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畢大的投資理財大小事

作者:畢德歐夫
經歷:交易員、曾任美股交易室經理(Floor Manager);交易經驗17年,交易總筆數達百萬筆。每月發表在網路上文字產出達10萬字。先從台股起家,曾交易海內外期權達4萬口。
操作商品:黃豆、玉米、小麥、原油、指數期貨、歐元、日圓,主力為美股市場。
FB:https://www.facebook.com/bidoffer.com.tw/

文章列表 168筆,顯示第1頁/6頁

普通人千萬別說「錢夠用就好」!月薪7、8萬卻陷入貧窮迴圈的震撼教育:想一輩子有錢,中年必做5件事

投資理財之所以要提早規劃,因為時間可以弭平波動風險,短期的股市漲跌,每天兩三百點或者六七百點,在當下會讓人有些緊繃,實際上時間拉長到10年來看,甚至也不用這麼久,5年就好,就會覺得以前怎麼這麼傻,在乎這兩三百點的漲跌,賺到那兩三千元又如何?對60歲後的餘生一點幫助都沒有。

貸款300萬,all in指數型ETF期盼「半躺平」!35年滾出2300萬,安穩退休真的沒問題?6大風險示警

我們之所以覺得辛苦、社會不公平,那是因為我們站在不對等的弱位邊,如果我們今天站在不對等的強位邊,看事情的角度可能就截然不同。 當一般人投資都在看幾天、幾個星期時,更具有智慧的投資高手會看長期,也許是三年或五年、又或者是十年,而更有遠見的人會直接用一個世代來規劃財富。

60歲退休,0050存股如果只有5百萬...每年提領4%能撐多久?一文揭賣股養老的風險,「做好4件事」一輩子有錢

有讀者提出疑問:「如果不靠配息,單純年輕時不斷買股票或ETF,到老年的時候,例如60歲後就不再投資,那光是靠著賣股票過生活,每年提領3%或4%,這樣能足以撐到上天堂嗎?」 這類型的問題,過去網路上看過相當多,計算上有的也做得很詳細,有的則是比較輕率些,大致上這個做法是可行,可是沒想清楚也很容易晚年出包。

上一代存300萬就能退休,現在連當頭期款都不夠?30、40、50歲「退休金要存多少錢」...達人揭安心養老2重點

有時候我們看到一些網路上的YT影片,大概就是計算如果每月定時定額3千或5千元,投資某項商品經過30年的複利,這商品也許是股票,也可以是存股或者ETF,總之,一般人這麼做也會得到一個500萬、800萬之類,看了真的很讓人心花怒放,大概是這樣的數字,觀眾就覺得這樣足以退休。 其實讀者這邊要特別留意,影響退休所需金額的變數也很多,不只是投資的商品報酬率有多高,而是「餘命期間長短」與「低估通膨」。

為母親生病籌錢,爸爸賣了老家、我沒日沒夜加班兼差...《媽媽得了癌症》給我的財務啟示:築好理財3防線,不怕意外來襲

看了一部蠻紅的網路影片《媽媽得了癌症》,真實故事改編,算是平易近人而且很接地氣,影片一小時多一點,劇情平實卻令人感動。 大意是主人翁原本就是普通上班族,也有個女朋友,家中也有個姊姊已婚有小孩,一切原本平靜快樂的生活,就在母親被醫師宣判得了大腸癌之後,整個人生漸漸失去了自我,女友也因為種種因由而離去,例如沒空陪伴、不適合等等。

高息ETF適合年輕人,穩定現金流可以繳房貸?當心!遇空頭年配息可能打3折...達人拆解高股息的4大困境!

昨天的文章中,看到有讀者留言這麼寫:「雖然高股息ETF長期績效不如市值型的,但可提供穩定現金流支付房貸,市值型ETF如果遇到空頭會跌得很慘,可能不適合新手年輕人。」 有些事確實有討論空間,例如我們的價值觀或人生觀,但這種已經明顯清晰可見的金融市場觀念,就沒辦法看到錯誤不去更正一下,雖然過去專欄已經有提過數次這樣的觀念,不過既然有讀者留言,還是再詳細說明一次。

做水電每天汗流浹背,辛苦錢一檔就賠掉300萬!55歲老師傅給我的投資啟示:股市不是缺錢來晃晃就有錢的地方

股市最近連續漲了許多天,SPY目前第三季為-0.4%,拉回快要持平。先大跌再大漲,常看到很多投資人說:「早知道就不賣」或者是「早知道就多買些,可惜沒錢買了」。 「如何用投資致富?」「最近要買哪支股票?」「怎樣用投資提早退休,早點離開職場?」這算是在網路上非常容易看到人家常問的問題,過去我們專欄也曾有幾位讀者問過類似的,不過可能讀者都知道專欄的調性,沒有明牌、也沒有飆股可提供,會這樣問的人,還算是少數。

做物流8年薪水5萬、換來一輩子腰傷,投資靈骨塔被騙30萬...33歲運將後悔沒做這件事「多麼痛的領悟」

昨晚從台中回到台北,搭了台UBER回內湖,一台Lexus ES油電車,感覺還不錯,上車後一樣先講幾句話:「您好,剛剛台北有下雨嗎?地上蠻濕的。」運將司機蠻親切且溫和的語氣說:「有喔,剛剛下午雨很大,你從哪邊回來啊?」

他開超商賺進一間房、一艘船...賺不賺錢靠運氣?50歲加盟主兼差UBER:開計程車也要用頭腦

昨天從桃園叫了台UBER回台北,1小時的車程聊比較多,沒想到這運將大哥有這麼豐富的故事,想說把握一下還有不少對話記憶,寫下來覺得以後也可以做點回顧,也分享給專欄讀者閱讀。

單親女運將抵押房產,換每年4次出國潛水!養大孩子已盡完義務...她真心告白:兒子又不跟我姓,為什麼一定要留給他?

昨天從高鐵站出來,準備叫UBER回家,點了點手機,叫到的是一台9年車,從相片看來是位女運將。車子很快就到了,一開門這位運將很熱情,大聲打招呼,並且確認我的目的地,看起來是位大姐,車內的視線我看不清,可能50幾歲,也可能是60幾歲,不過精神倒是相當不錯,猜測是位健談的人。

玉石店抽3%、茶葉店抽5%...遊覽車司機走過陸客滿街跑的日子:大錢都讓背後中國老闆賺走「台灣只賺到工錢」

昨天下午去市區,很快搭了一台UBER,這台車是Toyota的Cross油電,不到一年的新車,能搭到新車通常心情都會加分,雖然也沒有特別挑車的習慣,每次叫車就當作是抽獎的概念,這種事也算隨緣。 上車後那運將大哥看起來差不多60歲上下,講話有個口音,但一時也沒想到是哪邊人,扣好安全帶後就開個頭,雖然感冒的關係喉嚨有點痛,但還是想把握每一趟旅程,要不然也寫不出什麼有趣的文章。

長抱高股息ETF,績效竟輸大盤嘔不嘔?殖利率減少、價格下跌...配息不代表穩贏,口袋夠深才行

最近股市的回檔,波段跌幅雖然還不到10%,卻也讓最近台股剛上市不久的各檔ETF投資人,通通都進了套房,有人用看好戲的心態,也有人持正面心態,看好戲是因為覺得這些投資人買了沒多久就跌,顯而易見就是最後上車的人。 也有正面心態的,像是:「老人家如果買這個總比被詐騙好!」「他們的目標本來就只是打敗定存,不是要多高的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