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消失的醫生/台灣醫療危機!

消失的醫生/台灣醫療危機!

776期

台灣醫療體系舉世聞名,
是各國讚歎、學習的對象。
如今,白色巨塔外表依然宏偉壯麗,
但作為基石的醫師、護理人員卻正在快速流失中。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焦點新聞

連續工作五十二小時 坐下休息都沒時間

當勞工正在爭取調漲最低薪資、抗議工時過長的同時,在台灣卻有一群人,每周平均工時超過一百小時,遠超出《勞動基準法》工時上限。但卻因為他們定位不明,只能委身無法可管、無處可申訴的灰色地帶──他們是實習醫師。

焦點新聞

被告兩次 婦科名醫念法律求自保

醫師從人人尊敬的「活菩薩」,變成人人喊打的「殺人犯」。身為醫療糾紛比率最高的婦產科醫師,高添富努力進修法律碩士和保險法博士,為的是讓孕婦與接生醫師都能有保障。

焦點新聞

拿掉「道德」光環 讓醫院選擇是否營利

宇智顧問公司董事長、也是著名法律教授的徐小波鼓吹「私立醫院公司化」多年,亦曾受衛生署委託研究「公立醫院法人化」,他認為民眾對醫師有太高的道德期望,政府因而限制醫院賺錢,投資者更不能分紅,醫院收入只能用於技術、機器設備的改善。

焦點新聞

消失的醫生

台灣醫療體系舉世聞名,是各國讚歎、學習的對象。 如今,白色巨塔外表依然宏偉壯麗,但作為基石的醫師、護理人員卻正在快速流失中。

焦點新聞

每周工時一二三小時 看診醫療品質低落

年輕醫師爭先恐後投入重視「外在美」的五官科,或寧願選擇風險低的牙醫及獸醫,而不再選擇風險高的醫學系,這「趨吉避凶」的結果,讓還留守戰場救人的五大科醫護人員,因為人力不足,工作條件更加惡化,連主治醫師也要下來值班,住院醫師不眠不休到天亮更成為常態。

美食旅遊

十大經典好米 讓米飯彈牙又香甜

要煮出好吃的米飯,首要關鍵在選擇好米,「二○一一年十大經典好米」才出爐,想要買到當期稻作新鮮米,手腳可要快。

名人專欄

網路團購轉型探新路

團購網站必須結合電子商務與線上購物的銷售模式,並從成本控管及品質管理等面向多管齊下,才能避開泡沫化的危機。

基金投資

力抗波動 三大債券天王的逆襲策略

全球資金大量湧入債券市場,造成債券價格的「波動風險股票化」,操作難度大為提升,面對這種前所未見的新局,當今市場最具盛名的三大債券基金天王,會有什麼力抗波動的策略?

話題人物

未來市場三變數:美債、通膨、聯準會

近期市場變化叵測,讓投資人對未來的疑慮有增無減。但歷經市場多空循環超過五十年的債券大師丹佛斯,卻始終抱持處變不驚的態度,精準分析現況與未來,找出現時投資的最佳方位。

科技線上

誰是珍惜台灣科技業的總統候選人?

曾幾何時,台灣擁有全世界第一大晶圓代工廠、NB代工廠,還有百花齊放的面板廠、LED廠、太陽能廠。如今,我們不再需要超英趕美追日本,因為我們的敵人已經變成了韓國。

科技線上

業者:最佳合併時機已經錯過了

近來電子業頻傳無薪假及裁員,暴露台灣電子業競爭力下滑及產能過剩問題,合併又成為必然要走的路。《今周刊》專訪晶電董事長李秉傑及大聯大董事長黃偉祥,探討台灣電子業購併問題。

編輯室報告

無法承受之重

「我爸原本是外科醫生,有天值班,半夜送來一位急性胃出血的老太太,情況十分危急,緊急開刀之際,沒想到麻醉藥打下去,發生過敏性休克死亡!事後家屬很不諒解要求賠償,為了賠償,只好到處借錢!家裡變得很窮,爸爸心情鬱卒了很久,最後只好放棄外科,改做內科醫生,不再執刀,也就沒有被告的危險。」這是一位友人父親的親身經歷。

名人專欄

鮑布狄倫告訴我們的事

我很喜歡鮑布狄倫,曾經出版過他的傳記《搖滾記》。雖然喜歡,卻遠不到著迷。直到今年四月,在北京看了他的演唱會之後。

焦點新聞

兩代導演過招 侯孝賢揶揄魏德聖

日前,一場由金馬獎執委會舉辦的導演對談,老輩的侯孝賢,遇見當紅的魏德聖,兩人大吐拍片苦水。

美食旅遊

行家帶路 特色火鍋迎寒冬

再過幾天就是冬令進補季節了,台北市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邱樂芬提早過,而且只要有寒流來,就相約朋友吃火鍋當成進補,在此特別請專業外食族的她推薦兩家特色火鍋店,讓人一吃就上癮。

名人專欄

得獎不能看運氣

比照國內外電影、電影的獎項規定,投票人必須看過所有的作品才能投票,我們教育界的評審是否也盡到責任呢?

焦點新聞

小心!無薪假蝴蝶效應

一份來自英業達遭資遣員工的告白日記;一場億光董事長葉寅夫鳴槍的無薪假淘汰賽。科技業小蝴蝶輕輕顫動雙翅,扇動的卻是席捲台灣傳產業、服務業、金融業的狂風暴雨。

健康

罹慢性阻塞性肺病比中風還可憐

才剛過八十二歲生日的孫越,雖戒菸二十七年,至今仍深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苦,醫師推估孫越的肺功能已多退化十二年到九十四歲。不願別人和他一樣承受吸不到氣的痛苦,孫越透過公益廣告真情告白:「你知道COPD嗎?它是因吸菸而造成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發時,連呼吸都困難。」

焦點新聞

健保給付不合理 沒人想當重症醫生

健保給付制度不合理,也是造成急、重、難症「醫師荒」的禍首,因為制度誘導行為,讓醫師自然而然傾向選擇「產值」較高的科別。

焦點新聞

醫療糾紛不斷 台灣醫生「犯罪率」世界第一

台灣醫師已是「犯罪率」極高的高風險行業。今年八月,高雄市岡山區,一位孕婦生產時不幸去世,死因是肝壞死。結果家屬索賠五百萬元不成後,竟然大動作發動兩輛遊覽車及二十輛小轎車,到診所抗議,由於人數眾多,警方還出動近百位員警,「封路」維持秩序。

名人專欄

中國的投資移民潮

中國是一個大國,不怕走掉幾個人,但是民間資金拒絕投資國內,而是選擇出走海外,常此以往,經濟前景堪憂。

美食旅遊

二鐵馳騁 徜徉花東山水

建國百年的台灣自行車節,推動低碳綠色運輸服務系統,結合自行車與鐵路,舉辦「花東二鐵逍遙遊」,不論有沒有自行車,都享三折到五折不等的優惠活動,盡攬花東美景。

名人專欄

求勝 看「鋼鐵擂台」吧!

股市是投資大眾對環境反應展現,不是技術分析死內容能涵蓋的,抓住人心、了解人性,才能活出對企業經營者與投資大眾的瞬間嗅覺感受,求勝,這才有靈魂,這才是重點。

話題人物

微風廖鎮漢 不甘只是個少爺!

微風廣場精品時尚形象深植市場,營業額今年將突破百億元,負責經營的廖鎮漢,不但交出好成績,10年累積的充沛能量,迫不及待地接連出手,從自營代理精品、美食品牌到通路擴張;從台灣到大陸,令人目不暇給。一路走來被唱衰的他,是如何打下百貨小天王的江山?

產業動態

許典雅投資高球新秀 當最大股東

LPGA首度移師台灣舉辦,曾雅妮成功拿下冠軍,體壇颳起「妮妮」旋風。看著她從自家球場練習生到躍升球后,揚昇集團董事長許典雅說:「想練好高爾夫,就要學習與孤獨相處。」

焦點新聞

不當北市副座 聯發科前財務長轉戰北京

沉潛近一年,聯發科前財務長喻銘鐸決定落腳北京,擔任在中國才剛竄起的智慧型手機品牌廠小米科技財務長。

焦點新聞

李玟喜得好老公 此時正好買利豐?

歌手李玟最近盛大完婚,耗資六億元新台幣的排場,被視為香港歷年來最豪華的婚禮。儘管李玟夫婿樂裕民這次開銷驚人,但比起他精準投資的所得,他的大手筆似乎綽綽有餘。

名人專欄

中小企業在中國

中國一旦取消信用緊縮,將更有利於台商。如同山林大火過後,雜木劣林被摧毀殆盡,騰出空間給健康數木成長、茁壯。

焦點新聞

不愛門當戶對 克緹金孫娶信義之星祕書

近日名媛社交圈裡最紅的婚禮,當屬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的長女吳欣盈與華南金控董事長林明成的長公子林知延聯姻,兩邊都是台灣企業界重量級家族,以一般社會價值觀而言,正是「門當戶對」的經典佳作。

名人專欄

美林的明年投資七大地雷

今年股價表現卓越的逆勢股,明年漲幅相對小;但是今年跌的深,明年有轉機的產業或個股,反而給了2012年投資人危機入市的機會。

股債前線

裕隆家族眉開眼笑 台塑王家暗自垂淚

每當上市櫃公司財報公告,市場最關心的話題之一莫過於各傳統集團間的營運消長,從第三季數字來看,台塑集團因受六輕停工拖累,以及大陸需求不振,表現差強人意;而今年受惠兩岸車市強強滾的裕隆,旗下子公司多半繳出不錯的成績單,至於長榮、亞東、統一等,則表現平穩。

名人專欄

我們禁不起一次核災

最可怕的是,全球最危險的核電就在台灣,核災會讓全島滅絕,台灣是連一次核災都禁不起的。

股債前線

整體營運失色 幸有「匯兌利益」補妝

上市櫃公司的第三季財報在十月底正式公告完成,從營運數字分析,多半比上季遜色,且也不如去年同期水準,整體成績無法符合市場的期待。然而由於第三季台幣適時貶值,反而讓不少公司出現匯兌利益,避開獲利下滑的窘況。

焦點新聞

傅崐萁:我把縣長和立委都一起做了

擔任縣長不到兩年,傅崐萁從股市「小傅」變身人人爭相拉攏的後山「花蓮王」。他把教育辦得嚇嚇叫,成為全國唯一國中小學「零元上學」的縣市。他政治手段高明、左右逢源,為花蓮爭到不少「政治紅利」。他是怎麼辦到的?

產業動態

喜羊羊躍升領頭羊的三個祕訣

一群小綿羊加上一隻想吃羊的狼,再平凡不過的童話故事,不但在兩岸三地擁有四億名粉絲,去年更創造出高達六十億港幣的商機,如今周邊商品悄悄登台,準備搶攻台灣父母荷包。

焦點新聞

趙藤雄高價買地 掀新店十四張獵地潮

新店溪畔的十四張重劃區,原本只是偏僻的農田,因捷運環狀線在此規畫車站,並展開低密度開發,土地市場已掀起一波獵地熱潮,吸引不少財團、政治人物提前卡位。

金融風雲

一檔股票抱五年 輕鬆滾出上億報酬

雖然上海商銀目前只能在未上市市場中交易,但掩不住的光芒,仍成為許多投資人首選。不但年年都讓股東賺錢,還能拿到優於同業的現金股利。

名人專欄

沒人寫信給上校

沒有一個國家的退休金準備足夠,人民就跟馬奎斯筆下的上校一樣,期待老是落空。靠自己比較實在!

個人成長

筆記本三步驟 改變一生

很多東西你可以丟,但寶貴的經驗不能丟;很多夢想你計畫實現,但常常半途而廢;從現在開始,只要透過三大簡單步驟做筆記,就能改變自己!

名人專欄

2012勝戰棋局——台股活局棋譜(上)

企業精英群的市值無畏歐債的殺戮,邁向歷史新高,全球走向集中市場化,21世紀經濟模式的最大轉變正在形成,台灣不會有例外。

股債前線

中國通路股好壞互見 長線一致看好

今年以來中國持續實施宏觀調控,使得上證指數最低跌到二千三百點,中概股也呈現弱勢格局,不過從第三季財報觀察,聯強、震旦行,營運表現仍然穩步成長,全家、神腦雖然大陸事業尚未貢獻獲利,但長線仍然大有可為。

藝文風尚

羅芙奧新舵手 不讓拍賣「華爾街」化

活力十足的張增偉,卸下精品家具公司易雅居經營者的角色,搖身一變成為羅芙奧藝術集團執行長,這中間的轉型讓不少人跌破眼鏡。他未來將以什麼樣的姿態,帶領台灣最佳拍賣公司羅芙奧往下一個階段前進,令人好奇。

金融風雲

上海商銀即將挑戰金融股王新寶座

一直是台灣金融業超級優等生的上海商銀,今年股東會通過將於明年七月公開發行,等於向外界宣告跨入資本市場的決心。十一月一日,八十八歲高齡的董事長榮鴻慶親率高階幹部宣示,這家目前兩岸布局最完整的銀行,將在未來大中華的金融市場引領風騷。

名人專欄

當兩萬人在同一村

在舊日軍營裡演眷村戲,特別有感覺,兩萬名觀眾跟著劇情大笑或是流淚,實在令人打從心底感動與感謝。

焦點新聞

花蓮的這筆教育債該怎麼算?

「零元上學」雖只多編列四.七億元教育經費,但財政狀況不佳的花蓮,累積負債已達一三七億元,舉債額度高達四三.四%。雖然傅崐萁常自掏腰包,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