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陳進郎 股市大贏家的告白

陳進郎 股市大贏家的告白

828期

股市贏家陳進郎,近日再度推出新作《股市大贏家Ⅱ》,
他在獨家專訪時,分享經歷金融海嘯、歐債風暴,
仍繳出200%報酬率的祕密,
在於維持研究技術分析的熱情,懂得隨機應變,
並盡可能減少虧損,如此才能「贏在修正」,戰勝股海。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科技線上

Win 8一場重新定義PC的戰爭

10年前,微軟靠Windows作業系統,影響全世界;近三年,蘋果卻用iPad顛覆世界。如今,微軟捲土重來,挾著高達15億美元的重金行銷,藏著PC陣營制衡蘋果的殷殷期盼,Win 8能否改寫歷史?《今周刊》採訪團隊遠赴紐約、上海、香港現場,帶回第一手觀察。

科技線上

微軟教練兼選手 台廠這場仗怎麼打?

Win 8來了!出乎意料地,這次,微軟也參加了這場戰爭,代表出戰的是自家開發的平板電腦Surface,直接對上華碩、宏碁、聯想一竿子品牌廠。他們有人撂狠話、有人不以為意,當微軟不再為PC廠而生,台灣供應鏈怎麼辦?

焦點新聞

低價豪賭 點燃台灣觀光崩盤未爆彈

台灣開放大陸旅客來台,旅遊業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旅行業賠本接團、導遊代墊團費、餐廳飯店被賒帳、台灣購物店不敵港資軍團進逼邊陲化的現況,全都不忍卒睹。陸客來了,台灣為什麼賺不到人民幣?《今周刊》獨家直擊陸客團操作實況,專訪港資購物站,掀開陸客團層層黑幕。

國際瞭望

美國大選後 「財政懸崖」效應大解析

美國總統大選後,緊接而來的是在年底到期的各項減稅優惠,加上明年即將啟動的自動減赤機制所產生的「財政懸崖」,儘管兩黨已對部分方案取得共識,但國會處於新舊交接階段,選後至年底又僅剩短短八周時間,年底前完全解決的機率不高,為市場帶來較高的不確定性。

焦點新聞

太早退休 是退撫早夭的問題根源

銓敘部長張哲琛說,公務員退休制度的最大問題是太早退休。早退休所造成的財務傷害,不只是「多領幾年年金」,從十五年來公務員薪資與壽命變化狀況分析,早退休所造成的,是一種乘數效應的巨大衝擊。

股債前線

三大名師診斷 台股仍有下探風險

台股表現弱勢,不但輕易跌破季線、年線,而且面臨七千點關卡;進入十一月,又有美國財政懸崖與中國十八大後政策新動向兩大變數要面對。《今周刊》專訪股市三大名師,富邦投顧總經理蕭乾祥、禮正投顧總經理毛仁傑及元富投顧總經理劉坤錫,為投資人掌握台股後市。

兩岸三地

中國購併大王郭廣昌的二○%獵物學

參股台灣維格餅家的復星集團,旗下事業版圖橫跨醫藥、金融、消費和原物料,集團市值高達三千億新台幣。董事長郭廣昌從一位鄉下窮學生,闖出一個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他如何發跡?憑藉什麼經營哲學,成為叱吒上海灘的大富豪?

藝文風尚

三十年製錶師 打造全球唯一夢幻機械錶

許多台灣男士愛機械錶成痴,連女性也受到感染;為了滿足愈來愈多人對於機械錶的追求,高級腕錶業者推出客製化服務,讓想擁有獨一無二錶款的人夢想成真。

美食旅遊

秋季食蟹正當令 烏魚子綿密舞味蕾

農曆九月母蟹最美,十月公蟹最肥,因此挑剔的鑑賞家堅持只在秋季食蟹。也有美食家說,世界上最難吃的東西就是忘了放鹽的食物。鹽漬的台灣烏魚子被日本人視為世界三大美食之一,早年盛產海鹽的香港大澳,則上演著鹹魚及蝦膏的百年傳奇。讓《舌尖上的中國》團隊帶你領受這海味之美。

焦點新聞

揭開陸客團購物黑幕

2008年,開放陸客來台觀光,估計一年帶進200萬人次、1500億元的商機,大家以為盼到經濟良藥;未料,今年9月,專接陸客團的華曜旅行社倒閉,「陸客團」不但沒有健身補體,反而讓台灣觀光業住進加護病房!諷刺的是,台灣旅遊業流血經營,但高雄的鑽石購物店一年大賣陸客50億元,估計光港資就占75%。這是政策失誤、港資鯨吞或同業相殘?到底誰殺了台灣旅遊業?

健康

黑痣凸出提防癌作怪

香港藝人謝霆鋒頭部左耳上方長了一顆黑痣,經醫師診斷為黑色素瘤,開刀清除。其實黑色素瘤就是「黑痣」,一般為良性,但若發現痣越來越大、顏色變深或形狀不規則,就要趕緊請醫師判定是否可能罹患黑色素皮膚癌。

股債前線

陳進郎導讀三本大師之作 精進技巧

許多股民終其一生,都認為自己是在朝正確的方向孜孜不倦的學習,然而,陳進郎卻一語中的地認為,學太多門派的武功,反而會受到內傷,建議可閱讀同屬性的書籍,才能有效精進操作技巧。

股債前線

沉潛五年新體悟 陳進郎公開五大心法

繼五年前的《股市大贏家》一書引起讀者熱烈回響,知名股市作家陳進郎近日再度推出新作,書中總結他歷經金融海嘯後的種種操作心得與體悟。這些珍貴的投資心法值得讀者細讀,《今周刊》特別搶先曝光,以饗讀者。

科技線上

輕鬆破解Win 8五大迷思

微軟Win 8熱鬧登場,但對一般的傳統Windows使用者來說,多半都像霧裡看花,不知道這次新的作業系統到底玩什麼花招。究竟Win 8有什麼改變?使用上會遇到什麼問題?應該要升級成Win 8嗎?這些問題,一次幫你解答!

名人專欄

之所以喜歡工作

工作,是讓你有個機會觀察自己,然後分析自己的不足、調整自己的不足,並從中享受那個過程。

名人專欄

誰是大學的服務對象?

台灣企業的規模和知能水準與先進國家相去很遠,亟需大學針對本國企業的需求來研究創新、培養人才、提升知能。

焦點新聞

宰殺陸客 台灣旅遊業玩完了!

年薪百萬元以上,曾經榮獲觀光局頒發金牌的導遊,為何做不下去?隨著陸客來台人數遽增,華語導遊成為搶手熱門行業,但看似風光的背後,卻有不堪的一面。本文是一位資深導遊,看盡陸客團光怪陸離的亂象,不得已退出市場的沉痛告白。

股債前線

股市大贏家陳進郎的告白

股市贏家陳進郎,近日再度推出新作《股市大贏家Ⅱ》,他在獨家專訪時,分享經歷金融海嘯、歐債風暴,仍繳出200%報酬率的祕密,在於維持研究技術分析的熱情,懂得隨機應變,並盡可能減少虧損,如此才能「贏在修正」,戰勝股海。

編輯室報告

變調

四年前,台灣歡喜迎接陸客來台,滿心期待他們帶進龐大商機,為台灣經濟注入活水。無奈,四年過後,夢想幻滅,還賠上台灣觀光業的前景與名聲。

名人專欄

台灣浮世繪

我們台灣不是中華文化的堡壘嗎?怎麼變成反智浮世繪?身為電視從業人員的我該好好思考該怎麼救國......

焦點新聞

證所稅衝擊 營業員悲訴血淚心聲

證所稅正式定案後,台股至今出現千億量能僅五個交易日,顯見台股失溫已成常態。在證交所都無法正常營利、券商傳出裁員潮的慘澹環境下,政府難道還要無所作為,將一切推諉於國際景氣不佳嗎?

話題人物

林士廷 一碗滷肉飯上海灘致富傳奇

只要去過上海的人,大多數都知道「鹿港小鎮」這家餐廳。這家二十年前就在上海開幕的台式餐廳,一直是許多台商想念台灣家鄉味時的第一選擇;如今,餐廳易主,但創辦人林士廷精采的奮鬥故事,早成為上海台商圈的一頁傳奇。

教育

父母適時放手與肯定 成就孩子一生

為了讓孩子從小健康快樂地成長,培養出非凡的競爭力,《今周刊》與友邦人壽共同舉辦「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小事」教育講座。首場邀請知名作家小野,分享其教養方法,在拉近親子間距離的同時,更讓孩子學會發現自我。

股債前線

正視台股量縮的真正危機

四大產業病情都加重,資本市場正等待政府關愛的眼神;沒想到政府拿石頭砸股市的腳,證所稅的壓力不解除,台股恐怕看不到明天。

科技線上

三十五歲華裔陳佩里打造臉書第二?

全球最大的群眾募資網敲門磚(Kickstarter),被譽為「繼臉書之後,下一個極具上市潛力的公司。」創辦人陳佩里為圓音樂夢,向貝多芬借點子,因而發想出這個神奇網站。

個人成長

選對股票的錯覺

專業者能從業餘者身上賺到很多錢,但是少有人能持續擊敗股市。因此一個人是否具備某種能力,端看他能不能持續成就某件事。

金融風雲

何壽川忍字訣奏效 兩岸金融戰占先機

趕在富邦金控宣布入股華一銀行前,十月二十三日,金管會發出國內第一張中國子行的申設許可,由永豐金控何壽川奪標。這場鴨子划水多時的競賽,是何壽川布局多年的中國實力,一次展現。

產業動態

益張實業從五金小廠到國際貨架王國

從小五金廠蛻變為台灣第一、亞洲前五大的貨架公司,陳新約帶領益張從台灣本土小廠,躍升為國際大廠,憑恃著技術與品質,讓美國零售兩巨頭沃爾瑪、塔吉特認同,也深獲德州儀器、德國Lidl超市等公司信賴。

話題人物

高掛球鞋464天 姚明滴水穿石的轉型之路

今年深秋,去年退休的前NBA巨星姚明兩度旋風抵台,還將對台演講處女秀獻給政大。許多球迷發現,不再是NBA球星的姚明變身為「姚董」,退休後的一年中,姚明有了哪些改變?為何他被稱作難得的球星轉型典範?

焦點新聞

核輻射危機豈止在蘭嶼 大台北更危險

立委揭露,蘭嶼核廢料貯存場的檢整重裝工作漏洞百出,核廢料儲存桶鏽蝕破損,核廢料粉塵外洩,讓人對台電處理核廢料的態度打上問號。棘手的核廢料豈止存放在蘭嶼,多達七百萬人居住的大台北地區,數量更多、輻射量更高的核廢料,悄然擺放在核一、核二廠。

焦點新聞

證所稅發威 證交稅縮水 偷雞不著蝕把米

今年前九個月證交稅僅有五五○億元,按照現在成交量六五○億元均量計算,第四季估計稅收很難超過一三○億元,全年估計不到七百億元。

名人專欄

美國經濟的新變化

第三季的增長顯示,消費與房地產市場出現生機;儘管是弱復甦,但房市的改善令美國經濟復甦進入一個新階段。

焦點新聞

核四改天然氣發電 朝野支持 台電又喊漲

立委丁守中十月二十九日在立法院投下震撼彈!他提出將核四廠改為天然氣發電廠,經濟委員會全體委員一致通過,並要求經濟部著手規畫。台電表示,這樣將使工程延長七、八年,並造成每度電價飆漲至四元,但其實這又是台電一貫的伎倆。

名人專欄

核電官員別再騙人了

經濟部、台電及原能會連小出的論文都沒讀過,就連日批判小出說法,還拿許多外行話欺騙國民,這些官員未免太傲慢。

名人專欄

美國總統大選的潛規則

「紅人法則」、「失業率法則」、「現任法則」等潛規則,傳說中可以「決定」美國總統人選;現在還要再加上「股市漲跌幅法則」。大量的「潛規則」在選前總會成為討論的焦點。

名人專欄

第二任任期

人民幣在美國大選投票前升值,做足面子給歐巴馬;選後美國也會做球給中國。在中美雙引擎帶動下,台灣的狀況不可能差。

名人專欄

「中國好聲音」唱出「企業經營」大彩——兼論李沛霖帶領承業立足中國

「中國好聲音」一反觀眾對選秀節目的既定印象,創新內容新鮮感十足;承業生醫投控創造了完善的後端服務,在台灣市占率超過七成後,也在中國布局奮戰有成,堪稱典範。

焦點新聞

一塊百坪菜園 卡住蔡明忠稱霸大計

位於台北市信義計畫區中心,正對世貿一館的空地D1,因荒廢多年任由農民種菜,被外界稱為「全台最貴菜園」,最近已經悄悄夷為平地,引起外界一片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