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失落的科技島

失落的科技島

825期

曾經,科技是最令台灣驕傲的行業;如今,卻是最失落的一群。
我們不明白,為什麼台灣做了品牌,卻擺脫不了殺價的宿命?
我們不了解,為什麼全球科技產品半數是台灣製造,但制訂規則的永遠是蘋果與三星?
我們更不懂,為什麼聯想可以在一年裡大賣3000萬支手機?
台灣宏達電岌岌可危,宏碁、仁寶也拉警報,台灣科技業的明天在哪裡?
不僅200萬科技人需要關心,也將是你我共同面對的難題。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科技線上

失落的科技島

曾經,科技是最令台灣驕傲的行業;如今,卻是最失落的一群。我們不明白,為什麼台灣做了品牌,卻擺脫不了殺價的宿命?我們不了解,為什麼全球科技產品半數是台灣製造,但制訂規則的永遠是蘋果與三星? 我們更不懂,為什麼聯想可以在一年裡大賣3000萬支手機?台灣宏達電岌岌可危,宏碁、仁寶也拉警報,台灣科技業的明天在哪裡?不僅200萬科技人需要關心,也將是你我共同面對的難題。

個人成長

打開個性的寶藏

開朗、正向的性格,一定比閉塞、負面的性格好得多;但個性就不一樣了,個性是一個人的特質,有時還是寶貴的特質。

個人成長

把自己變成有價值的老人

每個人都逃不了年華老去,與其緬懷往日時光,不如坦然接受現實,做好準備。年長者已來到人生下半場,更應該率真做自己,快樂度餘生。

科技線上

不景氣也要創新英特爾揭開三大趨勢

從社群網路、雲端到超輕薄筆電,今年,不景氣的年代,一千位投資長聚集美國洛杉磯,一場由科技巨擘英特爾揭示的全球高峰會,到底他們看見什麼趨勢?

健康

切片檢查判讀 掌握癌症治療黃金期

作家苦苓自曝罹患腎臟腫瘤,但因害怕知道結果而拒絕切片檢查。醫師提醒,癌症檢查是以影像檢查作為第一線判讀依據,若醫師建議切片檢查,最好遵照醫囑,否則恐錯過治療黃金期。

焦點新聞

台灣全面廢核 不能再等了

日本專家預言,如果台灣核四爐心熔毀、圍阻體受損而輻射外洩時,立即會造成三萬人死亡,其後因輻射致病的死亡人數將達七百萬人!為何會發生末日般的危機?台灣應如何預防?

股債前線

借殼題材紅火 轉型、套利 三路人馬各顯神通

由於明年起證所稅規定IPO要課徵15%的稅率,引發市場揣測未來有意回台掛牌的資金將直接找「殼」上市,同時也讓原本已借殼的個股出現飆漲行情,雖然不少公司在新勢力入主後出現新的面貌,但投資人也應留意未來業績是否能夠跟上股價水準。

話題人物

小出裕章夢想幻滅 走向對抗

小出裕章在初中、高中時代都是保守認真的學生,進大學後也從沒蹺過課,在大人眼中是超級好孩子;為何學核工的他,會從事核子研究同時又反核?

美食旅遊

秋遊墾丁 悠哉愜意舒服至極

秋風送爽,南台灣的墾丁,水上活動或已暫歇,天空卻熱鬧起來;定點賞鳥、漫步草原,單車踏遍半島,墾丁悠哉的情調依然。

美食旅遊

火山沃土孕育珍果珍珠芭樂甜進心坎裡

芭樂達人蔡和田從13歲開始務農,55年來在燕巢泥火山下的岩漿土裡,伴隨芭樂日出日落,和珍珠芭樂的演進史密不可分,培育出的頂級珍果,讓對岸也為這香脆爽甜瘋狂。

焦點新聞

消失的毛豆田 政府自毀台灣綠金奇蹟

高屏大湖開發案危及有「台灣綠金」之稱的毛豆外銷產業,這起砂石與綠金之爭,反映政府長期開發至上而犧牲農業的思惟。台糖優良農地淪為工業區、科學園區用地的提款機,這不僅使租用台糖農地耕作的農民受害,也一點一滴葬送台灣農業的未來。

焦點新聞

馬總統該向德國梅克爾學習

即使歐債問題仍未解決,德國經濟也有隱憂,但德國總理梅克爾的施政滿意度卻在近期創新高;這個數字說明了,執政者遠離民粹路線,才能贏得壓倒性的支持。苦於民調低迷、施政方向紊亂的總統馬英九,該向梅克爾學習。

產業動態

黃正勝:活到這歲數,賺錢不是最重要

台商黃正勝日前力諫馬總統而一夕暴紅,出生新店,也在新店發跡的他,靠著經營房地產致富並移民澳洲,因六年前一場意外,對人生有了新的體悟。這位六十七歲的歐吉桑為什麼會公開建言政府?他又是如何嶄露頭角?

焦點新聞

明快處理兩大燙手議題 陳冲總算回神了

民調已經低到近乎趴在地上的行政院長陳冲,過去出現在公眾場合總是神采飛揚的氣色,早就被低迷不振的經濟景氣給壓垮。但近日有兩段公開發言,讓許多陳冲的老友覺得,「陳沖總算回神了」。

科技線上

名嘴陳安之借殼卓越 葫蘆裡賣什麼藥?

借殼上市在小股東眼裡,就像參加一段未知的旅程一樣,因為在面紗未揭開前,永遠不知道新經營者要做什麼。陳安之,一位「潛能開發大師」,最近入主一家台灣虧損連年的光纖公司,他究竟是要重振台灣光纖,還是另有打算?

話題人物

「逆光飛翔」導演張榮吉 隧道盡頭總有曙光

「如果最喜歡的事情無法放棄,就要更努力,讓別人看到自己。」電影「逆光飛翔」將代表台灣,角逐明年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電影中,由沒有名氣的素人演員黃裕翔演出自己的人生故事;電影之外,導演張榮吉的築夢之旅,卻像洋蔥一般,層層疊疊,扣人心弦。

名人專欄

下一個世界級的中國企業——與國際接軌的三大品牌

今年以來,中國股市在全球敬陪末座,汽車、體育用品、成衣產業面臨全球競爭壓力,表現接連掉漆;不過,這兩年中國一些品牌也正迅速與國際接軌,朝世界級的地位邁進。

美食旅遊

苗栗客家庄的傳統好滋味

傳統客家菜的鹹、香、油,是讓人吮指回味的主因,想要進入客家美食文化,可以先從「四炆四炒」開始。

藝文風尚

科技球鞋的熱血幸福夢

在別人眼裡,一雙球鞋不過就是一個輔助工具,但是在「球鞋男」眼中,只要是有特殊科技設計的鞋款,眼睛就像看到尤物一樣噴火,恨不得立即把「她」扒光看個究竟!

焦點新聞

環保署棄守環評 等於自廢武功

環保署七月通過「六輕四.七期擴建案」,但台塑不滿將「油漆塗布」等五項揮發性有機物(VOCs)查核方式算入排放總量,而向環保署提申覆。九月二十七日環評大會以九比六駁回申覆案,一場擴建案引發的環評存廢爭議也正式引爆。

名人專欄

四年級生的焦慮

世界變化太快,菲律賓成幫傭大國,跟在我們後面學技術的韓國成時尚科技大國,四年級生即使事業有成,還是難減焦慮。

名人專欄

健保改革要善用社會資源

二代健保修法的功能是移轉社會資源,以維持既有醫療品質。對於過去健保制度形成資源浪費,幾乎沒有提出有效對策。

金融風雲

十大關鍵指標 檢驗QE3實質績效

從房市下手,QE3的盤算就是由帶動房市進而改善民間消費和企業投資,搶救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在慶祝激情退去後,市場勢必得回歸到經濟基本面來檢視,QE3究竟能不能讓經濟有效復甦,投資人可得好好觀察以下的關鍵指標。

科技線上

科技大變局裡的亂世英雄

NB產業警報響起,惠普執行長惠特曼更直接示警,NB產業前景黯淡。到底台灣NB產業還有明日嗎?Win 8能否成為台灣NB產業的救命丹?

科技線上

聯想劉軍如何一年大賣三千萬支手機?

聯想劉軍如何一年大賣三千萬支手機?他是蔡明介最要好的新朋友,周永明最痛恨的新敵人,聯想MIDH集團總裁劉軍,如何後來居上,在中國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市場打下江山?

科技線上

不想被淘汰 科技人要能軟硬兼備

當科技廠紛紛跨界伸展觸角,生產電腦起家的華碩做手機,做手機起家的宏達電跨足平板電腦;科技圈裡也有一群人跨出自己熟悉的領域,將軟硬體完美結合,在上萬種App中脫穎而出。

科技線上

郭台強順水推舟勁永蛻變重生

記憶體模組產業歷經過去兩年劇烈變動,已逼使許多二線廠商退出市場,郭台強將正崴集團的通路布局策略也帶進勁永,並且斥資二十六億元取得香港十一個蘋果專賣店的通路布局,讓勁永成功變身為蘋果的通路概念股。

編輯室報告

消失的科技贏家

還記得,台灣科技業最榮耀的年代,全世界一流外商都需要來台灣設立辦公室,只因為全世界半數科技產品都來自台灣,我們有最好的半導體晶圓廠,最大的組裝廠,還有最完整的零組件供應鏈,我們以科技島自居,這是台灣的驕傲。

股債前線

指數上漲空間有限 瞄準價值低估標的

目前指數約七千六百點,就本益比來看,不算太便宜。特別是大盤成交量縮,投資不能光靠市場題材操作,而應瞄準具實質獲利的公司。投資人不妨回歸價值選股,從每月營收、每季獲利追蹤公司業績,同時留意上下游廠商表現;或可瞄準產品規格變化受惠廠商,賺取超額利潤。

管理

鬍鬚張讓台灣小吃發光

鬍鬚張的價格較一般滷肉飯攤販或商家高出一半至一倍,還能不斷拓點,代表的確有消費者認同它所提供的食品和服務。

名人專欄

我的金門初體驗

完整保留金門是首要任務,但也不能忽略經濟成長對弱勢民眾的幫助,所以若最終決定開發,一定要能降低對生態與文化的衝擊。

科技線上

黑手升級 鐿鈦拚出高技術微創手術刀

台灣企業如今面臨嚴苛的競爭威脅,但以醫療器材為主的鐿鈦科技創辦人林寶彰,卻永遠思考著「黑手」也可以升級,不僅讓出股份尋找優秀人才加入,還要把下半輩子投入發展自有品牌,讓鐿鈦成為台灣中小企業努力找出新方向的最佳典範。

藝文風尚

燈泡富翁潘文華 十七年收藏罕見曝光

如果說女人的綺麗夢想是璀璨珠寶,那麼對事業有成的男人來說,收藏古董精品,不僅讓生活更繽紛多彩,琳琅滿目的珍玩清賞,亦讓性靈更趨高雅優閒。揚星集團總裁、同時也是清翫雅集現任理事長潘文華,正是如此看待自己與收藏的邂逅。

焦點新聞

進軍南紡夢時代 吳清友要台南幫相挺

「南紡夢時代購物中心」在台北盛大舉行「第一批主力店」簽約記者會,現場來了許多廠商代表,甫在香港開出海外第一店的誠品董事長吳清友,也偕同女兒、誠品副董吳旻潔一起出席。

焦點新聞

搶救無望世代第一步 稅改扭轉高房價

一位資深的投資家對如今雙北市的高房價,提出深沉的憂心,他認為台灣的年輕人如果「再怎麼努力都買不起房子」,最終將爆發嚴重的社會衝突。而扭轉高房價的根源,應該從正確的稅負制度做起。

話題人物

運動家比利賓恩 重演魔球奇蹟的啟示

名門球隊紅襪隊慶祝芬威球場100周年,結果卻開高走低繳出了隊史47年來最差的成績;薪水最少、菜鳥最多的運動家隊卻拿下聯盟西區總冠軍,到底運動家做對了什麼事,結果有如此鮮明的對比?

股債前線

重回基本面選股 「小而美」最吸睛

QE3激勵台股一舉衝過七七○○點關卡後,在後續缺乏利多下,指數陷入橫向整理,由於成交量不足以及第三季財報公布在即,選擇營收增溫、本益比尚低且站穩在季線以上的中小型股,不失為當前最佳的因應策略。

名人專欄

遠來的和尚會念經?

中國今年自顧不暇,所有鋼鐵廠都在賠錢。請問澳洲的鐵礦要賣給誰?高經濟成長從哪來?澳幣怎麼撐?

科技線上

台股第四季大多頭(下)——兼論梁立省帶領致伸浴火重生

美國經濟數據報喜,加上歐洲央行推出新政策,是投資者不可忽視的多頭吉兆;致伸科技在董事長梁立省帶領下脫胎換骨,打入iphone供應鏈,開創台灣中小企業電子新典範。

金融風雲

鄭貞茂揮別花旗 經濟學家展開新人生

在外商服務十年的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近日被行政院院長陳冲欽點接任金融研訓院院長,未來要幫國家培養更多金融人才。為人熱心、講義氣的鄭貞茂,為何會從薪資優渥的外商轉進半官職?他如何看待自己人生的重大抉擇?

產業動態

打造服務業最難被模仿的競爭力

在景氣不佳的狀況下,獲利成為優先考量,企業倫理往往被擱置一旁。事實上重視倫理不但能降低組織內部管理的成本,還能提升外部的形象,表現優於一般企業。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捐助政大商學院,即是想喚起大眾對企業倫理的重視。

名人專欄

頭痛人物滿職場

現代人毛病多多,讓人頭痛的人種大增殖,不論上司、部下什麼怪咖都有。若知如何應對而適才適用,愉快萬分。

焦點新聞

羅傑斯:實體商品是唯一的自救之道

應《今周刊》與台新投信之邀,國際知名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來台發表演說。在這場名為「世界的下一個十年」的論壇中,羅傑斯暢言自己對美國經濟、產業未來、投資亮點的最新看法,悲觀的基調之中,也透露了許多投資大機會。

焦點新聞

外資投信又離台 ING安泰花落天利投顧

又一家外資投信退出台灣市場!據了解,荷蘭ING集團的ING安泰投信,確定將公司賣給天利投顧,這樁合併案日前已經報請金管會核准,只要金管會點頭,很快就會對外宣布。

焦點新聞

立委評鑑出爐 國民黨不分區形象牌掉漆

立法院第八屆第二會期已開議近半個月,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在十月五日舉行第一會期優秀立委的頒獎典禮,評選方式按照八個委員會區分,結果清一色都是民進黨籍立委獲獎;而表現不佳、待觀察的立委中,以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占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