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傳統醫界普遍抱著「有土斯有財」的觀念經營醫院,但敏盛醫院創辦人楊敏盛的兒子楊弘仁,台大醫科畢業不當醫生,而跑去念企管,更大膽引進外資,賣掉生財的醫院,透過購併方式擴張敏盛的醫控版圖,希望讓敏盛變成國內的「沃爾瑪」。
位於桃園,擁有四家醫院、兩個醫療機構(養護中心與園區)的敏盛醫院,卻在今年將土地與建築物,以新台幣三十億元賣給外資ING安泰人壽,再採「售後租回」模式,繼續經營醫院。對於國內醫界來說,這是破天荒的創新作法,引起業界相當大的震撼,而背後規畫的推手,則是敏盛醫院創辦人楊敏盛之子,楊弘仁。
「我不是離經叛道,我只是想法比較另類而已。」在歷經兩年的努力後,楊弘仁完成自己當初設定出售醫院不動產的目標,但也因與保守觀念的一再衝突,讓他身心都受到煎熬,雖然語氣平淡,聽得出這句話背後的辛酸。
大膽創新 改變醫界傳統思惟「我只是想法比較另類而已」
其實,楊弘仁的「另類」,早從讀醫學院時期即表露無遺。身為「醫界名門」台大醫學院的學生,到了大七需要進醫院實習時,他放棄自己母校附屬的台大醫院,轉而要求到長庚醫院擔任實習醫師。同學與師長都對此感到不解,但他做此決定的目的,「只是為了認識不同醫院的經營文化。」
畢業後,楊弘仁非但沒有直接進入醫院擔任醫生,反而選擇赴美攻讀公共衛生與企業管理研究所,完全顛覆國內對於醫學院學生畢業後,一定會走執業醫師或醫學研究的刻板印象。
楊敏盛回憶起兒子當時的決定,緩緩地說:「敏盛醫院早期獲利很好,但大部分盈餘幾乎都回饋給股東,造成後來醫院要擴張時,反而還要向銀行或是民間舉債,財務結構不健全。弘仁會去美國學企管,其中就有改善醫院體質的想法。」
只不過,楊弘仁自美返國後,對敏盛採取企業化經營的改革,卻驚動了父親,也為保守的台灣醫界投下一顆震撼彈。
首先,楊弘仁為吸引台大體系醫師到屬於地區型綜合醫院的敏盛服務,他花了數個月的時間,希望聘請剛卸任台大醫院院長職務的李源德,到敏盛擔任院長,甚至還說服父親將總裁一職交給李源德。
在獲得李源德首肯後,也吸引許多他曾指導過的學生前來,讓敏盛來自台大體系的醫生開始增加,於是,楊弘仁便將目標轉到改善醫院的財務結構上,而他在美國看到連鎖醫院採取不動產售後租回的模式,也成為敏盛最重要的改革策略。
形塑品牌 醫院不再只是資產「我只是在做對的事情」
對台灣醫界來說,醫院大樓與土地就是醫院最大的資產,連鎖醫院幾乎每十年才能蓋出一棟新的大樓,也因此他們對楊弘仁將醫院不動產全部賣給外資,感到不可思議,就連楊敏盛聽到兒子的作法時,劈頭就問:「你到底在想什麼?」
對這位未滿四十歲的新任執行長的作法,醫院內部的員工也都產生不少疑問,敏盛醫院總經理特助邱榮棋回憶起當時情況說:「大家都很驚訝,因為這就像是在賣祖產。」
「我只是在做對的事情。」楊弘仁說,過去台灣大型醫院的經營方式,就好比是在做品牌,例如台大醫院幾乎就是台灣醫界的第一品牌,敏盛無法與台大比,更沒有資格做品牌,所以只能另闢蹊徑,朝通路業模式發展。
其實,用購併與通路模式經營醫院,是歐美國家九○年代興起的概念,也是因應當時醫療環境惡化,醫界不得不用購併來找生機。
而台灣今年底很可能實施的健保總量管制,一定會對中南部中小型醫院產生嚴重衝擊,楊弘仁只是循著歐美醫院的趨勢走,然而觀念太新,讓醫界一時無法接受。
何謂醫界通路業?楊弘仁表示,「醫院就像是通路平台,可以提供給醫生、病人更多不同選擇。」以敏盛為例,現在旗下六家醫院的定位都不同,例如經國院區在國內心臟權威李源德幫助下,發展成心臟醫學中心,而龍潭院區則與職棒兄弟象隊結盟,轉型成骨科專科醫療。
借由提供舞台的方式,來吸引「品牌」醫生加入,就好比沃爾瑪提供多種通路平台讓各品牌進駐,但本身並不經營品牌,一旦吸引到質量並重的品牌加入後,本身就會變成另一種新的品牌。
長庚醫學院院長魏福全表示,「敏盛用此種方式經營醫院,確實在醫界引起很大震撼,畢竟這在國內是前所未聞的。」也因楊弘仁的作法太過驚世駭俗,對保守的醫界造成很大衝擊,就連楊弘仁的醫界同學及朋友,都不願對敏盛的作法發表意見。
儘管面臨院內與院外極大壓力,楊弘仁依舊堅持自己的理想,從○五年他提出這個想法後,前後歷經了十八個月的折衝、解釋,他不僅要提出醫院未來的成長狀況等實際數據,同時更保證處分不動產後,還是能確保經營權,最後才讓父親與董事會同意這項提案。
堅持理想 遇挫折不輕言放棄 「醫院的價值在經營而不在擁有」
「弘仁和我溝通,完全沒有任何顧慮,都是直接說出來。」楊敏盛說,自己是傳統醫界出身,也認為有不動產會比較踏實,儘管知道敏盛需要改革,卻仍舊抱持疑問,因此一開始只同意採取發行REITs(不動產信託)方式,但因為投資人普遍對醫院大樓興趣不高,所以還是作罷。
可是,由於敏盛醫院的擴張需要大量資金,跟銀行借款又須付高額利息,楊弘仁向父親表示,根本的解套辦法,就是將不動產出售,如此一來可讓不動產轉換成可流通的現金,對醫院來說是件好事。楊敏盛說:「他不斷強調『醫院的價值在經營,而不在擁有』,這句話打動了我。」
在獲得父親同意後,楊弘仁開始積極推動改革,而楊敏盛也幫兒子說服董事會,讓敏盛順利完成出售,不僅解決了貸款與負債,手上還握有十億元現金可進行下一波購併。看著醫院朝向自己沒想過的方式快速成長,楊敏盛頗有感觸地說:「現在的醫院,已經不是醫師可以單打獨鬥的時候了。」
善用策略 朝目標勇往直前 「希望達成購併兩岸醫院的目標」
邱榮棋表示,雖然當時大家對楊弘仁出售不動產的想法有些質疑,但在完成出售案後,剛好可彌補醫院的資金缺口,手上也多了一筆現金可以靈活運用,更可以募集人才、開發其他方案,這對沒有財團背景的敏盛來說,是一項成功的策略。
「未來三個月內將會以發行新股及換股方式,與四家醫院完成購併,現金可能都不會派上用場。」楊弘仁表示,「希望能在一○年完成購併兩岸一百家醫院的目標。」讓敏盛成為大中華與亞洲地區最大的醫院通路。
「我不在乎自己能不能擁有醫院。」楊弘仁說,雖然短期內將陸續購併四家醫院,但能否在一○年完成一百家的目標,卻很難說,「如果○九年底,敏盛只有十家醫院,我可以把它賣給擁有九十家醫院的連鎖醫院,這樣也是達成目標。」大膽與不受傳統約束的言論,讓人對他的氣魄更增一分敬意。
楊弘仁表示,台灣醫界的觀念,就是一定要把醫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他卻不這麼認為,只要拋棄掉這種本位想法,其實台灣醫界充滿各種可能性。
/小檔案/
楊弘仁 Profile
出生:1968年
現職:敏盛醫控執行長
學歷: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與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大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敏盛醫療體系營運部部長、敏盛大園分院院長、敏盛生命科技公司總經理、康寧醫院院長
長庚醫學院院長魏福全表示,「敏盛用此種方式經營醫院,確實在醫界引起很大震撼,畢竟這在國內是前所未聞的。」也因楊弘仁的作法太過驚世駭俗,對保守的醫界造成很大衝擊,就連楊弘仁的醫界同學及朋友,都不願對敏盛的作法發表意見。
儘管面臨院內與院外極大壓力,楊弘仁依舊堅持自己的理想,從○五年他提出這個想法後,前後歷經了十八個月的折衝、解釋,他不僅要提出醫院未來的成長狀況等實際數據,同時更保證處分不動產後,還是能確保經營權,最後才讓父親與董事會同意這項提案。
堅持理想 遇挫折不輕言放棄 「醫院的價值在經營而不在擁有」
「弘仁和我溝通,完全沒有任何顧慮,都是直接說出來。」楊敏盛說,自己是傳統醫界出身,也認為有不動產會比較踏實,儘管知道敏盛需要改革,卻仍舊抱持疑問,因此一開始只同意採取發行REITs(不動產信託)方式,但因為投資人普遍對醫院大樓興趣不高,所以還是作罷。
可是,由於敏盛醫院的擴張需要大量資金,跟銀行借款又須付高額利息,楊弘仁向父親表示,根本的解套辦法,就是將不動產出售,如此一來可讓不動產轉換成可流通的現金,對醫院來說是件好事。楊敏盛說:「他不斷強調『醫院的價值在經營,而不在擁有』,這句話打動了我。」
在獲得父親同意後,楊弘仁開始積極推動改革,而楊敏盛也幫兒子說服董事會,讓敏盛順利完成出售,不僅解決了貸款與負債,手上還握有十億元現金可進行下一波購併。看著醫院朝向自己沒想過的方式快速成長,楊敏盛頗有感觸地說:「現在的醫院,已經不是醫師可以單打獨鬥的時候了。」
善用策略 朝目標勇往直前 「希望達成購併兩岸醫院的目標」
邱榮棋表示,雖然當時大家對楊弘仁出售不動產的想法有些質疑,但在完成出售案後,剛好可彌補醫院的資金缺口,手上也多了一筆現金可以靈活運用,更可以募集人才、開發其他方案,這對沒有財團背景的敏盛來說,是一項成功的策略。
「未來三個月內將會以發行新股及換股方式,與四家醫院完成購併,現金可能都不會派上用場。」楊弘仁表示,「希望能在一○年完成購併兩岸一百家醫院的目標。」讓敏盛成為大中華與亞洲地區最大的醫院通路。
「我不在乎自己能不能擁有醫院。」楊弘仁說,雖然短期內將陸續購併四家醫院,但能否在一○年完成一百家的目標,卻很難說,「如果○九年底,敏盛只有十家醫院,我可以把它賣給擁有九十家醫院的連鎖醫院,這樣也是達成目標。」大膽與不受傳統約束的言論,讓人對他的氣魄更增一分敬意。
楊弘仁表示,台灣醫界的觀念,就是一定要把醫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他卻不這麼認為,只要拋棄掉這種本位想法,其實台灣醫界充滿各種可能性。
/小檔案/
楊弘仁 Profile
出生:1968年
現職:敏盛醫控執行長
學歷: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與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大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敏盛醫療體系營運部部長、敏盛大園分院院長、敏盛生命科技公司總經理、康寧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