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中國炒家手法揭密

中國炒家手法揭密

709期

一位神祕溫州炒家的獨家告白。
這幾年,凡是和中國沾上邊的,無一不掀起漲價旋風。
中國炒家全球展開狩獵行動;除房地產外,紅色財富炒作最凶的,
尤以大蒜、綠豆等農作物為甚,不到一年,漲幅已分別達10倍與8倍,
還有普洱茶、紅酒、藝術品……。
本刊獨家專訪中國溫州幫炒家代表,揭露其炒作手法與心態,
他也直言已將目光瞄準台灣金融業,可預見的是,
ECFA於6月底簽署後,台灣將更加明顯地置身於炒家的熱效應中。
別懷疑!這會是台灣未來10年的最大變化。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金融風雲

金融海嘯後 投資行為五大轉變

為第一手掌握投資人動態,《今周刊》與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持續第四年合作的「財富管理銀行評鑑」大調查發現,歷經2008年的金融海嘯的衝擊,投資人2009年普遍因保守而錯失行情,資產依然未恢復到海嘯前的水平。另外,調查除了篩選各項業務表現最佳的銀行外,同時也發現投資人投資行為的五大轉變,並從中找出未來資產管理最重要的五大原則。

名人專欄

悸動心扉的渴望

渴望是所有成就的起始點,不是希望,也不是願望;而是一種超越一切、渴望新知、悸動心扉的熱烈渴望。

名人專欄

農村佳釀

台灣農村酒莊自經營釀酒工業以來,多以梅子、葡萄、草莓、李子等水果為原料,這種從發酵果汁蒸餾出來的酒,法文叫「生命之水」,充滿野性的力量。

股債前線

下半年投資趨勢 聚焦大中華

美國與歐洲經濟不確定性仍高,對於下半年最重要的理財趨勢,國內三大財富管理銀行專家齊聲看好大中華區域經濟表現,並建議投資操作上應將風險控管擺在第一順位,創造穩定獲利績效表現。

編輯室報告

狼群出沒

在蒙古草原上,狼群在體型上占不到優勢,數量上也遜於草食性動物,但是,牠們卻是速度最快、觀察力敏銳、組織力最強的動物,團隊作戰的能力像專業的軍隊一般。

房地產掃瞄

炒完全球 炒台灣

一位神祕溫州炒家的獨家告白。 這幾年,凡是和中國沾上邊的,無一不掀起漲價旋風。中國炒家全球展開狩獵行動;除房地產外,紅色財富炒作最凶的,尤以大蒜、綠豆等農作物為甚,不到一年,漲幅已分別達10倍與8倍,還有普洱茶、紅酒、藝術品……。本刊獨家專訪中國溫州幫炒家代表,揭露其炒作手法與心態,他也直言已將目光瞄準台灣金融業,可預見的是,ECFA於6月底簽署後,台灣將更加明顯地置身於炒家的熱效應中。別懷疑!這會是台灣未來10年的最大變化。

管理

前民視總座陳剛信:永遠第一,別人才無話可說

用旁人眼中的冷門題材、冷門演員,在冷門時段播出,卻創造出近年最亮眼的收視率,民視總經理陳剛信操盤主導的新戲「新兵日記」,注定將成為電視史的「一個現象」。事實上,在電視圈40年來屢創紀錄的陳剛信,本身就是台灣電視史的一部活教材。

兩岸三地

溫州「狼」繞著地球跑

這是國內第一次取得中國「炒家」中,溫州幫的炒房告白。炒房,對於他們是天經地義的事,甚至有人認為,是因為溫州幫,才讓中國的房地產蓬勃發展。不僅是炒房,他們也炒煤、炒油,繼美國、英國、日本之後,下一步,這些自稱是狼群的溫州商人,正瞄準台灣金融業。

藝文風尚

官方背書炒出中國書畫「億」術品

過去一年間,中國大陸出現八件超過人民幣億元的藝術拍賣品,這塊熱得發燙的藝術品市場,買家正是中國人;中國大陸經濟力崛起,眾多炒家加入,已為中國書畫這塊最讓人難以捉摸的市場,在世界藝術拍賣史上寫下了傳奇。

個人成長

一段重拾客戶信任的艱苦歷程

整個市場的客戶和理專都因金融海嘯而受傷慘痛;但誰先從痛苦中覺醒,就可掌握先機。《今周刊》為所有讀者尋找金融海嘯的贏家理專,他們一樣在海嘯中虧損累累,但卻懂得如何在第一時間帶著客戶摸黑迎向曙光;經驗的傳承,很可能是下一回合的勝出關鍵。

兩岸三地

中國經濟「奇兵」招招致命

中國炒家已將版圖擴展到全球,把短期投機的藝術發揮到極致。究竟中國投資者如何能「招招致命」,把市場機制破壞殆盡,必須逼得政府機關出面才能遏止?就讓我們來揭開中國炒家出神入化的炒作手法。

管理

危機入市洪明麗變身珊瑚大王

洪明麗掌握全球逾五成寶石珊瑚原料,全球珊瑚價格幾乎是她說了就算,關鍵在於她敢逆勢出擊,趁日本不景氣大舉蒐購,並成功整合珊瑚產業上下游。

美食旅遊

散播幸福感的甜點派對

美麗又美味的甜點,是最能讓人感到幸福的食物了,而有五星級水準的烘焙大廚所製作的點心,不論在外觀、造型或口味的變化上,都十分精緻、有深度,不僅嘗過之後令人難以忘懷,即使光是欣賞,也能教人印象深刻。

管理

一片茶餅一五九萬元天價的祕密

普洱茶,被稱作「喝掉的古董」,在香港柴灣的老舊工業區內,竟藏了一座價值上億元的普洱茶祕密基地,擁有者是一位僅有小學學歷的茶農之子,他是如何成為普洱茶大王?

美食旅遊

吳念真導覽 侯硐的純真之美

曾是台灣第一大礦脈的侯硐,雖然一度沒落,但在重新打造的「侯硐煤礦博物園區」之下重新被關注,並由出身侯硐的吳念真導演親自代言,舊地重遊,喚醒許多記憶。

名人專欄

突破是種習慣

挫折與壓力是走紅必須付出的代價,整個華人市場規模越來越廣,用心經營下去,也許未來魔術師跟醫生一樣,都會是父母望子成龍城鳳的目標。

名人專欄

量化寬鬆第二版?

美國經濟已回到「弱復甦」的現實,市場預期美國聯儲會在可預見的將來,不僅不會加息,而且有很大可能推出新的量化寬鬆政策。

產業動態

民視不按牌理出牌「新兵日記」異軍突起

沒有人氣破表的大牌偶像、沒有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沒有曲折離奇的家族恩怨,「新兵日記」卻意外成為近年收視率最高的一檔戲劇節目,它的暴紅祕訣是什麼?民視這副怪牌為何能奏效?

股債前線

十九檔「三網合一概念股」發燒

隨著「三網合一」十二座試點城市已於七月初拍板定案,海峽兩岸的「三網合一概念股」也成為紅火的族群,包括有線電視頭端以及用戶端的機上盒、有線無線網路設備以及網通晶片等相關公司,將具備巨大的成長潛力。

話題人物

最強的玻璃左腕 郭泓志每一球都是紀錄

2000年手肘韌帶移植、2002年手肘結締組織清除、2004年手肘韌帶移植、2007年移除手肘碎骨,經過四次痛入心扉的手術,郭泓志依然走出人生的最低潮,不僅成為台灣第一位參加大聯盟明星賽的球員,更在大聯盟超過百年的紀錄冊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科技線上

太陽能新兵創二四%高毛利的祕密

太陽能族群今年表現亮眼,坐落在桃園觀音海邊的小公司達能,卻打敗市場老將中美晶和綠能,成為同業毛利王!達能是如何辦到的?

名人專欄

颱風來了,旺季還會遠嗎?

七月都要過了,旺季還會遠嗎?再怎樣,第四季的消費,就是會比第二季、第三季強。最近很多分析師出報告說,今年旺季不旺,這是看著眼前的數字講未來。

兩岸三地

A股氣氛悲觀 反而是進場買點

中國發布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為一○.三%,比第一季出現下滑現象,「二次衰退」聲音開始浮現;然而從中國經濟仍然處於高度成長,加上升息機率低的情況來判斷,指數拉回反而是好的買點。

名人專欄

中國經濟內外兼修——一個小蘋果給溫家寶的體悟

溫家寶認為政府的責任就是要保證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只有經濟平穩發展,才能保證群眾就業、堆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

名人專欄

新「亭主關白」主義

古時候的「亭主關白」,指的是作威作福的一家之主,但最近日本出現了全國亭主關白協會的組織,不但倡導把老婆奉為天皇,還教導男人如何怕老婆。

名人專欄

海上新強權

美國近來面對財務危機、北韓的頭疼問題、都助漲中國躥起;中國若開始正面挑戰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台灣可以做些什麼?

股債前線

ECFA加持 金融、觀光股價看多

外界對於中國是否對內經濟打壓過頭產生疑慮,讓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面強調下半年「保增長、調結構」的主軸不變,其實只要中國經濟維持平穩發展,台股回檔就有支撐,選股以政策作多的中概股為首選,其中金融、觀光及生技股皆可注意。

股債前線

台汽電、大汽電、華城大發缺電財

隨著夏天酷暑肆虐全球,各地氣溫紛紛傳出創紀錄的高溫,使得企業和民間的用電量激增,就連台灣也因為台電錯估經濟成長率,而可能引發缺電危機,因此民營電廠像台汽電,以及輸配電相關行業如華城等,將有機會大賺缺電財。

個人成長

掌握五階段 從生活中教孩子理財

五年前的卡債風暴造成很多的卡奴,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學生。許多父母幫孩子辦附卡,讓孩子手上的錢來得輕鬆,刷卡不手軟,這就是沒有做好理財教育的結果。其實從生活上、從學齡前就可以養成孩子的金錢觀念,讓孩子知道如何支配錢財。

焦點新聞

郝市長 能不能幫忙裝個冷氣?

在冷氣超強的台北市議會議場中,台北市長郝龍斌正賣力地進行任內最後一次施政報告,大談花博會等施政成果;同一時間,緊鄰淡水河的台北市浩然敬老院的老人們,卻只能面對悶熱的房間。

名人專欄

台股新潮(下)——緊盯高現金存量公司

全球財政擴張快速轉為財政緊縮,高負債少現金成為全球揮之不去的惡夢,找尋少負債、高現金存量的公司,自然成為投資主流思考。

焦點新聞

賴英照罩不住司法系統洶湧暗潮

多年來在行政體系從容遊走於各黨派之間的賴英照,沒想到這次卻在當上司法界最尊崇的司法院長後,因為法官集體收賄案而辭官下台,為他的仕途留下不圓滿的結果。他的下台,身段尚稱優雅,但也留下諸多難解的司法難題。

焦點新聞

安恩、安瑞股票上櫃三大怪現象

電視劇「新兵日記」紅火,股市新近掛牌的兩位僑生──安恩與安瑞也因為股價大跌,成了股市焦點。上述公司因採用第一上市方式掛牌,享受不少優惠,但衍生出來的風險竟要投資人自行負擔,不禁要問「主管機關為何不替投資人把關?」

科技線上

關鍵四十分 華冠吃下業績大補丸

一場四十分鐘的會議,讓華冠搶下摩托羅拉一千萬支手機代工訂單,不但今、明年兩年出貨量爆增,業績大幅增長,也讓華冠董事長李森田總算對華冠股東有個交代。

焦點新聞

鍾廷森來訪 中鋼、金獅重新「牽手」?

馬來西亞金獅集團主席鍾廷森七月十九日低調拜訪中鋼董事長鄒若齊,雙方在十幾年前,曾經有意攜手興建鋼廠,惟合作案在立法院中受阻,而今隨著鍾廷森的來訪,雙方是否會再度燃起「火花」?令人好奇。

焦點新聞

日月光財務長獻唱 金口一開吸金七十萬

夏日的周末夜最美麗,台北縣貢寮海洋音樂祭high翻天,台北市的一家音樂餐廳裡也開起了老歌之夜,熱鬧開唱的不是什麼大牌歌手,而是平常在法說會上總是一板一眼的日月光財務長董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