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我的存摺多1000萬/45歲前做對9件事

我的存摺多1000萬/45歲前做對9件事

766期

在為工作埋頭苦幹的你,
因為吝於抽出一點點時間,為自己的未來打算著想,
而不自覺地落入窮忙族。
其實,貧與富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看看別人為何窮忙一場,
以及達人怎麼做,
只要在45歲前做對9件事,財富自然會敲你的門。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聰明理財

月薪五萬上班族存到千萬房產的理財術

從七年前身上只有九萬元的窮小子,到如今擁有千萬房產的包租公,三十四歲的黃柏鈞沒有高薪加持,卻靠著持續不間斷的房市理財執行力,創造千萬資產。

個人成長

工作三年社會新鮮人聰明買股年存百萬

今年二十八歲的郭亞尼,儘管月薪五萬元,他卻過著每月只花五千元的「小氣生活」,靠著投資股票,工作三年就已累積三百萬元的資產,他的心法為何?

聰明理財

菜鳥記者轉念深耕財經基金獲利四五%

從職場的挫敗與沮喪陰霾走出,三十三歲的林志昊因為「一念之差」,改變了原本負面思考的工作與對知識追求的態度,不但有更好的工作機會上門,投資上更斬獲豐富。

美食旅遊

當LV遇上葡萄酒

現代精品集團吹起購併風,但不只是買下奢華時尚品牌,更流行買酒莊,當精品碰上葡萄酒,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聰明理財

九月還有低點 布局鎖定跌深業績股

八月以來,整體盤勢不佳,但大盤要落底,須配合國際股市止跌,九月前指數偏空看待。選股可留意第二季獲利優於第一季、七月營收較六月成長的個股。本益比在十倍以下,更具投資價值。

股債前線

跟著政府法人 選擇穩健標的安度盤整

全球股市波動未平息,通膨衝擊持續,加上A股企業今年有大量解禁股並未被股東減持,陸股難以置身事外。但中國社保基金投資組合暗示,本業獲利穩健、現金流穩定的企業,可安度盤整。

金融風雲

股災入市,敢嗎? (上)

全球股市隨著歐債、美債問題上下震盪,這波暴跌幅度影響範圍深且廣,是該守成還是放手一博,考驗投資者的智慧。

聰明理財

買了沒?

財經官員努力喊話,要大家有信心,但若真要提振士氣,還是需要上市公司董事長及大股東們願意增加持股,才是根本之道。

產業動態

繼續的勇氣

很多媒體大利讚揚魏德聖、林育賢等國片導演,但關注他們亮眼票房的同時,更該了解的是他們闖過難關的勇氣。

焦點新聞

楊慶祥放大格局創造百億身價

收垃圾可以收出百億身價?這不是好萊塢的電影,而是真實的人生,就在高雄的岡山小鎮上演。一家沒沒無聞的公司,做著冷門的廢棄物回收業務,楊慶祥這位只有大學肄業、英文也不太輪轉的鄉下小孩,從垃圾堆中撿出百億身價,堪稱是台灣廢棄物回收業的傳奇人物。

個人成長

一個決定 帶我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

現年三十五歲的賴徑緯,每天十二點就寢,六點起床,寫了兩年的晨間日記;他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與交往多年的女友,外人眼中,他不過是平凡的上班族,但如果不是十七歲的他做了一個決定,恐怕這種簡單平凡的生活對他都是奢求。

健康

體重計永遠不準 體脂肪才是王道

侯佩岑在新的沐浴乳廣告裡,站在體重計上,看到顯示數字45後,露出安心的表情。醫師認為,這樣的舉動容易誤導觀眾,以為體重輕才符合標準,一味追求過輕「體重」,忽略體脂肪對健康造成的影響。

金融風雲

掀開柏南克救市的最後王牌

民怨沸騰,聯準會顯然已不能再把印鈔當成唯一手段,不過,腹背受敵的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其實還有王牌可出,八月下旬的聯準會年度會議,會不會是這波全球股災的向上轉折點呢?

藝文風尚

廚房與居家空間的新感官對話

顛覆廚房新意象的bulthaup,研創了「Shifting Contexts移動的意境」廚房概念,預測將會成為二十一世紀甚至未來幾世紀廚具發展的里程碑。如同1927年法蘭克福公開第一座概念廚房設計後,近90年間,全世界廚具仍以此為圭臬,在全球被視作建築標準及廚房設計的典範。

金融風雲

評級機構應受監管

信用評級,乃現代資本主義市場定價體系中的一環,一舉一動影響價格,影響投資者利益。

聰明理財

不聽明牌消息 靠自己找出好賣點

很多人都在教你如何買基金,卻很少有人告訴你怎麼判斷出場的時機,用基金賺到財富的林奇芬,教你看懂關鍵指標,自己判斷賣點不求人,擺脫追高殺低的宿命。

產業動態

台灣美食天堂邁向國際

從泡沫紅茶到小籠包,台灣美食逐漸走向國際化,唯有透過加強品質把關及行銷推廣,期待能創造另一個MIT(Made ln Taiwan)的新產業。

焦點新聞

台灣需要「科創+文創」雙腳併進

蘋果靠的是『文創 + 科創』兩條腿走路,『科文共裕』的平衡協作打到了我們的『傳統沉重激流』、『科技掛帥』論述。

產業動態

盧明光十五次跨國收購的不敗魔法

有一個人能締造十五次跨國收購,都不失敗;有一個人敢在全球股市大跌出手,砸一三一億元吃掉日商;有一個人能在最短的時間重新改造失敗企業,用「共利」與員工同享盈餘,收服人心,這就是「購併天王」盧明光的實力。

焦點新聞

精算本益比許盛信棄電子轉生技

日前,盛弘醫藥公司舉行業績發表會,副董事長許盛信雖沒有太多發言,仍引起媒體高度注意,因為這位曾叱(口宅)風雲的電子業名人,早已揮別競爭激烈的電子業,轉換跑道到生技業發展。

股債前線

亂世投資防身術──當避險意識走到極致

我們常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當全球投資人共同擠到避險商品的時候,已醞釀了反轉的因子。用這個眼光,回頭來看跌到了7千點附近的台股,正好也意味了另一個大機會降臨!

聰明理財

長期投資台塑四寶 最好再等等

經過火災與全球股災襲擊,台塑四寶股價來到近一年低點,但即使如此,仍位在相對高點,而下半年營收獲利又將因停工檢修而減少,再加上景氣趨緩,建議暫時保持觀望,等待時機再進場。

科技線上

好光景不再 觸控面板淘汰賽正式開跑

每年蘋果新品面市的九月又要來臨,蘋果迷一樣滿懷期待,全球也一樣高度矚目,但蘋果供應商卻笑不出來,首當其衝的,就是觸控面板大廠宸鴻遭到蘋果砍價。宸鴻董事長江朝瑞面對降價、新品良率兩頭燒,一場淘汰賽才正要開始。

個人成長

蔡明興:藝術教我的投資道理

金融市場征戰快三十年的蔡明興,冷靜而理性,遇上熱情感性的太座翁美慧,兩人性格迥異,凡事各有看法,卻在藝術的婚姻生活裡,找到平衡點,而且合作無間,充分印證「藝術即生活」之道。

焦點新聞

施振榮不開餐廳改教百歲阿嬤玩電腦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最近心情想必不太好,已經退休的他,除了煩惱宏碁營收劇降、蘭奇請辭人事動盪,半年前為了打響台灣美食規畫的「MONGA艋舺」台菜餐廳又「胎死腹中」。

焦點新聞

張金鶚臉書沒朋友粉絲人氣卻稱王

知名房地產學者、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近日開了臉書帳號,不過,多數網友是用臉書來交友、聯絡感情、玩遊戲,他的臉書只用來發表房市時事評論,一個朋友也沒加入,相當另類。儘管如此,他還是在短時間內匯集了兩千位粉絲按「讚」,堪稱當前房市人氣王。

焦點新聞

中資樂當外資 政府「房」不勝防

開放陸客自由行近二個月,台灣建商期盼的陸客買房商機在哪裡?過去九年,陸客經由正式管道來台買屋的官方數字總和僅四十五戶。其實陸客早已化身外資,悄悄布局台灣房市。

國際瞭望

都動搖國本了還不死心?

日本還有擁核人士提倡歪理,對核電不肯死心;而台灣也同樣有人用假數字謊稱台灣比日本核電安全!

焦點新聞

一碗湯頭讓味千市值蒸發三百億

食品安全是當前中國最受矚目的社會議題,即使廠商並非使用有害原料,只要和廣告有出入,仍會被輿論攻擊到體無完膚。事業橫跨兩岸三地的味千拉麵,最近就因「湯頭」而遭受重創。

金融風雲

現金將成為最佳資產?

若經濟恐慌持續更久,商品價格不入股價、利率後塵,出現歷史性暴跌的機率就愈大。

焦點新聞

徐一鳴:大陸人遲早會來台置產!

二○○三年起,香港成為大陸人藏富的聚寶盆,香港房價大漲。如今台灣開放陸客自由行,房市投資達人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認為,大陸富人可零距離欣賞台灣之美,他們有什麼理由拒絕?

國際瞭望

市場恐慌來自對「國家治理」的失望

約翰‧奈思比訪台演講,各界都好奇這位未來學大師,究竟如何看目前深陷泥淖的全球經濟,還有中國何時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經濟霸主?面對這些提問,奈思比提出耐人尋味的長線解答。

焦點新聞

歐洲即將面臨銀行崩潰的新風險

美國聯準會(Fed)最近緊盯歐系銀行,肩負金融安全重責大任的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密集召集會議,要求德意志銀行、英國駿懋銀行、法國巴黎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等十幾家歐洲龍頭銀行在美國的最高主管出席,提報資金周轉狀況,會議的頻率越來越高,周轉報告則已經到了每天呈報的階段。

聰明理財

品質掛帥 四檔老牌傳產股行大運

今年上海、杭州下起了「玻璃雨」,逼得政府從政策規範著手,加強品質思考,各種基礎設施的品質未來勢必改變,這對一向強調品質的台商老牌傳產股將是一大利多。

管理

放手 創造雙贏的開始

管理階層擔心授權後,無法直接掌握全局,但只要指引得當,就能開發潛能,形成信任,更容易完成領導者的任務。

焦點新聞

三大集團火併一年三百億紅利點數商機

過去紅利點數不是吸引人的生意,但隨著市場商機擴大,愈來愈多競爭者加入,包括潤泰集團、統一超商和遠東集團,三家重量級的公司進場卡位,紅利點數大戰即將引爆。

個人成長

小小螺絲釘,也能發揮大力量

謝運昌,科技公司裡的高階法務主管,名校動物系雙修法律系的高材生,曾在知名國際法律事務所上班,讓他做出人生重要決定並找到工作意義的關鍵人物,不是親近的家人或朋友,而是一位陌生的掃地老婆婆。

聰明理財

擺脫窮忙族的9個理財行動方案

要擺脫窮忙一族,改變觀念只是讓你踏出了第一步。還需要擬定計畫,發揮行動力,朝向目標前進。《今周刊》綜合數位理財專家的意見,擬定九個行動方案,並針對每個方案可能發揮的理財效果進行評估。透過人生投資理財的「兵棋推演」,供讀者按部就班地朝向富裕之路前進。

聰明理財

十一檔「垃圾變黃金」潛力股出列!

資源回收與垃圾焚化業務,是經濟快速發展下必然出現的新興行業。由於中國政府以政策補貼垃圾處理業者,不少從事金屬回收加工與垃圾焚化的公司成長加速,台灣的金益鼎、崑鼎、佳龍等業者,也受惠兩岸的垃圾商機而崛起。

焦點新聞

莊清旗工友變身「竹科煉金王」

撿破爛、收舊貨,也能成為營收二、三十億元公司大老闆!金益鼎董事長莊清旗出身農家,當過工友、工廠領班,最後卻以電子廢料白手起家,二○○六年上櫃後營收就翻了四倍,莊清旗如何從庄腳囝仔變成竹科煉金王?

焦點新聞

韓嘉智從破產邊緣走上赴美掛牌之路

一家瀕臨倒閉的瓷磚廠,在走投無路之際,回收科技廠的廢汙泥來製成陶瓷,原本以為從此可以一路賺大錢,但原料供應不穩定逼得他們另謀生路,意外轉型為水資源回收業者,成為年營收上億元的環保新貴!

個人成長

四十五歲前做對九件事我的存摺多一千萬

在為工作埋頭苦幹的你,因為吝於抽出一點點時間,為自己的未來打算著想,而不自覺地落入窮忙族。其實,貧與富往往就在一念之間,看看別人為何窮忙一場,以及達人怎麼做,只要在45歲前做對9件事,財富自然會敲你的門。

個人成長

兩次奇蹟 找回最初真實的自己

很少有人一生能被命運之神眷顧兩次,第一次,他得到全國投資競賽的冠軍,獲得一百萬元獎金;第二次,在他花光獎金、負債累累,幾乎是窮途末路時,又在登山活動中受困十小時。而幸運的是,他從山難中獲救,用撿回來的命,自救掙脫走出人生的幽谷。

個人成長

老禪師的茶杯

雲遊多年後,天資聰穎的小和尚回到幼年剃度的寺院。老禪師看著眼前這位當年可望傳承他衣缽的青年,無言地提起案上的茶壺倒茶,琥珀般的茶水並未倒入手中的茶杯,而是直直傾瀉落地。「可惜了!師父!」小和尚提醒老禪師。「是啊!可惜了。」老禪師將整壺茶水倒光後,嘆了口氣,退下禪堂,留下滿臉愧疚的小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