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將取代日劇!」這是近來台港流行文化觀察界一致的論調。從表面看來,韓劇在台灣的「氾濫成災」委實有點意思。但誰也不敢斷言這樣的論調和影響力會在台灣持續多久。但在香港,我則敢打包票說:完全生不了根。
我想這其中存在著一種美麗的誤會,在香港的哈日族以追逐時尚潮流、獨立生活能力和空間的年輕人為主,他們早已揚棄了被譏為「老土」的港劇,毫不介意付費購買光碟追看日劇。
韓劇的拍攝手法,說句老實話,其實非常接近台灣早年電視劇的節奏緩慢。所以,台灣愛看《情深深,雨濛濛》者理所當然會成為《藍色生死戀》的基本觀眾。台灣藝人徐懷鈺在接受香港《有線電視周刊》訪問時坦白表示,她最怕《藍色生死戀》的婆婆媽媽,對香港人來說還算一言中的。由於台灣觀眾習慣了在付費的有線電視頻道收看韓劇,因此,看文藝肥皂劇作品的觀眾自然能與看台灣電視劇的族群接合。
在香港,日劇觀眾向來與《情深深,雨濛濛》的忠實收視戶有天壤之別,兩派人的欣賞趣味甚至完全處於對立狀態。如今風格節奏類似台劇的韓劇登陸香港,根本沒機會「接收」先前哈日潮所開拓的觀眾群,因而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香港人看到真正叫座的外來劇仍限於木村拓哉者流;由於香港的免付費電視台每逢周日都會播出日劇,接連播出了木村拓哉主演的《美麗人生》和《 HERO 》而變成「木村拓哉日」,最重要是收視率表現不錯,遠勝過韓劇,恰好證明了誰有真正的影響力。
韓劇雖然無法在香港生根,但韓劇明星在台、港的地位卻絲毫不會被動搖,依然是最當紅的紙上明星。在吸納韓流的過程中,香港媒體娛樂圈保持一貫穿鑿附會的作風,於是韓版的周星馳(金健武)、韓版周海媚(韓高銀)、韓版陳慧琳(金賢政)等與香港明星對照的名目都紛紛出籠,甚至連日本明星也借來認親認戚(例如韓版紀香的嚴正花)。
至於李貞賢對鄭秀文繼續翻唱她的成名曲感到不滿,仍是媒體炒作的熱烈話題。包括宋承憲何時來香港購物、李貞賢的超賣座新劇《美好日子》何時會在香港出頭,乃至其他歌手如朴志胤、SES……等各種八卦消息,輪番上陣。
韓劇登港的情況就如稍早前已完全崩潰的港片一般,卻仍見報章的娛樂版面照常巨細靡遺地報導本地電影製作期間的噱頭,尤其是那些以性感場面為號召的製作,大家都知道進了電影院根本看不到比報章更露骨的鏡頭了,看完報導其實就等於看過了電影。
雖說如此,媒體的版面仍需要找東西充塞,於是出現了這種占據傳媒版面和實際受歡迎狀況大相逕庭的現象。總之,提醒大家不要太相信媒體,茶餘飯後拿來消遣便罷了。(作者為流行文化觀察者)
抽言:台灣觀眾習慣了在付費的有線電視頻道收看韓劇,因此,看文藝肥皂劇作品的觀眾自然能與看台灣電視劇的族群接合,在香港的哈日族以追逐時尚潮流、獨立生活能力和空間的年輕人為主,他們早已揚棄了被譏為「老土」的港劇,毫不介意付費購買光碟追看日劇,而韓劇的拍攝手法,則太過婆婆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