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輩子最大的錯誤就是開銀行。」曾經不可一世的南霸天王玉雲,今年四月間,因中興銀行違法貸款給台鳳,面臨有生以來最大災難,王玉雲含淚說出了他的懊悔。
參與者眾,中興銀成為八十年開放的十五家新銀行中,資本額最大的銀行,高達一百三十五億元,中興銀行未上市股價先轟動,一度飆到三、四十元,王玉雲更信誓旦旦地說,「我是做事相當仔細謹慎的人,除非有勝算才會投資。」如今對照今年四月王玉雲淚灑法庭的局面,不勝唏噓。
高清愿最早喊出合併
統一集團總裁高清愿在萬通銀行開業時,難掩欣喜之情地說:「開銀行是一件很體面的事情,既然有開銀行的機會,當然一定要開。」
沒有想到,去年高清愿成為十六家新銀行中最早宣布考慮銀行合併的企業主。去年十二月,高清愿對記者說:「萬通銀行可望與他行合併」、「合併可以降低成本、擴大規模,如果金融機構三、五年內不合併的話,就會落人後。」他甚至坦承,當初他們是看金融業每天開門就是等賺錢,經營起來好像很容易,開業以後,才知道很難經營。
力霸集團董事長、前任商總理事長王又曾說,「開設銀行是我畢生的心願及夢想。」他的銀行經驗更早,早在十七、八歲時,就在大陸湖南家鄉開過錢莊,所以他從青年時期就立下宏願,在有生之年一定要開設銀行,不管銀行的資本額多少。
現在,已經當了將近十年中華銀行董事長的王又曾則開始看淡銀行業,對合併表示樂觀其成。
曾在花旗銀行任職過的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在十一月二十八日表示不排除與外商銀行合併。他的父親徐有庠作夢也沒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最後一個投注心力的事業,也可能走上被合併一途。
甚至連高科技事業版圖完整的華新集團,也在銀行經營上有點力不從心,當初一心一意想當銀行董事長的焦師父||焦廷標,也在兒子們的力勸下,最近一年中把大安銀行的經營權交出去,請辭大安副董事長,享清福去了。焦廷標在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他已經把大安銀行交給義美副董事長高志尚,由他擔任董事長,至於是否會跟別家銀行合併,焦廷標說,由高志尚全權處理,高志尚也多次在媒體喊出合併宣言。
最近大幅打消四十一億元呆帳,使得全年預估稅後每股將虧損二.一三元的萬泰銀行,董事長也是太子集團總裁的許勝發在十一月十三日坦承:「銀行合併的確是未來趨勢。」拋出和其他銀行合併的明確訊息。
上述這幾家銀行董事長最近十年來的「懺悔錄」,道盡了金融市場的辛酸、銀行家的難為。曾幾何時,銀行業原本是財團搶進、人人看好的熱門行業,不輸現在的高科技業,現在卻成為財團的夢魘、急著想脫手的事業,徹底粉碎了銀行不倒、好賺的神話。
連戰、吳伯雄、張伯欣、林明成損失慘重
不但如此,銀行股價的崩跌,也讓長抱銀行的老股東,損失慘重。民國七十八、九年,銀行股股價不可一世,三商銀的股價都以千元計算,十年後,三商銀卻在十多元、二十多元徘徊,一幅見底非底的走勢,八十年開始營業的十六家新銀行,現在也有一半以上跌破票面以下。
三商銀幾位資深老股東,彰銀董事長張伯欣和擔任彰銀董事的兒子張定民,總共持有彰銀三千四百多張,市值才五千多萬元,和七十九年的高點比較,足足縮水四十四倍。另外一位資深股東華銀副董事長林明成,名下只有十七張股票,張數很少,但是,也縮水了三十幾倍。
最恐怖的還是北商銀,北商銀的前身是北企,連戰家族是北企的大股東之一,連方瑀曾經擔任過北企的董事,以前股東會連方瑀還會以董事身分出席,不過,最近幾年已經移交給在美國摩根士丹利上班的長子連勝文,連勝文名下有八十五張北商銀股票,市值縮水九十一倍,北商銀現在只剩下十元,對照十年前一千元的天價,連戰損失慘重。
吳伯雄家族擁有的竹商銀,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目前吳伯雄的太太戴美玉、長子吳志揚是竹商銀的常董、董事,姪兒吳志偉已擔任竹商銀總經理多年,吳家在竹商銀的勢力和詹家勢均力敵,只可惜空有大把股票在手,市值卻已經縮水八十九倍之多。
過去的觀念是,開銀行是個穩賺不賠的行業,更是財團的大金庫,不必看老銀行經理的撲克臉。新銀行開業那幾年是金融業全盛時期,從南到北,營建、大宗物資、壽險、電線電纜業的的財團大老闆,無一不卯足勁來爭取設立新銀行。
當初,財政部為了要「嚇退」一些有興趣開銀行的財團,將資本額從三十億元,提高到五十億元,最後定案一百億元,沒想到財政部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台灣錢多到足以「淹腳目」,門檻越高,財團就越感興趣,拚人氣也拚錢脈。當時,有些財團甚至還誇下海口:「只要財政部條件開得出來,我們絕對全力配合。」
王建●善門一開,銀行家噩夢就來
十年前,新銀行還未成立時,股條就已經漫天叫價,中興銀行曾經喊到八十多元。甚至財團在選舉時,就以銀行股條來嘉惠樁腳,可見新銀行股當時的威力,在連股票都還沒有的情況下,股價已經炒到「天價」,讓財團大老闆們半夜做夢都會笑。
八十年七月,財團、國民黨透過種種關係,積極運作,財政部長王建●在「自由化」的理念下,大開銀行善門,銀行開放家數從五家變成十五家,八十一年又再核准一家新銀行,總共十六家新銀行,另外,陸續鼓勵信託公司、信合社改制、合併,銀行一下子擴充到四十多家,銀行家的噩夢從此開始。
攤開這十六家新銀行來看,清一色是財團的關係企業,華新焦家是大安銀行的大股東,萬通屬統一集團,遠東屬亞東集團,三重幫旗下有兩家銀行,分別是林榮三的聯邦銀行、林堉璘的安泰銀行,華信原屬潤泰尹衍樑與國民黨,寶島銀行目前成為日盛集團一員,富邦銀是富邦金融集團成員,萬泰屬太子集團,中華為力霸集團,台新是新光集團,泛亞原為長億集團,長億發生財務危機後,由國民黨接手,大眾銀行是高雄陳田錨家族,目前由兒子陳建平負責,中興原是王玉雲的夢想,亞太屬於前省議會議長蔡鴻文家族,只有玉山的財團色彩最淡。
當時申請新銀行敗北的國壽總裁蔡萬霖,為了完成金融王國的夢想,他提早交棒給次子蔡宏圖,以表明爭取設立新銀行的決心,但是,卻名落孫山,讓蔡萬霖懊惱了好一陣子,後來從花旗銀行手上買下第一信託,改名為「匯通」銀行,圓了蔡萬霖的銀行夢,但匯通卻在日前宣布打消四十億元的呆帳,致使稅前虧損高達三.二六元,是目前銀行虧損之冠。
三重幫的宏國集團也曾醉心於銀行,雖然同屬三重幫旗下就有聯邦及安泰,但宏國卻也不願落人後,於是在三、四年前為了從國民黨手中吃下中聯信託,他們以大量土地向銀行質押,沒想到卻成為宏國的致命傷,當年走路有風的林謝罕見只能黯然搬出宏國總部。
台灣新銀行的風暴,最先出現在以營建業起家的長億集團楊天生的泛亞銀行身上。八十七年,台灣發生本土性金融風暴,積極介入泛亞銀行經營的長億集團,在累積七年可觀的逾期放款外,又踩到安鋒、禾豐、瑞聯、廣三以及漢陽等地雷,不良授信高達上百億元,迫使楊天生在財務的考量下,將泛亞讓給國民黨,由國民黨「環球銀行」的團隊進駐經營。
接下來就是今年踩到「台鳳」地雷的中興銀行,不僅如此,中興銀與爆發財務吃緊的東帝士、環亞、國產、宏國以及長億集團等,都有相當可觀的授信,董事長王玉雲、總經理王宣仁更一度遭收押,目前正由中央存款保險公司接管。
蔡萬才比蔡萬霖幸運
事實上,兩年前,踩到地雷公司最多的新銀行,除了泛亞外,還包括中華、萬泰、富邦、中興、台新等,金額都在三十億元以上。金融風暴讓許多已經承受不少逾放的新銀行,雪上加霜。
中華銀行今年飽受東森固網及台開案的影響,存款嚴重流失,雖然王又曾積極介入運作,希望藉黨政關係力挽狂瀾,但還是難逃高逾放的壓力。
在所有新銀行的財團中,最幸運的應該是富邦集團的蔡萬才了,雖然曾經飽受國產車等地雷公司影響,但在蔡萬才出面整頓下,兩位兒子總算沒有犯太大的錯誤,而且,得到美國花旗集團的青睞,簽下策略聯盟合約,花旗正式入主富邦一五%股權。
財團大老闆們苦撐了十年,終於意識到「時不我予」,體認到銀行必須專業經營的事實,所以,一個個民營銀行大老闆釋出「合併」的意圖,希望「有緣人」有一天能夠「逗陣」,甚至股市也以「利多」來回應合併構想,像十一月底,徐旭東說出不排除遠東銀行與其他銀行合併的想法後,遠東銀行的股價連漲了好幾天,這個反應好像銀行大打呆帳,甚至出現虧損,股價也會漲的情況一樣,「合併」、「打呆帳」表示銀行有未來。
十年前,金融機構設立辦法,在財團、立委全力關切下過關,全台灣籠罩在銀行大夢之下,而今,政權移轉,金融機構合併法也在朝野各黨派無異議下順利通關,諷刺的是銀行業的進場、退場機制同樣受到歡迎,只是時間點的不同,「合併法」為財團退出銀行經營開了一道門,只是,以國內的現狀來看,合併似乎還有一段遙遠的路途。