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暖烘烘的太陽,將四月初的春天照得像熱帶海洋島嶼,炎熱氣候使中山大學學生早已換上清涼短褲與養眼細肩帶 T 恤,不過有一門課的學生, 總是一身西裝筆挺、婀娜多姿地出席。
在中山大學已經開設五年的「生活美學」,就是這門年年爆滿的通識課程。雖然這門課已一位難求,但音樂系學生張容碩表示,為了要上這堂課,只好親自到課堂請老師加簽同意。中文系二年級學生曾憲立選修的原因,是希望可以學到正式國際禮儀,對將來進入社會有幫助。
五年前,擔任個人形象管理顧問多年的李昀,向校長劉維琪毛遂自薦開了這堂課,沒想到選修人數出乎意料地多,一方面是教學生如何包裝自己的課本來就缺乏,另外,大四學生有的要參加研究所甄試,有的則將進入職場,所以特別需要上這樣的課。
校外兩小時叫價要兩萬元的個人形象管理課,到了中山,學生只繳不到一千元的學分費就可以修,實在物超所值。李昀記得第一年開課,她無限加簽,結果來了兩百五十位學生,後來她學乖了,管制數量,但她還是覺得一百人太多,原因無他,個人形象管理唯有小班教學,才能針對不同人提供不同建議。
李昀認為,大學階段是一個人最可以大膽嘗試各種服裝變化的時光,雖然可以千變萬化,但也要有「根據」,她觀察到大學生普遍缺乏「配色」、「服裝技巧」概念,原因來自於從小沒有環境提供美學,而且從小穿慣制服,到大學突然解放,反而茫然。
像中山學生整體而言,穿著比較隨便,也許是氣候比較熱,常常是一條短褲、一雙涼鞋就來上課,沒有掌握到各種嘗試的機會,反而會影響到他們出社會的穿著;至於北部大學生雖然比較會打扮,但有些女生實在穿得太露,甚至只扣一顆扣子,使得大學教授有「上課不知看哪邊」的情況發生。
在李昀的中學時代,「我們的社會覺得花太多時間在裝扮上是很虛榮的事」;但到了現代校園,「缺了美學,人生就不完美了」。但中山大學教務長梁定澎表示,由於大學教育開始在專業之外也重視通才訓練,加上現代學生重視個人「包裝」,又傾向「輕鬆學習」,所以「生活美學」就日漸受到學生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