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高校將近一千一百所,但被中國政府列為重點大學的僅不到一百所,近年來所謂﹁海歸派﹂的大批留洋學者逐漸返國,卻都想往大城市的重點大學裡鑽,致使大部分的高校仍面臨校園師資荒的窘境。
在這青黃不接的時刻,台灣學者的優勢則相對突出,一來是語言無障礙,再加上台灣學制的健全完整,本土所培養的博士生素質整齊,而留學外國的博士本就有一定水準,這些條件自然讓大陸高校忍不住頻頻招手。
位處內陸的蘭州大學向台灣學者招手的動作相當積極,一位曾與蘭大交涉過的台灣教授表示,校方開出三房兩廳宿舍、往返機票免費,以及安家費、學術啟動費(建立實驗室等物品材料)等,總值將近人民幣一百萬元;在洽談期間,蘭大的台籍教師家屬聯誼會還來信誠懇邀約,顯示已有台灣學者前往任教,但蘭大遠在西北的甘肅省,讓這位教授裹足不前,心中著實下不了決定。
早在三年前,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教授陳毓鈞就有長期在北大國際關係所執教的經驗。就他觀察,大陸高校目前仍以科技、理工、管理等領域最欠缺師資,素有專才的台灣學者應有較多機會;至於社會科學領域的台灣教師可能比較吃虧,薪水待遇相對偏低,充其量和大陸的頂尖教授所領的一萬元人民幣相差無幾,卻僅是台灣教授薪水的一半。不過他也承認,除非大陸高校都能拿出 EMBA 的高額薪資,否則很多台灣教授赴大陸短期任教,圖的是人脈關係,而非物質利益。
淡江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則指出,大陸高校經費的自主性高,因此反映在聘用外籍師資上更具靈活彈性,往往能提出較當地學者更優渥的待遇。不過他也認為基於兩岸生活環境的差異,想要招攬台灣學者赴大陸長期執教,仍有一段須克服的適應期,至於短期的客座講授模式比較受歡迎。
今年三月二十日,甫於江蘇省社會科學研究院成立的台灣研究中心,其任務除了研究兩岸各項交流議題外,最重要的使命要為昆山的數十萬高科技台商提供服務、支援與諮詢,同時接受台商的委託,進行市調研究工作,由於地域的特殊性,江蘇台研中心較大陸其他台研中心有著更具體的工作面貌,其中聘請台灣學者擔任客座研究員,更是項目中的重要任務。
前海基會主祕,現任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周繼祥已成為該中心鎖定聘任的首位教授,而台研中心還將陸續與二十多位台灣各領域的學者接觸,洽商赴大陸任教研究事宜;周繼祥說,台研中心所提供的薪資待遇和大陸教授不相上下,條件算不上好,更遑論拿到明星院校 EMBA 班的天價鐘點費,能讓台灣教授勇於西進仍有很多因素,其中來自台灣學生的壓力可能是外界沒有想像到的。
究其因,很多教授在台任教時,漸漸發覺現在的台灣學生對大陸事務極為好奇,更有不少台生將赴大陸深造作為未來生涯規畫的重點,如果教授本身缺乏對大陸的基本認知,也無法提供,甚至推薦學生赴大陸留學的資訊與管道,先別說為人師表應具備「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心中難免會升起「罩不住」的無力感,於是乎,西進一方面為了增廣見聞,一方面又可廣植人脈。
大陸高校積極招攬台灣學者西進,除卻重金理聘的誘因外,另一股動力實來自台灣學者對於自身學術廣度與實務經驗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