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雜誌曾以「發炎」為封面故 事主題,形容發炎為「體內的祕密殺手」。發炎是人體對抗外來病菌的保護機制,但長期的慢性發炎,卻有可能會造成癌症、糖尿病、心血管或阿茲海默症等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
台大醫院免疫學博士孫安迪說明,慢性發炎體質與自體免疫疾病不同。後者是身體的免疫混亂,把自身的東西視為外來物去對抗;而慢性發炎體質,是一種代謝功能失調所引發的全身性輕度發炎反應,早期並沒有專一器官明顯的表現方式,臨床上很難從症狀來推斷。
台北榮總醫院內科部主任陳博明表示,過去相信癌症基本上是由於致癌基因的活化或腫瘤抑制基因的突變,造成功能失調所致,但最近從分子、細胞或免疫機轉的研究中發現,發炎反應與癌症有密切相關。
B肝帶原者需長期追蹤
台灣常見的癌症當中,肝癌、胃癌、子宮頸癌、鼻咽癌都跟病菌感染有很大的關 係。例如雄踞癌症發生率第2名的肝癌約 有70%是B型肝炎造成的、約有1到2成則 是C型肝炎造成的。B型、C型肝炎就是一 種發炎反應,B肝與C肝的患者罹患肝癌 的比率,也比一般正常人來得高。肝臟被病毒攻擊了之後,開始慢性發炎,漸漸地導致機能受損,因此有「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俗稱。
根據統計,台灣5個人 就有1個人是B型肝炎帶原 者。病毒傳染的途徑有兩種,第一種是垂直傳染,如 果媽媽是B型肝炎帶原者,生小孩的時候很容易就把病毒經由產道傳給小孩。第二種則是水平傳染,例如輸血、針灸、不乾淨的針頭注射、性行為等沾染到含有病毒的血液而傳染。
目前,政府已針對所有新生兒進行B型肝炎 的預防性注射,但經過調查,抗體有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而漸漸消失,因此不是打了疫苗就能保證終生不會罹患肝炎。衛生福利部也建議家族成員中有肝炎、肝癌病史的民眾,還是需要 長期追蹤,必要時補打B型肝炎疫苗。
病毒細菌讓身體發炎 成癌細胞溫床
自從1984年台灣實施B型肝炎預防注射後, B肝帶原率從10%下降至0.1%以下,而肝癌的 發生率也降低了70%,成為全球接種疫苗的典 範。但是另外一種西方風行的疫苗接種,在台 灣才剛剛起步。子宮頸癌是第2大女性癌症, 根據研究約有9成的子宮頸癌罹癌原因是人類乳突病毒(HPV)所造 成。HPV有許多不同的 變異型,目前市面上的 4價疫苗主要是針對容 易罹癌的16型與18型進 行防治。世界衛生組織 (WHO)也把人類乳 突病毒與B型肝炎病毒 的預防性注射列為預防癌症的措施之一。新北市、新竹市、嘉義縣與金門縣目前提供國一女生免費施打疫苗,但由於零星傳出施打後產生副作用的案例,建議民眾施打前可與醫師討論清楚。
此外,慢性胃發炎或是萎縮性胃炎也容易致 癌。2005年諾貝爾得獎科學家馬歇爾(Barry J. Marshall)與瓦倫(Robin Warren)發現胃幽門 桿菌是造成胃潰瘍的元凶。謝瑞坤說明,造成胃炎的原因有幽門桿菌和胃酸過多等,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提高罹患胃癌的機率。目前世界衛生組織也宣布幽門螺旋桿菌是致癌病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後得胃癌的機率會提高3倍。謝瑞坤觀察高達8 成以上的胃癌患者,胃部都可發現胃幽門螺旋桿菌。
許多腫瘤的起源點與病原菌、病毒或其他生化因子造成之感染、長期刺激及發炎的組織有關,由發炎細胞所形成的腫瘤微環境,是在腫瘤形成、增殖、存活和轉移過程中的重要參與者。因此民眾該注意自身是否有長期發炎的現象,避免成為癌症滋養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