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84歲硬漢傳奇

84歲硬漢傳奇

678期

半世紀前,正新集團董事長羅結只是一個挑著扁擔,
在彰化鄉下賣蜜餞為生的小販,
憑著過人的膽識,以及幾近於固執的執著,
打造了傲視全球的輪胎帝國。
今年正新營收逼近千億元,是中國第一大輪胎廠,
他個人更躋身台灣前10大富豪。
84歲的他,中風二次,卻仍帶領集團攻城略地,
這位新科富豪,他的成功傳奇,值得你我關注。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科技線上

台積電入股茂迪的策略盤算

台積電入股茂迪,為近來大漲的太陽能產業注入一項新變數,到底這件合作案對雙方有何助益?未來又將產生何種化學變化?尤其是茂迪或台積電有無可能成為薄膜太陽能界成功的second Solar,將是所有投資人最關心的焦點。

焦點新聞

新華碩股價攻上三百元不是夢

華碩釋股和碩七五%並決定減資八五%的作法,引起股價大跌,傷了很多股東的心。然而,徹底分家後的新華碩,有效解決代工與品牌衝突的問題,也為未來營運轉來新轉機。對空手的投資人而言,大跌後的華碩,投資價值值得密切注意。

名人專欄

虎年台股沉思(下)—— 兼論聖馬丁

虎年春戰定有春風,此刻備戰,要取代怯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虎年第一季台股會很熱鬧!

焦點新聞

「道德條款」成了贊助商的安全氣囊

一場車禍,撞出了高爾夫名將老虎伍茲的桃色風暴,到目前為止,八位虎女郎讓他的家庭、事業陷入兩難,逼得贊助商面臨抉擇,這場風波誰又是最大的輸家和贏家?

焦點新聞

廖正井「策略性跳票」能救亞化?

經營權紛爭不斷的亞洲化學,新任董事長廖正井上周不惜冒股票可能下市的風險,祭出罕見的「策略性跳票」手段;不過本周廖正井透過法院裁定手段,趕在期限前註銷退票紀錄,暫時化解亞化的下市危機,但經營權之爭仍餘波蕩漾。

焦點新聞

歐盟撒手 希臘「救世主」換中國當?

十一月底,比利時籍的歐盟主席范宏畢(Herman Van Rompuy)宣布歐盟不會擔保個別國家的債信問題,正被國債問題籠罩的希臘股市立刻應聲倒地。畢竟面對四千多億美元的國債,希臘現有的外匯存底僅三十四.七三億美元,簡直連「杯水車薪」都稱不上。

焦點新聞

改革效率 吳敦義該向杜拉克學管理

行政院長吳敦義日前檢視今年度公共工程進度時,發現一億元以上的重大工程執行率只有六○%左右,離預設的八成目標還很遠。這種結果,讓吳敦義罕見地說出重話,要求行政機關提升行政效率,「如果要長官震怒才能加快速度,那以後刻個『震怒章』好了!」

名人專欄

「鄉土味」才是王道

藝人一反早年拼命掩飾出身地,現在不但強調,而且還要越土越好,因為現在最受日本人歡迎的,是「御當地牌」。

焦點新聞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的復仇之戰

一場分家大戲演了兩年半,最後卻被認為是以最不利股東的方式作結,股東氣到跳腳,外資預言華碩要連跌十五天,而這一切卻似乎都在童子賢掌握之中。為了分家這一刻,他準備了三套劇本,強勢拿下主導權後,上演的將是一齣「王子復仇記」。

話題人物

王瑞瑜:我也可以扮演父親的角色!

王瑞瑜三十歲以前,自喻封閉、少言,不愛與人打交道,但對事業、學業卻從不當老二。只是進入人生下半場,一連串的現實考驗卻開始讓她懂得放下,用柔軟圓融的心態與身段,面對新的人生與事業。

教育

人類正在製造世界末日?

曾經我們以為,我們只是渺小的人類,曾幾何時,我們已發展到地球無法負荷的狀態,地球正在哀嚎,未來人類又會如何?

科技線上

百思買 零售商變身科技業

身為最後一家屹立不搖的大型電子零售業者,該連鎖店擁有無比的影響力。執行長布萊恩.唐恩打算利用這點來打造科技,並幫忙開發產品。

金融風雲

中國玩弄碳權發橫財

中國靠投資興建綠能項目、出售碳權賺進幾十億美元,問題是他們建的,都是反正都要建的項目。看來,北京似乎沒有遵守遊戲規則。

個人成長

無限可能 從可以隨時蹲下開始

台灣和日本的年輕人多半從小受到呵護,因此老一輩的人常批評年輕人不知如何面 對挫折,並失去上進的動力,把他們稱為「草莓族」或「無氣力世代」。不過台開董事長邱復生和日本藝術家村上隆看好年輕人的活力,年輕人萬歲!

名人專欄

以小搏大的柔道策略

規模小的新進廠商要對抗國際品牌大廠,可以運用三項策略來競爭:槓桿力量、快速移動和彈性原則。

股債前線

專注選股 看準趨勢產業抱股過年

就盤勢觀察,現階段台股指數無爆發空間,跟上半年指數飆漲情況比,已大不相同。投資人最好改變操作策略,勿再以指數為進出指標,最好聚焦趨勢產業及相關個股為布局首選。像是替代能源、無線通訊及生技醫療產業,就值得進一步留意。

兩岸三地

中國一級城市明年持續緩步穩漲

中國官方終於下手壓抑房市,明年起七成房屋買賣都將課徵五·五%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這項措施對於過熱的大陸房市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台灣投資人明年還可以進場投資大陸房地產嗎?

兩岸三地

多空未明 A股靜待新消息

由於中國官方一方面再提振民間消費、鼓勵消費,一方面對於房地產持續採取微調的選擇性控管政策,使得市場觀望氣氛高漲,指數也在三千點之上陷入盤整,但因趨勢已展現多頭格局,未來長多走勢不會改變。

股債前線

鋼鐵股是落後補漲還是景氣回春?

十二月十日,中國鋼鐵龍頭寶鋼宣布調漲明年一月鋼價,主流熱軋鋼調漲人民幣三百元,若加上優惠取消,等於漲了人民幣五百元、換算約七十美元;隔日,台股鋼鐵類股強力反彈、漲幅超過四%,也讓市場對鋼鐵股的補漲行情寄予厚望。

名人專欄

美國走上歐陸式的結構性失業

過去中小企業創造很多就業機會,可是隨著中小企業競爭力大減,美國的失業率居高不下,美國步上歐洲後塵的機會也跟著升高了。

股債前線

勤美、大成、寶成 因「子」而貴

美亞在香港掛牌的子公司美亞控股,近期因入股阿根廷油礦而引起市場關注,事實上,過去備受冷落的台資港股,因長期被投資人忽略,股價一直沒回到合理水準,像勤美的勤美達、大成的大成食品,以及寶成的裕元、寶勝,就是可注意的個股。

名人專欄

劇烈的波動度

氣候暖化是溫室氣體造成的,金融市場的暖化則是熱錢,超過經濟活動需要的游資太多了。波動度會放大,央行發的可轉讓存單三年增加五兆元,這些都是熱錢。

產業動態

聖馬丁拚出全球第四大機上盒廠

一位黑手老闆洪聰進,一位頂著「女郭台銘」封號的執行長陳美惠,搭配德國來的技術長法蘭克,及從未賣過一張股票的原始股東強力支持,打造出全球第四大機上盒廠——聖馬丁,擠上TDR列車,高喊「鮭魚返鄉」了!

兩岸三地

吳永茂:不進前十大就不必玩了

今年全球車市黯淡,獨獨中國大陸汽車業獨占鰲頭,而東陽更是鰲頭上一顆明珠,創下歷史新高的獲利,簇擁著股價往上走挺,而這一切,是吳永茂洞燭機先,領先同業,在大陸深耕達十五年,才得以歡慶豐收。

焦點新聞

馬英九連任之路開跑 砍派系祭旗

金溥聰將任國民黨祕書長一職,「金式戰法」再度成為討論焦點。從過去經驗看,有「金小刀」之稱的金溥聰善於為馬英九找出「對立面」,藉此凸顯「非馬不可」的必要性。而今,金溥聰為馬英九設定的「對立面」又會是誰?

名人專欄

三號鐵桿

小時後,老虎伍茲的爸爸逼他練會高切球一定要飛越爸爸頭頂的鐵律,練出三號鐵桿超越兩百碼的力道,讓他的黑皮膚闖進一座座曾經限白人會員使用的貴族球場。

話題人物

儲備幸福存摺 從樂觀自信開始

即將邁入新的一年,《今周刊》特別邀請台中市長胡志強與暢銷作家吳淡如,針對幸福人生、失業問題以及退休生活等三大議題,分享他們自身如何面對人生的重大挫折,如何走出無憾快樂的一生。

兩岸三地

深耕收成 零組件廠獲利成長可期

今年中國汽車大爆發,深耕十年的台灣汽車零組件業者終於等到豐收年,江申、皇田、大億、堤維西等前三季都繳出漂亮成績單。今年的獲利已經入袋,明年零組件廠還有機會嗎?兩岸簽訂ECFA對這些廠商會有什麼影響?

藝文風尚

浪漫時代的一體兩面

蕭邦與舒曼兩人個性天差地遠,對音樂也有不同解讀,但相同的是,兩人作品都有超越時空的感人力量,明年正是兩人兩百歲誕辰,恰是認識他們的好機會。

編輯室報告

執著

一個成功的人,歸納其成功的原因,不外乎:想要成功的企圖心、過人的膽識與眼光、比別人更快的速度,再來就是堅持與執著。這幾點,在正新集團董事長羅結身上,都可以看到。

話題人物

正新創辦人羅結的硬漢傳奇

半世紀前,正新集團董事長羅結只是一個挑著扁擔,在彰化鄉下賣蜜餞為生的小販,憑著過人的膽識,以及幾近於固執的執著,打造了傲視全球的輪胎帝國。今年正新營收逼近千億元,是中國第一大輪胎廠,他個人更躋身台灣前10大富豪。84歲的他,中風二次,卻仍帶領集團攻城略地,這位新科富豪,他的成功傳奇,值得你我關注。

產業動態

陳榮華:不國際化就回家吃自己!

二○○九年營運大爆發的正新,掌管集團總部的正新總經理陳榮華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他認為台灣市場小,中小企業沒有龐大的資源,若還不懂得走出國際,就只好回家吃自己,一語道破島國企業求生存的關鍵思惟,值得台灣的企業家作為參考。

兩岸三地

台灣業者須在中國尋商機

二○○九年中國汽車市場大成長,在全球汽車業一片慘叫連連中顯得格外醒目;隨著業績直線上升,各家中國汽車公司股價也一飛沖天。在龐大的中國汽車市場中,台灣業者的機會將在哪裡?

國際瞭望

基本面有撐 資產泡沫還太早

今年以來,原物料的漲勢凌厲,讓去年才經歷過股災、受傷慘重的投資人對於一去不回頭的漲勢抱持高度懷疑。不過專家從過去歷史經驗,以及現況基本面來分析,原物料在景氣逐漸擺脫衰退的期間,確實正是表現的大好機會。

名人專欄

投資五大情緒誤區

如今路面溼滑,投資者仍須步步小心。你我一眾平凡人並無大智慧,便只好趁勢而行,不要見到一條禾稈草,就以為自己有得救。

兩岸三地

中國汽車市場全解析

今年中國可說是全民瘋汽車,2009年預估銷售量突破1300萬輛,打敗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及銷售國。在中共官方宣布明年繼續加碼購車優惠政策下,中國汽車市場明年依然火熱,台灣汽車零組件產業憑著高品質、低價格優勢,紛紛成功打進中國汽車產業鏈,隨著中國自有品牌崛起,布局多年的台灣相關汽車業者明年業績值得期待!

名人專欄

缺乏地方自治的地方選舉

中央過度介入使地方自治難以落實。而缺乏自治的地方選舉,除被解讀為中央選舉的前哨戰外,其他意義實在有限。

個人成長

無限可能 從可以隨時蹲下開始

台灣和日本的年輕人多半從小受到呵護,因此老一輩的人常批評年輕人不知如何面對挫折,並失去上進的動力,把他們稱為「草莓族」或「無氣力世代」。不過台開董事長邱復生和日本藝術家村上隆看好年輕人的活力,「年輕人萬歲!」

美食旅遊

師大商圈 不分晝夜的玩樂圈

台北師大商圈結合了學生的年輕活力、異國風情的多元文化、創意美食的特殊美味,使原本的夜市變身為吃喝玩樂全部網羅的生活圈,不妨趁著空閒,來師大商圈挖寶。

產業動態

台灣勝全球 電子熱、金融冷

《今周刊》對國內上市櫃公司進行的景氣調查發現,歷經二○○九年的衰退、復甦後,國內電子業對二○一○年景氣及公司業績普遍抱持樂觀看法;相對而言,傳統產業及金融業則顯得保守許多。

聰明理財

名家看虎年投資展望

麥嘉華等四大意見領袖提出景氣展望,認為虎年金價持續看好,資本市場則須小心波動,電子業明年可望景氣回春;然而東協加中國的「十加一」生效,與ECFA簽訂進度延宕,勢必帶來衝擊。

兩岸三地

重兵進駐中台 分批進場穩穩賺

中國經濟成長率繼今年可望順利保八%之後,明年有機會「坐九望十」甚至向十一%靠攏,成為市場專家眼中最不能錯過的投資市場,兩岸經驗豐富的投資老將,在力薦參與中國股市投資機會之餘,亦看好台股投資契機。

兩岸三地

汽車電子業四大策略揮軍中國

搭著大陸汽車市場崛起,台灣汽車電子公司獲益進補,同致、朋程兩家公司股價今年更一舉擠入百元俱樂部。但大陸車市的布局策略不同於一般電子產業,業者和分析師歸納出四大策略,為汽車電子產業點出經營新方向。

藝文風尚

七十六歲高齡Canon 用專業鏡頭網羅生命故事

不管你有沒有數位相機,對於Canon絕對不陌生,這個來自日本的專業品牌,並沒有被潮流擊敗,以獨特的產品特色、功能,與其在地化的行銷策略,將所有喜歡攝影的人拉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