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小資養錢術

小資養錢術

795期

身為一個小資,你被肩頭上沉重擔子壓得頭愈來愈低的同時,
卻鮮少抬起頭來,想一想如何讓自己幸福地過下半輩子。
你擔心錢不夠多、理財知識不夠精,始終在投資大門前猶豫不決,
但是,錢存在銀行僅有約1%的利息,看著別人領18%,心中百感交集…
看看一位高職老師、一位年輕理專、一位普通上班族,
如何透過「養錢」,拼出每年比定存高20倍的報酬率,
從小資邁向富裕之路,打造自己的富足人生!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話題人物

楊紫瓊以愛為名迎接生命轉折

第80屆金球獎今年恢復實體頒獎典禮,女星楊紫瓊以《媽的多重宇宙》拿下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她日前甫在第94屆國家評論協會獎頒獎典禮上,榮獲最佳女主角獎,成為45年首位亞洲女演員獲獎,外界相當看好楊紫瓊有望入圍今年奧斯卡獎問鼎影后。 楊紫瓊今天站上金球獎典禮台時,難掩興奮情緒,她笑說要先站著享受這一刻:「等了40年了!我不會放手,這是一個很棒的旅程,以及一場革命,能站在這裡一切都是值得的。」 她回憶起當年剛到好萊塢時,曾有人質疑她「不會講英文」,楊紫瓊幽默回應:「我在搭乘飛機來這裡的13小時內就學會了(英文)。」 60歲的楊紫瓊感嘆時光飛逝,「我想所有女性都很清楚,隨著數字越來越大,機會是越來越小,媽的多重宇宙對我來說,是最棒的禮物」。 致詞到一半舞台響起提醒感言過長的音樂,楊紫瓊開玩笑說:閉嘴,我可以打趴你!讓全場哄堂大笑。 楊紫瓊被「時代雜誌」選為2022年指標人物,從影多年,她從家喻戶曉的武打明星到闖蕩國際影壇,直到爭取演出緬甸民主鬥士翁山蘇姬的故事,是她最有自覺的一個決定,透過電影傳達感動的力量,讓她對生命有更深的體悟。以下為今周刊2012年專訪楊紫瓊內容。 (原文刊載於2012/3/15,更新時間為2023/1/11)

聰明理財

小資養錢術

身為一個小資,你被肩頭上沉重擔子壓得頭愈來愈低的同時,卻鮮少抬起頭來,想一想如何讓自己幸福地過下半輩子。你擔心錢不夠多、理財知識不夠精,始終在投資大門前猶豫不決,但是,錢存在銀行僅有約1%的利息,看著別人領18%,心中百感交集…看看一位高職老師、一位年輕理專、一位普通上班族,如何透過「養錢」,拼出每年比定存高20倍的報酬率,從小資邁向富裕之路,打造自己的富足人生!

兩岸三地

中國經濟大調整 台灣五大產業受惠

中國經濟不再「保八」,首要衝擊就是過去十年展現出大牛市的國際原物料價格,而去年飽受大宗物資大漲且轉嫁不易的食品業,壓力將獲得紓解;至於LED、中概內需、自行車、環保回收,因十二武規畫開始進入執行階段,預料會跟著受惠。

兩岸三地

正面看待中國經濟「試踩煞車」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兩會期間提出,今年GDP成長目標值僅七.五%,訊息震撼全球股市。但專家分析重要經濟數據指出,中國經濟正由內需消費逐步取代出口、投資,經過調整轉型,放緩的中國經濟可望呈現截然不同的面貌。

國際瞭望

注意中國經濟減速的訊號——東協再起

從一九六○年以來,全球有一○一個中等收入國家與地區,只有十三個能躍升高收入經濟體,亞洲有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香港,下一個中國能不能躋身榜內?值得觀察。

健康

長時間打嗝 可能是胃癌警訊

幾乎每個人都打過嗝,這種偶爾發生的「小事」,如果變得長期且頻繁,就要當心身體可能出「大事」了。

基金投資

學會「停利大法」變身基金不敗達人

江志平從國壽小職員做起,憑著簡約務實的理財態度,以及有紀律的基金投資,為自己的財富扎下厚實基礎。他以過去十二年、不間斷投資各類型基金經驗,認為投資只要有依據,縱使短線被套牢,也能心平氣和,以小額資本累積可觀財富。

編輯室報告

洞見未來

二十八年前,如果有人跟你說,未來將出現網路國家,在那個電腦還不是十分普及的年代,你八成會認為:「這個人瘋了!」但現在的臉書,的確已形成一個巨大的網路王國。

美食旅遊

吉野櫻加螢火蟲 共譜春天閃亮樂章

全台瘋櫻花,無法擠進中台灣賞櫻的人,不妨轉往被米其林評為三星景點的阿里山,除了絕美櫻花,還可賞日出、漫行森林步道接受芬多精洗禮,讓身心靈都煥然一新。

美食旅遊

詹益昌以四百萬 網羅五百顆「星星」

花了四百多萬元,吃過米其林三星級餐廳達九十六家、「吃星行情」早逾五百顆的詹益昌,鼓勵大家一輩子至少要品味過一次米其林,才不虛此生。

美食旅遊

米其林主廚領軍 催生台版星級美味

法國米其林星級主廚領軍的料理,不同於法國在地味,而是融合台灣食材的究極美味,看似簡單,卻在繁複做工及盤飾藝術下,呈現出令人難忘的美食回憶。

名人專欄

觀察韓國產業發展策略

日本爾必達公司日前向東京地院聲請破產保護,雖然不代表日本DRAM產業會像德國一樣,在奇夢達公司宣布破產後完全退出市場,但是爾必達的處境足以顯示,韓國三星集團在DRAM產業的流血競爭中,已經居於領先地位。

焦點新聞

集資判死刑 吳英案引爆中國司法爭議

今年僅三十一歲的吳英,十年前創業致富,一度成為中國最年輕女富豪。因資金需求大,吳英常向親友調頭寸,隨後提供豐厚利息回報。○九年集資事發被捕後,法院以非法詐欺人民幣七.七億元(約新台幣三十七億元)罪名,判處吳英死刑,今年一月二審仍維持原判,意味著吳英的命運可能就此確定。

產業動態

鳳梨農之子創業 拚車用焊接螺帽龍頭

三月九日,台南工商聯誼組織「億載會」舉辦會長交接,第十屆的新會長吳榮彬是恒耀工業與友信國際的董事長。吳榮彬旗下擁有二十多家公司,去年集團營收還高達一二○億元,究竟這位神祕富商為何說自己是「儒商」,他的致富學又有哪些道理?

產業動態

X-Bike網路熱賣二萬台 創造二億營收

成立不到五年的晨昌健康科技,以X-Bike健身車一鳴驚人,引來大廠仿冒跟進,光是中國就山寨了五百萬台。不到四十歲的創辦人陳英權,如何從門外漢創造出年年翻倍的業績?

股債前線

網通族群趨勢明確 化身最大亮點

現階段大盤不是起漲點,選股除了聚焦中長線趨勢,布局具技術資格的網通股外,短線操作有兩個方向,一是找落後補漲股;另一是鎖定高現金殖利率公司。有實質獲利又具趨勢性的個股,則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科技線上

凱文.凱利:科技將超越人類走向失控

「科技來自人性」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但科技最後會走到哪裡去?跟著凱文.凱利的思路,從他一開始抗拒科技,到最後預知趨勢,並將思想結晶寫成《科技想要什麼》,你會發現文明的下一個進化,就在眼前……。

教育

與自然共處、親力親為學問自然來

三十五歲才結婚的凱文.凱利(KK),三個孩子都在台灣與美式教育中長大。身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趨勢大師,他從不刻意培養孩子成為另一位凱文.凱利,卻堅持孩子要有求知心、有創意,還要用雙腳旅遊去認識這個世界。

名人專欄

一無所有

人生,就是一段從無到有、又到無的歷程,無論有、或是無,都是學習。

焦點新聞

十年砸兩億 蔡宏圖打造桌球國手搖籃

國泰金控砸將近兩億元、栽培十年的女子桌球隊,近期在海內外大放異彩,不僅去年十月拿下國內中正盃冠軍,今年一月也奪下世界青少年桌球巡迴賽年終總決賽單打冠軍,讓現身慶功茶會的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心情大好。

股債前線

嚴守投資七金律衝破七大難關

從小資邁向富翁之路,是一條處處陷阱、充滿挑戰的修煉之路。不過,面對市場每次的大風大浪,如果能遵守七大金律,運用智慧、信心,堅定地度過每次難關,上班族也能成為千萬富翁。

科技線上

凱文.凱利:五年內蘋果、谷歌面臨營運危機!

凱利過去二十八年的預言逐一實現,他對未來科技生活的觀察,成了科技業動見觀瞻的趨勢預言。 在全球科技業面臨轉型的關鍵期,他提出五大預言,帶著我們預言未來一千天的科技生活,將出現哪些巨變。

聰明理財

五招防漏法避免家庭資金出現缺口

家庭日常開銷,食衣住行育樂,處處藏有漏財危機。就算事前做好預算規畫、抑制奢豪消費,錢還是有辦法找到漏洞滲出。為了防堵資金外漏,強化家庭財務體質,五種常見的家庭漏財根源,一定要知道。

聰明理財

悟出強勢股五訣竅 兩年賺回千萬身價

從月薪四萬多元的小理專做起,吳孟訓用了七年多的時間,累積千萬元資產,期間他曾因期貨投資失利幾乎賠光積蓄,但挫折無法擊退他,他在不斷地自我提升中,淬煉出適合自己的獲利方程式。

科技線上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趨勢大師

他,曾經預言有一天網路茁壯到成為一個國家;他,曾經預言網路時代裡,開放的人將永遠勝利;他,更預言了PC之死、雲端計算的出現,甚至有一天網路將會知道你的所有喜好,掌控全人類生活。他,是凱文.凱利。一位身上不帶智慧手機、NB、平板電腦,連有線電視都不看,卻精準看到科技趨勢演變的大師。更是一位與賈伯斯浸濡在同樣背景,連施崇棠都受他影響的科技思想家。《今周刊》特地飛到加州南舊金山的小鎮,專訪這位後PC時代,你不能不認識的科技趨勢大師。

焦點新聞

台灣反核二十五年 政府渾然未覺?

日本福島核災屆滿一年,全台逾三萬人湧上街頭反核,多位文藝界人士也罕見地熱烈響應。然而從第一場在貢寮的反核運動開始,至今已二十五年,核四預算竟一再追加,政府好像從來不知道,核電是我們承受不起的負荷......

品味收藏

「香港製造」的紅酒交易奇蹟

名酒拍賣行短短幾年時間在香港大發利市,更讓香港成為全球前三大紅酒交易中心。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之地,過去以亞洲的金融重鎮、自由貿易港區聞名,如今為了積極求生存,由政府集合民間企業,投入紅酒市場成果卓著。

焦點新聞

華新聯袂漲 王雪紅昔日愛將功不可沒

年初至今,華新集團旗下已連續三年虧損的和鑫,漲了將近五成,一度跌破兩元的彩晶,其漲幅更達一倍,甚至連集團母公司華新麗華,股價表現也有兩成漲幅,究其原因,兩位從宏達電跳槽來的王雪紅愛將功不可沒。

焦點新聞

高價找租客 亨得利吹起東區店面漲風

由中資亨得利鐘錶買下的北市忠孝東路四段店面,近日對外開出每月二五○萬元租金,相較一年半前購入後的租金行情,調幅逾三倍之多,經過這一輪換手,恐帶動新一波東區店面租金調漲風。

個人成長

幫35歲世代找對的工作

日本針對35歲世代進行研究,發現他們就是「無感經濟」最大的受害者,而台灣,已然逐漸步入日本的後塵……早我們一步邁向人口衰退的日本,怎麼拯救就業市場,值得借鏡。

名人專欄

雲端與跨界

台灣要做創新事業,最大的挑戰是在政府行政部門,行政體系中要有一個跨界整合的重量級專案團隊,才能成事。

名人專欄

讓你的同事成為林書豪

擁有像林書豪那樣的業務人員、主管是可能的,只要了解林書豪的特質,朝這方向去培訓他們就對了。

名人專欄

摧毀人生的壞習慣

有人在臉書上只在乎得幾個讚卻不深交,有人以為吃飯應該八分飽,其實六分飽就夠,人生的壞習慣實在太多了。

金融風雲

外資金童柯之琛 靠實力締造職場傳奇

如果說,「林書豪傳奇」告訴世人,只要認真打拚,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現在台北外資圈,也有一位「林書豪」,他只有國內私立專科學校畢業的學歷,如今卻是前三大外資交易室主管,他是台灣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柯之琛。

股債前線

蘋果供應鏈、光纖、智慧型手機最吸睛

在農曆春節過後,二月上市櫃公司的營收開始恢復正常,不少公司在產品出貨暢旺的推動下,營收甚至來到歷史新高,繳出亮眼成績。整體來說,蘋果供應鏈、光纖網路以及智慧型手機等族群,成長最為明顯。

名人專欄

台股昂揚才開始(下)

論當下台股,資金宣洩後的內容不能無線上網,去年年報及今年第一季季報將陸續公布,投資標的到底經營出多少績效,才是當下投資者最要急的。

名人專欄

執行長缺貨中?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台灣能幹活的人很多,只是不是都有機會上台表演。

名人專欄

香港這次不一樣

這次的香港特首選舉經驗,可望為未來中國高階官員選舉注入第一個民主元素。

股債前線

中概、觀光、通路 第二季救援主秀

當大盤已經突破年線,並挑戰去年日本大地震的頸線位置八○七○點時,電子股指數並未跨過相對位置,金融股甚至無法挑戰年線。反觀傳產股在族群輪動、選後兩岸樂觀氣氛和王品掛牌產生拉抬效應下,早已遠遠拋開年線,預料將是第二季投資主軸。

科技線上

石油王子王文潮 大軍殺入LED市場

沉潛十年,台塑集團旗下公司南亞光電,將由董事長王文潮帶領,進軍照明市場,以往總是談論石化、油價的「石油王子」,轉戰南亞光電近兩年後,積極為集團的節能版圖布局出海口,也讓照明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焦點新聞

張忠謀應樹立比交班更重要的風範

台積電與張忠謀雖然密不可分,但從公司治理角度而言,董事長交棒與否,不是他個人能決定,他不交棒的發言並不妥當。

焦點新聞

黑松張家、微風廖家 最後關鍵戰役

老牌飲料大廠黑松,近日因公告出售微風廣場旁的土地,讓黑松張斌堂家族與微風廖偉志家族,再度陷入緊張對立局面,而雙方你來我往一陣攻防,也被市場人士解讀成是明年董監改選前哨戰提前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