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解構藍心湄 放膽賺錢力

解構藍心湄 放膽賺錢力

854期

敢跨界─
敏銳的商業嗅覺,不盲目拓點,
9家餐廳年年賺錢,打破藝人副業失敗魔咒!
敢創新─
光是成為市場先驅還不夠,想成為領導品牌,
《女人我最大》用更強的元素勝出!
敢分享─
員工滿二年可分紅,滿十年可領乾股,
擺平高流動率問題,讓員工為公司賣命!
敢彎腰─
親自端盤子、刷馬桶、結帳、採購,
最早到、最晚走,練就不敗開店心法!
敢相挺─
用實際行動關心朋友,不問酬勞,力挺到底,
用「鐵的紀律」建立最強人脈力!
結論標
獨家專訪》談藍氏創業心法、給年輕人的真心話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美食旅遊

台灣小鎮 重現日本文化風華

台中出現一座「日本文化館」,由精通日語及日本歷史文化的鍾子桓設計打造,他將日本知名的浮世繪版畫〈東海道五十三次〉複製為長廊的展示品,連來自日本的訪客都感到驚喜。

科技線上

哈繼銘:「為中國製造」產業崛起

中國第一季GDP成長率低於預期,信評機構調降人民幣信用評級,令市場擔心中國內需是否降溫,甚至有危機風險。中國經濟能否順利過渡轉型?高盛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認為,未來必須觀察兩大變數。

科技線上

聯想楊元慶下戰帖 要與蘋果、三星平起平坐

五年前,如果有人說聯想會擠下惠普、戴爾,成為全球PC霸主,一定沒有人相信,聯想執行長楊元慶做到了。如今,楊元慶再下戰帖,這次他要挑戰三星與蘋果。

股債前線

業績、法人撐腰 十五檔個股強出頭

和○九年同樣八千點位置相比,融資餘額少了近一千億元,成交動能亦大幅萎縮,因此指數未來推升空間不大,只有基本面佳的個股才有上漲機會,其中領先大盤創新高的個股,值得投資人追蹤注意。

焦點新聞

賈文中指點辦案 揪坑殺政府基金黑手

為何向來只偵辦重大貪瀆案的特偵組,會介入代操基金的案子?而且出手如此精準,連投信界的模範生都栽跟頭?股市聞人賈文中的居中協助功不可沒。

美食旅遊

平凡中的不平凡

演藝圈的明星藝人投資副業,不管是蛋塔、餐廳、茶飲店到壽司店,甚至電子業,幾乎都慘賠收場,藍心湄打破了這個魔咒。她的kiki川菜和泰國菜餐廳,已經開了九家店,不僅每家店都賺錢,而且第一家店已經開了二十二年。

2013兩岸三地1000大

經濟成長不保八、不喝高價白酒的中國,未來發展將如何? 《今周刊》進行第10年1000大企業市值調查,發現金融海嘯前引領風騷的重工業、鋼鐵、航運、白酒產業全面退位;與民生需求更緊密相關的醫藥、日用品、食品業大量崛起。 此起彼伏的現象,已經為台商布局中國市場,指引出最清晰的方向。

股債前線

中國智慧型手機需求火 概念股正夯

全球智慧型手機走向普及化與低價化,中國本土品牌已擬定策略,全力搶攻中國等新興市場的龐大商機。而台灣具有技術與價格優勢的廠商,將是這一波普及化商機下的受惠者。

焦點新聞

解套四百件都更案的兩大修法關鍵

四月二十六日,都更條例釋憲案結果出爐,卻各有解讀。支持拆遷的「同意戶」看到「部分合憲」幾個字樣;而反對拆遷的王家等「不同意戶」則看到「部分違憲」。在這各說各話的擂台上,真相到底是什麼?對於未來都更又有什麼影響?

焦點新聞

特力高價收購關係人企業 外界啟疑竇

金管會研擬擴大強制設置獨董的範圍,展現加強台灣公司治理的決心,對於家族領導的企業,獨董可望引進不同的觀點,並同時達到監督之責。有專家認為,特力去年八月收購關係企業的資訊不夠透明,有高估之嫌,顯示這項措施刻不容緩。

名人專欄

師法百森商學院創業教育

未來領導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未知的世界中,運用批判性的思惟尋找機會,採取行動,為個人、組織和社會創造價值。

名人專欄

我們公司的明星員工

日本許多企業或大學等,不時會有明星員工或教授登場,讓該企業或大學聲名大譟。像京都大學出了拿下諾貝爾獎的山中伸彌,或老鋪企業島津製作所也有位看來土土的田中耕一,分析蛋白質也得到諾貝爾獎。有一陣子日本人走到島津總部附近,都要對著島津的建築物拍照。

焦點新聞

「哪來時間被打」 明星分析師現身闢謠

過去十多天來,外資圈傳得沸沸揚揚的一則八卦,莫過於「半導體明星分析師陸行之在街頭被打」的傳言,內容指出陸行之可能因為投資糾紛,被打後「低調就診一家小診所」,流言幾乎傳遍了整個外資法人圈,許多人都信以為真。

焦點新聞

牽線小米機來台 新保孵出新金雞

紅遍中國的「小米機」終於登陸台灣!背後推手不是電子業老闆,而是新光保全旗下子公司──新誼整合科技。

焦點新聞

台塑迎媽祖遶境 大金出的主意

台塑四月二十七日在雲林麥寮六輕廠舉辦一場敦親睦鄰活動,將當地信仰中心拱範宮開山媽祖請至廠區暫駕,台塑關係企業總裁王文淵與副總裁王瑞華全程參與。這場替麥寮廠增添熱鬧氣氛的祭典發想,是出自合作夥伴日本大金公司。

焦點新聞

「女人我最大」靠關鍵三招長紅十年

今年更將成為台灣節目模式輸出新加坡的首例,究竟「女人我最大」能在華人市場長紅的祕訣為何?

名人專欄

全球金融亂象與預見台灣(中)——《華爾街的放逐者》寫序感言

「淺碟式台灣」困在須長線思考內容,全用短線應對,致投資失焦,企業經營勝率下降,尤其在全球進入經濟與金融黑暗期下,更凸顯不堪一擊,而在全球資金產生蛻變時,台灣以靜制動,也令人心憂!

名人專欄

股市要翻多嗎?

只看產業面,要保守;加上資金因素,保守卻不能作空;再加上證所稅因素,暑假後會有好買點,所以當然要翻多,只是不是現在!

焦點新聞

陳冲政大演講 用〈飲酒詩〉巧避麻辣問題

前行政院長陳冲回家當了幾天的「寓公」之後,終究還是閒不下來,四月中旬,應邀於政大EMBA演講「國際貿易實務」。

名人專欄

人民幣升值的憂與喜

不少人誤以為央行對新台幣採取緊釘美元或以「浮動匯率」管理,但過去五年來,新台幣與人民幣的連動比全球其他貨幣都來得密切;不管與人民幣的相關性是否為央行的潛規則,但這確實合乎現況。

名人專欄

增長放緩 但質量改善

美國的民間復甦可以持續,只是增長率被政府部門拖累。這是一個身處低增長率、但增長質量逐步改善中的經濟。

話題人物

解構藍心湄 放膽賺錢力

從為家庭扛債3000萬的走唱小妹到身價15億元的藝人企業家她,屹立演藝圈32年,穩坐時尚教主寶座;她,主持「女人我最大」10年,5月更跨海複製到新加坡;她如何放膽闖蕩商場,寫出不敗女王的人生傳奇?

產業動態

中國步步進逼 想想台灣的「位子」

金融海嘯來襲前的那一年,正是全球景氣最好的時候,台灣的企業在兩岸三地前一千大企業中,拿到十九席,到了今年,台灣企業只剩下十二家。中國的大襯托出台灣的小,不過台灣也不是沒有路可走,用心經營的企業仍然會得到肯定。

焦點新聞

信義房屋、玉山銀爭相體驗的清掃哲學

在台灣美化協會的推動下,以企業為起點的清掃體驗逐漸擴大到教育界。邁入十一年之際,該協會特別邀請日本青年塾塾長上甲晃發表演說,根據他多年來培育人才的經驗,謙卑彎腰、從根本做起,才能創造美好社會。

美食旅遊

大手加小手 做出健康與美味

把雜糧藏在餅乾裡的水果麥餅,讓孩子不知不覺吃進很多麥片,媽媽們看了非常開心。慶祝母親節,親子想在家一起做健康點心,用簡單烤箱即可烤出美味香脆的水果麥餅。

美食旅遊

你也能三十分鐘端出一桌辦桌菜

每到家人團聚的節日,我都會買「辦桌天王」蔡澄秋師傅的冷凍宅配料理,來豐富餐桌菜色。阿秋師的冷凍料理研發用心、用料實在又美味,讓我端出來的每道菜,家人都還以為是現做的佳餚,今年母親節,我也準備這麼做。

名人專欄

藍心湄憑獨門五力 躍身商場女強人

藍心湄從秀場走唱出道,不僅償還家中三千萬元負債,還成為餐飲界女強人。許多藝人投資副業都以失敗收場,為何她投資的事業都能賺大錢?她的一本生意經,令人好奇!

產業動態

長城汽車盤踞中國 五年股價漲四十倍

本次一千大企業調查中,長城汽車以四七九一億元成為前百強市值次高的汽車股,規模比台塑、富邦金還大。這家公司二十年前瀕臨倒閉,在董事長魏建軍改造下,以貨卡車、SUV兩大車款稱霸市場,建立新的品牌典範。

聰明理財

報稅季將至 兩大重點幫你省很大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多一件事情要處理,那就是報稅。今年報稅有哪些更動、或者要注意的事項?而談到報稅,就會講到節稅,特別是高資產族怎麼聰明節稅?掌握兩個重點就可以省很大。

聰明理財

五月雜音多 慎選績優個股介入

受到台積電法說激勵,短線台股在籌碼面、技術面及基本面表現皆不弱,不僅成交量回溫,市場信心也開始轉強。但就中期角度,進入五月國內外利空因素增加,美股拉回壓力大,亦有可能拖累台股表現,因此投資人唯有慎選個股,績效才能勝出。

產業動態

兩岸三地1000大 小資買出新中國

經濟成長不保八、不喝高價白酒的中國,未來發展將如何?《今周刊》進行第10年1000大企業市值調查,發現金融海嘯前引領風騷的重工業、鋼鐵、航運、白酒產業全面退位;與民生需求更緊密相關的醫藥、日用品、食品業大量崛起。此起彼伏的現象,已經為台商布局中國市場,指引出最清晰的方向。

話題人物

死亡能為我們 留下什麼禮物?

「你害怕死亡嗎?」輕輕一聲,微微雙脣顫抖著,「我的未來比死亡還可怕。」蘇珊四十四歲,是一位法庭記者、三個孩子的媽,一位被診斷得到漸凍人症的病患。從恐懼未知,到無懼死亡,告別之前,蘇珊用七個禮物,來向身邊的人說再見。

科技線上

雷軍的小米機搶吃台灣「米粉」

打著中國自主品牌暴紅的小米機,第一次在台灣公開亮相。大家除了緊盯小米機到底能否跨越海峽在台灣發光,更好奇的恐怕是,挾著天王巨星般群眾魅力的雷軍,到底如何向「米粉」施展魔法?

科技線上

自造者運動改變產業樣貌

科技進步讓自造者運動蔚為風氣,不需要專業的技術和工廠,業餘人士也可以藉由3D印刷等技術在製造業大顯身手。

科技線上

蘋果光褪色 供應鏈跟著轉?

蘋果最新財報出爐,十年來首次出現單季淨利倒退嚕的窘境;反觀太平洋彼岸,中國手機品牌正活力十足地吞噬市場大餅,台灣供應鏈開始跟著這顆東方崛起的風向球,快速轉移,抓住下一波智慧型手機的成長商機

產業動態

壽險公司賣老債 衝獲利或情非得已?

壽險業者賣掉手上高利率的債券衝業績,從金融海嘯以來,在市場上就不是新聞,但這條「小道」快被金管會堵起來了;金管會近期一紙公文,未來將嚴禁這種行為,預期將大大影響壽險業者的獲利和財務操作。

名人專欄

球隊與團隊

工作團隊就像球隊,擁有一群頂尖明星球員不見得能贏球,必須要有團隊精神,才能為成員帶來歸屬感與重要感,也才能打勝仗。

個人成長

秦嗣林:人不貪心,就不會成為金錢的奴隸

在台灣,「當鋪」給人的印象都是灰暗的,但最近有一位當鋪老闆,卻把這個冷灶燒熱,不但讓一個收視率低迷的綜藝節目起死回生,甚至還出書講故事、熱銷7萬本。他就是全台灣最紅的當鋪老闆秦嗣林。

產業動態

中國企業持續下滑 台灣進榜數增加

揮別系統風險頻傳的二○一二年後,全球經濟正逐漸恢復活力,觀察此次入榜「一千大」企業的表現,在快速變動的環境下,唯有靈活調整、長線布局的企業,能夠維持競爭力,並進而開創新局面。

名人專欄

老驥伏櫪

我們都希望能為台灣人才在國際打開一條出路,所以雖然H7N9肆虐,東奔西跑風險不小,但各位老驥,還是繼續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