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已逝的電影大師,對電影還有多少影響?根據黑澤明劇本拍攝的《黑之雨》,是個相當動人的例子。
不過他晚年的作品有很大的改變,比如以《夢》來寄託理想,又在《八月狂想曲》一廂情願地追求和解,或是將主旨灌注在一個退休老師身上的《一代鮮師》,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卸下對美學追求的心態,尋求內心平和的長者。
這個特質在黑澤明最後寫就的劇本《黑之雨》中,依然清晰可見。《黑之雨》講的是一個幕府時期武士浪人的故事,因為大雨河水暴漲而過不了河,男主角只好繼續和妻子待在小旅館內。旅館內的凡夫俗女、販夫走卒,為了大雨與猜忌,逐漸產生摩擦。善良的武士於心不忍,竟然出去比武,用贏來的錢請大家享用豐盛的晚餐,也讓整座旅館的氣氛為之一振。
隔天,他在林中練武的時候,化解了一段極可能釀成悲劇的決鬥,也讓目睹一切的城主對他欣賞不已,甚至想聘他擔任總教頭。在試煉他的比武場上,主角輕而易舉就擊敗所有挑釁的對手,但也不慎在和城主對陣時,讓城主出盡洋相。然而他並不是因此丟了教頭的職務,而是有人檢舉他參與比武賭博的事。
當通報的家臣告知這個原因時,武士的妻子卻驕傲地宣示,她過去也反對丈夫以武術去賭博,但是當她看到丈夫為什麼這麼做的理由,以及他帶來的改變,她再也不會阻止他了。兩人決定在雨停後啟程,不再眷戀可能的官職,而是享受自由知足的生活。反倒是城主在聽聞武士之妻的話後,立刻驅馬去追回他們……。
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藉由一場大雨帶來的停阻,講述人生到底該追求什麼樣的目標,最後恬淡自適的領悟,超越了對名利的嚮往,聽來似乎說教,其實全片氣韻生動,不落俗套,與黑澤明晚期作品的風格如出一轍,甚至更有過之。
原來執導演筒的小泉堯史,長期跟隨黑澤明,也是《夢》及《八月狂想曲》等片的副導,他對黑澤明後期作品的轉變知之甚詳,卻少了點黑澤明那種老人家的叨絮,反而去蕪存菁地完美闡釋了黑澤明晚期的電影精神與人生理念。那種對平凡人物的悲憫同情,對浮華名祿的逐漸看淡,在溫和抒情的電影語言裡,得到絕佳的發揮。
黑澤明在一九九八年去世,自然無緣親見本片的攝製,但他一群徒弟與班底的通力合作,卻讓黑澤明的精神不死。《黑之雨》的成績,甚至比黑澤明晚年親自執導的《八月狂想曲》和《一代鮮師》更為出色。黑澤明地下有知,也應該感到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