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業周刊》兩年一度的全美商學院排名調查出爐!該項獨家專訪是根據學生與招聘人員的滿意度,選出最優的企管碩士課程。而芝加哥大學在今年首次奪魁。
MBA加持 加碼職場身價
甘地沒有失望。當她來到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時,一座新樓啟用未久,新樓內設有義式廣場,供學生與教授們聚會與交換意見。院長愛德華.史奈德(Edward A. Snyder)成天忙著想方設法,讓學生面對從未經歷的大挑戰。最令甘地欣喜的是,這裡的企管碩士班讓一年級新生選修高年級的課。她選了金融、策略與行銷幾門課,為暑期在亞培實驗室(Abbott Laboratories)的實習作準備。
在進入芝加哥大學以前,甘地對財務的了解,僅限於如何保持自己收支平衡而已。但當她學成時,有關金融專業的認知,已經使她成為亞培實驗室、戴洛特顧問公司(Deloitte Consulting),以及華盛頓共同基金(Washington Mutual)爭相羅致的對象。她最後受聘出任微軟(Microsoft)高級金融分析師,年薪約十萬美元,是她過去在輝瑞薪酬的一倍。甘地說,「在上企管課程以前,我是科研人員,學成以後卻能在一家科技公司從事金融工作,這件經歷本身,已經很值得大書特書。」
芝加哥大學憑明星師資奪魁
芝大商學院所以能在美國《商業周刊》二○○六年全球最佳商學院校調查中排名奪魁,原因也在於此。這是芝大商學院六度躋身前五名,成績斐然。當然,傲人師資是重要關鍵。它的教授陣容包括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凱文.摩菲(Kevin M. Murphy),與兩位諾貝爾獎獲獎人。它還有群星閃耀的校友名單,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與美林(Merrill Lynch)的前執行長都列名其中。但在過去,它享有的學生口碑一直褒貶不一。喜歡嚴厲分析性課程的學生,對芝大商學院讚譽有加,有志於團隊合作性課程的學生,則對它評價不高。史奈德採行的改革,包括每周與學生共進早餐,加強對學生的輔助性服務等等,似乎已經擺脫了過去毀譽參半的現象。
芝大商學院進行的改革,反映了全美各地商學院校課程的再評估。三年來,報名人數的不斷減少,市場對企管碩士人才的興趣缺缺,以及學位何價的有關探討蔚為風潮等等,都使商學院的課程備受打擊。學界內外的批判人士都說,商學院的制式課程,充其量只能為學生帶來一些不相干的知識,弄得不好,還會嚴重誤導學生。為了爭取一流商學院畢業生,原本樂於砸下十多萬美元年薪重金的招聘人員,也開始變得猶豫不決,因為他們發現許多商學院畢業生缺乏基本管理技巧。由於企管碩士學位前途堪虞,許多院校不得不調適,以因應現實世界的需求與複雜性。
現在,企管碩士熱正逐漸復甦;但與二○○二年極盛時期相比仍相去甚遠。根據研究所管理課程入學協會(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s Council)發表的資料,就整體而言,近三分之二的商學院校在接受該協會調查時表示,報名人數已經增加,這項比率在去年僅得二一%。
過去幾年排名最佳的幾所院校,仍然包辦今年的領先排行。憑藉核心課程內容充實,以及選修課程的完整齊備,再加上別出心裁的教學手法,賓州大學華頓學院(Wharton School)今年排名第二,晉了一級。舉例說,它的一個班在教授領導課程時,帶領學生攀登厄瓜多爾一座火山。自二○○二年以來一直獨占鰲頭的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這一次雖然無緣冠軍寶座,但排行仍高踞第三。無懈可擊的學術成績、第一流的學生組織,再加上教授與就業輔導人員「幾近父慈母愛一般」的照顧,凱洛格仍然贏得學生們掌聲。
競爭激烈 商學院出奇招
商學院院長的新思考,也使幾所院校名次超前。以柏克萊(Berkeley)加州大學哈斯商學院(Haas School of Business)為例。從未進入前十名的哈斯商學院,這次連升九級,跨越康乃爾(Cornell)、哥倫比亞(Columbia),與達特茅斯(Dartmouth)等許多熱門學府,勇奪第八名。小班制,優異師資,與濃郁的合作氛圍,讓學生對哈斯商學院情有獨鍾。有意在銀行業服務的安德斯‧吉爾森(Anders Geertsen)說,「我所以要進商學院,為的是取得真正的學習經驗,而不只是拿個學位、取得晉身階而已。柏克萊的學生為了學習,為了彼此互動,而投入這所學院。」
另一方面,招聘人員也為哈斯商學院畢業生的品質感到振奮。加州聖荷西(San Jose)軟體業者亞杜比系統公司(Adobe Systems),今年招收的企管碩士,有三分之一以上來自哈斯。
在亞杜比系統主持大學招聘工作的麥克‧史密斯(Michelle A. Smith)說,「哈斯造就許多非常強悍、具有進取精神、饒富創意的思考人。他們很能切合我們的文化,能與我們有效合作。」
柏克萊加大今年的傑出表現顯示,一旦涉及職涯服務問題,在小事上下工夫是成敗關鍵。幾年前,商學院開始指派「項目管理人」直接與個別招聘人員共事,哈斯是其中之一。它甚至派人前往紐約,強化哈斯與大型金融服務公司的關係。此外,往訪哈斯校區的招聘人現在還能享有貴賓禮遇。他們可以在哈斯享用免費午餐,院長湯姆.坎貝爾(Tom Campbell)還會不時找上他們,問他們哈斯應該怎麼做才能做得更好。校方現在會將停車證事先發給招聘人,或派人拿著停車證在路邊迎候。哈斯企管碩士班就業輔導主任艾比.史考特(Abby Scott)說,過去路經哈斯而不入的招聘人,現在開始停下車來登門拜訪了。
招聘人確實已經注意到這些變化。Safeway超商企業人才招聘主管修.戴謝爾茲(Hieu R. DeShields)說,哈斯的項目管理人協助Safeway改寫徵才廣告,使它們更具吸引力,並幫他們物色適用人才。戴謝爾茲說,「這位管理人不只是消極地將我們的工作機會公布了事,她還為我們的業務進行鼓吹。」戴謝爾茲今年聘用了十一位新人,其中四位來自哈斯商學院。
供不應求 畢業待遇三級跳
在商界激起洶湧波濤的供需法則,同樣也主宰著企管碩士人才市場。達康泡沫幻滅之後,經濟風雨飄搖,商學院入學申請人數激增;兩年以後,畢業生充斥市場,壓低了薪酬待遇。但隨著經濟情況好轉,入學申請開始減少,於是造成今年人才市場上企管碩士難求的現象。可想而知,這意味人才競逐的加劇,當然,薪酬價碼也增加了。
工作機會紛至沓來,畢業生的選項也較過去更多。直到畢業,還沒有業者積極爭取的商學院學生,人數已經大幅減少。舊金山研究公司WetFeet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二○○二年畢業的美國商學院學生,到了同年五月還有半數在找工作。今年,這個比率只得一四%。
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頂尖商學院校畢業生的平均薪酬,較二○○四年增加八千美元(九.七%),達九萬五千美元。在這些院校,幾近三分之一的企管碩士畢業生可以領到六位數高薪。
再加上簽約紅利與其他給付,他們的待遇更加優厚。根據來自商學院校的今年初步資料,范德比爾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與密西根大學的畢業生,今年的薪酬較兩年前都有兩位數的增幅;密西根大學畢業生一般可以獲得十三萬美元總年薪。接受美國《商業周刊》訪談的一位芝大畢業生說,在畢業以前,共有七家業者請他工作,最後他決定在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擔任研究分析師。據估計,他首年可以賺十九萬五千美元。
對招聘人來說,企管碩士人才市場的緊繃,表示他們必須改變作法。遊走校園的招聘人愈來愈多,個別學生獲得的工作機會不斷增加,徵才的工作也愈來愈難。以資誠(Pricewater- house Coopers)為例。有鑑於新進人員接獲的工作邀約,至少比去年多了一倍,資誠已經在大學校園大舉展開品牌宣傳活動。在一次校園人才招募會中,今年聘了八十五位企管碩士的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派出在摩根大通服務、晉升的校友,現身說法,大打校友牌。
它的訊息很清楚:這家公司真正用人惟才,只要努力工作,一定有成。這一招果然管用。但儘管如此,摩根大通招聘主管丹尼爾.杜明格(Danielle Domingue)說,人才競奪的轉劇仍使招聘環境愈益艱難,「這像極了二○○○年的人才荒。學生選項多了,問題就是如此」。
一流學府吹起課程改革風
企管碩士人才市場雖說情勢一片大好,商學院校院長與教授們卻並未閒著。許多院校正著手近年來最具雄圖的課程改革。全美各地商學院校的主持人已經察覺,以學術領域區分的傳統課程,不再切合美國公司刻正蔚為時尚的「扁平」結構。更有甚者,管理較過去更趨複雜:無論哪一天,主管都必須及時分析來自全球各地的情資,並且跨越了國界與時區,協調資源的運用。
三十所一流商學院校中,有七所正在計畫,或進行大規模課程改革,以培養更能幹的畢業生。
至少同樣數目的院校正推動局部創新,開辦新班或新課程,或轉移注意焦點。這些改革在方向與規模上各不相同,但多具一項共同目標:培養更幹練的畢業生,讓他們在面對今天管理人每天必須面對的各項艱難選擇時,能夠從容以對;讓他們在得不到高層協助,或僅能得到些少協助的情況下,也能執行計畫。招聘人員說,今天有許多商學院畢業生,一旦沒了源源不絕的個案研究,在面對從消費者反應直到油價等各項未知之際,無力針對定價策略或行銷作法做成決定。更糟的是,一旦決定做成,他們無力遵行。這些畢業生在商學院讀了兩年書,每天做的是團隊合作。由於在這些團隊項目中,每個人都要負責,但也沒有人真正負責,他們不具備自始至終完成一個項目所需的領導與溝通技巧。就理論而言,正在進行的這些新計畫,應能造就更有力的決策人,更懂得解決問題的人,更擅長溝通的人,一言以蔽之,就是造就更有力的領導人。
在過去,這類改革呈現一種常規:它們主要出現在二、三流學府,目的在取得競爭優勢。但現在,率先改革的是一流學府。今年夏天,排名第六的史丹佛大學商學院,廢止過去那種一體適用的課程,推出強調彈性與客製化的新模式。這種針對學生個別教育背景、工作經驗與目標量身打造的新課程,預定明年秋季展開。它將要求學生了解一個以上的學術領域,或管理功能,以培養學生關鍵性思考技巧,使他們即使面對資訊欠缺、高度風險,也能做成決定。
排名十九的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新課程主軸是一系列八門課,它們取材於多項管理領域,以解決各種惱人問題為目標。
耶魯、史丹佛引進管理實務
以顧客關係新作法為例。從一家公司與潛在顧客初次接觸(通常出現於一次促銷行動)起,到這家公司喪失這個顧客,眼見顧客投入對手懷抱為止,加上其間一切種種問題(包括客服),都在探討之列。目前,大多數企管碩士課程都將顧客關係視為行銷問題,但耶魯要將它視為一種會計問題,一種經濟問題,一種組織設計問題,一種心理學問題,以及一種行銷問題。
一旦將這種種作法融為一爐,學生們可以探討消費者如何選擇產品,如何辨識並維繫最有利可圖的顧客,以及如何對組織本身進行再設計,使顧客回饋可以順利導入產品設計部門。耶魯管理學院院長喬爾.包道尼(Joel M. Podolny)說,「我們應如何引導管理教育以切合管理需求的問題,讓每個人絞盡腦汁,每個人也都知道必須對標準課程做若干修訂。」密西根大學、羅契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北卡羅萊納大學、聖母大學(Notre Dame)與凱洛格,也在進行類似改革。
排名第十的哥倫比亞大學,從奇異與高盛這類巨型企業大量引進管理作法,推出一種稱為「社會情資方案(Program for Social Intelligence)」的新企管碩士課程。從腦力激盪作業直到行銷計畫模擬,這項課程包括十餘種活動,運用既有研究團隊,教授有關團隊動能方面的課題。它還包括一些以提升領導技巧為宗旨的活動,以及一些如何管理大型組織的研討會。
負責這項新課程的管理教授麥克.摩里斯(Michael W Morris)說,「在一個六十人或一百人的團體中,你無法學會這類領導技巧。惟有透過小群體,親身體驗操作,並且在教練協助下,取得你可以加以詮釋的結果,你才能學有所成。」
當然,企管碩士熱潮的復甦,以及美國商學院校刻正進行的改革,都與經濟盛衰息息相關。
但許多商學院校負責人對近年來經濟的暴起暴落心存感激,因為他們因此必須潛心思考如何營造更佳管理人。他們知道,今天的企管碩士課程早已過時,要使企管碩士繼續成為新一代商界領導人搖籃,改革勢在必行。(By Louis Lav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