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吃盡山珍海味,抵抗力卻遠不如老一輩,拚命補充營養食品企圖讓自己更「健康」。其實只要心理健康,所散發出來的氣質自然就會有健康的味道,根本就不需要補充營養品。
現代人不僅吃得飽,還吃得好,山珍海味應有盡有,想吃什麼就有什麼。不過抵抗力卻遠不如以前胼手胝足、有一餐沒一餐的老一輩。醫院急診室裡,幾乎時時都有人掛號,而且只要氣溫一變,就有病人湧進,醫院就像「菜市場」一般吵鬧,令人不禁感嘆,現代人真的那麼不堪一擊,真的是個病夫嗎?
哈佛健診執行長王欽堂說,很多人不解,現在營養那麼充足,為何大家還是常常覺得疲倦,抵抗力仍舊如此地脆弱?其實,現在人營養確實很足,問題卻出在「不均衡」。
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養分 不是營養就好
很多人為了減肥,愛美,常常攝取一些與自己年齡不符的營養成分,王欽堂認為,每個成長過程,所需的營養比重都不一樣,好比說青少年由於活動量大,需要攝取熱量成分高一點的食物;中壯年則需依工作的形態來作選擇,如果你是常坐辦公室的人,澱粉太多,可能因新陳代謝的緩慢而變得過胖,如果你是個用腦過多的人,一定要多攝取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豐富的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電視上許多的美食節目,大都著重在烹調的技巧及是否美味,卻忘了養分是否充分保留。人體最缺乏的是維生素,卻不容易在食物中攝取。因此,就有很多人吃一些非天然的東西,導致細胞遭破壞,引發慢性病及癌症。
王欽堂認為,人體需要各式各樣的營養,像是酵素、維生素等,這些又稱為抗氧化劑,可以防止細胞過度氧化,而產生衰老的現象,目前哈佛健診推出生源營養醫學健康檢測系統,可以了解身體細胞的健康情形,再給與適當的補充,預期可以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
台北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楊淑惠則認為,現在市面上的食物供給量相當充足,但還是會發生營養不足的現象,在青春期的學生身上最易看見這種情形。由於活動量大,應該攝取高熱量的食物,不過,若是這些學生怕胖,加上功課壓力大,放學後接著去補習,造成三餐隨便吃,還常吃些垃圾食物,營養相對不足。
天然食品包含多重成分 營養均衡成就健康體魄
另外,還有一個族群是營養過剩,這些人往往吃了太多的肉類食品,蔬菜量不足。因此,楊淑惠建議,人在食物攝取上一定要營養均衡,每天最好有牛奶一至二杯、米飯主食三至六碗、三碟蔬菜、四份蛋豆魚肉類、二個水果、二至三湯匙的油。
面對市面上充斥的營養品,身為營養師的楊淑惠不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她表示,自然的食物裡包含了一些營養及非營養的成分,對身體各有不同的功能,然而這些商業性的配方卻只萃取了「營養」部分,對身體不見得比較好。例如綜合維生素,大都提供了維生素 B、D,但卻沒有提供產生熱能的營養。
所謂的保健食品,所含的成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吃得到,只是現代人因為忙碌,飲食多半不正常,使得這些食品應運而生。楊淑惠認為,除了身體因素外,心理作祟也是一大原因,常有人覺得吃了保健食品就代表有了健康,其實,只要心理健康,所散發出來的氣質自然就會有健康的味道,根本就不需靠營養品的補充。
同時,她也建議上班族群,由於坐辦公室打電腦,看資料的時間過長,常有疲倦的現象,因此不妨多補充全米、全麥及肝臟類的食品。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與營養學院院長謝明哲說,他自己學醫的,有次去做檢測分析,說他缺乏水分,需補充所謂的「身體營養能量水」。其實,這根本就是噱頭,這罐水不過就是自來水罷了。
謝明哲對於市面上這麼多的營養保健品,覺得很多都是耍花招,當然,他必須強調,不是所有的東西都不好,只是很多的營養可以從自然的食品中獲得,另外,他也推薦注重養生的朋友們,不妨上行政院衛生署網站 http://www.doh.gov.tw看看,該站公布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定表,清楚地說明各年齡層所應注重的營養成分。
營養師們大都表示,隨著年齡層的不同,所需的營養成分也不同,因此,建議每年作一次健診,了解身體裡缺乏什麼營養,從警訊裡去補充所需的養分。
王欽堂建議需要作檢測的對象包括,工作考試壓力大、長期睡眠不足或品質差、長期外食及偏食者,常常在減肥、增重的人,及有慢性退化性疾病患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等。
同時,正值更年期,為更年期症狀所苦者,或家中有特殊疾病的人,或是三十歲以上想進一步了解細胞功能變化的男女,都可以做健診。
預防保健是較新的觀念,青壯年族群也愈來愈重視。據統計,四十歲以下的人占了六五%,女生與男生的比例約為三:二,醫師們建議,過了三十歲之後,最好每年做一次健診,六十歲以上,每年兩次。
謝明哲強調,人類為生而食,因食而生,因此人人皆需仰賴均衡的營養﹐才能擁有健康的身體。如果飲食不均衡﹐將導致身體百病叢生。他引述一句俏皮名言:「吃得不均衡﹐吃得不對﹐那麼你所吃的食物僅有三分之一是維持你自己的生命﹐另外的三分之二則是維持醫生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