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用20萬賺2億的1000倍投資心法

用20萬賺2億的1000倍投資心法

711期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礦工之子,只念到初中畢業,當了20年司機,
45歲以標會的20萬元,開始學做股票,
讓資產飆升1000倍,至今身價2億元,
他親筆寫下自己的故事,分享他的致富傳奇。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教育

延續父親的「放手哲學」

在廣告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奇才孫大偉,在談起親子之間的情感,顯得特別細膩。就像父親對待他的方式,放手讓他找尋自己的目標,從來沒有出現否定的聲音。現在他也如此對待孩子,選擇相信並等待孩子能走出自己的路。

教育

養成閱讀習慣是最大財富

總是滿面笑容、溫和待人的周俊吉,過去也是與父親冷戰的叛逆小子。只有在閱讀的世界,寡言的父親與叛逆小子才有交集。過去,從父親身上,周俊吉學到了信用與閱讀,現在,他要將這個習慣傳承下去,讓孩子也從閱讀中得到財富。

教育

爸爸的不幸是我的一面鏡

鈕承澤說,父親是他知道、甚至聽聞過的人當中,最不幸的一位。他,沒有傳統定義的完美父親形象,不管是他的個性或狀態;但,父親像一面鏡子,看著他的生命,也提醒自己,做人要樂觀、放下;對人要體貼、柔和。

教育

給子女自由就是最珍貴的禮物

從與父親的相處談到自己身為人父的教育觀,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用兩個小故事、兩句話,談父親給予他人生最寶貴的一堂課,也談他給子女最重要的人生經驗。

教育

父親的眼淚是我人生的救贖

父親從小過度的打罵,令尹衍樑反叛個性無限擴大,父子彷若仇人一般。但有一次尹衍樑和別人打架,身受重傷,父親心疼他,流淚懺悔過去的責罵,此時此刻,尹衍樑終於了解,父親對他的責罵,都是出自真心的期盼。

編輯室報告

一個投資者的告白

從多年前,就聽社長梁永煌提及,認識一位靠投資股票致富的高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位高手以前是一家紡織公司董事長的司機,「司機為何會變股市高手?」

教育

學會「自我要求」成就一生

有「台灣先生」之稱的谷月涵,不僅是台灣女婿,還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在他謹守父親教導的工作紀律之下,帶領的研究團隊連續三年獲《機構投資人》雜誌肯定,更為他樹立不敗的名聲與地位。

名人專欄

成人的撫慰

老時報人個個脾氣硬、眉角多,戒嚴時期辦報必須調整尺度,都由余媽媽出面安撫,這溫暖讓人更願拼命;可現在,連女兒都發懶不懂安撫爸媽,看來最好還是快點學會自己安撫自己。

教育

當世界變得八卦我變得八股

王文華的父親過世已經十年,但直到現在每一年的父親節,他都會拿出從前父親所寫的信件細細閱讀、回味。雖然信件內容常是平日生活的瑣事叮嚀,但卻充分表達出父親對孩子最真實的感情。

話題人物

蜷川實花 用鏡頭參透紅塵

色彩鮮豔、濃烈的花朵與金魚,是人們對蜷川實花最深刻的印象;指導拍攝電影「惡女花魁」,更讓她成為藝術圈外人士也熟稔的攝影師。今年的台北「粉樂町」活動特邀她進駐台北一○一,讓更多人看見她繁華、璀璨的藝術意象。

教育

在關鍵時刻給與無限包容

與傳統父親一樣,張作驥的父親木訥、話不多,但在關鍵時刻,父親的無限包容,讓張作驥義無反顧的走上電影這條路。

股債前線

以關大戶致富心法嚴選當前好股

透過關大戶的絕對低價投資法,在當前股市中能夠找到不少大股東仍被套牢的融股,在兩岸金融市場相互開放後,這些低價標的值得追蹤。此外,每年穩定配息的高股息傳產股,也是投資人長線投資的好標的。

個人成長

兩代傳承經營者該有的智慧

揚昇集團董事長許典雅及執行總監許瑜容,是在業界頗為知名的企業父女檔。他們不僅是事業上打拚的好夥伴,也是生活中相互關懷的好朋友。當三年級的爸爸遇上六年級的女兒,兩代不同的成長經驗仍有一脈傳承的智慧。

美食旅遊

漫步天母 擁抱異國風情

不用到美國,就能享用道地的美式漢堡;不用到歐洲,就能感受濃濃的歐洲鄉村風,來到天母中山北路六段、七段走上一回,就能感受滿滿的異國風味。

教育

家人是永遠的第一順位

眷村長大的徐乃麟,從小與士官父親聚少離多,但父親的溫暖令他印象深刻。與父親之間的親密關係來得晚,卻匆匆結束,讓徐乃麟了解,即使再忙碌,也要盡全力維持珍貴的親子關係。

名人專欄

不確定性在下降

全球經濟在下半年面臨著增長放緩的挑戰,但是經濟重入衰退的風險,似乎被誇大、高估了。隨著歐洲債務危機的舒緩,其實市場的不確定性已有明顯下降。

聰明理財

信託不只是有錢人的理財工具

過去,信託多應用在企業家安排家族資產分配及傳承,屬高資產人士才能利用的理財工具,而現在,隨著信託業務的多元化發展,銀行已陸續開發出低門檻的信託產品,不只有錢人,一般民眾也能利用信託的「量身訂作」特質,聰明安排財富去向。

股債前線

關大戶四檔持股投資價值解析

中碳、彰銀、第一金,以及中國的交通銀行,是關大戶親筆推薦的四檔好股,彰銀、第一金除了ECFA效應,也有傳統公股銀行的資產題材,中碳則是搭上電動車潮流的傳產好股。

聰明理財

司機變大戶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礦工之子,只念到初中畢業,當了20年司機,45歲以標會的20萬元,開始學做股票,讓資產飆升1000倍,至今身價2億元,他親筆寫下自己的故事,分享他的致富傳奇。

教育

為孩子安排最精采的人生劇本

黃育仁不否認,自己的人生幾乎是爸爸黃茂雄一手「計畫好的」,他也一度抗拒這套父親擬好的宿命劇本。但經過脫稿演出之後,他卻回頭思索父親的安排,雖是劇本,但卻是絕妙好戲,一幕幕值得玩味的經典場面,蘊含飽滿人生智慧。

教育

在自己的領域當第一

蔡志忠和父親其實很少講話,一生可能只講五十句話,但是身教更重要。他從小就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好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蔡志忠認為這全都要感謝父親。

名人專欄

家族企業極力避免富不過三代

家族化管理可以提升家族成員對企業的認同感,但相對的,真正有能力的非家族成員不易出頭,並降低他們的向心力與忠誠度。

藝文風尚

葡萄酒風水(之二)

法國高級葡萄酒的確來自好山、好水、好空間,但最難得的是,先能將山水空間「文化」化,再將文化商品化,商品的某些特徵更能反過來與文化對照印證。

產業動態

搶吞都更威而鋼 小心資金蹲苦窯

台北市長郝龍斌大力推動的「老舊公寓更新專案」,將從八月二日起開放遞件申請,預計有百萬市民可望受惠。其實為了搶都更暴利,去年開始,投資客、菜籃族都已爭相布局老舊公寓,都更真的是致富捷徑,還是投資的大火坑?

股債前線

REITs價值低估 長期投資是時候

儘管台股連續攻克季線和年線,但目前台面上的利多消息主要來自過去表現,利空卻大多是對未來的展望,尤其目前指數正面臨高檔套牢區,量能卻不足,投資人宜逢高減碼,而REITs因價值明顯低估,反而值得長期投資。

科技線上

曾子章三心法 欣興成聯電金雞母

花了十七年時間,欣興電子董事長曾子章,把全球排名在四百名之外的PCB(印刷電路板)小廠,打造成台灣PCB龍頭霸主。曾子章不僅經營能力有目共睹,更承襲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精準的投資眼光,把欣興變成孕育小金雞的金雞母。

兩岸三地

「姚之隊」 投資比投籃更神準

大塊頭果然有大智慧!NBA球星姚明,雖然因為右腳受傷,上個賽季比賽一場都沒上;但商業代言依舊有增無減,投資更遍及股票、餐飲、健身,還是一支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球隊的老闆,堪稱是最具有商業頭腦的「姚董」。

名人專欄

當女人比較好?

許多設施優惠女人,是因為女人是引領時代風騷的流行火車頭,讓女人嘗到甜頭 ,就會帶一串客人上門。

名人專欄

李祿 民運人士成巴菲特接班人選

有機會成為波克夏投資團隊接班人的李祿,從民運人士到基金操盤手的經歷,宛若一則傳奇故事,為巴菲特引薦比亞迪更是他的得意之作。然而李祿的投資戰果目前看來並不顯赫,如果未來要當巴菲特的接班人,恐怕還需要時間驗證績效。

話題人物

郭台強 不必鐵血也能成就霸業

向來被納入鴻海集團的正崴,董事長郭台強正逐步脫離老哥郭台銘的陰影,不僅搶客戶、搶標案,砸錢購併企業的動作更不輸郭台銘。自立圖強的郭台強,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正崴不只不屬於鴻海集團,更要走出自己的路!

兩岸三地

中國拉抬金融股 看空氣氛消散

七月十九日尾盤一筆人民幣三十億元的大單,硬是將農行的股價拉抬至人民二.七○元(農行的上市價為人民幣二.六五元)之上,點燃了金融股的反彈號角,讓上海股市一路往上猛攻,證明中國股市最終還是要看政府的臉色。

名人專欄

再戰巔峰—從球星阿格西論到光鼎(6226)

盧彥勳打入溫布頓第一二四屆八強,網球選手「再戰巔峰」奮鬥史在台灣廣被傳誦,本文從球星阿格西奮戰史切入,期能經由網球選手「再戰巔峰」的珍貴,導出企業經營CEO同樣精采的故事內容。

名人專欄

貪婪!

假如世界先進要併吞聯華電子,小吃大且惡意地攻擊,造成的股價波動幅度就不會用百分比,而是倍數了。然而的事不會發生,因為台灣的資本市場不夠貪。

個人成長

你是真的忙嗎?

因為太忙而沒時間學習嗎?其實,自我投資,比用下班時間打工更有價值。 有系統地、規律地安排自己的時間自我提升,你的未來也會大不同!

名人專欄

「用之不竭的海洋」?

20世紀中,海洋生物學家還認為海洋足以餵養全球10倍人口;但到了21世紀初,全球漁獲量根據估算,每年約減少50萬公噸之多。

焦點新聞

黎智英一天燒掉一輛賓士車的挑戰

七月三十日在網路開播的壹電視,溫和內容被網民形容像大愛台。靠獨家和爆料起家的《蘋果日報》和《壹週刊》,是各大電視台新聞必跟進的媒體;在新聞頻道氾濫的台灣,如果壹電視的內容只有這一套,那黎智英未來可能得面對大危機。

名人專欄

六輕燒出台灣大問題—— 以BP為鑑

投資銀行評估,BP將為漏油埋單的金額,最高是6百億美元,而台灣六輕大火,目前正在多項政府重要計畫與企業重大投資間延燒。

焦點新聞

遊戲產業超幸福 智冠員工可跳槽不跳樓

在鴻海員工連十二跳的消息逐漸平息後,智冠科技集團董事長王俊博日前幽默地說,「遊戲產業的員工不可能跳樓,真正會跳樓的是遊戲公司的老闆,等到老闆跳樓以後,員工只要跳槽就可以了。」

焦點新聞

期交所人事地震 前股王董娘拂袖走人

七月十三日,期交所董事長范志強才剛剛布達,椅子還沒坐熱,八月初,內部就發生不小的人事地震,原本的主祕黃珮璘迅速掛冠求去。黃珮璘除擔任前期交所主祕的職務外,還有一個更耀眼的身分,就是曾經是股王的伍豐董座徐明哲的夫人,身價一度高達四十億元,也讓這個人事案受到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