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分析過大陸金融體系中最為致命、最有可能引爆金融危機的危險源──銀行體系的「空殼化」。其實,大陸金融體系之所以不被人看好,是因為在其體系內部,還有一些其它因素,如癌細胞一般侵噬整個身體。
今年六月,法國里昂證券在香港公布的報告指稱,大陸隱性債務數額巨大,是官方數字的六倍,大陸在未來可能出現金融危機,對此,美國布魯金斯研究員拉迪( Niwlas Lardy )六月底在上海召開的「中國金融市場圓桌會議」上做過相似的,但小量化的分析。他指出,大陸囤績占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六%,其他中央政府及政策銀行負債占三%,資本管理公司發行的債券占二○%,再加上銀行不良貸款所占的比率(一五%)以及廣大的養老保障金規模,總計債務規模達一○○%,甚至更高。如此高的債務,而稅收卻只占國民生產總值的一七%,如何籌錢還債,就成了中共最為頭疼的問題了。
其次是其它經濟因素的風險,比如股市、大陸股市已經嚴重泡沫化。據大陸證監會公布的半年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上半年大陸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和淨資產收益率兩項重要業績指標都下降兩成左右。今年上半年,深圳股市的上市公司中虧損的達九十三家,截至年中,淨利潤總額也同樣下滑了一三.七%。
上市公司虧損數應當還不止九十三家,因為大陸的「恩龍公司」顯然比美國多得多,據報導,已有二○二家上市公司的半年報經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這還不到上市公司總數的五分之一,股市實際上的指數本應無法上揚,但在政策托市下,卻表現出大起大伏的態勢,股市崩盤的危險始終存在。
再比如房地產市場,大陸大量游資甚至是銀行貸款進入房市(還有股市)。但不少房地產商向金融機構貸款後,又另作風險性投資,將房地產投資的風險轉移到金融機構上,有專家指出,這種做法,極易導致潛在性金融風暴。
此外,稅收嚴重不足,國有企業虧損擴大,中小商業銀行經營艱困等等,都有可能成為壓垮大陸金融體系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