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資產再生」會不會「再生問題」? P.16

「資產再生」會不會「再生問題」? P.16

自一九九七年東南亞金融風暴至今,各國的金融問題表面上好像壓抑下來了,可是卻沒有斷根,稍有不慎,火種便會再度引燃,形成第二波、第三波的風暴。

韓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東亞金融風暴發生之初,韓國國內的經濟好像推骨牌一樣,幾乎快要死掉了,可是在經過大整頓後,又是一尾活龍,經濟成長率又遙遙領先台灣等亞洲新興國家。韓國的這種變化讓很多國際證券研究員非常著迷,認為這才是有活力,能快速成長的國家。

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應該知道我實在不怎麼喜歡韓國,所以以前我就常常和同事抬槓,爭論的焦點自然是韓國到底好不好,又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

在今年第二季之前,韓國的各種經濟表現似乎已經完全脫離金融風暴的暴風圈,邁向復甦坦途;這種景象自然比台灣還在為本土型金融泥淖掙扎要強得多,更不用提東南亞那些不知道在搞些什麼的國家了。可是前一周韓國的復甦神話被戳破了,引信是美國福特汽車撤銷與大宇汽車的結盟計畫,雖然福特沒有說什麼,但是不免讓人懷疑福特看到了什麼別人沒看到的東西,才會緊急踩煞車。

外表堅強的韓國股市就被這最後一根稻草給壓垮了,而韓國脆弱的經濟結構也再一次展露無遺。 曾經聽過有人這麼比喻, 說是要看韓國的外匯是增是減,看看DRAM 的價格就好了。DRAM 是韓國少數還有海外競爭力的產品,因為 DRAM 是準規格的大宗商品,美光做的和現代做的都叫做「 DRAM 」,沒什麼差別;所以只要 DRAM 一漲,就可以知道韓國這個月的外匯存底會上來,一旦 DRAM 價格像最近走低,韓國的外匯八九不離十也會減少。

可是除了 DRAM 之外,韓國實在沒有其他可以在國際上揚名立萬的產品。所以過去我才會獨排眾議,大力促銷「大台灣概念」,現在看來,方向應該還算正確。

但是台灣最近也面臨了一些問題,而且好像找不到答案;政府相關部會怎麼做都不對,這樣做被罵,那樣做也被修理;而一切問題的根源又很單純,就是銀行的巨額呆帳造成的。

美國也曾經面臨過類似的狀況,一九七○年代,美國因為一方面打越戰,另方面又增加社會福利支出的關係,以致形成經濟衰退、物價上漲的特殊景象,通膨相當嚴重。當時利率尚未鬆綁,採取固定利率制度;當債務不變,可是通膨持續上升,貨幣的購買力一直萎縮,所以現在借錢,以後再還就很划算,因此借錢的人就賺到了。此外有錢人也不再將錢存在金融體系,而轉進黃金、不動產及股票等保值工具。

過去美國小銀行只能做房貸等少數業務,後來政府開放銀行的經營業務,所以也開始承做商業融資;此外利率政策也開放了,小銀行一調高利率,存款便一直增加,也由於通膨高,不少人買房地產保值,所以房貸業務也愈來愈流行。銀行把不動產貸款證券化, 叫作「 CMO 」,規模較小的銀行將證券化的貸款出售後,將得到的現金再貸出去,槓桿比率非常高。

八○年代美國不動產景氣熱絡還有其他原因,七三、七九年發生過二次能源危機,阿拉伯國家賣石油賺了大筆的鈔票,一般稱之為「油元( petro-dollar )」;因為油元實在太多了,多到阿拉伯國家自己的銀行都沒辦法吸收,所以大批大批的油元就流向美國的金融體系,也流向不動產市場,造就了一波不動產的大多頭行情。

八○年代雷根上台,為了壓制通膨,Fed 開始調升利率,可以想像,銀行的營運立刻受到衝擊,先前衝過頭的銀行開始出現倒閉。最早雷根政府也沒有針對這個現象做出什麼事,可是八二、八四、八六年過去了,銀行倒閉的家數愈來愈多,呆帳也日益增加,多到不是單一銀行或是政府可以處理的程度,於是美國政府到了八九年成立資產再生公司( Resolution Trust Corporation,RTC ),專責處理銀行不良債權。而真正讓美國政府意識到銀行問題不能再拖下去的關鍵,則應該是八七年黑色星期一的股市大崩盤。

其實銀行會出現經營危機,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會發生,美國發生過,日本還在發生中,其他市場經濟的國家也無一倖免,唯一還沒有發生的是東歐;但是只要她走向市場經濟,銀行就一定要經歷這種過程。就我所知,銀行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不是美日,而是瑞典,時間也在八○年代;情況嚴重到幾乎所有的銀行都要倒閉,最後才由政府出面收購全部的銀行,加以合併、整頓,再民營化釋出給民間,這是最極端的例子,解決的手段也最猛烈。

銀行扮演經濟發展的角色非常吃重,它就好像陀螺一樣,有一點點的歪斜不會出問題,可是一旦失去中心平衡點後,整個經濟就會垮掉。以前政府管得比較嚴,可是這樣無法應變經營環境的變化,於是業者就要求政府放寬管理;可是等到政府減少干涉,銀行經營的自由度提高後,業者才發現在政府管制時代銀行比較好生存。台灣如此,美國也是一樣。

過去台灣的銀行業有所謂「三|五|三」,就是說存款三%、放款五%、三點一到打高爾夫,生意好做得很,沒有競爭壓力。可是等到開放後,存款利率要高,放款利率要低,營業時間要長,利差縮小、利潤減少、成本增加;而為了搶業務,風險高的業務也硬著頭皮接,萬一碰上經濟衰退,高風險的業務成為呆帳的機率大增,而呆帳一多,原有的資本額便顯得不夠,所以合併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以前有政府管的時代,大家的心態是「既然你要管,出問題你就要負責」;自化後,股東的權力雖然大了,卻沒有考慮風險,便很容易出問題。照理說政府根本可以不管,可是不管的後果會使問題更形惡化;而且一開始政府也沒有講清楚會讓銀行倒閉,所以還是要負責收拾善後的工作。

美國的 RTC 是任務型編制,八九年成立, 原本九三年就該解散,但是因為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所以延到九五年完成任務後才結束;自此,政府算是真正卸下銀行盈虧成敗的責任。

RTC 的作法其實是滿殘忍的,一旦由它介入,經營者也好、關係人也好,甚至工也都會被掃地出門,毫無情分可言;RTC 對房地產市場、銀行股東、大額存款戶最不利。 因為 RTC 接下來的擔保品會在市場上拋售,對已經不好的不動產市場更是雪上加霜;再者,RTC 整頓的銀行,股東和經營者原有的權利都被拿掉,因為就是他們把銀行搞壞的,所以也沒什麼好說的。

還有就是大額存款戶,因為十萬美元以下的存款有存款保險給付,但是超過這個上限,虧損就得由存款戶自己承擔。八○年代存保機構吃下太多的壞帳,不堪理賠,到了幾乎破產的地步,才成立 RTC 出面拯救局勢。而且 RTC 成立一年後,呆帳率便開始明顯減少,顯然是用對了藥。

自此擁有十萬美元以上存款的大戶挑選銀行會更加謹慎,風險放第一,利率好商量。這一來,銀行的經營心態轉為穩健保守,資金湧進安全的銀行,利率開始走低,而銀行也會更透明,好讓大家判斷好壞;同時銀行業務多元化,以增加其他收入。

所以要真正解決台灣的銀行問題,一定要付出一些代價,而且會有部分銀行活不下去;但是這麼做,會讓穩健透明的銀行有更大的生存空間。台灣的銀行太多,在競爭壓力下,體質不好的銀行會被合併或縮小規模,剩下的好銀行空間愈來愈大,而且優質的存款會擠進去,又可以降低營運成本。台灣固然不必走瑞典這麼剛猛的路線,也絕不能像日本一樣掩耳盜鈴,以為閉上眼就看不到問題;在兩者中走中庸之道是最可能的作法。

整體看來,台灣的情況還不是很嚴重,但是就像我過去所說的,台灣的問題就在於問題不夠大,所以就不容易有解決問題的大魄力、大決心,這應該是文化上的心態。不過我們應該看看,美國處理銀行問題的手段雖然激烈,但是經此整頓,個別銀行的問題不再成為整個經濟發展過程的困擾。反觀日本,坐視問題而不處置,十年了,問題更加惡化。上周日本一家經過政府收購重整,九月初才轉手賣給民間企業的債券信用銀行,新任社長上任才三個禮拜就自殺身亡,顯然深入之後發現問題不單純才走上絕路,從這裡也可以一窺日本金融問題的嚴重性。

台灣政府有意成立類似 RTC 的資產再生公司,但是 RTC 要成功有個前提,就它必須把不良債權吃下來,這樣才能迫使它認真解決不良債權,而且處理擔保品的彈性更大。 美國 RTC 初期怕對房地產造成衝擊,所以做得很保守,但是成效不彰,後來放寬限制,把擔保品打了七折才清掉,這樣對房地產當然形成壓力,但是銀行的問題才能真正解決。

日本的資產再生公司則是接受銀行的委託,代為處理不良債權,可是因為他們的資產再生公司沒有非處理完畢不可的壓力,銀行卻有處分收入高低的壓力,反而綁手綁腳,最後終告失敗。這兩個例證值得台灣用力參考。
延伸閱讀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跟孩子一起翻越阿爾卑斯山

2015-01-24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賞遊台北舊城魅力

2017-10-17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讓笑容洋溢在亞洲最美的友善城市 - 花蓮

2017-08-30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阿爾卑斯山下的綠寶石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17-10-12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來桃園地景藝術節 探索秘境之美

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