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放寒假了,高雄縣茄萣鄉白雲村裡的孩子,變得多了些。許多在城市裡工作的父母,在寒暑假期間忙不過來,就把孩子放到爺爺奶奶家,讓老人家幫忙照顧。
在工商業快速發展的年代,農村人口流出,城市則人滿為患。這是「城市化」的結果;以都市為中心的發展影響,讓邊陲的農村,出現人口流失、經濟衰退的萎縮壓力。
現在「全球化」浪潮襲來,以新興國家為中心的快速發展,正使一些周圍國家隨之邊緣化,金流、人流、與資源的快速流動,讓周邊地區的發展,就像新興城市興起後農村隨之沒落的景象一樣,出現消費弱化、經濟衰退的情況。
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包括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逐漸均一化,於是工廠就會向土地、勞動力比較低廉的區域移動,繼之,人才也向這些地區流動……久而久之,中心與邊陲的關係逐漸確立,一種新生的經濟結構,就在這樣的移動中形成。
兩岸經貿自一九七九年開放探親交流以來,在全球化的浪潮催化下,台灣的資金、技術早已經透過各種互動交流,在單向政策的管制下,快速向大陸流出。
現在到了人才輸出的新階段,一些已全球化的台灣人才,在中國崛起的趨勢下,楚材晉用地為中國企業吸收,成為中國企業國際化過程的啟蒙者。本期的封面故事(到中國企業卡大位),正預言這新階段的來臨。
本刊主編林亞偉在走訪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之後,發現這些來自台灣的專業經理人,正以潛水艇般的低調與穩健,在中國大陸各地的中資企業工作,並從管理、經營、財務、產品等方面,為中國企業的資本化、商業化、國際化、和現代化,提供專業而全面的視野與方向。
以政治的眼光觀察,這樣的發展,可能不為當局所喜。但在全球化方興未艾的現階段,兩岸的經濟變動,無奈地被套用在中心與邊陲的理論架構中。這恐怕是台灣逆擋不了的潮流,台灣的人才,在可見的未來,恐怕還會以更快的速度,西進為中國企業打工,尋求自己在全球化浪潮下的國際定位。(本文轉載自今周刊4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