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呆薪族在股市獲利的一堂必修課/靠財報當贏家

呆薪族在股市獲利的一堂必修課/靠財報當贏家

716期

股市中,人人都想成為贏家,
但根據「二八法則」,只有兩成的人可以幸運成為贏家。
在各種贏家模式中,
有人利用看財報來挑選投資標的,每年穩穩獲利一倍以上,
故事主角原本是一名薪水階級,
他,靠著財報選股,身價上億,三十八歲就過著悠然的生活。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聰明理財

多頭看損益表 空頭看資產負債表

損益表能找到獲利黑馬,資產負債表卻能掌握未來流行。禮正投顧總經理毛仁傑認為,開放陸客自由行,可以從未來展望及既存價值中,挖掘出潛力股。而透過公司資產負債表,可檢視轉投資事業的附加價值,對布局中概股來說相當重要。

聰明理財

合併報表才能看出個股的真正實力!

著有《財報的祕密》一書的上海財經大學客座教授張漢傑認為,隨著台商到海外積極布局,且規模持續擴大,此時合併報表的重要性,益發顯現出來。

藝文風尚

《渭水春風》重現二○年代的前衛

二○一○台北藝術節重點製作——台灣音樂劇三部曲《渭水春風》,即將於九月十日首演。這是音樂時代劇場在首部曲《四月望雨》、二部曲《隔壁親家》之後的最新力作。

聰明理財

從數字叢林 發現經營者的操守和私心

鉅豐財經執行長、人稱獵豹財務長的郭恭克,從法人時代開始就鑽研財報分析,經過多年訓練,已能充分掌握企業財報數字間的關聯性和邏輯性,並成為他的選股利器。

編輯室報告

抓住商機

「你幫我把門拉下來,我跟你保證,金額絕對會超過一千萬元!」某日午後,二位貴婦來到一〇一百貨公司,直接進入其中一家精品店,請櫃台小姐把門拉下來,讓她們兩人好好的血拼一下。

藝文風尚

OSIM 不只是按摩椅

許多人預估保健事業將繼網路革命後成為下一個兆億美元的明星產業。成立至今剛好滿30年的OSIM,除了研發符合每一時期保健需求的功能,更將增強產品設計感,當作企業核心價值。

行銷

靠故事力 台灣原力成日月潭贏家

歷經日月潭翻船事件、九二一地震與SARS三度難關,台灣原力老闆張文標前十四年從未賺過錢,然開放陸客來台觀光至今不過兩年,就已讓他累積超過兩億元的投資實力。

股債前線

圖解六大步驟輕鬆挖鑽石

儘管各公司的財務報表是由一堆冰冷的數字構成,但只要會解讀,就可以從中找到潛力十足或是營運開始轉壞的公司。所以,掌握幾項關鍵科目,新手也可以在短期內看懂財務報表,從中挖掘鑽石,讓財富增值。

聰明理財

聚焦核心標的 長期追蹤贏面大

杜金龍認為,一般投資人雖然無法得到全面的企業訊息,但多搜集券商的研究報告,再搭配財務報表的解讀,長期下來,相信可以有效提升股市操作的贏面。

藝文風尚

溫州街 走入歲月遺忘之門

溫州街離師大商圈很近,但只要過了泰順街,鑽進這兒的巷弄裡,就能躲開夜市的過度喧囂,走入溫柔的美好舊時光。

產業動態

人民幣 就要這樣賺!

今年,台灣觀光業出現黃金交叉,中國已取代日本,成為我國最大的觀光客來源,若再加計年底可期的陸客自由行商機,勢必會對台灣內需市場注入一股活力;所以,別再懷疑人民幣商機,那將會像揭開潘朵拉的盒子般,就看你的想像力會有多大了。

焦點新聞

台幣走勢長期沉淪 已呈空頭排列

台幣實質有效匯率在央行的「三十六個月平均數上下五%」區間內,表現動態穩定。只是,若用不同的標準檢視,會發現台幣動態更多一些,穩定更少一些,並且,比較各期均線,台幣已呈難以翻身的空頭排列格局。

名人專欄

旅遊無礙、消費有理的盛夏

夏颱少,讓今年過了一個氣候平順的暑假,使得國內旅遊掀起熱潮,連帶民生經濟食、衣、住、行、育、樂各項指標都出現回溫跡象。

名人專欄

南山人壽需要創造贏的策略

某些外資壽險撤離台灣,主要機關對風險性資本的線自趨嚴、增加壽險公司增資壓力恐是重要原因,這降低了AIG續營南山的可能性。

聰明理財

從ROE和獲利能力找出績優股

法意群俠之一的歐斯麥指出,ROE搭配參考毛利率與營益率,可以找出獲利穩健的績優股,若逢利空打擊,股價遭修正,就是逢低買進的好時機。

聰明理財

財報結合產業趨勢 讓潛力股現身

股票投資要成為贏家必須具備相當多的條件,如了解產業發展趨勢、操作紀律的嚴格執行、財務報表的分析解讀等,其中又以財報分析為最扎實基本功。

話題人物

柔軟魔鬼李鐘培 永不放棄的「天堂路」

儘管同為「花旗寶寶」,他不像陳聖德,因成為花旗銀首席交易員,博得「外匯教父」美名;也不像郭明鑑,轉戰投資銀行成為「購併金童」般,均早早發光發熱。相反地,他內斂而沉穩,卻也能在10年內升官三級跳。現在他又是如何成為百年跨國銀行的首位台籍總裁?

焦點新聞

救失業 是歐巴馬的不可能任務?

三十一日是美國總統歐巴馬決定快刀斬亂麻,實現競選承諾全面從伊拉克撤軍,歐巴馬回身全力拼美國經濟,他將遇到甚麼難題?

聰明理財

看獲利成長找「錢多事少」的潛力股

財經部落客SmartMoney認為,每股獲利成長幅度大於營收成長的公司,代表「錢多事少」、企業經營效率高,是投資人不錯的選擇。

名人專欄

TDR風潮!—— 任元林開創揚子江船業(911609)藍天

市場要新活水,百樣生成就風華的綿延才能不絕,TDR入台股,讓台股精采了,是大喜事!

行銷

靠現場力 鼎鼎有茗年賣百萬罐茶

才三年時間,鼎鼎有茗已在阿里山開設兩間茶行,別以為賺人民幣是個遙不可及的商機,鼎鼎有茗的故事證明,起步不過三年的茶行,只要懂得行銷技巧,照樣能擊敗已雄踞阿里山數十年的地頭蛇。

藝文風尚

用心才能聽見的弦外之音

了解每個音與和弦是一回事,「音樂」真正之所在,卻是那音與音、和弦與和弦「之間」的東西。

基金投資

蕭碧燕:啟動五個月加碼計畫

回想今年的投資成績,是成功大獲全勝還是停留在原地踏步?在第三季即將結束,準備步入第四季前,不妨仔細檢視一下手中的投資組合,將其調整到最佳狀態,才能全力迎接明年市場全新的挑戰與機會。

聰明理財

麥嘉華傳授五大避險術

在一片不景氣中,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美國經濟學家麥嘉華(Marc Faber)呼籲投資人應著重資產配置。他再次做出令人心驚膽戰的預言,但同時也傳授私房投資重點,讓投資人在動蕩不安的局勢中養尊處優,永保長氣。

聰明理財

避開地雷股首重獲利穩健、低負債

熱門部落格「投資客日誌」板主Albert認為,風險控管相當重要,只要是財務結構健全、本業獲利穩定,符合這些條件,基本上是就是可以投資的好標的。

名人專欄

中國為何買下白宮劇院?

台灣民間的創造活力,必須在政府的明智決策下建構創意及實驗平台,注入藝術新血,讓文化創意產業可以源源不斷地成為產業活水。

行銷

深耕旅展 維格拚出四億元營業額

北縣淡水發跡的小麵包店,竟能打敗知名連鎖品牌新東陽,獨攬陸客的心與胃。兩位機械工程出身的五年級生,領先他人嗅到陸客商機,搶先登陸尋求曝光,靠著頻繁露臉,專做伴手禮的維格也能創下億元佳績。

兩岸三地

溫州幫精計價 四川客愛小禮

陸客瘋來台,對台灣店家而言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陸客撒錢不手軟,但陸客也是出了名難搞,幅員廣大的中國,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消費習性,惟有掌握各省特性,商家才能賺得荷包滿滿。

焦點新聞

科技富豪出手 帝寶豪宅每坪破兩百萬元

不甩央行打房,市場游資持續流向豪宅市場。有台灣第一豪宅之稱的「宏盛帝寶」,最近成交價首次突破每坪兩百萬元,也推升北市豪宅正式邁向每坪兩百萬元大關!

聰明理財

勝利還是戰敗?

美國從伊拉克撤軍,達到名義上的目標,但,這是勝利嗎?台灣央行喊著要打壓炒房,但彭淮南捨加息良策不用,資產價格會擺著擺著就上去了,但,這是勝利嗎?

焦點新聞

大買家遇亂流 李焜耀、段行建剉咧等

九月六日的下午,元大證券總部會議室正在舉辦法說會,主角是中國消費電子產業著名的TCL集團,但是仔細一看出席的只有上半年成績不錯的TCL通訊。去年因液晶電視大賣成長爆發的TCL多媒體公司,反而意外缺席,甚至連去年底高調來台採購面板的TCL董事長李東生也不見蹤影,引人好奇。

焦點新聞

子公司燒錢 王俊博連兒子都「賠」進去

苦熬研發五年,智冠子公司智樂堂終於交出成績單。台北數位周才剛熱鬧展開,兩岸遊戲界龍頭也難得齊聚一堂,不過最令智冠董事長王俊博開心的,應該是燒錢燒了五年的智樂堂,終於有產品推出。會如此在乎智樂堂,是因王俊博不僅丟了四.五億元,連兒子王宣策也「賠」了進去,就為讓這家投入了多年的子公司交出好成績。

名人專欄

代工末路?—— 陳瑞聰、郭台銘的空襲警報

郭台銘暗示,大企業未來營收很難維持三成以上的成長。這對今年加大資本支出的台積電、廣達、仁寶等,也許都會帶來更大衝擊。

產業動態

泰山詹岳霖揚棄「退一步哲學」

以四十三歲之齡接管六十歲的泰山食品,喝過洋墨水的的詹岳霖,上任後大刀闊斧,誓言要讓沉寂已久的泰山重新站上巔峰。身為家族第三代,他不願遵循以往的行事作風,堅持要以自己方式,帶領泰山食品脫胎換骨,走上新的道路。

產業動態

「阿斗仔」田亮 老師變身商辦王

今年上半年,世正開發一口氣挖走,位於信義計畫區國泰信義經貿大樓的最大租戶惠普、趙藤雄旗下商辦「大都市國際中心」的雅虎台灣,他們如何辦到?

話題人物

吳世章把金雞母變賠錢貨內幕

從身價百億元的「股王」企業董事長,到現在被轉投資龐大虧損壓得喘不氣來,益通光能董事長吳世章到底犯了什麼錯誤淪落至如此境地?這堂虧損五十億元的課,我們應該學到怎樣的教訓?

焦點新聞

AIG將會怎麼「變賣資產」?

這次南山案被金管會駁回的港股中策集團,九月六日復牌,股價大跌四成,盤中宣布與AIG的股權合約終止,讓本來博智中策集團寄託的最後一絲希望,就此破滅,也確定博智中策從此和台灣市場說拜拜了!

聰明理財

掌握五大祕招 三十八歲躋身億萬富翁

股市中,人人都想成為贏家,但根據「二八法則」,只有兩成的人可以幸運成為贏家。在各種贏家模式中,有人利用看財報來挑選投資標的,每年穩穩獲利一倍以上,故事主角原本是一名薪水階級,他,靠著財報選股,身價上億,三十八歲就過著悠然的生活。

聰明理財

「大陸版唐鋒」現身 壹橋苗業一個月漲三倍

唐鋒在台灣演出驚人飆漲,大陸A股同樣有一飛沖天的「瘋牛股」現身。但股價瘋狂亂舞的結果,也是神話終結腳步的加速到來,畢竟,市場沒有只漲不跌的股票。

名人專欄

單身上司不讓我回家

單身主管不好惹,因應不婚時代,上班族要有對策才行!方法之一是不時展現上班熱忱,要不然幫她們介紹對象,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兩岸三地

買A股 等回檔不如趕10月行情

近期中國金融圈最大的盛事,莫過於深圳發展銀行透過收購平安銀行,正式成為中國平安集團旗下的一員,也象徵代表深圳股市高速發展的「深市老五股」正式走入歷史。上海股市將日漸茁壯,但深圳股市短中期爆發力卻遠超過上海。

名人專欄

台灣製造成本的優勢

有一些經營者告訴我,他們現在支付中國員工的薪資,已超越台灣勞工了。而台灣勞工所創造的利益,通常是中國勞工的8至10倍……

個人成長

「信心」如何左右市場?

在歷史上的九次金融災難中,學者預測其發生的準確度只比擲銅板要高一點。這是因為經濟模型不把人當人,總是假設我們是理性的機器。現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用行為本能中的「信心」來透視經濟活動,並為現在及未來的難題提出解答。

焦點新聞

馬政府缺人才 連戰人馬黃壽佐復出

「台灣金融業登陸不能只搞銀行,證券業更是重點。」相較於過去老行庫的審慎保守,台灣金控新總座黃壽佐在交接的第一天,隨即展現截然不同的大鳴大放作風,有問必答,向媒體說明他對台灣金控的全新藍圖。

話題人物

牛爾自創品牌 擄獲大陸「哈台族」

去年四月,一紙終止合作的聲明,結束了牛爾與PayEasy七年來的合作關係。一年後,牛爾如何以自創品牌重返市場,還要進軍大陸?牛爾說,他已經花了五年的時間觀察大陸市場,唯有直接到當地,才能貼近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