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台灣人理財焦慮症大診斷 P.40

台灣人理財焦慮症大診斷 P.40

針對社會大眾對失業率、零利率、國內景氣、國際景氣的焦慮,精神科醫師王浩威、普羅財經網執行長羅立群、荷銀光華投信總經理章嘉玉從心理面、行為面,提出了三帖理財焦慮症的藥方,期待台灣民眾的理財焦慮症能「藥到病除」。

王浩威:焦慮來自消費競爭

精神科醫師王浩威指出,景氣不好已經持續一段時間,社會結構改變也很久了,但多數人仍不願面對,還想用過去的舊方法來處理,當然會產生焦慮。他建議人們先從改變心態做起,想像自己最糟糕的狀況,要做最壞的打算,接下來就算遇到更惡劣的環境,壓力也不容易急遽上升。

其次,就是精算生涯中基本經濟需求;例如年輕人可能有購車、創業的需求,中年人有子女教育、購屋的打算,而老年人也有退休等經濟需求。算清楚自己以後究竟需要多少錢,確實了解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再進行規畫,才不會「瞎操心」。

王浩威透過上門病患也發現,許多人的憂慮其實來自「消費的競爭」,也就是陷入不斷與身旁的人比較的心態。如果買了房子的人,車舊一點就算了,不用老是擔心:「別人是不是都在注意我的舊車子,我是不是要換了呢。」王浩威表示,既然把預算花在房子上了,車子就虌一點吧。

另外,他建議讀者,不斷地反問: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真的有必要買房子嗎?」「真的有必要出國旅遊嗎?」「真的有必要照顧孩子們到二十多歲嗎?」想清楚之後,重新計算家計成本,放棄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像小孩教育可以只負責到十八歲就好了,這樣就會比較寬心,壓力也不會那麼大,整個生活的氣氛都不一樣了。

透過新觀念來看待自己的生活,換個角度想,比較能夠擺脫焦慮。王浩威表示,改善焦慮的方法,就是「修身養性」這四個字,降低自己的欲望與開支,重新規畫自己的理財方式,以及減少消費比較的心理,是降低焦慮最基本而實際的方法。


羅立群:投資不等於理財──第二次理財革命開始

從這一次理財觀念的調查中發現,超過五成以上的人認為投資就是理財,尤其是股票投資一直是台灣過去的主要習慣,所以當股市榮景不再,投資報酬率下降,多數人面對未來的投資方向感到既焦慮又盲目。對此,普羅財經網執行長羅立群提出「第二次理財革命」的概念,他認為過去台灣國民所得約八千美元時,人們開始以投資為導向,可稱為第一次理財革命,但現在經濟成長趨於穩定,平均國民所得亦提高至一萬二千美元,改為以理財為主。第一次理財革命的重點在於如何使財富有效地累積,而第二次理財革命,則必須把心力轉為讓目前的財富穩定而有成長。

他強調,理財概念包含了投資,而投資只是理財的一部分。投資只是短期的,理財卻是中長期的規畫,台灣人過去的投資行為都以股票投資為主,而理財是管理個人各種資產組合的配置,未來應該更重視整體資產配置的「理財組合」,而非「投資組合」。

由於羅立群觀察到,台灣股市有可能走上日本的路子,股價有區間的震盪,但無長期的走高趨勢,所以建議國人必須趕緊推翻過去的習慣,也就是將股票投資視為理財的全部,而應該將台股操作的做法,改變為短期的區間操作策略,並配合整體理財規畫,將其列為個人資產組合中的一部分。

羅立群建議讀者, 未來個人資產組合至少必須包括三個部分, 也就是外幣(Currency )、債券( Bond )和股票( Equity )。 在通貨部分,他建議讀者持有歐元、美元及台幣三種貨幣,他表示,歐元存款目前的利率較高,且現在簡單的貨幣操作都可能賺到錢,收益相對不錯,是值得注意的一個理財方向。


通縮時代──一元的購買力比以前強

除了三種基本的資產之外,未來利率偏低,海外各種高收益的商品可能會陸續湧進台灣,但羅立群表示,通貨緊縮的時代沒有什麼比手中有錢更重要,大家雖然已經開始注意保本型的商品,但是對於債信評等仍然沒什麼概念,以後必須更重視發行商品企業的債信評等,以防錢被騙光。

羅立群表示,台灣人目前的理財行為漸趨保守,將資產配置於存款、保險、債券型基金,以及其他保守型商品的民眾,比配置於股票、衍生性金融商品和房地產的積極理財族群要多,顯示擔心自己「老本不保」的民眾很多。

保本商品從推出到現在,在短短一年間已蔚為潮流,民眾對理財商品是否能保本的考量,多於對報酬率之重視,不過大家卻不重視,或是不了解債信評等的意義。他表示,債信評等是發行該理財、投資商品企業的信用水準,重視評等與否,代表著一般大眾對風險控管的觀念是否完整。這是一個防止大家落入低信用評等公司之陷阱的重要參考指標,目前卻尚未受到普遍重視,顯示國人對於本金的風險程度還是沒有整體概念。

羅立群指出,大家不用太害怕景氣的好壞,只要手中有錢最重要,以他的觀察和經驗,他認為台灣人基本上還是很有錢的,對於台灣人旺盛的活力也很有信心。越是通貨緊縮的年代,一元錢就比過去還要有價值,所以越要重視理財。他鼓勵現在的人多多投資自己,但並不是要大家丟下自己的工作不做,跑去讀書,而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充實自己,增加自己的理財能力,對抗焦慮。

羅立群分析大家的焦慮,其實是來自於過去的經驗。人們習慣以過去看現在,或從過去看未來,發現投資機會少了、經濟高成長不再,所以感到焦心不已,卻缺乏從現在看未來的眼界,和對未來的理財規畫,所以無法克服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章嘉玉:合理的資產配置才能擺脫焦慮

在調查中,國人認為國內的高失業率和低利率現象會長期持續,但卻對台股指數短期的反彈感到樂觀。羅立群分析這個現象,認為這也是大家過去的習慣使然。他並且指出,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因為台灣的產業結構以代工為主,在高失業率和低利率現象這兩個條件確定的情況下,無疑會進入通貨緊縮的時代,那麼台灣股市就沒有條件如此樂觀了。

羅立群舉出一九九○年代起的日本為例,在這十年間,日本的股市指數在一萬四千點至兩千一百點間震盪,一般股票雖然有價格上的波動,但長期來看顯然沒有成長的趨勢可言。羅立群特別指出,台灣過去的經驗不等於未來,倒是日本的經驗可讓台灣引以為鑑。

荷銀光華證券投信總經理章嘉玉表示,儘管理財的終極目標,是在於提升個人或家庭生活的品質,但目標的設定卻因人生各階段不同,應該擬定各項因應的短、中、長期里程標的,例如購屋置產、子女教育、退休準備等等。大部分人焦慮的來源,都是因為自己擁有的資源很少,也就是資本和時間很有限,所以必須有所選擇。

章嘉玉也強調,投資僅是理財途中使用的一種工具或手段,理財始於目標的設定,先有了目標之後,估計需要多少錢?現在距目標期望達成的時間還有多久?考慮可用的資金來源為何?如何使用它?並且考慮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所要投入的時間、心力和專業知識,決定自己的投資策略,配置錢財到合適的工具上,透過有效的工具進行投資行為,排除過去盲目地想賺錢、增值,卻沒有完成目標的計畫和投資行為,才能確實擺脫憂慮。

章嘉玉特別指出,目前還有三成的民眾沒有做任何投資理財,一方面所顯露的意義在於他們對市場、產品的不了解,所以選擇不參與,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根本無財可理,這就表示有相當比率的人,有可能面臨經濟窘困的現象。

章嘉玉也分析台灣目前股市的現象,發現散戶居多,短線操作不少,小道消息、追求明牌還是很盛行,在這幾年國內外股市的紛亂局面下並沒有很大的改變。而目前發行量在國內總規模已達到二兆元台幣的債券型基金,也似乎是年收入二百萬元以上的高收入者之工具,卻未受到太多散戶的青睞。

民眾對短期間股市的表現,顯示相對樂觀的態度,章嘉玉表示,這與台灣散戶的心態及過去的投資習慣吻合,國人大都相信自己的選擇,聽信明牌或是親友的消息。不過,在上市上櫃公司家數日增、資訊越來越複雜的情況下,他們獲勝的機率相對會越來越低。



王浩威的藥方

一帖:改變心態,做最壞的打算

二帖:計算基本生活需求

三帖:反問自己:「我真的需要──(買車、買房子等等︶? 」

四帖:修身養性


羅立群的藥方

一帖:理財不等於投資,投資是理財的一部分

二帖:個人資產組合應包含債券、外幣、股票

三帖:認清台灣不再高成長的事實,選擇報酬率穩定的投資商品

四帖:投資自己,不景氣應好好工作,千萬不要捨工作去讀書


章嘉玉的藥方

一帖:擬定短中長期目標

二帖:考慮風險承擔能力

三帖:選擇合適的理財工具

四帖:考慮自己的心力、專業

延伸閱讀

每月定期定額1萬,10年多賺400萬!存股0050不如正2 ,遇股災怎麼解?達人指名「這檔高股息」:攻守最強搭配
每月定期定額1萬,10年多賺400萬!存股0050不如正2 ,遇股災怎麼解?達人指名「這檔高股息」:攻守最強搭配

2024-11-12

不是0050、00878!ETF長期投資首選哪1檔?它鐵粉率最高「10個人就有4個定期定額買進」,存股TOP20一次看
不是0050、00878!ETF長期投資首選哪1檔?它鐵粉率最高「10個人就有4個定期定額買進」,存股TOP20一次看

2024-11-12

0050存股也能月領10萬?每月定期定額3千,退休前多存1千萬!達人兩種方法領錢試算:本金相差近4倍
0050存股也能月領10萬?每月定期定額3千,退休前多存1千萬!達人兩種方法領錢試算:本金相差近4倍

2024-11-04

千萬資產、年領50萬股息難不難?存股0050、0056...小資族多久能達標?達人試算年複利5%,定期定額3情境
千萬資產、年領50萬股息難不難?存股0050、0056...小資族多久能達標?達人試算年複利5%,定期定額3情境

2024-10-29

玉山金、第一金...每月存股1萬,20年後資產多少?他揭殘酷真相「定期定額不會變有錢」:1招快速累積張數
玉山金、第一金...每月存股1萬,20年後資產多少?他揭殘酷真相「定期定額不會變有錢」:1招快速累積張數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