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16筆,顯示第1頁/2頁
S和先生近期完成理財規劃,得到許多不同於以往的觀念,她很希望藉由自身的經驗,讓更多人了解正確的理財方式,以下是S小姐規劃後的心得分享。
身為一名獨立財務顧問,在協助客戶財務規劃的過程,客戶時常會詢問許多有趣的問題。
你必須知道的106年度綜合所得稅新制!
阿興辛勤工作,兩年來存了40萬元,但看著台北的房價,想著自己要多久才能存到頭期款?這樣存下去似乎不是辦法…
不只是記帳,而是完整的儲蓄規劃流程!
三年前,有一位律師長輩新婚,開始和太太四處看房準備購屋。愈看發現學問愈大,地段、採光、格局、建材、坪數…等,好多好多細節,夫妻兩人希望新居有一定的品質,因此原訂的預算不斷追加…
台灣人口急速老化,速度在全世界中僅次於日本。10年後,每3.2個青壯年要養一個老人,每5人中就有1人是65歲以上老人;30年後,更是每3人中就有1人是老年人口。
近期新聞常出現這類標題「美股創歷史新高」、「第5次台股萬點,是起跑線還是終點站?」於是許多相對應的評論應運而生「信不信由你,美股雪崩隨時都有可能」、「跟萬點Party說掰掰」、「不宜躁進,現金為王」。
最近一位朋友詢問,有沒有什麼期間短、獲利大的投資方式?他覺得出社會工作三年,有固定存錢的習慣沒亂花,就偶爾跟女朋友吃飯逛街,但還是覺得存錢的速度真的很慢…我想這是大家共同的心聲,所以撰寫了這篇文章分享。原則上「太好的不是真的」,要求快、求賺得多,不是風險高就是詐騙,資產穩健慢慢累積可能還比較快。BUT!人生最厲害就是這個BUT,也不是完全沒有低風險高報酬的投資方式,「股票申購」就是其中一種。
許多人對投資型保單的印象是「可以兼顧投資和壽險保障」。但實際上,你繳了幾十萬的保費,只有一部份是拿去做投資,因此容易造成「預期報酬」與「實際績效」產生非常大的落差。因此,最好儲蓄歸儲蓄、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
守財,是理財最後一哩路。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於是大家努力學理財,希望能多賺一點,卻往往忽略了風險,跌倒之後再安慰自己「繳學費」是必經之路。
前兩週有一位民眾來信詢問某保險公司出的一張「養老保險」好不好?他可以買嗎?商品內容為60歲男性,購買保額56萬,躉繳保費98.9萬,共保障9年,這9年間身故保障為55~88萬(各年度不同),每年可領取生存保險金11.2萬,領9年,屆滿後契約即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