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雲
曾準確預測金融危機而一舉成名的新末日博士魯比尼,今年五月推出新書《危機經濟學》,中文版即將於八月底正式出版。在書中,他鉅細靡遺的分析過去與近代數次經濟危機的成因與後果,除預測全球經濟新危機,也點出了可能竄出的新機會。
產業動態
在金融海嘯疑慮還未完全消除下,今年股市一路走來跌跌撞撞。
所幸兩岸關係轉佳、ECFA簽署,加上國內GDP連續兩季成長,又為台股注入新活力。
《今周刊》此次進行第6度的集團市值調查,調查發現,台灣股市的表現,明顯比不上飆漲的2009年。
其中,大集團的表現,也被市值不及千億元的中小集團超越。
在後ECFA時代,該如何解讀這份企業老闆的期中考成績單?
科技線上
儘管年初,筆電大廠老闆提到被動元件供應吃緊問題,但直到第一季國巨繳出亮麗成績,市場才驚覺被動元件「活過來了」。未來,電子庫存去化及國際產能開出情況,將是國巨能否續強的重要觀察。
名人專欄
倫敦《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家Martin Wolf日前為文表示,他在一九八四年以十萬英鎊買下的倫敦住所,如今漲價約達十倍。他認為自己是坐享其成,因為房價增值完全來自別人在經濟上的努力成果,加上土地開發受到管制,以及偏低的財產稅與房屋交易利得免稅所致。
名人專欄
從鳳梨酥到牛肉麵,台灣小吃的魅力早已紅遍對岸,許多不是台灣獨創的美食都掛上台灣招牌,值得繼續推廣到海外市場。
名人專欄
其實,小小的幸福,不難,讓心靈富足,也不難,能有家人相伴,大家同心協力解決問題,晚上能夠安然入睡,就很幸福,因為良心是最好的枕頭。
聰明理財
作為「理智」的對立面,「情緒」經常扮演隱形顧問角色,給我們出餿主意。《今周刊》對全台一千名以上營業員發出問卷,找出哪些是我們應該要小心應付的「情緒」,讓投資者少犯錯,提高贏的機率。
兩岸三地
儘管半年報繳出了史上最漂亮的成績單,上海股市也自低檔反彈超過一三%,但進入八月後,指數就在半年線位置前停滯。如果深入產業分析,早已有八○%的產業股價越過了半年線,這正是A股當前最大的問題所在:產業表現分化。
名人專欄
對於不常注意期貨行情的人來說,沒有比歐洲美元期貨合約(Eurodollar futures contract)更平淡無趣的了。然而近來,歐洲美元期貨卻隱隱透露出更晦暗的全球經濟展望。
聰明理財
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都厭惡虧損,但投資之路難免遇到虧損,如何面對虧損並進行停損,進而保存實力,是贏家必修的一堂課。三十歲的投資達人李南憲,用正面態度面對虧損,奠定日後獲利千萬元的基礎。
美食旅遊
夏末、秋初,來一趟山林之旅,歇腳處,品嘗預約美食、欣賞主人一磚一瓦堆砌的素人建築之美、分享隱居大廚的自在哲學,也算是一大快意人生了。
科技線上
友達副董事長陳炫彬、執行長陳來助與佳世達總經理熊暉驚傳護照被扣,遭到無限期限制出境,但是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還是執意與美國法院對抗到底,他到底掌握了什麼王牌?如果一旦敗訴,友達會遭受什麼樣的損失?
藝文風尚
行李箱是承載旅行回憶的最佳物件,而百年品牌Samsonite見證了從軟殼流行到硬殼行李箱的旅行文化史,更設計了第一只加裝滑輪的行李箱和號稱世界上最輕的行李箱。
金融風雲
在新末日博士魯比尼今年的著作中,他明確表示印尼、韓國與土耳其各具競爭優勢且有機會進一步取代金磚四國。這三個國家不僅靠著自身力量,迅速從全球衰退中復原,未來的經濟地位也越來越不可忽視。
股債前線
以「八敗人生」等金融小說開創出自己文學道路的吳英魁(筆名鬼股子),原是一家上市公司總經理,曾在股市與期貨市場輝煌過,也曾三次破產失意過。如今走出「追高殺低」魔障,走出人生挫敗的陰霾,過程與小說一樣地精采。
股債前線
二十一年前,蕭明道聽信明牌賠光了所有的財產,讓他對「明牌」深惡痛絕。為了找出屬於自己的「明牌」,他戮力鑽研技術分析理論,作為選股與進出的準則,並大方地與讀者分享這些股票投資心法。
股債前線
投資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法克服人性弱點,一錯再錯。《今周刊》對全台超過1000名營業員發出問卷,探討投資人最常犯的錯誤有哪些?最致命的錯誤又是什麼?同時也找到股市贏家現身說法,分享他們如何從錯誤中,淬鍊出贏家智慧的心路歷程。其中有因誤信明牌慘賠2億元,再賺回3億元的蕭大戶傳奇,也有一位前上市公司總經理炒股滄桑告白,而一位30歲專業股票投資人的獨特停損心法,發人深省。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錯誤,克服人性,才能在投資跨出正確的一步。
產業動態
紡織業起家的力麗集團,走過三十五個年頭後,發展成為以紡織、營建、新事業三足鼎立的完整架構,旗下並有力麗、力鵬與力麒三家股票掛牌公司。在ECA簽署與營業所得稅調降利多挹注下,紡織業前景持續看好,加上觀光、環保工程等新事業,成了集團再躍起的祕密武器。
股債前線
今年來集團市值變化有兩個特徵,一是類股輪動鮮明,另一是產業題材豐富多元、各有表現,顯示市場資金仍多、各有所好。接下來布局,可掌握「危機入市」原則,像台塑、宏碁在內憂外患、市場夾殺下,反而提供投資人長線進場時機。
股債前線
由於國內大型工程急速萎縮,營造業普遍面臨不轉型、就淘汰的危機。其中,專精石化業工程的中鼎集團早早就布局海外的營建市場,也把營運範疇擴大到資訊系統、環保工程,反而成為中型集團的佼佼者。
焦點新聞
赴大陸設廠十八年的滬士電子,在八月十八日於深圳的中小企業板掛牌,數字上的巧合,是否會讓滬士電子股價表現也跟著「發發」?不過,掛牌消息已經讓台灣母公司楠梓電股價上漲五成,先行慶祝表態。
焦點新聞
全球經濟復甦似乎剛露出曙光,索羅斯接班人杜肯米勒卻突然宣布退休,解散基金。不只這位身價千億元的血腥大鱷緊急撤退,最近其他的私募基金大亨紛紛退出江湖,這個行業到底出了什麼事?還是他們看到什麼駭人的變局?
兩岸三地
任元林在甫接下揚子江船業廠長時,卻遇到面臨關廠的存亡關鍵,他化危機為轉機,將原本岌岌可危的國營企業,改造為中國民營第一大造船廠,九月上旬更即將來台發行TDR。到底他如何帶領揚子江轉型,又要如何坐上兩岸船王的寶座?
個人成長
如果投資到一檔穩定報酬率八%的A咖基金,投資翻倍的時間,只需要九年。但要如何才能選對A咖基金?又需要搭配什麼樣的投資策略,才能穩賺報酬率呢?讓專家為你解答。
編輯室報告
股市中有所謂『八二法則』,意即,十個投資人中,平均有八個是輸家,二個是贏家。但我個人經驗覺得比較真實的情況是,平均只有一個是贏家,九個是輸家。」這是一位證券營業員的告白。
名人專欄
規模成長與制度化,一方面代表成熟,一方面也提高老化傾向。有些組織老而彌堅,有些未老先衰,都與如何防範「老化的過程」相關。
名人專欄
死對頭很意外地彼此相當意是對方存在,在工作的強制關係裡,總是老從同一角度看對方,視角會很僵硬、凝固,越看不越順眼,恨之入骨,一起呼吸同樣空氣都覺得厭煩。
焦點新聞
美國AIG執行長班默謝(Robert Benmosche)日前一席南山人壽將「裁員二.五萬名員工、撤資,並將四百萬保戶丟給台灣政府處理」的說法,引來一片譁然。有人說這是威脅,有人則以出言不遜來形容,他執行的決心也不容輕忽。但不管外界如何解讀,這位執行長個人的「嗆聲」,確實為AIG將南山人壽股權出售的世紀大案,埋下更高的不確定性。
焦點新聞
劉憶如是經建會最佳的「吸鈔機」。經建會日前舉辦「投資台灣全球招商會」,甫上任三個月的經建會主委劉憶如魅力驚人,不僅請到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站台,業界代表宏碁董事長王振堂、南僑董事長陳飛龍也來捧場。
焦點新聞
當傳統葬儀社忙著「搶屍體」時,龍巖人本早已嗅到金字塔頂端的客製化商機,靠著頂級墓地與納骨塔市場,默默累積實力近二十年,終於成為打敗壽險公司的房地產A咖。靠著台北縣三芝鄉一塊地,董事長李世聰是如何每年坐收二十億元現金?
焦點新聞
唐鋒今年上半年自結EPS不過一.一九元,截至八月二十三日止,卻已接連三十根漲停板,股價來到二六三.五元,背後原因竟是來自雷射晶片的轉機題材,預期明年EPS二十元,主管機關現已積極蒐證調查,投資人應多加留意以免受傷。
金融風雲
過去九年,屬於地區性銀行的京城銀行從沒有一年的每股獲利越過○.九元。今年不同,前七月每股稅前盈利首度達一元,成績亮眼。而讓京城銀鹹魚翻生的最大功臣,就是去年元月上任的董事長戴誠志。
聰明理財
想透過加租提高收益率,是阿婆生子,很拚;想利用惡意攻擊創造短線題材,也不可行,所以即使台北房產漲一倍,地產基金卻還是漲不到一成。
股債前線
八千點以上是今年一月、二月和四月分的高檔套牢區,加上又是整數關卡,大盤需要來回震盪測試才能有效突破站穩。在九周KD值未交叉向下前,投資人逢拉回可擇股作多,選股則以具中概內需相關為主。
藝文風尚
網購最大的趣味,在於「偵查搜索」,有點像看推理小說,沒挖到滿意的玩意,不得罷休;網購的另一個好處是不用找人作伴,也不用等開門營業。
名人專欄
台灣過去幾個經濟高成長年度,幾呼都來自出口貢獻,但今年8.24%GDP成長中,內需貢獻強過外需,這是從未有過的大改變。
名人專欄
Miele強化產品、專注市場的利基策略,讓公司顧客相當忠誠,因此面對金融海嘯,幾乎不造成影響,經營風範值得借鏡。
股債前線
在太陽能榮景再現下,太陽能供應鏈中的關鍵材料股票,在進口替代趨勢下,成為此波熱潮下的新受惠股,包括太陽能逆變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多晶矽等次產業,更潛藏許多未來飆股,值得投資人注意。
名人專欄
從新竹老舊透天厝發跡,立錡總經理謝叔亮靠著鐵血治軍的精神拚出活路,在巨人遺忘的小角落一步步壯大。12年後不僅站上台灣類比IC領域的龍頭,甚至成為德州儀器無法忽視的敵人,今年他還要面臨什麼挑戰?
股債前線
台股指數在八千點前「近關情怯」,不但歐美股市不穩定,外資也轉買為賣,若未來大盤量能不繼,投資人宜留意回檔風險。在選股上,中國經濟成長率在全球仍相對亮眼,因此相關概念股值得注意,不過由於短線漲幅不小,投資人最好逢低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