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今周刊

從股市提款4000萬的波段操作法

從股市提款4000萬的波段操作法

855期

17歲高職夜校生靠洗車賺錢買股,摸索出兩大方向、四大重點,
33歲時已經讓自己財富增值200倍。
《三力選股法》 逮黑馬股攻守有據,不會摸到大白鯊
《二線低估股》 龍頭股買不下手,3心法挑物美價廉二線股
《良性循環投資法》 懂得如何休息與懂得如何攻擊一樣重要

  • 優惠價: NT$80
  • 原價: NT$99
此商品已完售
藝文風尚

紙本書與黑夜

在電子閱讀科技發達的今日,我們需要閱讀紙本書,一如我們需要黑夜。黑夜的價值需要體會,並且需要練習體會。

焦點新聞

被爆特權進故宮庫房 林百里灰心失望

去年四月,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及友人郭倩如,進入故宮的國寶庫房;親民黨立委陳怡潔指控,故宮以特權方式讓特定人士參觀。該話題近日在媒體延燒,但林百里本人對外並無任何回應。

焦點新聞

友達終於見春天 彭双浪法說會開心按讚

四月三十日,友達舉辦第一季法人說明會。不同於過去的「中規中矩」,這一次,會場門口擺著一台六十五吋SONY的4K2K(超高解析度)電視及多款觸控筆電,立刻吸引在場法人目光,努力營造出「友達春天將至」的氛圍。

名人專欄

美股1萬5000點的新撞擊

在全球股市大漲創造財富效應,拉抬實體經濟,台灣卻因為消費萎縮拉低GDP,這是標準「自作虐不可活」的經濟形態。台灣用證所稅卡死自己,在全球股市奔馳下,自己走到澆滿油漆的牆角。

名人專欄

全球金融亂象與預見台灣(下)

觀察黃金與美元走勢,可發現當趨勢出現,往往都是超過十年以上大趨勢啟動,本波黃金已上漲十年,目前反轉很可能是未來十年趨勢正成形。

名人專欄

新世代的投資銀行家

台灣最會金融操作的,是電子公司的財務人員。假如金管會讓電子產業多發些海外債,帶動股價,台灣的經濟就不悶了。

焦點新聞

封建式培訓是法官離譜判決的根源

台北地方法院輕判「林益世涉貪案」,引起社會譁然,為何法官會做出讓民眾跌破眼鏡的判決?問題根源,其實是出在「只看法條、不食人間煙火」的法官培訓制度。

編輯室報告

你我必須面對的真相

看到本期封面上那位吊著點滴的護士了嗎?沒錯!她是服務於某大醫院的護士,生病了,卻因人手不足無法請假,只好在工作空檔吊點滴,這樣的場景,讓人不忍。

國際瞭望

人口老化國家應歡迎移民

所有國家的邊界都應該開放,讓每一個國家更有活力。新血輪、新資本、新觀念,會為社會和經濟帶來好處。

產業動態

直銷結合網購 美安打造新成長引擎

在台灣,直銷商美安集團是後起之秀,今年有近一萬五千人參與它的年會,逾二十萬人在它的網站消費,超過七萬名經銷商想要因此成功賺錢。美安的商業模式為何?它要如何成為下一個亞馬遜?

科技線上

新任執行長柯桑尼奇 如何帶領大象再次跳舞?

英特爾日前宣布,柯桑尼奇將在五月十六日舉行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接下執行長一職,將成為英特爾歷史上第六任執行長。他面對的挑戰是,「英特爾能夠重回移動通訊市場、再領風騷嗎?」

名人專欄

從「披頭四學」到五月天教材

各領域的學者,相繼參與「披頭四學」及流行音樂的探討。最近五月天成為教材的新聞,熱鬧一時,但產官學研必須追蹤並發揮流行音樂的功能。

焦點新聞

什麼是「以小併大」?

金融機構的整併,須強化對整併者的規範與被整併者的權益保障,落實公司治理;想以「小」和「大」作為整併標準,恐怕永遠走不出死胡同。

科技線上

解開Netflix擊敗HBO的成功密碼

過去一路被HBO壓著打的線上影音串流服務營運商Netflix,藉由巨量資料(Big Data)分析消費者喜好,成功把「紙牌屋」(House of Cards)捧成美國第一熱門影集。究竟,Netflix是怎麼從谷底翻身的?

管理

銘旺陳國雄罹癌 在病床打造隱形冠軍

在英國每四件運動短褲,就有一件是它生產的;它的業績出色,去年每股純益近五元;這家公司去年底才上櫃,馬上受到矚目,被稱為「台灣成衣三雄」 之一。這家「隱形冠軍企業」就是銘旺實業,它是如何辦到的?

聰明理財

破產小資族用七萬七千元 滾出千萬身價

曾經四次瀕臨破產,從七萬七千元到淨賺一六三五萬元,台股部落客「名諭爸」,在歷經四次破產後,終於悟出一套提高投資勝率的投資方法。

焦點新聞

消失的護士

急著化療的癌症病患,等了一星期還排不到病床;急診病人等不到病床,在急診室打了5天抗生素,從頭到尾都沒有等到……。護士荒!迫使醫院悄悄關閉病床,急診處人滿為患。問題再不解決,你我都可能淪為醫療難民!

焦點新聞

六大惡劣環境 讓護士不是落跑就是病倒

二○一二年三月,一名年僅二十四歲的護理人員,在工作崗位倒下,就再也沒有起來;一三年四月,又一名折翼天使,永遠告別我們。兩位天使生前所面對的,是全台灣每位護理人員都要一肩扛起的惡劣環境,本刊深入調查,發現第一線的勞動現場,存在以下六大不合理情況。

聰明理財

業績紅不讓 高價股扮衝關領頭羊

台股在外資買盤和政府基金推升下,緩步走揚到八千點之上,其中又以高價電子股最具領頭羊態勢。由於指數仍有過高機會,建議可以逢回買進大立光、F-TPK、聯發科、F-譜瑞、華碩及凌耀等高價族群。

聰明理財

追蹤外資法人籌碼變化 找優質潛力股

四月中旬以來台股漲勢再起,並挑戰去年高點八一七○點,外資再度扮演重要推手,因此掌握外資或法人的籌碼變化與選股方向,成為當前必要的功課,其中台積電、聯發科、可成、和碩、金融股等,值得注意。

名人專欄

先讀勸告 別殘害台灣人

台灣官員每次都說出藐視輻射傷害的事,形同不斷拿無形的輻射刀在殘害台灣人,宣傳輻射無害的人,都應該繩之以法。

名人專欄

家族企業與專業經理人

台灣企業要與國際企業齊頭並進,應由家族掌控模式改變成由專業經理人管理模式,可惜政府卻無能力向台灣企業灌輸國際企業的治理觀念。

焦點新聞

悠活案未環評 始作俑者就是環保署

日前,墾丁國家公園的悠活度假村被認定違法營業,遭勒令停業,並引爆中央與地方政府單位互槓,仔細釐清各環節,悠活案的最大默許者,竟然就是主管環評的環保署。

股債前線

台股突破前高 第二季防外資買盤變臉

四月以來,外資買超金額逾四百億元,期貨未平倉部位亦達二萬口,外資成為台股推升的最大買盤;但由於經濟復甦力道和緩,指數要走高挑戰不小,未來要留意外資何時反手賣超。

美食旅遊

這碗清燉牛肉麵 唯我獨尊

老饕企業家、南僑關係企業會會長陳飛龍,對於H7N9可能對餐飲業的衝擊早有戒心,在其經營的點水樓餐廳已下備戰令,擬定加強牛肉料理的策略應戰;其中他最愛、自認獨一無二的清燉牛肉麵,會是一記超強震撼彈。

健康

梅雨季報到 中西醫教你對付溼熱

又溼又悶的梅雨季來到,西醫指出,梅雨季節天氣變化大,易造成過敏、感染,千萬別掉以輕心;中醫則提醒,梅雨季應該幫身體除「溼氣」,若因燥熱難耐而拚命喝涼水,反而會阻礙溼氣排出體外。

聰明理財

失意布商找二線好股 在股市贏回自主人生

五年前金融海嘯股市最低迷之際,鄭東傑仍只是個融資面臨被追繳邊緣、股票資金部位僅剩下三百萬元的小散戶。他如何克服這場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挑戰,把危機化成轉機,三百萬元再度滾成四千萬元,拯救自己的人生?

焦點新聞

兩大解方 挽救台灣護理體制大崩壞

護士荒已經嚴重到需要關病房,相關單位卻還拿不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健保局給付給護理人員的費用比基本工資還低,而醫院寧可扣著利潤,也不願改善護理人員待遇,挽救消失的護士,健保局和醫院不能再互相推卸責任。

管理

護士血淚告白:我也是病人

站在第一線工作的護理人員,無不有一份使命感,對護理工作充滿希望;但進入工作現場,竟要面對無止境的折磨。每位離開的護理人員,都有一段悲傷的故事。《今周刊》特別取得兩位護理人員的同意,刊登她們的第一手告白。

教育

吳淡如:小孩要像棵大樹 離天空愈近愈好

知名作家吳淡如歷盡千辛萬苦才生下女兒小熊。她和孩子一起成長,過程中她為自己的人生找到了軸心,對於小熊,她衷心希望她「走自己的路」。

個人成長

賴佩霞:不要到人生的最終點才釋懷一切

編按:鴻海創辦人郭台銘8/28宣布獨立參選2024總統大選後,外界非常關注其副手人選究竟是誰。郭台銘週四(9/14)上午8點半召開記者會宣布,由資深歌手賴佩霞擔任其副手。賴佩霞上台第一句就是笑著說,朋友都在問民調這麼低,賴佩霞妳在搞什麼鬼! 她也哽咽提到參選原因:從一例一休實施後,看到原本生意興隆的老店,一家一家倒掉,原本熱鬧的街道變成空巷,「我心裡念念不忘,我們需要專業和有實務經驗的人來經營。」 賴佩霞致詞時表示,她相信朋友看她站在這裡,眼睛瞪得比嘴巴大,心裡想「賴佩霞,你搞什麼?民調這麼低,淌什麼渾水?也不為自己想想⋯⋯」她強調她的答案是「沒辦法!」她說其心裡有個聲音「君子有成人之美」,只要她認定是對的且也幫得上忙,就會全力以赴、絕不放手。 以下為《今周刊》855期專訪:

健康

吃出免疫力 不讓H7N9上身

不管是SARS或H7N9,同樣都在春夏之交這個時節造成恐慌。所以,除了要有防疫的知識,透過飲食以增加免疫力的保健之道,一樣重要。

美食旅遊

俯拾即是的台南美食之旅

台南小吃獨步全台,隨便都是經營了五十年起跳的老店,能受到台南鄉親長年的青睞,也一定不會讓你失望。這次蔡阿嘎就要來介紹這些隱藏版美食,讓你假日來也不用大排長龍。準備好你的八個胃來挑戰了嗎?

藝文風尚

色彩創意混搭 斑斕戰士征服都市叢林

如果說西裝是男士的戰袍,那麼這一季紳士們的西裝可是取色彩為經緯,創意為譜,以強烈的混搭風格,將新時代的男性打造成精采的「斑斕戰士」。

焦點新聞

內外需都疲軟 馬政府政策大掉漆

一份經濟成長率報告,外銷負成長、內需軟成長、製造業低成長,惟獨不動產業高成長,不只戳破經建會的「黃金交叉」美夢,也狠狠打了馬政府一耳光!

焦點新聞

核四即使壯士斷腕 仍可能禍及子孫

馬英九與江宜樺一再如鸚鵡般地口中複誦著台電所謂的「斷然處置措施」,是否真的是一顆杜絕所有核安狀況的萬靈丹?很不幸地,根據多位專家學者評估,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名人專欄

偶像難為

要當年輕人的偶像,除了才華,還必須要有自己的主張,也就是必須某些「不正確」、反主流,年輕人才會覺得這個人說出了他們的心聲。

聰明理財

債券基金永遠是資產配置中的基底

過去幾年,債市表現大好,但隨著景氣復甦,市場對美國結束QE和升息的預期濃厚,投資人開始對債券的投資價值產生動搖。事實上,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出發,債券永遠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藝文風尚

常玉 從孤獨積累出生命的厚度

藝術收藏家翁美慧與收藏市場推手耿桂英,兩人因為畫家常玉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談,從假畫爭議談到藝術收藏的真義,更讓她們深深感動的是,關於一位藝術家的心靈氣度。

產業動態

日本如何達成 完美「一比七」護病比?

二○○六年,日本發生大規模關病房事件,肇因正是護理人員短缺。情勢嚴重,刺激日本政府與醫界聯手推動改革,修改「保險診療報酬辦法」。如今,已有效改善護理師的勞動條件與待遇。日本經驗,值得台灣參考。

聰明理財

科技男專挑「三力成長股」 散戶升級成達人

從月薪二萬二千元的工程師開始做起,蕭非凡三十九歲就當了專職投資人,他很早就不需為五斗米折腰,至今離開職場十三年,已在股市累積了數千萬元的操作規模,並且建立一套屬於自己「三力成長股」操作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