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的小額貸款,被認為是社會創新的典範;他創辦的鄉村銀行,是一種逆向思考的創意、策略與組織。
二○○六年十月在北京,由中國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英國文化協會和英國楊氏基金會共同主辦「探索社會創新」的會議,來自二十個國家大約二五○人參加這次會議,包括一些中國的副部長、英國的資深政府官員。這次會議主要目的是讓參與者了解社會創新的最新理念,獲知世界各地成功的社會創新案例,並建構世界性的社會創新網絡。
○六年諾貝爾和平獎得獎人尤努斯的小額貸款,在北京的會議中被認為是一個典範,他創辦小額貸款的鄉村銀行,推翻傳統銀行運作模式,是一種逆向思考的創意、策略與組織,是基於互信、責任、參與和創意的銀行制度,提供給最窮苦的人民信貸。小額貸款的鄉村銀行成功之後,到現在為止,大約超過二百個鄉村銀行,已經在五十多個國家複製成功。
科技的興起、創意產業的推動、M型社會的現象,也相對激發了產、官、學、研和非營利各界的社會使命感。一些知名大學也在非營利組織的支持下,擔負起研發和教育的責任。
哈佛和約紐大學分別獲得一千萬美元捐款,提供獎學金以培養未來具有社會創新精神的領導人物,史丹福大學的商學院除了出版影響力很大的社會創新評論以外,並成立了社會創新中心。其使命是在啟發並教育社會創新人,提供現在和未來領導人相關的知識和觀念,以加強他們倡導社會改變的能力。
「社會創業」、「社會創業精神」或「社會創新」的名稱雖異,但本質是一樣的,目的都是在解決包括環保、衛生、教育、文化、經濟等等的社會問題,希望能讓社會更加美好。
過去社會創新成功的例子如鄉村銀行、開放大學、語言線上、日舞影展、認養制度等等,都是因為社會創新人具有社會使命感,而且能夠掌握別人錯失或看不到的機會,想出解決問題或改進制度的新奇且適當之創意,經過原型或試驗的創新執行階段,最後創造可以永續經營、改變社會的方案、策略或組織,並可以在需要的地方成功複製。
社會創新不等於傳統的慈善事業,也不等於私人企業為了履行社會義務而提供給非營利組織的支持,也不等於傳統社會服務,當然也不等於社會運動。
台灣的非營利組織處處可見,有些政府部會也將NPO(非營利組織)列入業務範圍。許多大學也紛紛成立第三部門或非營利研發中心,連政大的EMBA都堅持成立非營利組織。台灣的某個地方可以成為至少是華人地區的社會創新矽谷,也期待包括所有非營利組織在內的各界,能夠重新以社會創新來架構任何可以使社會更美好的方法和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