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當世界工廠大遷徙

當世界工廠大遷徙

796期

製造業就像游牧民族,哪裡有利就往哪裡去,
當美國總統歐巴馬高舉「奪回製造業」大旗、
東協盡享便宜工資優勢之際,
全球製造業正從「世界工廠」中國撤出,
新一輪的製造之王爭奪戰一觸即發。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股債前線

東協人口撐腰 七檔概念股亮起來

隨著人民幣升值,加上中國工資大幅上漲,許多製造業開始陸續遷徙到東南亞;而東南亞挾著五.五億人口,加上各國政府勵精圖治,部分台商不但提前卡位成功,而且已經開花結果。

國際瞭望

遇見製造與消費力兼具的經濟體

印尼、泰國、越南,這三個東協國家,被專業機構點名為製造業遷徙潮下的最大受惠者。 走進三國,雖然各有基礎建設不足的問題,但也能深刻感受,人民對於生活水準提升的嚮往,已驅動了他們接棒「世界工廠」的決心。

國際瞭望

遇見被失業和債務嚇醒的美國人

畫面就像是亞洲低收入國家的某條生產線上,只是,主角換成了黑人與白人,對於枯燥單調的工作,他們甘之如飴。直到今天,美國仍在高失業率和債務破表的危機之中掙扎,但,人民已經開始反省,美國人變得不一樣了。

國際瞭望

亞洲經濟正在轉折點上

台灣不是趨勢上的贏家,反而很可能是中國經濟減速的受害者,從台股陷在八千點裹足不前,可以看出台灣的產業瓶頸正待突破。

產業動態

當世界工廠大遷徙

製造業就像游牧民族,哪裡有利就往哪裡去,當美國總統歐巴馬高舉「奪回製造業」大旗、東協盡享便宜工資優勢之際,全球製造業正從「世界工廠」中國撤出,新一輪的製造之王爭奪戰一觸即發。

個人成長

旅程和五個平衡

在人生的旅程中,沒有冒險,可能沒有趣味,過於謹慎,又失去旅行的意義,兩者之間的平衡,旅人要明白。

美食旅遊

鹿港美食 施振榮兒時暖暖饞嘴味

生長於文風鼎盛的鹿港鎮,宏碁創辦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極為熟悉巷弄市集裡的各種吃食,多元化的美食豐富他一路成長的鄉情記憶,回應他兒時嚮往溫暖與獎勵的犒賞,甚至還幫他追到了「牽手」。

科技線上

楊超左右攻防 領戴爾廝殺大中華市場

戴爾大中華區總裁楊超,踏進PC產業不到四年,卻以空降新秀之姿,穩坐大中華區總裁之位;在全球第三大PC廠戴爾的關鍵期,他更讓邁克.戴爾將大陸及商用PC兩大獲利金雞母,全押寶在他身上。

焦點新聞

凱雷精打細算 「換股操作」力求逆轉勝

大眾銀行即將易主,進入最後緊鑼密鼓階段,呼聲最高的元大金能不能順利迎娶嬌娘?會不會半路殺出程咬金?

科技線上

小業務大膽創業 成功模式無人敢跟進

承業生醫靠著與近二十家醫院合建腫瘤醫療中心,搶攻市場,坐上台灣癌症放射治療設備龍頭地位,並吸引很多重量級人物投資,到底承業生醫董事長李沛霖的成功創業祕訣何在?

聰明理財

台股基金第一名操盤手 獲利心法大公開

第十五屆傑出基金金鑽獎得獎名單公布,在評審標準「同期報酬必須為正數」條件下,今年一年期股票型基金全軍覆沒,得獎基金從缺。而在操作難度頗高的一年,獲得評審青睞的基金,多是老面孔,顯示投資資歷十年以上的長青基金經理人,確實經得起市場考驗。《今周刊》藉此機會重現他們的研究、分析、選股、操作過程,找出一流操盤手長期穩健獲利的關鍵。

美食旅遊

鹿港龍山寺 盡是施振榮童年嬉遊回憶

宏碁創辦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回到鹿港家鄉,為古蹟與民俗技藝注入資金、活動等活水,使沉寂多時的鹿港風華再現。

焦點新聞

李桂林第一線工作曝曬值一次就破表

三十多年前,李桂林考進台電公司,卻因為接觸高劑量的輻射曝曬,導致血液病變。台電不僅遲遲不讓他離開造成職業傷害的工作崗位,甚至與榮總更改他的體檢報告,讓他「健康」退休。這是台電退休員工的血淚告白,李桂林只是其中一人。

焦點新聞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是鬧劇還是悲劇

面板大廠友達光電遭到美國反托辣斯控訴空前危機,連帶友達中科四期二林園區計畫可能繼續停擺。這個當初國科會計畫投入五三九億元,為友達量身打造、傾國家機器支持的園區,如今「前途未卜」。也再次活生生見證一個國家重大政策草率、侵犯人權的過程。

名人專欄

還停留在船堅炮利的思惟

寧可花大錢買昂貴設備,卻不願培養自己的技術與人才。就如同當年清朝「船堅炮利」的思惟一樣。

焦點新聞

揮之不去輻射陰霾 籠罩校園四十二年

四十二年前,清華大學意外遭受銫一三七輻射汙染,受汙染的建築至今輻射量仍高於正常背景值;然而,校方對這棟建築竟未做特別標示警告,讓師生的健康暴露在輻射的威脅下。

股債前線

六檔環保產業股 強攻兩岸綠色商機

在中國十二五規畫中,訴求環保、調整經濟結構成為發展重點,垃圾減量、焚化處理因此躍居重要的國策。國內具有發展經驗及先行優勢的業者,可望在這波兩岸環保商機中受惠。

焦點新聞

夏都掛牌大漲七成 蜜月期還有多久

今年以來,新掛牌的觀光類股公司表現亮麗,進而帶動一波比價效應出籠;靠一部電影竄紅的墾丁夏都飯店,未來除了依賴想像題材支撐,需要更多基本面讓股民買單。

名人專欄

教對了,孩子都是天才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像楊定一、像現在的顏正國遇到良師,讓外界看到他的天分。

名人專欄

第二個五億消費者

中國的新興消費群,隨著城鎮化的過程而在產生中,但消費仍處於較低層次,也恰恰是下一輪經濟加速的動力來源。

焦點新聞

揭開 台灣核電廠 不能說的8個祕密

這是來自台灣核電廠內部員工的第一手爆料!李桂林,一位台灣少數參與核一、核二建廠到正式運轉的台電元老級員工,在長達三十三年的工作生涯中,親眼目睹核電管理的種種謬誤,甚至自己都因長期暴露在輻射之下,而失去了健康。對於李桂林的種種控訴,台電卻以全盤否認「職業傷害」的態度回應;或許,台電要防衛的不僅僅是個人賠償金的問題,而是背後攸關全民健康,更不可告人的核能安全祕密。

健康

大魚大肉不忌口 小心三十歲吃出痛風

「痛風」有愈來愈年輕化趨勢,連八歲小朋友都中招,很多人因此避吃海鮮、內臟類。據最新高尿酸飲食觀念,採低熱量飲食法,比不吃高普林食物更具預防效果。

焦點新聞

廣告女王余湘 進駐台北圓環賣小吃

聯廣集團董事長余湘廣發郵件昭告親友,等台北圓環重新裝修好後,請大家來作客。余湘向本刊證實,她已取得台北圓環公司「絕大多數」股權,著手整頓這家命運坎坷的公司。

名人專欄

擊退爛上司的妙計

雖說爛上司是人生體驗,但委屈太久,自己會變形,最好讓爛上司無力化,才不至於任人宰割。

金融風雲

陳裕璋展開任期倒數一百天保位戰?

金管會主委陳裕璋任期剩下倒數不到一百天,很多金融業者驚呼:「陳裕璋變了!」從過去不與業者溝通、不和媒體打交道,突然變得親民愛民,不僅和業者大喝破冰酒,還差一點帶記者去郊遊,陳裕璋能否就此演出逆轉勝?

產業動態

三十年情緣 周俊吉為企業倫理扎根

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上周以個人名義捐款六億給母校政大商學院,不僅創下政大創校八十五年最大筆個人捐款紀錄,也打破國內商學院最高捐助數字,未來金華街政大公企中心將成為台灣最頂尖商管教育基地。

產業動態

黃謙智 讓垃圾變黃金的創業三法則

小智研發創辦人黃謙智,百分之百靠垃圾創業,卻在短短六年間就讓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獲利,並且吸引國家地理頻道為他拍攝紀錄片;最近還得到紐約市長授獎肯定為「傑出創業家」。究竟頂著哈佛名校光環的黃謙智,有什麼獨到的創業心法?

名人專欄

這是職業比賽!

運動選手,只會對專精的項目苦練;投資也是,要找到適合的風格,才可能成為職業選手,賺一輩子的錢。

股債前線

台股下檔有限 靜待四月法說會突圍

在央行釋出「五百億元國際熱錢尚未投入股市」的談話後,外資一度出現大買超。事實上,二月台股大漲,很多外資來不及上車,只要指數回檔就迫不及待「補貨」;另外若四月上市櫃公司法說會對未來景氣樂觀,外資買盤也會積極進場。

個人成長

非本科系畢業 拚一年就考上

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系的李佳霖,還沒畢業就下定決心要搶鐵飯碗,她靠著自創的方法,奪下高普考雙榜首,順利進入公職。她是怎麼辦到的?

科技線上

垂直整合是美麗的錯誤?

蘋果的成功,讓大型科技公司爭相模仿其垂直整合體系。谷歌買下摩托羅拉的行動事業部Motorola Mobility,打算生產智慧型手機和電視機上盒;亞馬遜的平板電腦Kindle Fire則將電子商務與硬體做連結。

焦點新聞

西門子到反托辣斯 李焜耀另一場硬仗

友達被美國司法部控告涉嫌壟斷面板價格案,近日舊金山聯邦法庭陪審團,認定友達涉嫌壟斷價格,恐面臨十億美元罰款,這對李焜耀來講,將是繼購併西門子後的又一場硬仗。

焦點新聞

高志明踢爆更毒瘦肉精 卻沒當成英雄

塑化劑事件即將滿周年之際,台灣再爆瘦肉精、禽流感的食品安全風暴。這次「義美」總經理高志明跳上火線,驚爆自家實驗室早就檢出比「萊克多巴胺」更毒的瘦肉精,而且是從豬肉上驗到的!

焦點新聞

不談水果其他都談 江朝瑞配息釋出誠意

宸鴻董事長江朝瑞日前大陣仗邀請媒體及法人去廈門總部參觀,面對媒體及法人對技術取代及同業殺價競爭等問題,他可以說是無話不談,毫不迴避,只有被問到大客戶蘋果的訂單時,才會說,「拜託,不要讓我們被罰五千萬元!」

焦點新聞

白米炸彈客 另類徵才廣告找夥伴

這個夥伴除了要接受「錢少事多」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了解農業、會煮飯、有熱情... 坊間一般求職廣告總是會以「錢多事少離家近」,甚至以「無經驗可」等優厚條件吸引人才上門。白米炸彈客楊儒門最近刊登的徵人啟事卻讓人有「坦白到噴飯」的感覺。

股債前線

搭上作帳行情 鎖定投信買超股

第一季即將結束,按慣例投信將把握最後一波作帳行情,尤其績效排名前幾名的基金更是展開肉搏戰,不過由於蘋果概念股是基金共同持股最高的,投資人宜慎防往下作帳,反而應留意非蘋族群,以及三月投信積極買超的個股。

話題人物

張淳淳:人生賺那麼多錢,只是讓你住到頭等病房!

一場大病,讓女強人張淳淳遇上無藥可醫的怪病,兩度輕生,從鬼門關走一遭,目前仍與病魔對抗的她,對生命與財富有了深刻的體悟,本刊取得她的獨家告白,看她如何勇敢面對病魔與人性最大的挑戰。

個人成長

揭開信評機構醜陋的真相

小自企業倒閉、大至國債破產,國際金融市場無不受到信評公司的影響。究竟信評公司的影響力從何而來?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內幕?讓當年揭發高盛與希臘假帳陰謀的英國得獎作者為你揭祕⋯⋯

名人專欄

台股指數9309歷史定位(上)——宏遠興業十年蹲功引爆

台股指數先過9309.95,最能代表馬總統歷史定位航程的深受肯定、激勵與鼓舞,接續著台股第四次上萬點,就會沛然成型,也是看台灣進入大繁榮新境界的啟程里程碑。

編輯室報告

第四桶金在哪裡?

「我家工廠收了!」最近有位台商第二代告訴我,他們家在中國原本有二間工廠,其中一間工廠最近收了。他說,最主要是中國工資高漲,原物料也降不下來,「再做下去,真的沒利潤了!」只好把工廠收起來。

焦點新聞

執行長兼董事長 段行建的難言之隱?

終於,段行建終結了奇美電沒有董事長的一○一個日子。從兩個月前,對外表達退休之意,到接任董事長,是什麼改變了他?他能否也終結鴻海、許文龍家族之間的惡鬥?外界拭目以待。

聰明理財

黃國忠用「一致性」戰勝股海風雨

國泰中小成長基金自成立滿三年起,幾乎年年得獎,到今年又拿下中小型股十年期傑出基金獎,稱得上是台股基金的「異數」。對黃國忠來說,靠著「一致性」選股邏輯,不隨市場起舞、不短線進出,同樣能締造卓越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