台股漲多的壓力下,個股受激勵上漲的幅度卻十分有限,加上中國和美國的經濟前景有雜音,因此最好慎選個股,才能持盈保泰。

科技線上

中國通訊雙雄迅速搶占全球大餅

一家擁有快牛文化的手機廠中興,加上一家深具狼性風格的通訊設備廠華為,深圳未來將不會只是山寨的代名詞,更將是全球通訊霸主的發源地,他們在一年的時間內超歐、趕美,在中國政府的扶植下,中興、華為要當新一代的通訊霸主。

名人專欄

稅制改革需要政策論述

民主社會中,任何公共政策的推動都以取得社會共識為優先。當意見分歧時,政府得先進行政策鋪陳,透過政策論述來凝聚共識。

國際瞭望

MOU簽訂前夕 外商銀搶先卡位

兩岸簽署MOU話題正熱,十一月二日,匯豐集團百年來首度在台北召開全球董事會,同一時間,渣打銀行則宣布兩岸三地業務由大中華區總裁曾璟璇統籌,外銀的積極卡位動作,使得台資銀行在搶食中國大餅上,已先輸了一步。

焦點新聞

借鏡日、德經驗 搶救台灣健保

借鏡先進國家的健保制度,台灣最迫在眉睫的是設法挽救健保財務危機,同時,必須從落實轉診制度、預算協商透明化與國民溝通等三大方向著手,讓世界同讚的台灣健保大船穩健航行下去。

美食旅遊

日本遊子的家鄉味

三位分別來自東京、香川、大阪的日本人,因著不同的際遇來到台灣,並留在這個異鄉,他們以烏龍麵、咖哩、大阪燒,滿足對家鄉的思念,也讓遍尋美食的台灣人,嘗到了道地的日本味。

國際瞭望

減碼成熟市場 投資看金磚四國

全球股市高檔震盪,接下來將面臨更大挑戰。法人強調,未來一年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將有重大調整。在投資變數增加的情況下,操作策略最好轉趨溫和,並調降報酬預期。區域配置上,為掌握經濟復甦先機,具有升息題材的亞洲表現最受肯定。拉美及新興歐洲則在原物料持續攀升下,後市仍有發揮空間。

焦點新聞

減少醫療浪費或增加人球病患?

一場醫療服務的效率戰爭即將啟動!在歐美國家行之多年的DRG(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制度明年元月一日即將上路,雖可減少醫療浪費,卻也可能上演醫院拒絕重症病患的人球事件。

焦點新聞

加薪還能追溯 亞化前董座葉斯應搞自肥?

亞化經營權爭奪戰搞得烏(火+因)瘴氣,竟然還有人趁亂加薪。前董事長葉斯應今年三月經董事會通過加薪,薪水由月薪五十萬元加到八十五萬元,加薪幅度高達七成。不僅大幅加薪,董事會還同意追溯從今年一月開始,加薪還可以往前追溯,亞化可說創下台灣上市公司新紀錄!

焦點新聞

解除危機 靠二代健保上路

健保財務面臨破產、營運岌岌可危,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名揚國際的台灣健保起死回生?馬團隊手中最後救健保的王牌是什麼?衛生署長楊志良力推修法,執政者須更努力和國民溝通,讓二代健保上路!

國際瞭望

揭開美國經濟復甦假相

最全面的美國經濟活動指標已經不管用。由於忽略了企業不斷縮減在研發、產品設計,以及員工訓練等方面的經費,國內生產毛額的數字大幅高估了美國的經濟潛力。

兩岸三地

本益比110倍 創業板能獲利?

Google兩年前上市時,本益比高達一百六十倍,引起舉世譁然!面對外界質疑,Google以每年獲利成長百分之百的回報,讓股東樂於擁有他們的股票,中國創業板二十八家上市公司有可能孕育出下一個Google嗎?

名人專欄

30年風水輪流轉

三十年前,旺旺兼中視老董蔡衍明是名米果商,偶爾到中視想情商廣告部降價,沒想到三十年後,自己成了電視台老闆。

政治社會

葡萄酒心靈改革

從拚酒、乾杯、喝酒,品酒戰後四十年餐桌上喝酒文化的轉變,不但見證了台灣的經濟進步、社會進步,也反映了一種心靈改革。

名人專欄

宅男經濟與型男經濟

相對於蘋果的「型男經濟」,台灣產業還陷在「宅男經濟」的境界中,只懂得掌控「關鍵元件」或追求「核心技術」。

科技線上

微軟平台成了宏達電的拖油瓶?

台灣智慧型手機大廠宏達電推出Android手機後,在市場掀起浪潮,但與微軟的合作關係,卻成為獲利的拖油瓶。

股債前線

第四季中收、金融股接棒演出

台股雖然回檔到季線附近,但專家認為先前整理區間將提供指數支撐,使盤勢呈現先蹲後跳局面。明年投資人可以留意電子書等新應用題材股,傳產的金融、中國通路股也可酌量布局。

焦點新聞

高鐵遲來的澄清 是殷琪說不出口的遺憾

九月二十二日,前台灣高鐵董事長殷琪在一片撻伐聲中,黯然交出董事長寶座,「高鐵財務不佳」、「不是允諾政府零出資嗎?」在龐大的質疑聲浪中,殷琪始終沒有太多回應。不過,幾乎就在殷琪下台的同一時間,台灣高鐵十月最新出版的電子報及高鐵官方網頁上,卻首次對這些質疑逐一提出解釋,看在已經下台的殷琪眼中,不知心中是何滋味?

名人專欄

超強投手克里夫.李震撼—— 兼論昆盈(2365)

克里夫.李在首戰打出的冷靜內容,不僅是在球場適用,在商戰、在投資都一樣適用。

科技線上

王傳福發豪語 要挑戰兩個第一

十月二十三日,比亞迪股價創下了八十八.四港元新高,市值較一年前更是暴漲了五倍。靠著低價、大量製造,威脅到鴻海地位的比亞迪,現在則立下要作全球汽車龍頭廠的目標。《今周刊》此次直擊比亞迪總部,一探王傳福的汽車生產基地。

焦點新聞

「不為天下先」的馬氏領導風格

從八八水災到中常委改選、美國牛肉進口風暴,為什麼一路以來,馬英九總是表面是「馬首是瞻」,實際卻是被迫「策馬入林」?關鍵就在於馬英九與他的團隊「太保護馬英九」了,「不敢為天下先」,總是期待有人「發難」,再觀風向。

名人專欄

美國人會由奢入儉?

如果景氣大蕭條沒能讓美國人更謹慎消費,那麼這次的衰退,也不太可能出現這樣的結果。

名人專欄

資產價格過熱?

假如資產價格可以漲,銀行的問題就能解決,企業也不必再減債,可以重新投資未來,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彭大總裁,還要壓抑資產價格,消滅就業機會嗎?

個人成長

小心鬼遮眼的陷阱!

一生中將做多少選擇?這些決定又會如何影響你的人生?不要等到無法挽回才重新省思你錯誤的思考模式,現在立刻重整腦中的思緒!

名人專欄

3Q財報大驚豔—— 台股的另一片天

第三季上市櫃公司好業績如雨後春筍,趁著台股拉回的時刻,正是從容布局明年大潛力股的最佳時機。

藝文風尚

藝術、珠寶、美女環繞的劉鑾雄

一場台灣有史以來保險業港資聯手天價購併案,背後的港資大股東,有一人叫劉鑾雄。他的商場爭霸史,他的藝術收藏史,他的戀情緋聞史,堪作電視豪門影集的真人版。劉鑾雄,這位香港大富豪,從今天開始,他也將影響力帶進了台灣。

焦點新聞

力仁電子是黃崇仁不敢說的祕密?

有關力仁電子的種種奇特事蹟,不僅是DRAM界奇聞,也讓債權銀行跳腳,就連監管的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櫃買中心都注意到了。住在帝寶裡的力晶董事長黃崇仁恐怕得說清楚、講明白,才能給力晶小股東們一個交代。

名人專欄

日本土地神話崩盤了

最近上海人大舉採購東京房屋,也有歐美資本收購跌到泡沫時十分之一的高爾夫球場,日本房地產價格相對於世界行情很便宜,但日本人完全不認為還有漲價可能!

焦點新聞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給職棒的藥方

根基最深、人氣也最旺的兄弟象發生放水球事件,不但再次讓球迷心碎,更讓人憂心中華職棒將就此垮台。就在各界討論職棒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之際,巧合的,剛出爐的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正好提出藥方。

名人專欄

皮肯斯 油神或是炒作黑手?

深厚的石油專業背景,加上熱中以小搏大的性格,皮肯斯從創立商品基金至今,一路以來已為他的個人資產增加了三百多倍;不管究竟是預測神準,還是興風作浪,可以確定的是,皮肯斯的言論,絕對是油市投資人不容忽視的影響力。

產業動態

衣蝶百貨老將再戰「台北轉運站」

日勝生集團近來跨出營建本業,將觸角延伸至商場和旅館的出租與經營,「京站時尚廣場」是試啼聲的第一步,為此,日勝生找來原衣蝶百貨的超級女戰將柯愫吟,希望一舉開出紅盤。

兩岸三地

吉利李書福:現在正是冬泳的時候

高價的富豪汽車與中國的山寨車始祖結合在一起,會是什麼樣子?讓這個瘋狂點子成真的,就是中國有名的汽車狂人——李書福。為什麼他要花營業額的三倍,去買一家賠錢的公司?這會是個瘋狂的舉動,還是他進軍全球市場的第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