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深入報導》百億富豪考察團/第一手 尋富心法

深入報導》百億富豪考察團/第一手 尋富心法

742期

富人成功的故事,從來不稀奇。
罕見的是,富人願意公開自己賺錢的心法與失敗的經驗。
他們做對哪些事,讓他們得到與眾不同的成就?
我們多次貼身採訪身價上百億的大戶投資考察團,得到了答案。
這群人即知即行,得到可靠訊息就立即行動;
不僅如此,他們還用盡功夫研究投資,這正是他們的成功關鍵。
中華郵政分信員、退休小學老師、會計師等多位富人,
用不同投資手法,成功獲取財富。
他們精采的故事,足以讓你掌握未來的財富方向。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管理

扎根培養當地思惟 長期經營賺「慢錢」

神祕的觀光飯店業者李銘松,二十三年前曾赴中國投資,卻接連四次失利,他不畏挫折反而赴當地求學,終靠投資上海店面大賺。二十年前開始參加投資考察團的李銘松,多年來在台灣北、中、南獵地,因為懂得在失敗中努力學習,讓他成為百億元身價的富豪、台灣新飯店大亨。

股債前線

第一手 尋富心法

富人成功的故事,從來不稀奇。罕見的是,富人願意公開自己賺錢的心法與失敗的經驗。他們做對哪些事,讓他們得到與眾不同的成就?我們多次貼身採訪身價上百億的大戶投資考察團,得到了答案。這群人即知即行,得到可靠訊息就立即行動;不僅如此,他們還用盡功夫研究投資,這正是他們的成功關鍵。中華郵政分信員、退休小學老師、會計師等多位富人,用不同投資手法,成功獲取財富。他們精采的故事,足以讓你掌握未來的財富方向。

話題人物

葉國一:別管贏過誰,只要每天超越自己就好

這是入主益通之後,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首度接受媒體專訪,從晚上六點聊到深夜一點,長達七小時中,他大談太陽能夢,談做事之道,談NB代工業的經營,更談葉家能富過三代的祕訣。在數百億身價的背後,有四個鮮為人知的處世智慧,請聽他娓娓道來……。

股債前線

第一線觀察經營者找出成長潛力股

在中華郵政上班的張國立,憑藉自創的三○%價值投資心法,十五年來每年都獲利三成以上,身價更達上億元。能創造如此輝煌的成績,他認為,除了積極投入研究股票外,還得具備超人的「忍功」。

基金投資

跟著第一名基金經理人作投資贏家

「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是許多基金投資人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但如果該檔基金連二年得獎的話,就代表投資績效相對禁得起市場考驗,究竟這些績效表現突出的基金經理人是如何繳出亮麗的成績單?他們的投資智慧與對台股未來的看法,值得投資人一探究竟。

美食旅遊

貓空杏花林 隱身山間的浪漫春色

台北貓空的杏花林休閒農場,近年來赫赫有名,主人頂伯不但讓遊客免費入園參觀,更以九十歲高齡每日照顧杏花,創造出絕美風景讓遊客難忘,也豐富了他自身的生命風景,可說是不老的英雄。

股債前線

留意投信作帳和兩會概念受惠族群

由於國際油價不穩,造成投資人追價意願薄弱,只有電子股短線表現較強。不過由於三月底正逢投信作帳、四月也有企業財報公布,只要慎選個股,報酬率仍然不會讓人失望。

名人專欄

打房的大刀砍下來了!── 台灣房地產該何去何從?

政府打房會不會把好不容易營造出來的房地產景氣打垮,甚至影響景氣復甦的步調與力道?尤其跟前正是油價高漲,經濟走十字路口的關鍵時刻,打房會把台灣經濟打成什麼樣子?

股債前線

做足功課 靜待冷門股大翻身

積極研究投資三十多年的退休教師詹老師,在一次大賠後痛下苦功,領悟在低價時布局冷門股的「棺材店投資法」;他先後投資統一實、榮剛等標的,賺得八位數字的退休金。

基金投資

第十四屆金鑽獎《海外基金篇》

「做投資時,紀律是很重要的事。」羅納表示,若要達到長期績效穩健的目標,就要學會不受市場雜音影響,根據事先設定的目標價格,徹底執行買進與賣出決策。如此一來,才能長期維持名列前茅的領先地位。

話題人物

葉國一「只看人、不看地」的另類地產投資學

葉國一投入房地產三年,已建立專屬的個人品牌。他除了要求專業,更重要的是,他深知很多朋友是衝著「葉國一」這三個字來買房子,所以更要求品質。

美食旅遊

賞花博美景 探美味祕境

即使花博展期只剩下幾個周末假期,也千萬別急著在一天內看完所有園區,應該計畫好你的花博行程,一日一園慢慢遊,末了再到臨近小巷探祕,找一個可以歇腳、大啖美食的美味祕境。

健康

「三高」族群是過勞死高危險群

「台灣人很能忍」的性格,讓工作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甚至導致猝死的悲劇。若想避免過勞死的遺憾,除了資方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與合理工作量之外,勞方也應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名人專欄

歐洲邁出退出量化寬鬆第一步

油價飆升,通貨膨脹掩至,歐洲央行開始悄悄退出量化寬鬆;與美國堅守QE形成強烈對比,勢必影響匯率走勢。

名人專欄

從碩博生破百萬人到行行出狀元

台灣的高學歷人口直線上升,但文憑的吸引力逐漸下滑,反倒是各行各業孕育了無數台灣之光,為行行出狀元做了最佳詮釋。

名人專欄

男人的微笑曲線

男孩與男人的差別不在年紀,能甘心為家付出才有男人味;不然,不論幾歲,都還是愛玩的大男孩。

焦點新聞

新科市長撼動地方政治古老錢脈

一場工程分配款記者會,將台灣政壇長久以來用經費綁樁的陋習,掀到面上;賴清德樹立起清廉形象,讓自己能夠跟五都其他四位市長站在同樣高度上,其背後如何算計推演?

焦點新聞

二代健保埋下六大爭議導火線

雙軌制的二代健保法案倉促拍板通過,卻引來收費「一國兩制」的批評,究竟二代健保的內容為何?誰該多繳保費?誰又會受益?不公不義的情況是否更形惡化?我們將一一檢視。

兩岸三地

中國糧王挑戰全球食品龍頭雀巢

一度被中國商界稱為「中國摩根」的中國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現在可是不折不扣的「糧王」,他隨著海協會長陳雲林所率領的經貿考察團到訪台灣,是否將揮起收購大旗?

個人成長

「日圓先生」榊原英資:找出自己的相對優勢

金錢這種東西不應該自己去追求,而是由世人評斷你的價值後,主動支付你相應的額度。因此你必須思考的是:如何擁有讓金錢不請自來的實力。

名人專欄

石油危機再起?

半世紀來,有四次景氣衰退油價暴漲有關;利比亞一旦陷入內戰,產油短缺恐成為長期現象。

名人專欄

技術×設計催生品牌力

三星向世界一流企業學借技術而成長,到現在就能自主開發,三星的決心與上進的意志,是台灣可以參考與學習的。

焦點新聞

科技人瘋文創 陳立白、李焜耀挺楊登魁

上周五,影視大亨楊登魁領軍創立了「柏合麗娛樂傳媒集團」,舒淇、劉嘉玲、胡志強等政商名流都來力挺「楊老闆」,開幕現場猶如一場冠蓋雲集的金馬獎盛會。

編輯室報告

態度決勝負

職場上,態度決勝負,事實上,態度也決定投資的勝負。

股債前線

董監事改選大戲登場 十檔概念股正夯

觀察今年董監事改選個股,國票金股價強勢表態,最具可看性;小型電子股則在大股東回補壓力下,可望成為近期台股劇烈波動之際,資金的避風港。

話題人物

禚宏順 從綜藝大咖到當代新玩家

知名綜藝節目製作人禚宏順,自今年起,除了製作人、收藏家的頭銜以外,將會有個新名號:畫廊老闆。放下經營將近二十年的電視製作,禚宏順將為台北畫廊圈帶來什麼樣的新氣息?

名人專欄

誰是葛拉漢?

師承葛拉漢的股神巴菲特,修正老師的策略,將其理論巧妙運用,使其成績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科技線上

光頡科技從減資兩次到掛牌上櫃之路

九年前加入光頡科技的魏石龍,是一位在工研院及國巨集團歷練過的研發高手,他為光頡重新聚焦發展高階產品,讓公司毛利率維持在四成以上,並且成為少數可以與美、日大廠較勁的台灣企業,他究竟是怎麼辦到的呢?

藝文風尚

劫波渡盡一瓶酒

大發現時代的「印度歸來」波爾多葡萄酒雖已成追憶,但這個時代,藉由改變心態,也可以重塑我們對於葡萄酒之美的定義。

名人專欄

最後五分鐘定江山

雖說內在、實力比容貌、外在更為重要,但是人很脆弱,對人的感覺九成是外在決定的,甚至還被說是內在不足,外在才不夠看。

焦點新聞

比年輕人更懂高科技 李家同迷得很專業

「我不是蘋果迷,我是ASML迷。」這是清大榮譽客座教授李家同最新投書媒體的內容,感嘆時下年輕人只識蘋果好、不識ASML巧,引爆網友對ASML的好奇。

焦點新聞

奢侈稅出擊 房價鬆動羊群效應發酵

為了拉下房價,財政部鐵了心出重手課奢侈稅,房市陷入SARS以來最嚴重的急凍,買方縮手期待房價下滑,等著撿便宜,賣方市場也出現停止託售的封牌觀望現象,這一波修正行情才正要開始。

科技線上

德英九年不賺錢仍能高價掛牌的「隱實力」

近來生技股很夯,吸引很多投資人參與,但一家九年來還沒賺錢的生技公司,竟可以用六十八元掛牌,興櫃價格也一直維持在九十元附近,這家公司,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名人專欄

購物網站aSOS股價暴漲誌──兼論杜康控股(911616)

贏家永不能自滿,asos於快速時尚實體通路龍頭ZARA、H&M夾擊中,在網路平台擊敗它們。因此,投資不能僅鎖定現階段龍頭企業,而忽視具成長大潛力的新生小公司,應多閱讀接觸,股戰才能大贏。

股債前線

iPad 2登場 PC市場重新洗牌

iPad 2閃亮登場,只是面對蘋果執行長賈伯斯的高分貝嗆聲,其他品牌廠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平板電腦市場大餅潛力十足;憂的是,四九九美元的價位,敲響了殺價戰的警鐘。

股債前線

iPad 2領軍 台灣受惠股出列

蘋果iPad 2將於美西時間三月十一日在美首賣,是否再度成為熱賣產品,答案即將揭曉。令人關注的是,iPad 2的銷售狀況將牽動代工廠商的業績,究竟誰因此得利?誰又因而受害?

話題人物

兩個女人要為台灣撐一把生態保護傘

最近,台積電財務長何麗梅多了一個身分,她成了「十呆環境保護基金會」的財務長。因為感動,她替素昧平生的「老樹媽媽」謝粉玉還清兩千萬元債務,還說服丈夫出任基金會執行長,積極投入保護老樹的行動,要在老樹媽媽的號召下,圓一個她未曾實現的夢想。

兩岸三地

兩會行情升溫 A股重回上升軌道

如果全球趨勢向上,那麼中國股市不但是全球最早進入修正的市場,更是經濟基本面連年繳出最佳表現的地區之一,將最有機會領先反彈。二月中國A股大漲了四.一%,是全球表現最佳的市場,提前展開兩會與業績公告的慶祝行情。

焦點新聞

王應傑娶媳婦宴客 來賓論戰關注「房事」

房仲業大老、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三月五日娶媳婦,展現他在台灣政界、商業總會、建築界、客運界的人脈與金脈,沒想到遇到財政部猛力打房,出席婚宴的行政院長吳敦義、立法院長王金平等重量級來賓,椅子還沒坐熱,就被媒體窮追猛打逼問奢侈稅看法,讓原本溫馨的婚宴,變成建商與官員高談房價的新聞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