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突如其來擾人的大哥大鈴聲,不論出現在何處,都會引來厭惡的眼光,尤其若是在課堂中,應該更令人無法接受。十年前這樣的問題還不多見,畢竟當時行動電話對許多大人來說,都屬於奢侈品。
一九九○年前後,美國陸續有許多州立法禁止學生攜帶呼叫器及手機至校園,除了維持課堂安寧的考量外,主要還為防堵利用呼叫器或手機販毒,以及謊報炸彈威脅等安全理由。
根據美國各州教育協會二○○○年九月的資料顯示,當時全美已有十六州通過法案禁止學生攜帶呼叫器,其中並有十一州將行動電話列入嚴禁範圍。
除此之外,亦有部分規定擴大禁令項目,將通訊電子器材、PDA、計算機等都列名其中。以馬里蘭州八九年所立法案為例,言明違法學生最重可處以二千五百美元(約八萬七千元台幣),以及六個月的青少年拘留觀護,罰則不可謂輕。
家長抗議帶手機就重罰法令
然而隨著行動電話日益普及,手機不再是毒販的專利品,而是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這些法律的執行困難度也因而隨之提升。
首先是無從查緝的現象,在極度重視人權的美國,校方不可能來個書包突擊檢查,所以只要不要有糊塗蛋忘了關上手機鈴聲,校方通常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算逮到違規學生,許多教師也認為只為了攜帶手機就重罰,實在沒什麼道理,大都只是處罰周末勞動服務,再扣留手機請家長來領回。
不過,運氣不佳被抓到的學生,心中的不平可想而知。柯琳康拉德是芝加哥艾德萊史帝文森中學學生會會長,她就是其中一個倒楣蛋。高三時,有次她把背包忘在學校餐廳,而被校方查到裡頭有支手機遭到處分。她苦著臉說:「真是不公平!校園裡多的是帶手機上學的同學,為什麼有人沒事、有人被罰?」
此外,學生家長也紛紛傳出反對禁令的聲浪。家長們認為行動電話可以方便掌握孩子的行蹤,或連繫接送的時間。特別是孩子開車上學的父母,更希望子女身上能有支手機,發生意外時可以馬上求救,以確保小孩的安危。
而這股要求鬆綁的聲浪在九一一恐怖攻擊及多起校園槍擊事件後,愈加強烈。行動電話的功用在此時發揮到極致,學生不只能利用手機與家人報平安,更可以在第一時間打電話向警方報告瘋狂殺手的行蹤。波士頓一家科技公司表示,恐怖攻擊後,至少兩百萬美國人趕緊添購行動電話。
九一一解開各校禁「機」令
事實上,九一一事件的確關鍵性地影響了各校考慮開放的決定。九一一事發當時,位於馬里蘭州的理查蒙哥馬利中學校長,特地廣播讓有手機的學生可以趕緊打電話與家人聯絡,結果,校方驚訝地發現一半以上的孩子紛紛從背包裡掏出手機來。這景象著實令校方體認到此股趨勢已如洪水般防堵不住了。
因此,自去年年底,部分州郡開始修法放寬限制,准許學生攜帶行動電話上學,但規定務必收放在個人儲物櫃或車上,另明訂放學後才許使用。不意外的,此舉大獲學生及家長的掌聲。不過,還是有部分州郡堅持禁止的立場,認為實在不懂學生上課時會需要接到誰打來的電話。況且災難發生時,瞬間大量湧現的電話,只會癱瘓通訊系統,對情況不見得有助益。
位於德州的克里斯提郡便不顧家長的壓力,投票通過維持禁止令。當地警方表示,自九一一後,總共接到十九通炸彈威脅的電話,其中有十四通是用行動電話打來的,而這類電話最難追查到發話者。
另外,校園行動電話管理的爭論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國也沸沸揚揚地持續著。前年三月,英國當局公布行動電話輻射影響人體的研究,警告在更進一步的研究結果出爐前,家長應該禁止孩童使用行動電話,不過警告歸警告,去年六月調查發現,十六歲以下的英國青少年九成擁有自己的手機,而其中的一成每天使用超過四十五分鐘。
近來則是因為行動電話搶案日益嚴重,英國內政部長丹漢出面呼籲立法嚴禁帶手機上學。據統計,英國去年一整年有近七百萬具行動電話遭到搶奪或盜取,而其中青少年受害者是成人的五倍。典型的受害人是白人青少年,七件中有五件的加害人是參加街頭幫派的黑人青少年。
英國主管少年法律事務的主席華納也語重心長地說,家長們應該好好想想,孩子有必要帶著價值一百五十英鎊(七千四百元台幣)的手機去上學嗎?許多搶案就發生在校門口附近,而杜絕的最佳方式,就是讓你家小孩身上不要有搶匪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