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台灣中小學學生吃完午餐後,就趴在課桌上午睡半小時。這項規定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不過,已經開始有人注意到這項做法有礙學童健康,正準備成立基金會,向教育部建言,取消吃完午飯趴著睡覺的做法。
除了影響眼睛,莊淑旂還說,學生多半晚上吃飽飽後就寢,早上醒來缺乏運動、昨晚的食物還沒消化,使得早餐吃不下去就得上學去,到了教室又得花腦筋注意聽、用眼睛注意看,到了十一點肚子開始飢腸轆轆,並出現疲勞,中午用餐時間一到,便狼吞虎嚥,為了快速下嚥,許多學生因此習慣性的只用一邊牙齒咀嚼食物。
食物下肚之後,莊淑旂說,一般胃部消化需要三個小時,如果吃飽飯就趴著午睡,不但不利胃部進行消化,還會造成胃部脹氣,長期以往牽動背部與頸部痠痛、進而影響喉嚨、眼睛、耳朵與頭部,逐漸形成眼睛疲勞、聽力變差、鼻子過敏性打噴嚏,學童的吸收力、記憶力與判斷力下降,一些中年人或年紀大才會罹患的疾病,及早出現在學童身上。所以,她認為午餐後趴著午休是學童的健康殺手。
施淑旂認為,理想的做法是先休息再吃午餐,午餐後不再午覺。平躺著休息,休息前進行眼、耳、頭、手部的按摩,消除上午的疲勞與緊張。時間不需長,十至二十分鐘均可。除了調整午休的次序與睡法,還需要飲食上的配合,才能確保學童的健康。莊淑旂還將建議設立中央廚房,依照各學童的體質調配不同的午餐,因此為每位學童檢查身體建立健康檔案,成為必須進行的環節。莊淑旂深知這項建議是一項革命性的工程,非得從教育部遊說做起,再立法後實施。
莊淑旂利用各種場合與機會宣傳她的意見,但是總感覺演講發揮的作用有限,成立基金會的念頭於是出現。財團法人國際防癌教育基金會預計在今年底成立,第一件事便是全力推動這個想法。發起人之一的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教授呂學儀告訴本刊,學童趴著午睡只是習慣,而非政策規定。雖然這看似一件小事,但是從關心下一代的健康與預防出發,改變舊習慣仍舊有其價值。
固然常識上可以判斷趴著午覺有礙健康,但仍需要科學上的證據向中央主管機關建議,呂學儀表示,基金會成立後首要之務,便是針對午餐前後午覺的利弊得失進行研究分析,舉行公聽會廣納各界意見。
但眼前的問題是,學校依然規定午餐後得趴著午覺該如何處理呢?莊淑旂的建議是,許多孩子不想睡就不要午休,午餐後千萬不要坐在椅子上、不要趴著睡或做劇烈運動,最好是站著、慢慢走動,小朋友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畫畫,看看遠的地方,對身體也是一種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