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45歲前滾出快富人生/職場、財富利滾利

45歲前滾出快富人生/職場、財富利滾利

785期

巴菲特說:「將自己裹在正確的雪球裡,它一定會滾下去!」
這個意思,不只是錢滾錢,也泛指人脈、經驗、知識等。
只要找到「溼的雪」及「長長的坡」,將複利的乘數效果不斷放大。
不論職場或投資理財,都能比別人更快滾出巨大雪球,提早達到成功致富的人生目標。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個人成長

人生可以編劇

我們把人生當成劇本來編,可以清楚自己所相信的價值觀是什麼,並從價值觀的變化體會到成長,創造越來越精采的劇情。

個人成長

從自卑走向自信 關鍵在「態度」

歐宏杰將寫作與金融專業知識結合,迅速在職場上躥起,並利用工作空檔,替財經媒體寫專欄,打開知名度;三十四歲就當上寶來證香港資產管理處董事總經理。他過人的毅力與恆心,成功地將最初的自卑感,化為超越的力量,打造屬於自己的快富人生。

焦點新聞

沉淪於財政赤字的隱憂

隱藏性負債過高、人口老化、貧富差距惡化,為目前台灣財政赤字三大隱憂,如不積極改善,恐將步入「歐豬五國」的後塵。

房地產掃瞄

上班族以房養房 五年資產翻六倍

一位平凡上班族,要存多久才能累積三千萬元的淨資產?當過券商營業員與房仲業務的劉天德,只花了五年的時間,就用手上的五百萬元滾出三千萬元,也開啟自己的致富之路。

管理

運用身心靈思惟 企業倫理從個人做起

近年來,政府、企業,甚至民眾對企業倫理愈來愈重視,隨著環境的變遷,經濟形態日益複雜,商業活動是否合乎倫理道德的標準也愈來愈受到各界的重視。《今周刊》整理「政大企管信義CEO論壇」的精采內容,以饗讀者。

聰明理財

以失敗為師 一戰成名晉升操盤人

原本身價千萬,但在二周內全部賠光,連台北市信義區的房子都輸掉,張智超面對困境,反而痛定思痛,從零開始,並在六年內力爭上游,很快成為券商自營部主管、投資事業處副總,連帶賺回當初所輸光的財富。

股債前線

股海投資像出海捕魚 準備好就會豐收

原本只會到處聽明牌買賣股票的張真卿,在金融、產業和授課三方面的經驗洗禮下,逐漸發展出自我一套成功的投資心法,並利用量化和指標化,減少情緒影響買賣。

美食旅遊

清酒酒粕 入浴美肌、入饌養生

屬於清酒殘渣的酒粕,含有易於人體吸收的胺基酸及有益肌膚的Pitera,日本人早在好幾年前就開始使用,台灣人至今才懂得用於泡澡及料理。

生活消費

「旭酒造」 只取二三%精釀的堅持

傳承三代的日本「旭酒造」酒廠,拿下日本二○一一年純米酒大賞冠軍,獲獎關鍵在於每粒米只取二三%最精華部分釀酒,飲後餘韻芳香醇厚,再三回味。

聰明理財

45歲前滾出快富人生

巴菲特說:「將自己裹在正確的雪球裡,它一定會滾下去!」這個意思,不只是錢滾錢,也泛指人脈、經驗、知識等。只要找到「溼的雪」及「長長的坡」,將複利的乘數效果不斷放大。不論職場或投資理財,都能比別人更快滾出巨大雪球,提早達到成功致富的人生目標。

產業動態

檳榔農父女 傻瓜精神熬出本土巧克力

八年前,屏東內埔鄉農民邱銘松與留學歸國的女兒邱致寧,為了替沒落的檳榔產業找出路,展開可可王國的夢想。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經歷無數次失敗,終於開創出台灣首家本土巧克力品牌。

健康

B型流感來襲 輕忽恐致命

今年冬天,B型流感來勢洶洶,由於症狀嚴重程度比A型流感輕微,常讓人掉以輕心,已造成多起死亡病例;往年流感的高峰期都落在春節前後,提醒大家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才能降低流感威脅!

個人成長

米蘭時尚大獎得主廖瑩怡 讓生命來一趟勇敢的轉彎!

十大傑出青年之一的廖瑩怡,從醫師轉行設計師,初試啼聲就拿下義大利設計大賽首獎。別的設計師,苦心鑽研一輩子都未必出得了頭,但半途才入行的廖瑩怡,卻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奪得國際大獎,備受青睞。她究竟怎麼辦到的?

科技線上

台灣面板雙虎暫不宜冒險搶進投資

隨著中國經濟降溫,以及官方有意扶持自家企業,讓台灣面板廠營運壓力大增,尤其韓廠成功搶占各應用面市場,更讓台廠雪上加霜。雖然面板雙虎股價淨值比均很低,但仍不值得冒險搶進。

房地產掃瞄

謝國忠:擠破房市泡沫是帖苦口良藥

混亂的中國房市,到底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這波房市動盪會持續多久?房市還會再上漲嗎?《今周刊》特別以越洋電話專訪中國經濟學家謝國忠,幫讀者解惑。

編輯室報告

告別過去 迎向新未來

跨年真是美妙的事,因為不管去年是好是壞、是悲是喜,揮別舊的一年,迎向新年,感覺人生又充滿了新希望,真好!

房地產掃瞄

不畏打房 台客靠店面、老洋房穩賺

近十年,台灣人前仆後繼赴上海投資房地產,初估有二十餘萬人在當地置產,其中,二○○五年之前進場者,基本上都賺到了「三差」:匯差、利差與房差。 如今上海面臨嚴厲政策打房衝擊,現在是適合前進上海投資房地產的好時機嗎?

個人成長

中國作家首富 把出版當偶像團體經營

連續八年登上《富比世》雜誌中國名人榜的作家郭敬明,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出席兩岸三地華文創作與數位出版論壇,首度造訪台灣。他是與韓寒齊名的「八○後」作家,也是兩岸首創作家經紀公司的「郭董」,一手寫作、一手經營企業的他,身價高達五十億元新台幣。

焦點新聞

林伯實「太殺」 黃茂雄樂意降級當副手

誰有這種能耐,讓大老級的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屈居」副董事長?

焦點新聞

不景氣時調體質 周俊吉首創本土倫理長

面對今年衰退的房地產景氣,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的新年計畫不強調展店目標,反而宣布成立「倫理長」職務,並由他本人兼任,這不但是台灣本土企業首例,在房仲業裡也算罕見。

名人專欄

幸福飢渴症候群—— 台灣的未來誰來決定?

日本社會在核災後充斥著莫名的無力感,因為日本沒有直接選舉,無法選出重視未來的領導人;反觀台灣,要如何避免朝不幸的方向走?

保險

富邦金蟬聯獲利王的祕密

「避險成本比賽」成了壽險業的獲利關鍵。對大型壽險公司來說,避險成本節省一%,就省下上百億元的支出,對目前壽險業經營越顯艱困的環境,誰能壓低避險成本,誰就是贏家。

名人專欄

難以啟齒的事

未來男孩不當兵,企業將要負責培養新人,只是不知道怎麼教他們「團結」、「服從」,只能樂觀的想,他們應該會很另類......

焦點新聞

十年百億 打造另十二個「夢想家」?

《夢想家》餘波蕩漾,文建會去年通過一樁前所未有「降低民間風險」的文創投資計畫更引發爭議。由於此投資計畫採限制性招標,共由十二家創投業者得標,外界擔心未來文藝創作者必須與這些公司有「關係」,才能獲得政府投資。

名人專欄

龍年「刺蝟心」—— 拚戰台股太極盤(中)

市場永遠無法預期,甚至有計畫地等待,「刺蝟思考」能把複雜的世界,簡化成單個有組織的觀點,龍年「刺蝟心」,才是2012年最須具備的戰勝精神,千萬不要在市場恐懼喧擾中一直驚嚇!

焦點新聞

宇昌案炮火四射 林全由路人變事主

總統大選,國、民兩黨針對宇昌案炮火四射,結果前財政部長林全無辜受波及,遭受池魚之殃。原來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質疑宇昌案監察人由何美玥換成林全,還說台懋分一股宇昌的股票給林全。

股債前線

台股選後回歸正常 現階段保守為宜

無庸置疑的,歐債仍然是今年投資人最關切的問題,加上美國房市和就業情形未改善,以及中國經濟有硬著陸風險,台股選後行情不宜太樂觀,不過下半年隨著產業供需恢復,可留意面板、超薄筆電、零組件等族群。

名人專欄

2012的全球明牌

在歐洲情況改善之前,從歐洲傳來的都不會是好消息;而美元的走勢可能持續讓看衰美元者跌破眼鏡。

名人專欄

全球股市首季落底機率大──從2011眺望2012

全球股市2011年成績單揭曉!贏家不多,輸家卻滿地,連商品行情也豬羊變色。展望新一年的走向,美元指數、中國救市行動及歐債處理,將是三大核心關鍵點。

個人成長

培養你的「富裕力」

我們都知道金錢並不等於快樂,那麼如何才能達到富裕的人生? 除了財務能力,更重要的是你對生命及工作的熱情。 新的一年到來,該是按照計畫,重新思考自己「富裕力」的時候了。

名人專欄

新年有新希望嗎?

美國數字已經好轉;歐債危機應該在收尾了;中國進入換屆倒數,會更用力維持穩定。不管長短,現在都有買進希望。

焦點新聞

房市降價潮 興富發鄭欽天開第一槍

歷經近一年奢侈稅打房引發買氣急凍,二○一二年一開始,營建推案王興富發建設董事長鄭欽天在集團尾牙晚會主動宣布,目前台北市推案價格率先降一五%,旗下建案最低七五折開賣,替國內房市「降價潮」開出猛烈第一槍。

焦點新聞

央行扮演國庫大戶角色失當 影響深遠

十二月二十九日,就在央行記者會上,總裁彭淮南準備慶生。但是蛋糕還沒切,記者就問起《今周刊》有關央行的報導。這一問可惹惱了彭淮南,讓他重砲回擊。究竟什麼報導讓他如此激動?

焦點新聞

彰化囡仔陳俊龍橫掃全球醫界之路

Dii國際植牙醫學中心創辦人陳俊龍,獨創「五合一快速植牙法」,他年輕成名,少不了同業攻訐,但他的技術最終還是獲得病人與醫界認同,從一個彰化小孩,到全球知名牙醫,陳俊龍成名之路也是一段辛苦歲月。

兩岸三地

告別暴利年代 中國房企掙扎求生

中國房地產業原本享有一段長期榮景,平均超過五成的毛利率帶來驚人暴利;不過隨著調控政策壓力加大,如今已有房地產企業因負債比超過九成出現經營危機,本刊更發現上市房企普遍出現存貨大增、現金流入減少的情況,估計未來一年,仍將是房地產業者經歷痛苦調整的轉型期。

科技線上

揭開 許文龍、郭台銘 沒有說的盤算

一家市值逾800億元的全球第三大面板廠,兩位身價逾百億元的科技業大老,卻讓37萬名小股東空等不到奇美電的新董座。他們一個認為歐盟罰金該由對方支付,一個認為是新經營團隊未正視問題才遭重罰;他們一邊認為組織應調整、切割,另一邊卻認為賺錢單位應該留在內部;就連最新的前進巴西投資案,雙方看法都分歧。究竟許文龍與郭台銘在盤算什麼?

美食旅遊

送上一瓶好酒 交情也能「長久」

台灣人愛喝酒,全世界有名,白蘭地、威士忌、高粱酒的銷路特別好,就是因為台灣人習慣邊吃飯邊喝酒,有「長久」之意的酒禮盒,就成了年節送禮的好選擇。

兩岸三地

直擊 中國房市冰風暴

此刻,中國房市比被寒流包圍的冬天還冷!隨著政府的調控政策一一出招,原本過熱的房市如經歷一場冰風暴急速降溫,從北京、上海、深圳到海南三亞,《今周刊》採訪團隊見證中國房市劇烈轉變的過程,同時也發現儘管政府決心壓制房價,但是因為資金過剩、又缺乏適當投資管道,中國房價未來走勢陷入兩難!

名人專欄

產官學研跨界合作的紐約聯想

紐約市由產、官、學、研、社界合作,建置創新和科研知識轉移的守門機制, 值得台灣借鏡學習。

聰明理財

三大庶民指標 輕鬆判斷底部訊號

去年下半年,全球股市劇烈震盪,投資人都想問:「景氣寒冬何時落底?」儘管市場雜音不斷,基金達人王仲麟卻能靠三大「平易近人」的指標,就輕鬆判斷出股市底部,掌握進場布局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