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幫你的呆存款找到好投資

幫你的呆存款找到好投資

695期

銀行利率不到一趴、物價飛漲,
當利息追不上物價,就形成了負利率,
它不僅影響你我的生活,也是大家累積退休存糧的隱憂。
當內需不振,經濟不再高度成長,
台灣錢淹腳目的結果是,每隔一兩年,負利率就會來敲門。
這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境,如果不想讓存款越存越薄,
只能靠自己,幫你的錢,找到對的投資!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保險稅務

醫師抗通膨 慎選穩健型外幣保單

新台幣存款越存越薄的年代,連月入七位數的醫師陳炳仁也覺得苦惱,雖說醫師本業像現金製造機,滿手鈔票卻沒處去,他靈機一動把外幣保單當商辦投資,成為負利率時代的穩健型贏家。

聰明理財

上班族圓夢的「五分之一理財術」

當鄭怡菁開始認真規畫退休金時,她意識到最大問題不是沒有積蓄,而是要對抗通膨。從股票、基金到房地產,她靈活投資,積極理財。過去七年每年報酬率穩健維持在一五%,不但成功打敗負利率,還有機會提前退休。

個人成長

國揚侯西峰的傳奇人生

長長的隧道,終於,走到了盡頭。從四十多歲就近1000億元的身價,一瞬間雲端墜落,從此展開負債500億元的還債人生。這是國揚實業創辦人侯西峰傳奇的前半生。如今,不僅沉重的重擔終於卸下,而且他手上的企業,包括高雄百貨業與飯店業龍頭——漢神百貨與漢來飯店,近期之內都有反攻台北的大計畫,令所有台北業者嚴陣以待。侯西峰不但回來了,而且將再掀風雲!

聰明理財

幫你的呆存款 找到好投資

銀行利率不到一趴、物價飛漲,當利息追不上物價,就形成了負利率,它不僅影響你我的生活,也是大家累積退休存糧的隱憂。當內需不振,經濟不再高度成長,台灣錢淹腳目的結果是,每隔一兩年,負利率就會來敲門。這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境,如果不想讓存款越存越薄,只能靠自己,幫你的錢,找到對的投資!

聰明理財

雙雄論「金」:多重需求推動價揚

四月十二日,金價再創今年收盤價高點,來到每盎司一一六四美元。去年黃金基金報酬約有五○%,此時還來得及介入嗎?專家認為,從供需基本面及各國國債問題嚴重來看,黃金基金仍然大有可為。

聰明理財

別當溫水青蛙

當利息追不上物價漲幅,到底會發生什麼事?

股債前線

中國內需紅火 選股傳產優於電子

台股站上八千點後,雖然外資不斷買超,但因國安基金持續出脫持股,使得權值股受到壓抑,只有部分具題材性的個股零星表現。由於中國內需暢旺,且ECFA簽署在即,投資人應秉持傳產優於電子的選股方式,不必對指數抱太多期待。

聰明理財

策略靈活 才能兼顧風險與報酬

不投資,利息會被通膨吃掉;投資,又怕選錯投資標的,賠了夫人又折兵。《今周刊》特地請來三位高手,與讀者分享他們的親身經歷,不論是習慣從趨勢變化決定投資大方向,還是以分散投資工具來保障獲利,讀者都可以從這三位高手的投資法則中,找到打敗負利率的心法。

美食旅遊

重溫艋舺酒家菜

走進萬華,會見到有別於都市的景象;而充滿神祕的萬華酒家菜,不僅融合了台灣、廣東、福州、日本的飲食文化,更反映了官場社交與道上談判——全盛時期的艋舺。

房地產掃瞄

三利基撐盤 造就高雄豪宅行情

向來被譏為行情慘澹的高雄市場,近幾年豪宅案如雨後春筍般推出,且件件順銷,令人刮目相看。事實上,高雄擁有獨步全台的主動及被動環境,讓高價豪宅能在低價市場中大行其道,成了台灣房市的特殊現象。

焦點新聞

上海搶先直擊 在世博遇見未來財富

242個國家及地區花費新台幣上千億元打造的上海世博會5月1日即將開展,《今周刊》採訪團隊特別深入世博現場直擊,搶先報導台灣人打造的莊嚴琉璃千手觀音像、充滿魅力的頂級餐廳、可愛紀念徽章,甚至影響世博園區每天數十萬人生活的物流配送,背後都有台灣人的心血,台灣人的創意在世博會綻放令人讚歎的光芒。在世博,除了看到感動外,深入觀察更會發現影響全球未來發展的城市規畫理念、新科技運用、環保綠能及投資新趨勢。參觀世博不僅是走馬看花,更能預約未來的新財富!

兩岸三地

呂宗耀:我的世博會投資探索

上海世博會對中國是長遠城市發展大躍進的里程碑,內容很深厚。但到了台灣,看到的內容,幾乎都用短線思考,去對應「冰山理論」中八分之一的浮面視野,一個長線思考架構的中國內容,我們要的是「冰山理論」中,在海平面以下八分之七隱藏著的東西。

保險稅務

證券營業員用保險建構穩定獲利

有二十年股市資歷的黃小蘭,最重要的資產配置不是房地產,更不是自己熟悉的股市,而是平凡又簡單的儲蓄險。打從二十歲購買第一張保單開始,她就曉得保險所提供的穩定保障,絕非其他投資商品可以比擬。

股債前線

六年級生的高股息股投資心法

三十歲的黃漢德,雖然第一次買進統一就套牢,但因每年配發不錯的股息股利,十年後不但股價回到原來價位、股數還倍增,投資報酬率超過七成。他認為,只要買到穩健經營的企業,且長年配發股息,就算選錯進場時機,仍可享有優於定存數十倍的利潤。要戰勝負利率,一點也不難。

藝文風尚

在樣品屋上一堂美學課

樣品屋也可以變身美術館!一幅幅當代藝術大師的畫作,融入不同功能的住宅空間,拉近藝術與生活的距離,也讓來訪的消費者,宛如接受一場美感的洗禮。

名人專欄

關鍵第一步 催化全民對藝術的熱情

興趣與熱情是參與表演藝術活動最重要的動機,而興趣需要從小開始培養,這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也是表演藝術健全發展的基礎。

聰明理財

三位專家教你拯救消失的購買力

負利率時代到底要如何投資理財,才能保住資產?既然利率很低,到底該不該多借點錢投資?若要投資,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標的?三位專家一一為你解答。

聰明理財

財務經理用澳幣創造五成收益

陳雪麗因職務關係經常接觸外幣兌換,為因應負利率經濟情勢,她在五年前買入二十萬澳幣,至今利息加上匯差已賺五成,為透過外幣存款配置打敗負利率的理財達人。

個人成長

比賽與意外

「小胖」林育群既然如此有實力,為何遲至今日才被發現? 是個人問題、評審因素,或是台灣社會根本還沒準備好,迎接一位外型與歌聲反差極大的歌手?

名人專欄

橋底理論

判斷一個國家的公共工程品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橋,而且要橋底,如果連一般人觀察不到的地方都用心維護,施工品質自然不在話下。

名人專欄

PMI背後的新趨勢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成長肯定超過市場預期,不過各部門的增長空間,似乎悄悄地發生此消彼長的變化。

名人專欄

邱永漢 不怕小賠才能暴賺

1960年在日本周刊上推薦的潛力股,讓許多讀者賺到大錢,也讓邱永漢獲得「股神」稱號。儘管他已經86歲,仍然全世界走透透,除了自己親眼確定是否有投資的機會外,更重要的是能滿足自己旺盛的好奇心。

兩岸三地

台灣退學生成中國大老闆熱門講師

林偉賢,一位被台灣退學的學生,但在大陸,他卻是企業界裡最紅火的教師!連馬雲、王石、馮倫等都是他的學生,中國太陽能大廠皇明太陽能更邀請他成為獨立董事,他是怎麼做到的?

科技線上

力積、鈺創、晶豪科 旺到明年底

一顆價格不超過一百元的利基記憶體,卻能夠讓聯發科手機晶片出不了貨,讓液晶電視、網通產品、汽車電子供應跟著拉警報!量小、應用廣,報價一漲就超過四五%, 利基記憶體市況有多熱,看相關IC設計廠商的發燙業績就知道。

兩岸三地

大型藍籌股仍是四月A股焦點

中國於四月十六日推出股指期貨,對A股帶來革命性的影響,由於一九九五年曾發生三二七中國國債期貨事件,嚴重衝擊金融市場,因此期貨市場初期不宜大舉介入。但對股市而言,大型藍籌股仍將引領指數持續上揚。

名人專欄

蘋果王朝的誕生:創造價值的年代

過去10年,美國多數企業市值不增反減,唯有蘋果電腦,憑藉不斷創新,持續創造價值,下一個10年,仍是蘋果的舞台。

名人專欄

iPad會是出版業的救世主?

眼前來看,iPad最有可能改變數位內容的閱讀模式與付費習慣,這麼一來,正在走下坡的出版業就有翻身的機會了。

股債前線

DRAM股熱 力晶、茂德有看頭

受到德國大廠奇夢達退出市場,以及業者投資大減的影響,今年DRAM價格淡季不淡,不少相關個股的業績已經轉虧為盈,其中去年還深陷財務問題的力晶和茂德,因轉機性十足,成為市場追逐的熱門股。

股債前線

量能擴大前 台股8000點區間震盪

在美股頻創今年高點、外資積極買超下,台股重返季線之上,並持續攻上八千點,但因指數接近八一九四點頸線壓力區,高點又觸及從七○八○低點反彈以來之七六一九點及七九二二點等高點連線壓力,後勢唯有補量,指數才有機會再創新高。

個人成長

聲音表情豐富 表達更具說服力

在說話時,有兩個元素可以隱藏性格和情緒,一個是話術,一個是聲音表情,精準運用聲音表情,提升個人形象、妥善表達,為商務與職場溝通大大加分。

名人專欄

薪水只降不增的時代

今後的薪水只會減不會增,想去外國旅行,最好趁現在趕快去;而房地產則因30年後日本人口將會少於1億,房價將跟薪水一起掉。

焦點新聞

熱錢再叩關 「彭淮南防線」恐失守

四月上旬,屢見新台幣匯率一開盤就大舉升值逾一角、尾盤隨即看到央行出手壓回的作法,顯見央行對三十一.五元似乎仍有所寄望,但從人民幣升值及台股題材營造的想像空間來看,失守的可能性恐怕並不低。

名人專欄

漲心酸的

台灣股市若分配去年的獲利,估計有七、八千億元之譜;這筆錢給央行,一年領差不多一千億元,想清楚這些數字的差異,還有人要存定存嗎?

科技線上

靠原創小說 網站營收破億人民幣

iPad的電子書還在試探市場的水溫,但中國的起點中文網卻早已靠網路付費閱讀賺進第一桶金,成功的模式吸引台灣電子書業者紛紛師法,但兩地市場不同,台灣電子書業者的如意算盤還待市場考驗。

焦點新聞

實習薪資22K 不妨礙養成競爭力

「二十二K」企業實習方案近日鬧得沸沸揚揚,隨著方案約滿的時間逐漸到期,各界矛頭再度指向薪資問題,卻忽略了原先方案真正的目的。

產業動態

熱銷30年不下架的零嘴傳奇

無論是早期的「柑仔店」或是近幾年取而代之的便利商店,面對混亂的陳列或動輒接近百種的同類商品,要能維持三十年以上的「賞味期限」,除了口感,還要有與時俱進的行銷手法,變與不變之間的精巧拿捏,鋪展出跨時代的品牌生命哲學。

焦點新聞

紅衫軍動亂 亂出泰國皇位繼承難題

泰國政治紛擾不斷,一直以來都是國際間備受關注的問題。此次泰國紅衫軍與政府僵持長達一個月,日前還爆發流血衝突事件,甚至造成數十人死亡。而泰國動亂不僅影響經濟發展,也引發泰國皇室繼承問題,這次動亂短期之內可能很難落幕!

焦點新聞

推銷英業達 董事長「在雲端上」高歌

伺服器大廠英業達最近全力布局雲端運算,連上海市長韓正訪台,也要帶著上海科技官員親自參觀英業達雲端服務中心,英業達的造勢功力果然高人一等。為了證明雲端服務很庶民,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不惜高歌一曲,令人印象深刻,為了推銷自家服務,英業達可說是奇招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